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141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2含答案.docx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2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

2.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3.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

4.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

5.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是(  )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故宫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

“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7.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水经注》D.《本草纲目》

8.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9.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奄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10.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B.《红楼梦》C.《牡丹亭》D.《本草纲目》

11.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

12.“扬州八怪”之一,喜欢画兰竹,擅长书法,自称“六分半书”,这个人是(  )

A.张若虚B.郑板桥C.史可法D.崔致远

13.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

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的保留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是(  )

A.赵州桥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故宫D.长城

14.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5.“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错误:

  ;改正: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两例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2)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者。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7.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

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

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2013年黄金周前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人工制造的垃圾“长城”大煞风景。

(1)图一所示为  

A.六朝古都南京B.唐朝都城长安

C.元朝都城大都D.明朝都城北京

(2)图一中央的宫城又叫什么名称?

图一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

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

(3)材料一中图二《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

并说明理由。

(4)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

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5)节假日火爆旅游的背后,环境污染、乱刻乱画现象触目惊心。

根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想。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

作者是谁?

地位如何?

(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

它出自哪一部作品?

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17•连云港模拟)“……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

【分析】本题考查皇权的加强.

【解答】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可以看出这样做要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即皇权至上.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程的涵义.

 

2.(2017•莒县模拟)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

【解答】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明代我国兽骨工场的生产面貌.要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技术的情况就可以查阅《天工开物》.

故选A.

【点评】准确识记明代的科学巨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天工开物》的内容.

 

3.(2017•莒县模拟)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演义》.

【解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展示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巨幅历史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演义》的作者、内容与地位.

 

4.(2017•莒县模拟)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解答】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

 

5.(2016•厦门)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是(  )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故宫

【分析】本题考查长城的作用.

【解答】秦始皇时期派蒙恬负责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袭扰,明朝时期,曾重修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长城的修建确保了北部边塞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因而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长城.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长征的历史作用以及象征的精神.

 

6.(2016•自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

“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知识点.

【解答】在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的基础上,明朝时期大规模的修筑,达到完善的程度.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明长城起止点的记忆能力.

 

7.(2016•厦门)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水经注》D.《本草纲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代李时珍的成就.

【解答】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因而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8.(2016•包头)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解答】《本草纲目》是159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

 

9.(2016•天水)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奄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文学成就.

【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董其昌是明朝书法家.二者的搭配不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重点识记各个时期人物及成就.

 

10.(2016•玉林)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B.《红楼梦》C.《牡丹亭》D.《本草纲目》

【分析】本题考查了《红楼梦》内容与地位.

【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红楼梦》的内容与地位.

 

11.(2016•聊城)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工商业市镇繁荣.

【解答】世情小说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从内容上看都反映了工商业市镇居民生活,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当时工商业市镇繁荣密切相关.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12.(2016•扬州)“扬州八怪”之一,喜欢画兰竹,擅长书法,自称“六分半书”,这个人是(  )

A.张若虚B.郑板桥C.史可法D.崔致远

【分析】本题考查了扬州八怪﹣﹣郑板桥.

【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扬州八怪之一和擅长画竹可知他是郑板桥.郑板桥为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郑板桥的相关史实.

 

13.(2016•金平区校级模拟)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

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的保留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是(  )

A.赵州桥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故宫D.长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故宫.

【解答】北京城中央的宫城又叫紫禁城,今称故宫.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象征政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帝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遥相呼应,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的建筑成就.

 

14.(2016•德州校级一模)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和地位.

【解答】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和地位.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5.(2016•闽侯县模拟)“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错误:

 张仲景 ;改正:

 李时珍 。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解答】通过“医药学、明朝”等关键字得知: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说明,并且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答案为:

错误:

张仲景改正:

李时珍.

【点评】准确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理解其历史地位.

 

16.(2016春•常熟市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两例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2)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者。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析】

(1)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及宋朝的科技成就.

(2)本题考查了《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及其作者.

(3)本题考查了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答】

(1)由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可知,我国古代科技具有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的特点.宋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非常繁荣,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宋朝时期指南针已在航海中广泛应用,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火药在两宋时期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2)由材料二“《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可知,《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是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

(3)由上述材料和所学知,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治是否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科学家自身的努力等.

故答案为:

(1)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任答两个)

(2)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宋应星.

(3)政治是否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科学家自身的努力等.(任答案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识记我国古代科学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17.(2016春•房山区期中)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

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学成就.

【解答】《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药物学物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巨著,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天工开物》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学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各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著,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由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所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由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是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的一部章回体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由明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故答案为: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西游记》﹣﹣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创作而成的一部章回体小说.《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

 

18.(2016春•贵港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

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2013年黄金周前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人工制造的垃圾“长城”大煞风景。

(1)图一所示为 D 

A.六朝古都南京B.唐朝都城长安

C.元朝都城大都D.明朝都城北京

(2)图一中央的宫城又叫什么名称?

图一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

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

(3)材料一中图二《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

并说明理由。

(4)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

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5)节假日火爆旅游的背后,环境污染、乱刻乱画现象触目惊心。

根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想。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明朝都城北京.

(2)本题主要考查明朝都城北京的宫城、在建筑上的特色及体现的时代特征.

(3)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

(4)本题主要考查《本草纲目》.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解答】

(1)根据图一的城市布局,可知是明朝北京城,故选D.

(2)图一中央的宫城又叫紫禁城(或故宫).北京城在建筑上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体现了当时皇权至上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一中图二《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从该作品中能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据材料二“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可知,材料二是郭沫若对李时珍及其作品的评价.《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5)据材料三“据媒体报道,2013年黄金周前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人工制造的垃圾‘长城’大煞风景.”可知,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