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722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9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三年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三年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1、拐弯儿处的回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配乐:

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

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

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

2.(板书:

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概括内容

1.想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

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1~2名学生说。

边说边引导学生评价,注意引导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评价。

教师适当予以示范。

三、再读课文,交流体验

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

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

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

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

为什么?

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

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

指导朗读。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

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

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

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

(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

(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

我是谁?

你们应该称呼我为?

(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

(课件出示要求:

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

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4自然段,表达出此刻你心中的感受吧。

(齐读)

3.此时此刻你还想对你周围的小伙伴说点什么吗?

或者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感受不到爸爸那含蓄的父爱而苦恼,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4.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如果把这拐弯儿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

“父爱”(板书)

七、深情总结,回归生活

父爱,它是那样深沉,那样含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体会。

一个会发现爱、会感受爱的人,是快乐的,是感恩的,更是幸福的。

就如作者和弟弟,就在父亲的一个动作中发现了父爱。

这篇文章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父爱的回忆呢?

你的爸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表情,……是否也让你深深地感动了呢?

不妨在课后,仿照本文的写法,把你感受到的父爱用笔写下来,你们说好吗?

板书设计

1拐弯儿处的回头

看似平凡蕴涵伟大

父爱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拐弯儿处的回头”——父亲这一简单朴实的动作,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二、识字训练

1.我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认识了几个字,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同桌以互评互帮的形式认读、巩固、检查生字。

2.展示识字成果。

三、写字训练

(一)看。

1.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同桌之间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3.总结:

左右结构:

拐、划、扎、碰、疑、终、郊

左中右结构:

上下结构:

弯、委、寻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二)写。

1.征求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

碰:

石字旁靠左,稍瘦小,偏低,口字稍小,右侧点低撇高,上横稍短下横稍长,中间结构均匀,力求做到规范、端正。

疑:

这个字字形较复杂,左右结构,左上角匕字稍高,左下角矢字右捺变点,右侧结构稍大,笔画舒展,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尽量做到整体结构和谐美观。

弯: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大,上半部分是“亦”字的变体,下半部分是由3笔组成,“横折”“横”“竖折折钩”。

2.拿出写字本,按要求书写。

(三)评。

1.组织全班同学借助投影评议部分学生写字的优缺点。

2.教师对有问题的字给予纠正,并做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四)改。

1.学生对照优秀作业订正自己的写字作业。

引导学生自主检查,自主修改。

2.同桌交换作业,互批互改。

四、课堂总结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领略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书写生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让我们今后多读书、多观察,用心去发现爱、感受爱,享受人世间无限的爱。

教学反思:

 

2、母亲的账单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报答母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报答母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

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母亲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4板书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字是一个贝字旁,说明和什么有关?

(和金钱有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也可问同学、老师,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读彼得和彼得母亲的两份账单,课件出示这两份账单。

彼得的账单〖〗母亲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

60芬尼〖〗彼得欠他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10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

0芬尼3读读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想想他为什么会开出这样一个账单。

4、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母亲的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妈妈,想象一下10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学生自由发言)

5、对比着读两份账单,引导学生体会两份账单的不同。

(1)内容不同:

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账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账单。

(2)时间不同:

妈妈为彼得付出了10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的付出是一天或两天。

(3)报酬不同:

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分文不取,而彼得向妈妈索取60芬尼。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彼得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默读,用笔圈出描写小彼得动作的词。

(2)说说从小彼得的动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3)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教师范读

二、指导朗读,在读中加深感悟

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读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抒发对伟大母爱的情感。

三、积累内化

1、完成课文后“练”的内容。

2、完成“自选词语”填空。

3、识字。

(1)自由认读。

(2)同桌互认互考。

(3)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

(4)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4、写字。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1)“藏”:

重点指导笔顺。

(2)“邮”:

记准音是“yóu”,不能读成“yōu”,注意左右竖的位置。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一    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诗歌表达的亲情。

      

2.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根据诗歌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感受生活中的这些不易察觉但无处不在的感人亲情。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棵,板书文题。

二、读阅读提示,体会“亲情”表现在家庭的方方面面

三、练习朗读诗歌。

1、注意读音。

2、注意停顿。

四、朗读比赛。

五、扩展练习。

想象一下爸爸出差回来全家人团聚的场面

 

快乐读书屋一看不见的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表达的无私的母爱。

2.认识11个生字。

3.拓展阅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亲情,并感受、内化亲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识字卡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用字谜引入“爱”的主题:

这一声甜甜的问好,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浓浓的……用一个字代替那就是:

一撇是和煦的春风,三点是清甜的细雨,宝盖像温暖的手臂,把亲人抱在怀里,它就是——爱。

“爱”无处不在,此刻她正萦绕在我们身边,看!

那就是所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更有父母的疼爱,你感觉到了吗?

带着被爱的感觉读“爱”。

2.无私的爱是什么爱?

