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037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docx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可编辑版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

关于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

为推进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今年工作计划,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成立调研组,于4月中旬在李荣光副主席的带领下,对我市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在市司法局张乃刚局长的陪同下,视察了XX市法律援助中心和XX县法律援助中心、XX区法律援助中心,走访了部分乡镇、社区、居委会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听取各法律援助机构的情况汇报,查看了工作台帐,召开了司法部门、律师、基层工作人员、被援助对象等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法律援助基本情况

我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2年。

目前全市共有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9个。

近年来,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201X年、201X年连续两年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领导,机构网络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以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为主线,通过依托司法所在10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建立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目前已发展到1249个。

在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劳动、信访等部门以及市属清流监狱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7家。

在江浙沪滁州籍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了4个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联系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延伸到江浙沪的法律援助网络。

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支由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近500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二)健全机制,工作管理日趋规范

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制度抓管理,整体推进,着力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各项机制,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制订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操作规程》和《量化考核标准》等内部管理制度;出台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跟踪监督管理办法》、《案件质量监督检查回访》等质量监控规定;对各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实行常态化督查考核等。

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管理规范,均衡发展,基本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三)探索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我市不断推出法律援助便民利民举措,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能。

深入开展“便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强化148法律咨询“窗口”功能,实施“法律援助公示牌进千村”工程,让广大群众得到便捷、高效、优质法律援助和服务;建立网上工作流程,缩小基层群众获得法律援助的时空;建立“援调对接”、“援访对接”工作模式,探索搭建工作平台,使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信访等工作相互协调,职能互补,坚持能调则调、先调为主、调援结合的原则,从源头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2003年以来,全市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58000人次,排除矛盾隐患20000余人次,通过调解办理援助案件1800余件。

其中市法律援助中心日常接待群众咨询从2003年全年的252次到现在的每周100余次。

通过接待咨询、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的“减压阀”、“稳定器”作用。

(四)成效凸显,受援覆盖面大幅增加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通过诉讼代理、非诉讼调解等多种形式,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2003年至201X年,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192件,为11325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其中201X年办理1603件,比2003年的218件增长了7倍多,为3645人提供了法律援助,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4182万元。

为扩大法律援助受案范围,我市通过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一些重点难点案件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假劣农资等涉农法律援助案件。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快速办理。

凡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

201X年全市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中,涉及农民和农民工2952人,占受援人总数的81%。

二、两大制约因素

(一)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及其需求的矛盾突出

经费缺口较大。

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法律援助工作社会知晓率的不断提高,申请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逐年递增。

据了解,我市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近年来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光去年就增长了60%,达到1603件。

虽然法律援助经费都已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但普遍较低,有的县市区全年专项业务经费仅一二万元,最高的XX县去年5万元,所有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均没有法律援助业务经费,而每个县的法律援助案件平均约200多件,多的县达到300多件,按平均每件500元计算,仅此一项约需80多万元,再加上相应的行政成本,致使法律援助经费与法律援助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受援对象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人员力量不足。

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性质不统一,中心平均只有3人(含部分兼职)。

中心既有办案任务,又有管理职能,还要负责接待咨询等工作,随着法律援助事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律师队伍凸显薄弱。

201X年全市注册律师172人(不含法援律师),其中市直52人,两区19人,其余六个县市共有101名律师,这其中XX市就占了32名,另外五个县市平均每县只有10余名律师。

按现有的律师每人每年履行2件法律援助案件义务来计算,每年最多也只能办300多件。

而我市大多数困难群众在农村,法律援助需求量逐年上升,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使在偏远地方的群众维权之路相当困难。

(二)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相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直接影响了法律援助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对减、免、缓收费的标准执行不一,受援对象常常面临交不起诉讼费、调查取证鉴定费、查阅档案资料费等实际困难,而法律援助机构又无力承担这些费用,导致虽免除了法律服务费用,但受援人最终因交不起相关费用,或者无法进入司法和仲裁程序,或者得不到相关的证据材料,使法律援助的效果大受影响。

 

附送:

关于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XX市医改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五项重点工作。

截至201X年底,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两项医疗保障覆盖面达到98%以上;市、镇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全覆盖并逐步向村级延伸;近年来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201X年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下降到12

7.48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3.60‰,无孕产妇死亡,居民期望寿命提高到79.90岁;卫生资源实现较快增长,每千人口床位数从201X年的

60张上升到201X年的

3.28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从201X年的

5.88人、

39人、

1.84人上升到201X年的

7.08人、

75人、

47人;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从201X年的540.14万人上升到201X年的770.8万人,住院床日从201X年的70.68万床日上升到201X年的8

8.46万床日,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切实抓好医改组织实施工作

(一)加强对医改工作的领导。

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编委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

同时,成立了市医改办,设在市发展改革局,统筹组织实施全市的医改工作。

市委、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慈党〔201X〕4号)以及《XX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慈政办发〔201X〕21号)、《XX市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慈政发〔201X〕50号)等20多个配套文件,组织召开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市医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对全市医改阶段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讨论研究医改重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医改各项工作。

