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336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铁

2.如下图所示:

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U型管左右两端液面相平。

挤压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硝酸铵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生石灰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4.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先取2mL。

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加入适量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5.只能用与酸反应的方法,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的一步转化的是()

A.Zn→ZnSO4

B.CaCO3→CO2

C.BaCl2→BaSO4

D.MgO→MgCl2

6.家庭中洗涤热水瓶内少量水垢最好选用

A.用洗洁精洗涤

B.用稀盐酸洗涤

C.用食醋洗涤

D.用食盐水洗涤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其它任何物质反应

B.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一定属于物理变化

C.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其结构和性质均相同

D.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获取纯净的水

B.

验证燃烧需O2

C.

监控气体流速

D.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增加可燃物越,可降低着火点

C.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原子的大小能改变

10.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用稀硫酸区分黑色的铁粉与氧化铜

B.用铁生锈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C.用浓氨水与酚酞试液探究微粒运动

D.用铜、银和盐酸验证铜与银的活动性顺序

11.某同学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物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酸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1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乙实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C.丙实验加水后,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看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向内凹陷

D.丁实验,酒精灯上放的金属网罩是为了提高温度

13.化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灼烧法法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

14.如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元素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

15.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C.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D.用汽油去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16.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8.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g

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

1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将人体呼出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

20.下列各组物质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减小的是

A.烧碱溶液和稀硫酸

B.铁片和稀盐酸

C.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

D.小苏打粉末和稀盐酸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选序号).

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

22.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_____.

(2)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这是因为_____,阻碍铝进一步被氧化.

(3)高速铁路的钢轨超长轨节无缝线路.钢属于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4)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它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3.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是科学工作者应秉持的工作方式,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的角度:

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

用“O”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填微粒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号)。

(3)从变化的角度:

已知:

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8℃。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余约1/10体积,其上要成分是_____(填名称)。

(4)从环保角度:

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有_____(填标号)。

A禁止燃烧秸秆,将秸杆转化为生物燃料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D使用无氟冰箱、空调

三、实验题

24.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然后按下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为:

1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是_____________②水下的白磷_________;

(2)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

可燃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

请回答:

(1)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2)某同学想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请回答: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尚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用制得的氧气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选择C,D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①经检查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添加药品方法为:

先在仪器b内加入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下同),再在分液漏斗内加入_________,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

②反应发生后观察到C中产生大量气泡,D中导管口无气泡冒出,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

③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填“c”或“d”)口外,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四、流程题

26.工业上可用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制取硫,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

沸腾炉中的主要反应为4FeS2+11O2

2Fe2O3+8SO2

(1)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在加热条件下,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以上流程中产生的矿渣和尾气均可再利用,其可能的用途是_____(答1条即可)。

五、科学探究题

27.小明的邻居张大爷是种植蔬菜专业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只记得是硫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张大爷正为此烦恼.

(1)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帮助他鉴别化肥:

(实验步骤)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实验现象)嗅到氨味.

(实验结论)小明由上述实验推断该化肥不是        .

(2)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

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收集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1据现象:

                  ,

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②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的探究活动申,你最欣赏的设计是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写一条).

28.学习了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后,石建和秦思发现红砖粉末(主要含有氧化铁)也会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产生影响。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呢?

(猜想与假设)石建的猜想:

红砖粉末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不起催化作用;

秦思的猜想:

(1)_____。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I

实验前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质量为mg

 

II

 

伸入A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是因为

(2)_____。

III

将I称量的红砖粉末放入B中,

观察到C中的(3)_____。

用符号表达式解释C的

液体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4)_____。

与II对比,证明红砖粉末(5)_____

IV

待试管C中没有现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重复此操作

均观察到与III中相同的实验现象

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6)_____。

V

反复实验后,经过相应的操作,再次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质量为mg

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7)_____。

(总结与反思)综合上述实验结论,可确定(8)_____的猜想正确。

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使用二氧化锰而不是红砖粉末,由此你得出的一条结论或提出的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9)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四、流程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