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128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docx

第20单元第1讲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冲突与成果

 

一、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一)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

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2)理论来源:

阿奎那的《神学大全》。

(3)特点:

用古希腊哲学论证神学的合理性。

(4)观点

①国家观:

认为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②政体观:

宣称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2.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背景:

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日益加深。

(2)理论:

国王权力来自上帝,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

(3)活动:

压制议会,反对议会限制王权,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4)结果:

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1.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1)背景:

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荷兰独立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内容

①人性论是其政治学说的基础,国家是通过契约建立的。

②认为民主制是最自然,也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

③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3)影响:

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2.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内容

①社会契约思想:

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君主的权力是人民赋予

的,应当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②分权制衡学说:

最高权力为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对外权属于国王。

(2)影响:

分权理论经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理论,对美

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3.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

①法国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②启蒙运动爆发。

(2)内容

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②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主权在民”思想。

(3)影响

①成为人们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

②转变为《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

③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一)美国《独立宣言》

1.发表

(1)背景

①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的影响。

②思想宣传:

富兰克林、杰斐逊和潘恩。

③独立战争。

(2)发表

①机构:

大陆会议。

②提出:

各殖民地应是自由与独立的国家。

③通过: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通过。

2.思想

(1)内容组成

①第一部分:

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②第二部分:

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

③第三部分:

历数英国压迫北美人民的条条罪状。

④第四部分:

宣告独立。

(2)思想体现: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3.评价

(1)意义

①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②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③宣布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作用

①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②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局限

①没有谴责奴隶制的内容。

②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

(二)法国《人权宣言》

1.背景

(1)波旁封建王朝不断加强专制统治。

(2)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物。

(3)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2.发布

(1)概况

①目的:

确定制宪的基本政治原则。

②机关:

制宪议会。

③思想基础:

“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2)主要内容

①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

②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

3.历史意义

(1)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2)是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

(3)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1.制定

(1)背景:

武昌起义成功后,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

(2)目的:

限制袁世凯,保护革命胜利果实。

(3)颁布:

1912年3月12日颁布通过。

2.内容

(1)国家性质: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维护领土完整。

(2)权利和义务:

国民一律平等,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等自由;选举、被选举等

权利;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3)国家政体:

实行三权分立。

3.性质:

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4.意义

(1)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

(2)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法治和宪政意识。

(3)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4)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渊源

源自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分权学说

提出

英国思想家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倡导者,他主张把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必须分由不同的机关行使,而不能集中在君主或政府手里

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的孟德斯鸠系统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掌在不同的国家机关手中,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又保持平衡,真正建立起法治国家,主要目的是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的政治自由

实践

(1)美国首先采用三权分立学说。

美国独立后制定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

(2)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采用总统制或内阁制,都以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为其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3)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受到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明显影响

1.天赋人权。

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就是人性论;洛克认为人们生来就有生命、自

由、财产等自然权利;卢梭则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一个人的权

利。

2.社会契约。

斯宾诺莎认为,为追求生活的安全,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洛克则认

为在议会集体意志约束下的君主政体是当今社会契约的最完美体现;卢梭的代表作

品就是《社会契约论》。

3.在民主思想家们的眼中,人生来就有天赋之权利,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大家通过

社会契约的方式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在理性之下,人人安全,权利有所保障,突

出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人本思想和法制的观念。

1.《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定颁布的。

(1)它规定了国家主权的归属,即属于“国民全体”。

(2)它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

(3)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

信仰等自由。

(4)它规定了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上述规定体现了“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

2.《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

它规定了实行责任制内阁

和政党政治的行政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

《临时约法》旨在维护资本主义

的共和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009·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

称“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

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摘编自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2: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岁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

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

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

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摘编自法国《1793年宪法》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1、2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

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2的相关规定。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国家的政体相关内容。

(1)问比较简单,从材料中不难看出两段材料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孟德斯鸠的主张;第

(2)问第一小问注意从“国家政体”和“公民权利”两个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的评价注意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 

(1)原则:

三权分立。

著作:

《论法的精神》。

(2)差异:

材料1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2实行共和制;材料1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材料2取消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之分,扩大享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

评价:

共和制的确立和公民权利的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2009·银川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

予所谓权力。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2: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

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与其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体现了什么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问,充分利用材料信息。

(2)问,用教材语言即可回答。

[答案] 

(1)主张: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

(2)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

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

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

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2: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

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

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

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

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

所处时代的影响。

(2)两则材料都提到了“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3)材料1、2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本质区别的认识。

(1)问根

据“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去争论国王……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等信息得出材

料1的思想倾向;根据“选择一个立法机关”“抵抗强暴”等信息得出材料2的思

想倾向,并结合两种思想的内容联系当时背景分析出影响;第

(2)问联系二者思想的

根本目的答出各自的意图;第(3)问注意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出认识的进步性。

答案:

(1)材料1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权力;国王的权力

是上帝赋予的,是神圣的。

材料2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

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影响:

材料1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

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

材料2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

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材料1:

君权神授。

材料2:

天赋人权。

(3)说明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民主进程不断深入。

2.阅读下列图片文字材料:

材料1: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2: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

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

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

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

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

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

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3: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然而这项权利决

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

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

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

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1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

“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

(2)材料2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除了上述立法权外,还有

什么权力?

(3)材料3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

实质是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总结

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1)问,应紧扣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2)问,

联系材料并注意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第(3)问,注意卢梭的身份并紧扣材料分析。

第(4)问,把上述三人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概括。

答案:

(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

“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

封建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及基督教神学。

(2)关系:

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

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

权力:

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

(3)观点:

社会契约论。

实质:

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4)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

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

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来改变它或废除它,

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2: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独立宣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如果真的实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和民主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个问题都应把材料的中心意思和教材知识

结合进行分析。

答案:

(1)背景:

欧洲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独立战争爆发及英王的暴虐。

民主思想:

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2)意义:

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了一

定作用。

(3)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六条 法律是公众意识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

定。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都能平等地根据自己能

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材料2:

第二条 凡为积极公民(注:

指有选举权的人),必须:

生为法国人和后来变

为法国人;已满25岁,在城市或区内具有为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在王国

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收

据;不处于奴仆的地位,以及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

——法国《1791年宪法》

请回答:

(1)材料1应该是什么文献的内容?

这两条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

(2)材料2与材料1相比有哪些互相抵触的地方?

(3)材料2表明当时的法国是一个什么政体的国家?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解析:

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问是指《人权宣言》,体现的思想要

依据材料回答;第

(2)问相抵制的是关于公民权利是相互限制的;第(3)问关键词是“在

王国内”,可以判断政体为君主立宪制。

答案:

(1)《人权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担任国家

公职的权利。

(2)材料2从住所、纳税额和社会地位方面限制了公民权利,违背了材料1人人生而

平等的原则。

(3)君主立宪制国家。

材料2提到“在王国内任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