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881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doc

.~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方如康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与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很多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疾病,并非由于人们过去所熟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因所引起,而是和人们生活的环境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

环境是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矿物等各种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又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依存关系,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最后必然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人们不仅发现被称为“水土病”的地方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发现90%以上的癌症与环境有关。

由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危害,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1)“天府矮人村”之谜——环境与地方病

四川省曾被称为“天府之国”,然而在这里却有着几个“矮人村”。

简阳市玉成乡和资中县大黑山的矮人村,正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玉成乡的矮人村仅有43户农家,130余人,有60多人先后患有“矮人病”,他们的平均身高只有1.2米左右,最矮的仅83公分。

据矮人们回忆,当年发病时伴有高烧、四肢麻木、髋骨和膝关节呈对称性疼痛,且关节变形、增粗肿大等特征。

令人不解的是:

成人不患此病,儿童自患病以后即停止生长,数十年后测量仍是当年患病前的高度。

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根据该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其临床经过与已知的大骨节病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等特点、把它称之为“原因不明的地方性骨关节病”。

所谓地方病是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我国有80%的地区有地方病分布,受地方病威胁的人口达4亿多,约有3600多万地方病患者。

地方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疾病,不仅中国有,在世界各地也十分普遍。

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就分布在亚洲喜马拉雅山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北美洲的五大湖盆地周围、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大洋洲的新西兰等地区。

地方病技致病因素又可以分为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等。

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人的生长发育同一定地区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有关,由于地质或人为的原因,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在局部地区有时会呈异常现象,如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当地居民的人体和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产生不平衡。

人体从环境中摄入的元素量超出或低于人体所能适应的变动范围,就会出现中毒或不足的化学性地方病。

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一般为原生环境中含氟、砷过量所致;而人体必需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也可引起地方病,如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缺氟会引起龋齿病、缺硒会引起大骨节病等。

生物性地方病主要指某些地区,由于某种致病生物或某种疾病媒介生物孳生繁殖而造成的。

如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存在着野鼠鼠疫的自然疫源地,人进入疫区,就可能得病。

生物性地方病的共同特点是致病因子均为有生命的生物体,如血吸虫病主要由于中间宿主钉螺而引起,所以,只要把钉螺清除掉,就可能防治血吸虫病的流行。

地方病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同外地物资交流较少以及环境卫生较差、医疗保健条件不良的地区。

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卫生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地方病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防治。

 

(2)人类癌症的90%以上由环境因素引起

恶性肿瘤——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近几十年来,人们不断地探索癌症的发病原因,如今许多学者认为:

人类癌症的90%以上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虽然目前有些人倾向癌症的发生与工业污染有关,但是不少工业不发达地区,有些癌症的死亡率同样很高,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地理环境与癌症关系的重视。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室曾公布了我国近年的癌情“排行榜”。

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90年代10种主要癌症的死亡率及死因构成调查分析表明,全部抽样地区的癌症死亡率为108.39/10万,占人口总死亡率的17.94%,其中13个省、市、区相应比较癌症死亡率已由70年代占总死亡率的11.72%,上升到90年代的18.14%,上升趋势十分严峻。

90年代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癌症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直结肠肛门癌和白血病等。

与70年代相比,20年来死亡率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肺癌,已由70年代的7.45/10万上升为17.88/10万。

可以这样认为:

既然90%以上的癌症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那末,从理论上讲,癌症决不是“不治之症”,而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因为人们完全能够主动地改善环境,只要找到病因,人们也就有可能有效地控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从而可能攻克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的病症。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疾病。

(2)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与污染物排放的性质、浓度和数量对人体损害程度之间,一般具有相关关系。

(3)环境污染的危害,一般具有长期持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及后代;也可能出现急性暴发型疾病,使大量人群在短时期内发病,甚至死亡。

(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有些发病机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因而也缺乏特效的疗法。

所以,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和执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当代和后代的健康。

 

第九章 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

 

地域发展规律研究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主要内容有人地关系发展规律,区域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等。

地域发展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地域综合规律组成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基干。

 

一、人地关系特征

 

人地关系是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这里,人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当于社会环境,地是自然条件的全部,相当于自然环境。

人地关系的要点有四个。

(1)从整体上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

从局部说,在个别具体场合,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2)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加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

(3)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

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4)技术是人地关系的媒介。

技术水平较低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大。

技术水平提高后,人类更加深入地利用自然,更加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相对减少。

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

 

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性质

 

从整体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从个别场合分析,对于一些特定的课题,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1.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条件

