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024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docx

报告总结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品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

  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

  并以政协办发2019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

  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

  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全县核桃产业现状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

  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

  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19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

  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

  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劫难。

  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

  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19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万株。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1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树264万株,占106,盛果树123万株,占49,老树56万株,占23。

  据县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县泡核桃产量2246万公斤,产值2276万元纯收入2234万元。

  占农业产值16848万元的135,占林业产值2796万元的814。

  1、核桃资源本次调查太平乡、龙潭乡、河西镇的9个村、21个社、37户,共种植核桃11448株,户均拥有核桃309株,人均69株。

  在11448株中,盛果树596株,占调查株数的52,初果树3165株,占276,幼树7622株,占666,衰老树65株,占06详见表1。

  据三乡镇填报共有核桃671633株,户均拥有核桃103株,人均24株。

  其中盛果树144685株,占总株数的215,初果树67885株,占101,幼树422846株,占630,衰老树36217株,占54详见表2。

  泡核桃种植户实地随机调查情况表1单位株2、泡核桃产量根据到户调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91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2618万公斤;根据三乡镇自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335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1484万公斤详见表3、表4;根据县统计局2001年统计产量计算,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07公斤年,全县泡核桃产量为2246万公斤,县政府对外交流数为470万公斤,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统计数为10586万公斤,地方税务局的核桃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

  全县的泡核桃总产量究竟是多少?

有必要再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情况表2单位株泡核桃种植户产量实地调查情况表3单位公斤、株乡镇自报泡核桃产量表4单位公斤、株3、经济收入据调查的37个核桃种植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226120元,户均6111元,人均

  13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081。

  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9详见表5。

  其中,太平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6户,人均达4205元,最高的人均达到5000元。

  龙潭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3户,人均达2400元,最高的人均达到7500元。

  河西镇核桃销售收入最高的人均达到4000元。

  据调查的三个乡镇自报,6491个农户含没有核桃的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6470514元,户均997元,人均23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865。

  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1354详见表6。

  4、财政税收据调查的37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5183元,占上交税费总数9196元的564详见表5;三个乡镇6491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249679元,占上交税费总数766157元的3259详见表6。

  根据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县核桃不含苗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实征税16445万元其中生产环节征收108万元,流通环节征收5645万元,占全县农林特产税全年实征数37756万元的4356,占全县农业税收征收数57735万元的2848。

  2001年国家税务局没有对核桃加工企业征收增值税,如按2001年双文明考核中核桃加工企业上报的销售收入7262万元的6计算征收增值税,则应征税435万元。

  泡核桃生产效益到户实地调查情况表5单位公斤、元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效益情况表6单位公斤、元5、加工现状全县核桃初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5户,年加工5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5户,100—500吨的10户,100吨以下的30户。

  全县年加工干果7000吨以上,除本县自产的以外,还有来自楚雄、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及州内宾川、云龙、永平、巍山等县的核桃。

  漾濞已初步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

  仅核桃仁加工一项,每年就解决了近1万人4个月左右的就业问题,使全县城乡居民劳务收入增加近1600万元。

  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现有职工47人,2001年生产漾宝牌核桃乳400多吨,开发并上市纸盒装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等新包装产品,月销售核桃乳等产品50吨左右,年实现利润10万多元,上缴税收8万多元,在原料加工中请临时工100多人,付工时费11万元。

  今年1-4月份预计可实现利润13万元,上缴税收10万元。

  二、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生产前景1、土地资源丰富。

  全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44900公倾,占777,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6221公倾,占林业用地的43;农业用地33904公倾,占182,牧业用地3126公倾,占17;其它用地4518公倾,占24。

  据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调查,公益林面积10324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714,商品林4142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286。

  据县退耕还林规划,全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1600亩,其中还林面积为43000亩。

  特别是在加入后,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山区农民宁愿把常耕地拿出来种植核桃。

  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就有25户在常耕地内种植了核桃,还有12户年内也准备在201亩常耕地内种植核桃,此外,这37户有981亩荒山荒坡可以种植核桃。

  2、生产潜力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核桃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据调查分析,现有核桃树龄结构是老树和盛果树少,幼树和初果树多。

  如对核桃园进行科学管理,增加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和肥料投入,264万株初果树在3—5年内产量将增长15倍。

  2046万株幼树将有一半以上挂果,123万株盛果树产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到十五期末实现全县的核桃产量产值翻番将是指日可待。

  二市场前景我国核桃包括山核桃种植面积达13763万亩,2亿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6000多万株,1990年以来年平均产量15—17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云南省核桃产量34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227。

  漾濞核桃产量为4700吨政府对外交流数,占全国核桃产量274246吨的17,占全省60452吨的78全国和云南省的核桃产量参考杨源编著的《云南核桃》一书中1999年的统计数。

