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9843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docx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高三

2011-01-0217:

45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

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注意字字落实,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表达方式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而直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六字真经”,即“留、对、换、增、删、调”。

  1.留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必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古人重复提到人名时不喜称姓,翻译时最好按照今人的习惯补上。

  例1:

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辽宁卷)

  译文:

赵良淳见吴国定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其中“(赵)良淳”“(吴)国定”“安吉”分别是人名、地名,就不需要翻译。

  例2:

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全国卷Ⅰ)

  译文:

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句中“脱脱”“(王)祎”是人名,不需要翻译。

  2.对

  一般来说,一个词语该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这种方法,在文言文翻译中用得最多。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单音节词占多数,而这些单音节词到今天大多数已经发展成为双音节词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尽量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对译出文言文中的单音词。

  例3:

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福建卷)

  译文:

所以为他作传,以便留给后来编修县志的人(作参考)。

  单音词“故”、“传”、“以”、“遗”、“后”、“修”分别对译为双音词“所以”、“作传”、“以便”、“留给”、“后来、以后”、“编修”,译文才能通顺。

  例4: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广东卷)

  译文:

皇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阵营。

  句中单音词“上”、“麾”、“师”、“渡”、“河”、“直”、“冲”、“阵”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分别对译为双音词“皇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直接”、“冲击”、“阵营”。

  3.换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或者是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有的名称说法已经不同等。

因此在翻译时,应该用现代汉语替换的地方必须替换,千万不能以今义当古义。

  例5: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安徽卷)

  译文:

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行李”在现代汉语中是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但在古文中的意义却是“使者”。

所以,翻译的时候不能忽略这一古今词义的转移,要用“使者”一词来替换。

  例6:

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

“尔辈欲为乱邪?

”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辽宁卷)

  译文:

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赵良淳大声呼喊说:

“你们想作乱吗?

”众人流着泪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涕”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指鼻涕,但在文言文中多指眼泪,名称说法改变了,翻译时不能译成“鼻涕”,而应换成“眼泪”(而在此句中又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作“流着眼泪”)。

而“投缳”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也不用了,改说“上吊”。

  4.增

  文言文中往往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的时候,有时只有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才能够完整、通顺、明确。

  例7: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广东卷)

  译文: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丢失。

  “今天以授予”中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根据上下文,应是“居庸关”,翻译句子时必须把它补上去,否则就不通顺。

  例8:

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湖南卷)

  译文:

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委身偏方”省略介词“于(在)”,翻译时应当补全。

  5.删

  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词、加强语气的词、表句中停顿的词、表恭敬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尽管它们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在翻译这些词语的时候,因为没有相应的词义可以来表示,所以必须删去。

  例9:

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湖南卷)

  译文:

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句中“而”字连接前后相承的两个动作,是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没有必要译出。

  例10: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江苏卷)

  译文:

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大概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这是一个“……者……也”型的判断句式,其中“者”表提顿,不必翻译。

  6.调

  随着语言的演变,有的文言句式的表达顺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这就是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

对于这些特殊句式,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调整。

  例11:

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江苏卷)

  译文:

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以嫁时之衣”属于介词短语后置,直译的话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调整为“以嫁时之衣殓(之)”(此句还要注意补出宾语)。

而“甚矣吾贫”是主谓倒装,应该还原为“吾贫甚矣”后再翻译。

  例12:

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浙江卷)

  译文:

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做什么?

  “何为”属于宾语前置,对应翻译就是“什么做”,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因此,翻译的时候应调整过来,译作“做什么”。

翻译练习:

翻译下列教材中的重点句子。

1.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6.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8.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9.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10.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11.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12.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13.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14.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5.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16.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

17.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8.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9.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0.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1.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2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3.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24.   东犬西吠,……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某所,而母立于兹。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25.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汝其勿悲!

26.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27.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8.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9.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之二虫又何知!

30.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31.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3.   无乃尔是过与?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34.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是谁之过与?

35.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6.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7.   既来之,则安之。

3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9.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0.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2.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4.   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45.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46.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47.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48.   以愚黔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9.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2.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3.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4.   景公召而数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55.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56.   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57.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58.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59.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60.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61.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62.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63.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64.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65.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6.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67.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8.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9.   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70.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71.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

72.   且大乱,若何?

73.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将奈何?

74.   太尉曰:

“无伤也,请辞于军。

75.   尚书固负若属耶?

副元帅固负若属耶?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76.   欲谁归罪?

77.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78.   农以告谌,……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79.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80.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