3.结合实际感受引入课题:

闭上眼睛,此刻你眼前一片漆黑,假如给你一把弹弓,你能打中讲台上的粉笔盒吗?

(不能)可就有这样一位妈妈,让她双目失明的孩子打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看不见的爱。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

(一)初读体会。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字读准,句读通,遇到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简单交流:

现在你们能把课文读流利了吗?

(二)理解感悟。

1.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抓住词句品读课文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知道妈妈为什么让孩子打玻璃瓶吗?

你怎么知道的?

课文中还有哪些是妈妈的话,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引导读:

从妈妈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3.(多媒体出示“做”)抓住“做”字,做什么了?

男孩怎样做的?

妈妈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汇报。

4.师有层次地引导、升华。

(1)师引导:

是啊,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那是因为……

升华:

对,他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

(多媒体出示)

(2)师引导:

一个残疾的孩子,却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件事,那是因为……

升华:

是啊,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的鼓励。

(多媒体出示)

(3)师引导:

小男孩的目标、理想、信念来自于哪里?

妈妈就是他的眼睛,妈妈为他指引了生活的道路,妈妈用她的爱为小男孩撑起了一片光明的天空,你觉得小男孩幸福吗?

学生回答预设:

我觉得小男孩很幸福,虽然他双目失明,但他有一个爱他的妈妈。

(4)师引导:

是啊,一个本来不幸的孩子,却能幸福而健康地生活着,是因为他有……

(妈妈的爱)

升华:

对,那是看不见的爱。

(多媒体出示)齐读:

是真挚深厚的爱,是人类最无私的爱。

(三)回顾全篇。

师激情导读:

人说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是成倍的,而这位母亲在承受巨大不幸的同时,又坚强地撑起一个生命,这种爱是看不见的。

让我们再一次用心朗读全文,感受这看不见的爱。

师生共读:

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因为他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

一个不幸的孩子,却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件事,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的鼓励。

一个本来痛苦的孩子,却能幸福而健康地生活着,因为妈妈的爱——那是看不见的爱。

是真挚深厚的爱,是人类最无私的爱,……

三、检查识字

1.课文大家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后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先练习读读、再同桌互相检查。

2.教师用字卡检查,出示字卡,指生读。

四、拓展延伸

(一)主题升华。

1、学生阅读《最爱舟舟的那个人走了》(见附后材料)《母亲的伤疤》(见教参)。

(多媒体出示:

图片,文章)师介绍舟舟。

(1)生自由读。

(2)说说自己对这两位母亲身上体现出的爱的理解,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妈妈对自己的爱。

(再配上乐曲《感恩的心》,让感人的旋律触动学生的心灵。

2、师小结:

这是你们对母亲唱出的最美的赞歌,让人不禁落泪。

人说“大爱无形”,无论多么华美的语言都无法阐述清我们此刻内心对母亲的理解,假如请你一定要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心中的母爱,你认为哪个词最恰当?

预设:

无私、伟大、真挚……

五、总结

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阐述母爱,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用爱去回报,才能让爱更浓,情更深。

爱是博大的,不仅有无私的母爱、更有含蓄的父爱、诲人不倦的师爱、同甘共苦的友爱,这就需要自己多想、多看、多读、多悟,把爱记在心间,因为有了爱,生活才充满了七彩的阳光。

板书设计

看不见的爱

无私神圣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转述》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转述,知道怎么转述,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

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在全体教师会上,学校领导布置了一项活动,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教师转述: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下周学校将举办一次学生单项作品展示活动。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如绘画、手抄报、征文、书法、手工制作等。

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参加,请你们准备好自己的作品,本周五上交。

2、揭示课题。

从老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

刚才老师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像这样把别人说话的内容由我转告给你们,也就是把别人的话传达给另外的人,这就叫“转述”。

(板书课题:

转述)

二、明确要求,引导交际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转述,那么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先自由读课文,再动笔画一画。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板书:

认真倾听,说清楚、说明白)

3、大家已经清楚转述的注意事项了,谁愿意试着把老师刚才转述的内容说一下?

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说清楚、说明白。

还要关注转述者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学生倾听是否认真。

三、模拟情境,实际交际

(一)向同学转述活动通知:

如果我班张磊同学因事没来上学,请向他转述这个通知。

1、实践训练。

小组合作,每组选派两人,一个人扮演张磊,一个人转述学校的通知,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

之后,组内再轮换一次进行转述实践。

2、选代表进行表演,全班学生集体评议。

出示评价要求:

(1)转述者要把通知内容说清楚,说明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2)张磊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做出回应。

在小组内转述实践时,要做到:

评价与指导有机结合,对于表现好的要及时鼓励,如果交际双方表述不够清楚,要进行转换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交际中形成交际能力。

(二)请同学向家人转述通知:

如果张磊同学因病不能上学,我们打电话转述学校的通知,而接电话的却是张磊的家人,此时该怎么转述呢?