  近几年全国核桃生产发展很快,如以每年5的递增率计算,10年后我国核桃产量将达到4467万吨。

  核桃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商品。

  1990年以来,年出口核桃果4000—5000吨,核桃仁8000吨。

  漾濞大泡核桃,主产区在大理州,每年出口量在3000吨以上,占云南省核桃出口总量的70,我县每年出口核桃2000吨以上,占大理州核桃出口量的67。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核桃保健、医疗价值的认识,核桃加工业将不断兴起,国内外对核桃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再过10年,国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将上升到100万吨左右,中国的消费量将上升到24万吨。

  在创漾濞核桃品牌方面,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已作了极大的努力。

  如伊斯兰侨茂食品有限公司申请了漾濞核桃包装专利,团山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团山牌核桃商标。

  漾濞核桃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漾濞人民的宝贵财富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

  制约我县核桃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是关键所在。

  据调查分析,其差距主要是一满足现状,发展缓慢。

  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漾濞培植核桃支柱产业,由于气候资源优越,种植经验丰富,已不成问题,领导可抓可不抓,群众自己会发展。

  致使各级政领导对培植核桃产业重视不够,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缓慢。

  二重造轻管,效益不佳。

  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扶育管理,致使新种植

  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

  部分干部群众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

  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

  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

  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

  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

  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

  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

  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

  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

  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

  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1605个178,不耕作不施肥的只有6个007,在耕作施肥的基础上进行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为2300个256,不经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只有170个19。

  由此可见,经科学管理的漾濞大泡核桃结实量是未进行科学管理的3657倍。

  据秀岭地区的实测经科学管理6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单株产量可达400个44。

  如对我县的现有核桃低产林进行技术改造,漾濞的核桃年产量可以翻一番。

  3、加工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增值不明显。

  漾濞核桃绝大部分主要是加工成核桃仁销售,精加工的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市场营销跟不上。

  如,傻哥牌核桃系列食品、团山牌系列食品,虽然风味较好,但因包装及市场营销问题,始终上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

  4、核桃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

  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尽管漾濞核桃品质优良,但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中间商多,造成抢购抢销的混乱局面,导致抗市场风险能力低,没有体现出最佳效益。

  5、扶持政策的落实兑现和税收征管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调查中反映,近年来核桃生产扶持资金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

  核桃特产税由于征收基数不稳定,群众有顾虑,导致统计上报的核桃株数、产量不实、加工销售环节税收流失,难以做到应收尽收。

  6、核桃掠青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调查中反映,正常年境,核桃的收打时节在白露前后10天左右,但是,为防止偷盗和降低守护成本,采收过早,既影响当年的质量又影响来年产量。

  导致很多地区核桃产品质量差,商品价值低。

  7、多数群众不乐意种植嫁接苗,倾向于先植实生苗再嫁接的传统方法,延长了核桃挂果周期。

  种植核桃嫁接苗有种植规范,便于管理,树型好,早实、丰产的特点。

  但是,嫁接苗的培育,有很多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握,无论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嫁接苗的质量及种植成活率。

  其次,因嫁接苗的嫁接部位较低,如栽种时栽得过深,会使嫁接口经常遭受病虫害的危害。

  加之嫁接苗有早实的特点,因结实后肥料跟不上会导致树体衰弱,变成小老树。

  由于这些问题存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很多群众不信任嫁接苗,而采用点播铁核桃果或实生苗移植后2—3年再进行方块芽接,认为这样做核桃树生长快、寿命长,但却没有意识到结实晚,延误了几个结果年头。

  嫁接苗移栽,如管理得好,5年已开始挂果,7年可产200多个,但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还没有挂果。

  经调查光明核桃林场栽种的嫁接苗,与同年栽种的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采用方块芽嫁接的核桃进行比较用嫁接苗种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12个,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平均单株产量为44个。

  8、核桃烘烤质量亟待提高,我县90以上的核桃产区用传统的办法烘烤核桃,一是烘烤的数量有限,不适应种植大户所需;二是烘烤时间较长且危险,容易变质和发生火灾。

  造成核桃品质等级低,销价低,使核桃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9、培育核桃嫁接苗过滥,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一度时期,由于核桃嫁接苗生产管理失控,致使一部分地区近20年来种植的核桃树,中、幼龄树被过度采枝,甚至个别的被拦腰砍断或整株砍倒采枝。

  既破坏了漾濞核桃种质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又影响了漾濞核桃产量、质量和声誉。

  三、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针对全县核桃产业培植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1、继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树立培强做大核桃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全县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核桃生长。

  漾濞核桃早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议上,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的荣誉,1995年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

  这些殊荣的获得使漾濞核桃如同锦上添花,为培植核桃产业和创造漾濞核桃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漾濞核桃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周围的地、州、县市又大有赶超之势和取而代之的可能。

