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1400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从教学理念上看。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对于他们自身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审题不仅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

新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全面和谐教育。

那么新课程下小学生除知识技能掌握外,对于审题能力与习惯等的培养理应同步发展。

(2)从数学学科特点看。

任何数学问题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认真审题才能予以解决,解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审题的正确与否。

可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从存在问题看。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但是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审题这方面。

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严谨而会错题意,有的本来会做的两三个知识点一旦整合就理不清题意,导致了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这也是长期困扰教师的一大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4)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看。

审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得到了国内广泛的关注与探索,但得到的都只是一些比较零散的为数不多的经验,缺乏较为理想的操作方法和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且教学实践中未能得到广泛的运用,为此,我们提出“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期望有所突破。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出学生有效审题的方法和途径。

2、优化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专业成长。

(二)研究内容

1、学生审题不清的原因调查。

2、探索出适合各年级段学生有效审题的策略。

3、学生有效审题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1、撰写研究方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2、开展课题研究,建立课后小反思。

3、在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建立“计算、概念、解决问题、操作”四类课堂教学中培养审题能力的策略。

(二)实验方法:

1、文献法:

在开题时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广泛搜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实际的包括文字、实物等各种资料。

我们课题组成员主要学习了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李光树编写的《小学数学教学论》、郭道胜编写的《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申鹏编写的《掌握学习方法就能提高成绩》等,丰富了组员们的理论素养,开拓了研究视野,对课题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依据。

2、调查分析法:

通过调查访问、发放关于审题的问卷、作业实验测试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别分析其审题错误的原因,再集中会诊探索相应对策与措施。

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是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开展的实践操作性研究,研究中科研和教研紧密结合,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紧扣教学,针对数学教学中审题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梳理的措施创新运用,对培养审题能力所采用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和积极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与完善。

4、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实施中的具体情况,参照研究目标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审题策略,用于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

在这个阶段,我们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2、组织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方法;

3、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完成立项申报。

在这个阶段,我们课题组对研究对象作了初步调查,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数学老师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了解他们思考过程及审题过程遇到的心理障碍等。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审题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反思,并积极付诸实施,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1月)

在这个阶段,我们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课题研究工作:

1、学习教育学、心里学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积极实践,努力寻求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具体做法与措施如下: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我们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阅读了大量文献,学习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资料,通过学习组员们丰富了理论素养,开拓了研究视野。

实践中每一阶段我们都指定教师认真上好课题实践研究课,通过课堂教学反馈研究效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课题的有效性。

②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检测反馈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成效。

我们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作业检测来了解反馈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效果。

检测之后会集中交流各班的情况,把好的一面总结出来,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商讨出方法后再贯彻于教学中。

③建立模式,提炼策略。

近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先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实践”的研究模式,并针对各年级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审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作了系统的归总与分类,把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措施综合成了一种体系,即“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见研究成效1)

(三)结题汇报阶段(2010年2月——2010年4月)

在这个阶段,我们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并前后对比分析。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对研究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归类、汇总,分工合作撰写研究报告作经验交流,确保顺利结题。

五、研究发现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紧扣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应用性研究是教师选择课题的方向和重点。

本课题结合小学数学,围绕学生的审题策略这一主题,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突出了应用性的特点。

因此,该课题就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课题研究的根本原则。

本课题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积极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了科学性,又体现操作性。

因此,该课题的主要成果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以教研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教研与科研的关系,以教研活动为依托,运用科研方法实施研究,既体现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又体现了科研工作的先导性、规范性,较好地实现了教研工作课题化。

4、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

实践证明,教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课题研究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

六、研究成效

(一)探索出了“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各年级学生的“计算、解决问题、概念、操作”的审题教学策略。

该策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各年级教师均可选择相应的策略。

该策略经实践提炼和应用验证,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渗透认真审题的观念,强化审题意识是前提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审题能力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审题情感。

(一)让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

通过设计专项审题训练、对比实验,潜移默化有机渗透让学生自觉体验到题目中每句话都隐藏着重要的数学信息,体验到审题的重要性,并经常教育学生养成审题的好意识,认真审题。

(二)专注是认真审题的关键。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教育学生专注听题,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坚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练习课时还可设计“限时作业”专项训练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三)师生共同建立审题常规,树“审题之星”是强化学生认真严谨审题的催化剂。

在审题常规中正面导向要求学生做到读题认真仔细、逐一检查纠错等途径切实有效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同时善于洞察和捕捉学生审题闪光点进行鼓励,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可全班树立“审题之星”横向评比优秀的画“☆☆”,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还可个人纵向比审题有进步也画“☆”。