“有此未必然,无此必不然”。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关系可以用这一句话概括。

“有此未必然”,说明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之一。

有了自然环境这个前提,不一定有相应的社会经济活动。

许多富饶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在开发前,长期沉睡,不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有些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如果不去勘探,长期不为人知,更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无此必不然”,说的是缺少必要的自然环境,不可能从事某些经济活动。

没有油气储藏,采不出原油和天然气。

没有足够的积温和营养,农作物无法成熟。

精神生产也要纸张、印刷机、通讯器材、广播器材等物质手段记述、传播。

这些物质手段最终离不开自然资源。

《礼记·礼器篇》说:

“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

孔颖达对“地理有宜”的解释是:

“地方分理,各有所宜,若高田宜黍稷,下田宜麦稻是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1984)。

讲述了作物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违背“无此必不然”的公理,会给经济建设带来损失。

在矿产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的地方动手开矿,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

在天然气储量没有勘探清楚的地方,建设大型天然气田,投入巨额资金,引进设备,筑路铺管,沿途兴建用天然气作原料的工厂,终因资源不足下马。

十年动乱期间,江西省在红壤丘陵区扩种甘蔗,准备建大型糖厂,把大面积马尾松薪柴林砍了,引起水土流失,甘蔗也没有种好。

陈云根据“大跃进”期间的经验教训,对忽视自然环境的倾向提出忠告。

他说:

“大家知道,在发展农业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和其它条件,来种植不同的作物。

如果违反这种因地种植的原则,农作物的增产就要受到限制,甚至遭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工业的发展,更应当考虑到当地的资源条件”。

“在确实没有铜矿的地方,就不可能创造出一个铜矿来”[1]。

2.在特定场合可以成为决定性条件

在特定场合,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自然环境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评价自然环境时,常用内因和外因两个概念。

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是外因。

当外因与内因比较时,内因是根据,是决定性的,外因是条件,是第二位的。

在评价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影响时,在内因与外因对比时,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从必要性讲,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一样,都是必要的,因而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建设,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这个自然环境是决定性的。

当内因基本相似时,外因的差异可以是决定性的。

在工农业布局中和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不少是这一类具体问题。

以厂址选择为例,大都是在投资来源、原料基地、销售市场已经具备的前提下,找一个相对理想的落脚点。

在干旱地区选择厂址,供水来源往往是决定性的。

在山区选择厂址,找一块比较平坦的土地往往是决定性的。

大庆、东营、克拉玛依等石油城市的兴起,油田资源是决定性的。

 

三、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形式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错综复杂。

在影响程序上,有直接的影响和间接的影响。

1.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

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在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城市和区域发展、工农业布局等方面都有反映。

“蜀道难”,说的是山地环境对四川交通的直接影响。

重叠的险峰,陡峻的峭壁,凶猛的山洪、泥石流和塌方,是古代交通的巨大障碍。

当代科学技术可以把人类送上月球,却不能克服坡度引起的陆上交通效率的差别。

山区和平原修筑运力相同的铁路,造价相差三倍以上。

铁路运营时,在水平线上能拉5000吨车辆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货。

甘泉酿美酒。

名酒产地大都有优质水源。

由于油田自然状况的差别,长庆、四川、延长和江汉油田的开采成本等于大庆油田两倍以上。

有的论著认为河北省内京汉铁路沿线机井多,土地利用水平高,津浦铁路沿线机井少,土地利用水平低,主要原因是事在人为。

实际上,自然环境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京汉铁路沿线位于太行山冲积扇地带,地下水丰富,地表有一定坡度,可灌可排,历史上一直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活跃的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和中山国的首都集中在这一带。

津浦铁路沿线坡度平缓,故黄河和海河支流交叉沉积,形成许多地上河和缓岗,间有槽状洼地和蝶状洼地,排水不畅,易涝成灾。

黑龙港地区有1万亩以上洼地30多处。

河北省的平原由西向东倾斜,地下水量由大到小,地下水矿化度由低到高,补给条件由好到坏,灌溉成井深度由浅到深。

黑龙港地区100米到200米深才有淡水,单井每小时出水量小于30立方米。

到黄骅狼坨子一带,地表以下730米以内都是咸水。

把京汉铁路与津浦铁路沿线灌溉与土地利用差异简单地归结为事在人为,很难说明问题的真相(邓绶林等,1984)。

2.自然环境的间接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多数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媒介体现。

第一类间接影响是“自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型连锁反应。

我国东南沿海盛产柑桔、菠萝等水果和水产,罐头工业原料丰富,成为我国罐头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美国芝加哥在附近农牧业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