  因此,我们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经济工作始终坚持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四大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把漾濞建成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培植核桃产业作为德政工程来抓,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常抓不懈。

  要树立漾濞核桃的品牌意识,举全县之力维护品牌信誉,利用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

  2、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县、乡镇应将原设立的核桃生产基地领导组,改设为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并由政府一名主要领导任组长能设专职核桃副县长、副乡镇长更好,专门负责抓好此项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农业局、生物开发办、扶贫办抽出得力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类似培植烤烟和苦良姜产业一样培植核桃产业,由过去的只管造不管效变为对核桃造林、抚育管理、产品加工销售全面负责。

  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二是要加大投入,购置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药械等;三是要在劳保、出差、下乡补助等方面与同行部门一视同仁;四是有天保工作站的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任务应以培植核桃产业为主。

  3、进一步清理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核桃产业的培植力度。

  1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圃育核桃嫁接苗木生产的监督管理,持之以恒地坚决打击盗采、滥购、倒卖泡核桃枝条的破坏行为,确保核桃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定《漾濞核桃产业培植奖励办法》,鼓励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兴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或加工企业。

  利用每年核桃农副产品交易会的契机,公开进行兑现奖励。

  奖励范围一是自筹资金创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二是各级党政领导、林业科技人员、税务干部以及维护林区治安的林业公安干警、护林人员中有特殊贡献者。

  奖励方法是对兴办绿色企业主和种植大户实行年终产量、质量达标奖;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实行上缴税利达标奖。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核桃子芽嫁接苗。

  坚决杜绝子芽嫁接苗用于核桃基地造林。

  4对近几年来核桃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坚决按扶持政策将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

  5发挥我县宣传工作优势,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大理日报·漾濞版》应开设《漾濞核桃专栏》。

  4、注重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核桃果园新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全县核桃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县现有的123万株盛果大树中,有50左右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

  还有2043万株幼树还没有结果,264万株初果树还未进入盛果期,增产的潜力很大。

  因此,抚育管理好现有核桃树是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在近期内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核桃产业富民富县的最佳捷径。

  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

  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在幼树抚育、老树复苏、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时期等关键技术环节上,既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又要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必要时采用行政干预来规范果农行为,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确保核桃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5、实现优质品种化栽培,建立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6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传统的核桃出口大国,70年代开始,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实行了核桃的品种化栽培,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飞跃性提高,以强大的优势挤占了国际核桃市场,一跃成为核桃出口大国。

  而我国的出口量则下降到世界贸易总量的20—30,价格也比美国低30以上,因此,品种化栽培是大势所趋。

  实行核桃品种化栽培,就是要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不断更新改造劣杂品种,走基地化生产的道路。

  6、坚持实地适树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管理。

  培植核桃产业要讲求实地适树的原则,不同的海拔地区栽种不同的适生品种。

  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核桃的关系。

  把发展核桃同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

  其次是要针对山区气候多样性特点,把握好宏观决策,做好统一规划,采取多层次利用,建立综合农业立体开发模式。

  注意保护上层、建设中层、开发下层。

  建议在不宜耕作的地块和不宜种植泡核桃的无林地2400米以上,大力发展抗逆性强,生长快,木质优良的铁核桃林。

  在中海拔地区,大力提倡用坡坎田或常耕地种植优质大泡核桃。

  低海拔干热地区1500米以下种植美国山核桃。

  7、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我县应有计划地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加工大户购买热风炉烘烤核桃,逐步改善和淘汰一家一户传统的烟醺火烤法,严把核桃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

  二是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大户种草养畜,走果、草、畜、菜综合发展的道路。

  三是县财政每年应从农林特产税收中安排10的资金,用于核桃生产、烘烤及包装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逐步增强核桃产业的发展后劲。

  8、建立集中统一的核桃加工经营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核桃产品的生产经营上,我县应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建立不同程度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

  目前,我县应尽快组织核桃生产户、加工户、绿色企业和加工企业,成立《漾濞核桃行业协会》或《漾濞核桃集团公司》,在县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信息服务下,重点组织和

  协调好核桃加工经营工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注册《漾濞核桃》商标,并进行市场营销,直接进入较高级别的市场如上海等国内市场,或直接打入国际市场。

  使核桃商品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以取最佳效益。

  因此,县级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应有作用,规范县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畅通核桃产销渠道,避免无序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和漾濞核桃品牌效应,不断培强做大漾濞核桃产业。

  9、规范税收制度,把核桃产业真正培植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政府要明确向农民承诺,核桃农林特产税在1998年核定的基础上不再增加,让农民安心、放心发展。

  将核桃农林特产税的征收环节后移,征收的重点放在流通环节和核桃加工企业及加工大户。

  总之,我们坚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好、实践好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加大核桃发展的力度,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漾濞的核桃产业这根支柱必将在十五期末,充分显现出它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强大的支撑作用。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