(四)合适的惩罚与激励并行。

当学生出现马马乎乎、还未看清题就草草完成了事导致错误的,或重重扣分或罚抄该题2遍或画一个“”,以加深学生审题错误的体验反思,强化其一丝不苟的态度,增强审题意识,养成认真读题、谨慎作业的习惯。

二、学会科学审题的方法,培养审题能力是核心

基于学习内容不同,审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小学数学各年级从教学内容上均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综合应用)四大板块,呈螺旋式上升,其中计算和解决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为叙述方便,下面分为计算、解决问题、操作、概念四块内容分年级阐述如下:

(一)计算

学会“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计算审题能力的核心。

“一看”指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克服粗心大意,避免思维定势;“二想”指想清楚计算顺序、是否估算验算,强化规律法则,合理选择算法;“三算”培养严谨学风,养成专注仔细的计算习惯;“四查”提倡反思计算,强化认真检查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一次性认真仔细计算,不抄错(或看错)数字、符号,完成后有时间要做到验算检查。

(二)解决问题

学会“一读、二敲、三述、四拟”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核心。

一读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初步了解题意,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全面、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快速准确收集、提取数学信息。

二敲就是对数学术语及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句仔细推敲,让学生边读边圈画题中关键字词,提醒自己注意,化解细小障碍,正确理解题意。

三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并提炼题意,抓主干缩句,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题。

或者说出等量关系式。

四拟,就是列表、画图、综合、分析等方法模拟解决问题的情景,清楚表达题意,展示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

通过读题训练,让学生掌握审题方法;通过复述训练,培养学生专注能力和细心的习惯。

(三)操作

学会“审清操作要求、明确操作常规、仔细检查”的审题方法是培养操作审题能力的核心。

操作之前先认真读题后圈点出关于“要求”的关键词,弄清操作要求,联想操作图形的形状和特征,明确操作工具步骤,避免操作误区。

操作完后要认真仔细检查,看是否符合题意规范作图。

(四)概念

学会“阅读理解、应用建构”的审题方法是培养概念审题能力的核心。

概念阅读在于理解,学会抓重点字词理解概念的含义,推敲概念结论成立的条件,领悟概念中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

并通过判断、举例、变式、比较等方式的应用理解本质属性,通过强化、补充、扩展等方式的应用理解外延,通过建立交叉关系、反对关系、并列关系、种属关系等概念结构掌握概念系统,从而培养学生的概念审题能力。

三、实践积累、专项反思,强化审题习惯是保证

在审题实践中不断积累,在专项练习中不断反思,自觉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

(一)计算:

加强运算符号数字审题马虎、书写不规范等典型错例的辨析纠错是巩固提高计算审题能力的助推器,通过这类练习及时订正,规范书写,避免重复的审题错误。

(二)解决问题:

加强专项练习单位陷阱、隐藏条件、多余条件等审题易忽略点是巩固提高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助推器,通过这类练习让学生在失误中吸取教训,养成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审题能力。

(三)操作:

在操作实践中积累,在专项练习间接条件、漏标数字、作图规范等操作易忽略点中反思是强化审题习惯的保证,通过这类训练让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在操作过程中改掉不细致的毛病,进一步提高操作审题能力。

(四)概念:

加强专项练习关键词变换、漏掉、逆向叙述等概念易混淆点是巩固概念审题能力的关键,通过这类练习让学生在辨析、质疑中进一步提高概念审题能力。

另外对于审题思维定势,课堂上的练习环节可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搞清楚知识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概括审题解答方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四、巩固运用、高效发展,提升审题成效是归宿

审题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在每一堂课中,既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还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因此,广泛应用正确审题,准确高效解题,不断巩固深化,方能提升审题成效,促进学生发展。

同时,“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还应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训练和培养。

一年级是小学起始年级,审题也是起步,并且识字量很少,切入点应指导和训练学生认真听老师读完题后,再仔细做题。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上可以自己独立读题,着力点应指导和训练学生运用“实践操作法”来审题,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用小棒一类的学具摆、拼、数等方法进行审题。

三年级进入中段,着力点应指导和训练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抓关键词句圈、点、划”等方法来审题,即边读边圈点,圈出重点词句,利用各种符号把重要的、已知的、未知的、易混的地方划出来,理清题意,有效审题。

