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697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docx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B卷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B)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使用0.5毫米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图1图2

2.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3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3.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减少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D.未利用土地增加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

读图完成第4题。

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B.乙C.丙D.丁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作物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依据图文资料完成第5~6题。

5.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RS—GIS—GPSB.RS—GPS—GIS

C.GIS—RS—GPSD.GPS—RS—GIS

6.“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读下面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9.造成图示地区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11.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怒江大峡谷素称“东方大峡谷”,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每年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带来大量的雨水,山高、谷深、水急,森林郁郁葱葱,矿产、水能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富饶,也是最险奇莫测的地带。

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12~13题。

12.本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泥石流D.地震

13.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是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15.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16.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18.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1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B.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电力资源等

C.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铀、铜、金、云母等

2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

B.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玉米带,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为扩大耕地面积和开采矿山,为获得炼钢用的木炭,大片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

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读图完成21~23题。

21.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不包括

A.土地广阔,便于机械化耕作

B.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C.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

D.低温时间长,病虫害少

22.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C.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23.当地人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留茬,作物收获后留下一定高度的秸秆,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效防止农田土壤风蚀的耕作方式)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①减少风的侵蚀 ②防止冻土扩大 ③增加土壤水分④降低地面辐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

据此回答24~25题。

24.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市场广阔B.海运便利

C.政策支持D.原料丰富

25.目前,从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地区运输至广东的石油,运输路线必经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省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

据此回答26~27题。

26.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A.生产要素成本降低B.节能减排成本增加

C.交易成本减少D.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减少

27.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压缩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下图为A、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8.与省级行政区B相比较,省级行政区A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省级行政区B的是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气候④市场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1.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春旱

②江淮地区伏旱     

③华北地区夏涝

④江淮地区梅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4年8月建成完工,西气东输三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运输大动脉,横跨我国边疆、内地和沿海十省(区)。

32.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

A.中亚国家B.塔里木盆地C.新疆煤制气D.四川盆地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种发展阶段。

读图Ⅰ和图Ⅱ,回答33~34题。

33.根据图Ⅰ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A.aB.cC.dD.b

34.按图Ⅱ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设计B.加工C.营销D.设计+加工

下面的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此图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5~36题。

35.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A.300B.400

C.500D.600

36.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正西方向

D.西南方向

右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7~38题。

37.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

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38.日本IT产业集中在日本南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高速公路发达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39-40题。

39.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40.北极航道是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第II卷(综合试题)

41.材料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

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材料二 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1)据图分析影响河西走廊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

(2)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分析其原因。

(2分)

(3)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2分)

简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

 

42.(10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能源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

增加能源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加强能源合作已成为各国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资料二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单位:

%)

年份

煤炭

石油、天然气

水能、核能、风能

1980

72.2

23.8

4.0

1990

76.2

18.7

5.1

2000

69.2

24.4

6.4

2010

70.3

21.9

7.8

(1)2011年初,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

简述其对中国的意义。

(4分)

(2)归纳1980~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

(6分)

43.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等轻型加工业为主。

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

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

 

4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

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

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6分)

2016-2017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A

D

A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C

A

C

C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D

D

B

C

A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A

B

B

B

D

B

B

A

第Ⅱ卷、综合题本大题共40分

41.10分

(1)水源条件。

(2分)

(2)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风力作用强劲;降水稀少。

(2分,任答一点)

(3)荒漠化 (2分)  人口激增;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等造成荒漠化现象严重。

(4分,任答2点)

4210分

(1)稳定了石油供应,缓解了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加强了中、俄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

(4分)

(2)以煤炭为主(或煤炭比重大;或煤炭一直占70%左右);石油、天然气比重波动较大;水能、核能、风能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6分)

43.10分

(1)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土壤:

(弱)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生长。

(任答2点4分)

(2)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先进技术;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任答3点6分)

44.10分

(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任答2点,4分)

(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运输发达;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任答3点,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