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9630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956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斯宾塞

B、杜威

C、赫钦斯

D、泰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课程理论流派

【答案】:

B

【解析】:

杜威,美国哲学和教育哲学的代表,实用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知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察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用红笔画重点是为了使重点突出,便于重点学习。

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3.儿童触碰了高温物体后,他就理解了“烫”这个词的意义。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这是()。

A、有意义学习

B、无意义学习

C、情景学习

D、无意识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7节>认知学习理论

【答案】:

A

【解析】: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引起变化、全面渗入人格和人的行动之中的学习。

当儿童碰到高温物体后,他就学到了“烫”这个词的意义。

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高温物体都要当心,迅速学到的这些内容和意义都会长期保留在儿童的记忆中。

4.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7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B

【解析】:

巴甫洛夫认为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是条件反应。

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0节>学习策略的分类

【答案】:

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

6.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改,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7.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和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案】:

B

【解析】:

权威阶段(他律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

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答案】:

D

【解析】:

《学记》出现在战国后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9.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学生自我评价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

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

10.夸美纽斯指出: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A、巩固性

B、启发性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案】:

C

【解析】: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11.李林同学一直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的依据,自觉主动地学习,体现了德育的()。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道德修养法

D、实践锻炼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5节>德育方法

【答案】:

C

【解析】:

道德修养法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

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李林同学选择座右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监督,体现了道德修养法。

12.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0节>学习策略的分类

【答案】:

B

【解析】:

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13.游览黄山时见到一块石头,导游提示其很像一只雄鸡,此景点叫作“金鸡叫天门”,于是越看越像。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知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察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

在导游的提示下,石头越看越像“雄鸡”,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1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A、上课

B、社会活动和交往

C、读书和作业

D、谈话和讨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品德概述

【答案】:

B

【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形成,只有通过它是否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加以检验。

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得以表现出来。

15.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示范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5节>德育方法

【答案】:

B

【解析】:

榜样示范法要求教师利用先进人物、优秀行为为榜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6.在利用情绪的ABC理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矫治时,外来的激发性事件A指的是()。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答案】:

B

【解析】:

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

这个理论又叫作ABC理论。

A(activatingevents)是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beliefsystem)是指个体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系统,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由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激发性事件A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同理,真正引起网瘾的原因是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

17.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不包括()。

A、情绪衰竭

B、去人性化

C、发展动力缺失

D、个人成就感降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7节>教师的心理健康

【答案】:

C

【解析】: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二是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教育使原来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与知识的初生产相比较,知识再生产的时间大大缩短。

19.教育世俗化、教育国家化、教育义务化、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等,这些属于()的特点。

A、古代教育

B、原始教育

C、现代教育

D、终身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

C

【解析】:

教育世俗化、国家化、义务化属于现代教育的典型特点。

20.某教师讲授圆的周长时,还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突出贡献。

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该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案】:

B

【解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题干中老师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遵循的教学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1.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

这种组织形式属于()。

A、分组教学制

B、复式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6节>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

D

【解析】: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来划分,选拔性考试属于()。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目标参照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7节>教学评价的种类

【答案】:

B

【解析】:

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来划分,评价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

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

选拔性考试属于相对性评价。

23.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

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情感型

D、内倾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人格的结构

【答案】:

A

【解析】:

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

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

24.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孙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

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参观法

C、实习法

D、演示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案】:

B

【解析】: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题干中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可以起到丰富同学们对玻璃的认识,所以选择B项,参观法。

25.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义务教育制度

【答案】:

D

【解析】: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26.小刚每碰到东西后,就一定要去洗手,且洗手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

他明知道没有这个必要却很难控制自己不洗手。

小刚的问题属于()。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抑郁症

D、恐惧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答案】:

B

【解析】: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小刚的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强迫洗手。

27.路老师在进行生物课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是先给大家讲解知识,然后带大家到植物园里去观察,有时候大家一起进行一些扦插的操作,这样既有课堂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际的感性认识。

这体现了路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的()。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案】:

A

【解析】: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路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8.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下列哪项需要的层次最高?

()

A、家庭的现代化

B、安静的学习环境

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D、搞小发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8节>学习动机理论

【答案】:

D

【解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家庭的现代化是生理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安全需要;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搞小发明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体现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29.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描绘成()。

A、波浪线

B、斜线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8节>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30.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

A

【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显然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1.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列不属于个体差异的是()。

A、天才儿童

B、大器晚成

C、多愁善感

D、过目不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人格的特征

【答案】:

C

【解析】:

A是智力水平差异,B是智力成熟早晚的差异,D是智力结构的差异。

多愁善感是性格特征,不是能力特征。

32.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

A、检查复习

B、布置课外作业

C、讲授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上课

【答案】:

C

【解析】:

讲授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33.丽丽花了10分钟背会了一首古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

这种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

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集中复习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3节>记忆

【答案】:

D

【解析】:

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熟记是通过对材料的反复学习实现的。

在重复学习时要掌握好“度”,这就是适当的过度学习。

适当的过度学习,指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

34.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因此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

35.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的体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培养优秀的运动员

D、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

A

【解析】:

增强学生的体质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36.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自我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  )。

A、是“超我”的活动机制

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能力

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

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人格发展理论

【答案】:

B

【解析】: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活动机制,绝大多数具有消极意义,能够引发个体心理障碍,是先天的一种能力。

3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困难、问题、假设、()、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A、检验

B、论证

C、验证

D、说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5节>问题解决

【答案】:

C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

从情景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动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改假设、获得结论。

它被简明的概括为: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作“五步教学法”。

38.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A、确定方法

B、确定内容

C、确定目标

D、确定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课程评价

【答案】:

C

【解析】:

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确定目标。

3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贝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答案】:

A

【解析】: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荀子、孔德等。

40.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A、瓦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可夫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答案】:

A

【解析】: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以总结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著称;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