四年级审题应进一步熟练运用“圈、点、划”的方法理清题意,顺利解题。

此外还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使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五年级刚进入高段,审题的生长点在于继续强化灵活运用“圈、点、划”的方法,同时还应该指导和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审清题意。

六年级应指导和训练学生灵活运用以前学到的所有审题方法,并逐步淡化圈、点、划的介入程度。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必须落实在每堂数学课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审题方法、设计专项审题练习、结合作业讲评等多角度、多渠道有序强化高效审题,引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最终有助于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二)学生的审题意识增强,审题能力提高,审题习惯习惯逐渐养成。

1、学生审题意识普遍增强。

开题初,学生的审题意识普遍淡薄,如作业中经常出现计算看错数字和符号,单位名称看错,书写潦草等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从考试中我们还发现,漏写数字甚至得数、有丢题现象占扣分总额的50%以上,而学生却总以“马虎”作为托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说明学生审题意识普遍弱化。

课题研究一年多来,一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做练习的时候,通过设计专项审题训练、对比实验、潜移默化让学生自觉体验到审题的重要性,体验到题目中每句话都隐藏着重要的数学信息,经常教育学生养成审题的好意识,读题必须先全面一字不漏地看,再抓关键词理清题意后完成。

二是我们在教学中还有机渗透,树“审题之星”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建立审题课堂常规,要求学生做到读题认真仔细、逐一检查纠错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加深学生的体验反思,使学生的审题意识切实有效增强。

这样学生在作业与测试中因审题错误的扣分率大大降低,如单位陷阱是以前学生审题易错的典型,现在学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普遍养成了自觉看清单位的异同再解答的好习惯,学生只要知识点掌握没有问题的话,基本上都是能够得到正确解决的。

2、学生审题能力普遍提高,审题习惯逐渐养成。

过去多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不知从哪入手,怎样审题,如二年级学生因不理解“和”与“一共”的意思导致频频出错,通过对学生审题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审题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做此类题目时,学生会自觉地第一时间审清题意后再完成。

这样在审题实践中不断积累,在审题专项练习中不断反思,逐步养成了正确的审题习惯。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1、教师增强了课改意识,完成了一批关于审题的教学研究论文。

如李先菊老师撰写的《浅谈小学数学中年级审题方法——圈画法》、黄宏老师撰写的《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等,参研教师的反思能力、论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课题负责人邱红霞撰写的教育科研管理论文《求“实”悟“新”,以科研促发展》荣获了区二等奖。

2、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使我们教学研究能力明显提高。

我们课题组老师均结合实践撰写了受益匪浅的“课题研究伴我成长”心得。

本学期学校举行的“有效的计算课教学”赛课及评课活动中,上课的6位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及理性反思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余教师的评课稿中综述授课特点、理论的内化等均有较高的质量。

3、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使我们向学者型教师迈进。

通过课题实验的引领,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如“有效的计算课教学”校本教研展示中,陈哲君、钱竞等年轻教师执教的课深受区教研员和同行们的好评。

4、促进了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促进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把现代教学理论转化成了能够解决审题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生产力”。

5、通过亲身参与研究实践,我们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信心,提高了研究的积极性。

如:

有的教师针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问题,立即提出了“低段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针对计算课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计算课教学研究”等。

经历了这一次区级课题的深入研究和深刻体验,我们对课题研究不再茫然和惧怕,而是期待着下一次的区级或市级课题的研究,这也极大地带动了学校其他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

七、研究反思

1、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坚持。

课题研究结束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是不能中断的,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

2、我们的研究只是在较小范围内积累了一些经验,怎样才能进行深层次和大范围的乃至跨学科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

最后,我们相信,课题结题了研究是不会停止的,我们课题组会继续学习、继续探索、继续研究,不断在教改之路上力求有更大的收获。

八、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3、郭道胜.《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

4、申鹏.《掌握学习方法就能提高成绩》.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11;

5、刘电芝.《中小学学科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6、姚利民.《有效教学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7、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周军主编《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9、蒋宗尧.《教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基本功》.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

九、附录

(一)立项资料

1、选题会议、开题会议等大事纪要

2、课题申报书

3、课题立项批文

4、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5、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的实施方案

6、已占有的部分文献资料

(二)过程资料

1、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2、研讨会记录

3、阶段性成果(各年级审题方法专项训练题集、各年级的计算、解决问题、概念、操作四类课题实践课的设计及教学研讨、读书笔记、经验总结、心得体会、课题研究活动照片)

(三)结题资料

1、课题研究报告

2、最终成果(“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