1、实践训练。

同桌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

2、请同学与老师合作来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师生表演,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分别扮演张磊的妈妈、爸爸等不同角色,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

评价要点:

引导学生从应对能力与礼貌用语上讲行评价。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转述的情况。

预设:

妈妈有事让你转告爸爸;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转述家长要对老师说的话,等等。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组内转述。

3、根据时间情况请一两个小组汇报,注重相应的评价。

五、总结提升,课外交际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

要想把一件事情向别人转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把握好好转述的注意事项,并在生活中多锻炼,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3、作业:

请同学们把今天的“通知”转述给家长,明天再把家长对此次活动的意见转述给老师。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

希望同学们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经常锻炼说话,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转述认真倾听

说清楚、说明白

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对我真好》

教学目标:

学生从生活实践中选择亲人关心自己的一件事来写,并能生动具体地记述这件事。

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3、让学生给你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去用行动回报这份爱。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

教学难点:

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体会爱的伟大,从而珍惜生活中的真情。

教学流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流露着真情,展现出关爱的温情,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人对你好?

好在哪里?

这节课,我们就用手中的比写出就亲人关爱我们时的真情实感。

(板书文题)明确本文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横线可以填上对的亲人的称呼。

二、阅读教材,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本次习作要求写什么?

那么哪些人是我们的亲人呢?

你是怎么理解关爱和帮助的?

提示还告诉我们什么了?

你认为应该重点写什么?

讨论习作要求,明确:

写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

三、同桌交流,感受真情。

写哪位长辈关心爱护你的哪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什么独特的感受?

想好了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教师小结:

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选的事情,虽然施爱的长辈不同、事件不同,但其中蕴含的爱与真情却是相同的。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呢?

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明确:

可以写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四、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选定的素材,开始动笔写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总结生活:

这节课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笔,真实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让我们从生活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关爱我们的亲人。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一

教学目标

1.完成“练”中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

2.积累名言警句。

3.阅读短文,了解动物的亲情故事。

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有所用,会利用语言文字表达、传递亲情。

教学重点:

了解成语的意思。

制作信息卡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梁实秋照片及文字介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的亲情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回顾课文,加深体验

1.回忆本单元课文主题。

2.联系本单元的有关课文谈感受。

二、重组教材,展开活动

(一)教学“知识窗”。

父母之爱、朋友之爱是人类最美丽的情感,它是我们每个人工作、学习的保障。

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界也有许多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一”,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1.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自行解决。

2.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狼的爱家、爱子之心。

3.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说一说动物界还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加深情感体验。

(狼、螳螂、蚂蚁、犀牛等。

(二)教学“日积月累”。

(1)教材中的三则名言。

①自由读,读准字音。

②师利用课件简介梁实秋。

③选择一句名言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④多种形式熟读名言。

(2)展示课前搜集的名言。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名人精辟地概括了母爱、父爱、亲情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名言。

①汇报课前搜集的名言佳句并说明出处,小组内先读一读。

②组内推荐一句名言在全班展示,让全班同学记录在积累本上。

(3)创编“名言”。

①引导学生创作一句有关“亲情”的“名言”,先写在练习本上,然后自己反复阅读修改。

②小组内欣赏“名言”,提出修改意见。

③针对意见,再次修改,誊抄在“日积月累”的空白处,并署名。

选择几名学生把自己的名言写在黑板上。

④全班交流。

(三)教学“练”。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想一想,在圆心中应该填哪个字能与周围的字组成词语。

(3)找到答案后,把“心”字写在圆心中,再用“心”组词,填写在圆上的空格中,或是写在圆右边的横线上,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4)指名汇报,读一读用“心”字组的其他词,同学互相借鉴,看看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把这样的词补写在书上。

(5)情境填空:

我们的老师总是(   )地布置我们的教室,如果你(   )观察,就会发现老师的(   )。

在我们教室的后面就写着这样一句话:

(   )献给祖国,(   )献给社会,(   )献给他人,(   )献给父母,(   )留给自己。

2.找出成语中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1)自由练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四人分别汇报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动作演示法,如,蹑手蹑脚、自言自语。

②造句理解法,如,半信半疑、风平浪静。

③设置情境法,如,欢天喜地、尊老爱幼。

④利用工具书。

(3)完成填空。

(4)调动学生积累词语的积极性,写几个类似的成语。

3.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在适当的地方。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再读《拐弯儿处的回头》中的段落,对照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在读中感受这些关联词语在表达语意时所起的作用。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激情导入,诱发灵感

上节课,我们重温了许多有关母爱、父爱、家庭之爱的感人故事。

应该说,我们从小就沐浴在爱的阳光中,长辈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无限的心血,朋友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我们要了解这份爱,感激这份爱,回报这份爱。

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信息卡,更多地了解关爱我们的人。

二、制作卡片,了解他人

1.自由读书上的提示,再指名说一说做信息卡的意义和要求。

2.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

3.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创意,并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

4.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