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5协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891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25协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25协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25协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25协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25协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25协议.docx

《x25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25协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25协议.docx

x25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x.25,协议

  篇一:

数据培训基础教程——第2章x.25分组交换网技术

  第二章x.25分组交换网技术

  课程目标

  掌握分组交换基本原理原理

  熟悉分组交换网络的组织结构

  掌握x.25协议的基本原理

  了解目前全国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2.1分组交换基本原理

  2.1.1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个人计算机普及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为满足人们除了打电话通过话音进行直接沟通外,更希望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来共享资源的要求,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的概念最早是在1964年提出的,当时是为了建立安全的军事通信系统而作的研究,但并未能实现这种交换技术,只是有了这样一个概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个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希望多台计算机联网来共享资源和通信,即通过广域计算机网来连接分时计算机系统。

1966年6月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工作的daviesd.提出了“分组(packet)”这一术语,随后公开发表了关于分组交换的建议,并实现了具有单一分组交换节点的局部网。

将多个节点的小型计算机互连的aRpanet在1967年6月发布,至1969年11月,具有4个节点的aRpanet已有效地(x.25,协议)运行,并且很快地扩展,至1971年4月支持23个主计算机,1974年6月支持62个主机,1977年3月支持111个主机。

aepanet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完全分布式,对每个分组采用基于最小时延的动态选路算法,并考虑到链路的利用率和队列长度。

aRpanet的成功运行,表明动态分配和分组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数据通信。

  aRpanet的成功,促进了分组交换进入公用数据网,形成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

  1

  (pspdn:

packetswitchedpublicdatanetwork)。

1976年3月著名的ccitt的x.25建议推出,使分组交换网的接口标准化,随后又陆续制订了其他有关的建议,如x.28,x.29,x.75等。

1975年8月美国的telenet分组交换网投入运营,这是第一个公用的分组交换网,它从开始的7个互连的节点增加到了187个节点,为美国156个城市服务,并与14个国家互连。

此后相继出现了加拿大的datapac、法国的tRanspac、英国的epss、中国的chinapac等分组交换网,随着这些公用分组网的运行,分组交换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1.2分组交换原理

  分组交换网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传输资源的分配方法、数据的分组方法、分组的交换与传输方法,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等。

  1.资源分配

  分组交换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而多个低速的数据终端可以共同使用一条高速的线路,从而达到经济地使用通信线路。

这种方式为多路复用,从对传输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可有两种方法:

固定分配资源法和动态分配资源法。

  ⑴固定分配资源法:

  固定分配资源法有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两种。

  时分复用就是将线路传输的时间轮流分配给每个用户,每个用户只在分配的时间里使用线路发送和接收信息;当在分配的时间里用户没有信息要传输时,也不能给其他用户使用,即这段时间只由它来独享。

  频分复用就是将传输线路的频带资源分成多个子频带,分别分配给每个用户,每个用户就有了数据传输的子通道,用户使用这个子通道进行通信,当用户没有信息要传输时,也不能给其他用户使用,即这个子通道只由它来独享。

  固定分配资源的方法存在着传输带宽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缺点,分给某个用户的带宽资源即使空闲也不能给其他用户使用。

  ⑵动态分配资源法:

  为了克服固定分配资源方法存在的缺点,可以采用按需分配的方法,即当用户需要发送数据时才分配给它线路传输资源,不发送数据时不分配线路传输资源,线路的资源可以为其它用户所使用,这种方法叫做动态分配资源方法,也称作统计时分复用。

它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线路传输资源,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2.分组的形成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

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进行分组2

  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由此可见,分组交换的最小信息单元是分组,我们将要发送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一个个分组(packet),每一个分组中包含了一个分组头,将分组传送的控制信息放在分组头中,这样就形成了分组。

分组头的长度为3个字节,用户数据的长度通常为128字节。

图2.1是分组的形成。

  图2.1分组的形成

  3.分组的传输和交换

  分组交换就是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再将分组装配成帧的格式(加上帧头和帧尾),将分组在线路上传输,然后在网络中以“存储一转发”的方式进行传送。

到了目的地,交换机将分组头去掉,将分割的数据段按顺序装好,还原成发端的文件交给收端用户。

  分组通过网络到达终点的实现方法有两种,它们是虚电路和数据报。

  ·虚电路方式:

就是在用户数据传送前先要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端到端之间的虚电路;一旦虚电路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最后通过呼叫清除分组来拆除虚电路。

  虚电路不同于电路交换中的物理连接,而是逻辑连接。

虚电路并不独占线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虚电路,也就是建立多个逻辑连接,以达到资源共享。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只是逻辑连接,毕竟也需要建立连接,因此不论是物理连接还是逻辑连接,都是面向连接(co:

connectionoriented)的方式。

  虚电路有两种:

交换虚电路(sVc:

switchedVirtualcircuit)和永久虚电路(pVc:

permanentVirtualcircuit)。

前述通过用户发送呼叫请求分组来建立虚电路的方式称为sVc。

如果应用户预约,由网络运营者为之建立固定的虚电路,就不需要在呼叫时临时建立虚电路,而可直接进入数据传送阶段,称之为pVc。

  ·数据报方式:

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而是按照每个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对各个分组独立进行选路。

由于不需要建立连接,称为无连接(cl:

connectionless)方式。

  1984年以后的ccittx.25建议已取消了数据报方式。

  3

  4.路由选择

  由于数据业务具有高度突发性,且统计复用传输资源,因此在运行中,网络各部分的负荷分布会有很大的波动,合理选择分组路由,不但可以迅速而可靠地把分组传送到目的地,而且可以保证现有其他数据呼叫的性能不受影响。

分组能够通过多条路径从源点到达终点是分组交换网的最重要的特征,而对传输路径的选择过程即为路由选择,这主要由交换机完成的,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应选择性能最佳的传送路径,通常最为重要的性能就是端到端传送时延;·应使网内业务量分布尽可能均衡,以充分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应具有故障恢复能力,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自动选择迂回路由。

  路由选择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扩散式路由法、查表路由法等。

  采用扩散式路由法,分组从原始节点发往它的每个相邻节点,接收该分组的节点检查它是否已经收到过该分组,如果收到过,则将它抛弃,如果未收到过,则该节点便把这个分组发往除了该分组来源的那个节点之外的所有相邻的节点。

图2.2是采用扩散式路由的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过程。

  图2.2扩散式路由

  4

  图2.3虚电路路由表

  采用查表路由法,是在每个节点中使用路由表,它指明从该节点到网络中的任何终点应当选择的路径。

分组到达节点后,按照路由表规定的路径前进。

路由表是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链路容量、业务量等因素和某些准则计算建立的。

图2.3是采用路由表的虚电路呼叫的路由选择过程.

  一般说来,采用虚电路方式工作的分组网只在呼叫建立时进行路由选择,在数据传送阶段只是将分组沿选定的路由传送,在分组交换节点机内部存有出入链路对照表。

如果在虚呼叫进行过程中,由于网络故障造成虚电路的某段链路中断,这时该虚呼叫通信就将中断。

为此,网络必须有虚电路重连接(reconnect)功能。

其过程是:

网络故障点的邻接点检测到问题后,分别向源节点和终节点发送清除指示分组,源节点收到清除分组后,根据其携带的清除原因和诊断码知道是重连接,就自动发起新的呼叫请求,建立一个新的替换虚电路,所有未被证实的分组将沿新的虚电路发往终节点;对于用户来说并无感觉,数据亦不会丢失,只是暂时出现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增大。

图2.4是虚电路重连接的过程。

  清除

  原始虚电路

  新连接电路

  图2.4虚电路重连接过程

  5.流量控制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不同之点在于电路交换是立即损失制,即如果路由选择时没有空闲的中继电路可供选择,该呼叫建立就告失败。

因此,只要根据预测话务量配备足够多的中继电路,就能保证呼叫不阻塞。

其流量控制只是在交换机处理机过负荷时才起作用,控制功能也较简单,主要是限制用户的发话话务量。

  分组交换则不同,它是时延损失制,只要传输链路不全部阻断,路由选择总能选到一条链路,由于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时间和数量具有随机性,网络中各节点交换机的存储容量和各条线路的传输容量(速率)总是有限的,如果链路上待传送的分组过多,就

  5

  篇二:

x.25网络中,______是物理层协议。

a.lapbb.x.21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

两个x.25网络之间互联时使用______协议。

a.25b.28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