(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责。

市医改办每年制定印发医改主要工作安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

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制定了《XX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核定有关医疗收费标准;卫生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运行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人社部门做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调整、卫生人才引进等工作;财政部门落实各项财政补助政策;编委办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定岗定编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药品供应和零售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正常供应。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

(三)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201X年-201X年,全市财政对医疗卫生总投入达到2

5.14亿元(除去医保和基建,总投入1

3.05亿元),其中201X年总投入

4.93亿元(除去医保和基建,总投入

16亿元)。

对基本建设、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实施、离退休人员、学科建设等方面予以合理投入,如201X—201X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累计补助201X2万元;201X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专项经费标准从原来的20元提高到25元,201X年又提高到50元,201X年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专项经费总额达到7312万元。

201X年,市级财政对医疗卫生预算安排

5.19亿元(除去医保和基建,总投入

3.76亿元)。

二、积极稳妥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扩大覆盖面。

201X年—201X年城乡居民医保累计参保31

7.42万人次,参保率达到9

6.39%(201X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居民医保单独运行,201X年并轨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201X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7

5.50万人,参保率9

7.68%,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截至3月底达到3

4.25万人。

二是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从201X年的120元提高到201X年的510元,个人筹资额度提高到每人150元,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360元。

201X年—201X年共筹集资金1

48亿元。

实施住院有效费用补偿制度,统筹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5%以上。

统筹年度内个人补偿封顶线为15万元,连续参合群众为16万元。

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比例达到40%,个人门诊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00元。

201X年—201X年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共补偿128

3.92万人次,补偿总金额1

1.22亿元(含201X年基金亏损60

4.67万元),四年间统筹区域内住院有效费用补偿率平均为6

5.19%,其中201X年达到7

97%。

三是加强医保服务和基金管理。

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就诊“一卡通”全覆盖,并实现三个“即时结报”,即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与XX市的9家主要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联网实时结报,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

继续加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201X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际支出人均565元)。

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健全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实行“费用总量控制、均次住院和门诊费用限额”等控制措施。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推进。

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作为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首批实施县市,自201X年2月25日起,在全市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参加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按规定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将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甲类药品补偿范围。

实施当年全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价总体平均比上一年下降42%,住院均次费用下降1

4.21%、住院均次药品费用下降3

5.19%、门诊均次费用下降1

5.99%、门诊均次药品费用下降2

5.56%,明显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同时,积极实施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药物制度,在崇寿镇进行了试点,目前共有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

201X年6月28日起,8家市级公立医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按“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全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服务站337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规范化率分别达到9

5.2%和8

5%,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创成XX市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32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

7.0%。

201X年至201X年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补助3054万元。

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定编工作。

201X年,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编制1550人,编外用工641人,201X年根据各中心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了调整。

积极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四年来共定向培训农村社区医生19人,全科医生培训491人,并每年对390余名乡村医生组织注册培训。

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共有工作人员3368人,其中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1323人,执业护士789人,乡村医生250人,其他卫技人员1006人。

201X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对新毕业的临床专业医生进行为期三年的规范化培训,目前全市共有223名毕业生参加培训。

今年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若干意见》,由市政府设立“医学助学金”,鼓励报考重点医学院校,定向培养专科护理人员和农村社区医生,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供医学类紧缺人才招聘考试交通食宿补贴,对考试录用人员发放引进人才奖励以及提供住房保障。

三是逐步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全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自201X年10月起实施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财政经费补助、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挂钩;医疗卫生单位内部逐步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市级医疗单位实行总额核定,参照执行。

(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不断深化。

一是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认真落实三大类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近四年来每年达到95%以上。

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人数累计达到11

8.6万人,体检率6

7.5%;201X年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人数达到1

4.25万人,体检率为80.2%,学生及儿童体检率均达到95%以上。

全市共建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

1.06万份,其中户籍人口建档率达到9

3.0%,常住人口建档率达到7

5.9%。

加强慢性病社区管理工作,共为9.36万名高血压病人、

32万名糖尿病人、5300余名精神病人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定期开展随访服务,201X年还实行了特殊病种家庭医生制服务新模式,对3600余名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签约服务。

落实免疫规划工作,201X-201X年全市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包括流动人口)达到180.7万人次。

二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1X年—201X年全市农村育龄妇女叶酸补服人数达到14509人,201X年服用率达到13

6.78%,依从率80.24%,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到3万(201X年为5万);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8903人,201X年补助率达到99.79%;“两癌”筛查工作扎实开展,完成宫颈癌筛查7719人、乳腺癌筛查5401人。

同时,实施妇女健康提升工程,201X年—201X年累计检查已婚育龄妇女3

7.09万人,其中201X年检查9.99万人,查出各类疾病27286例,确诊宫颈癌9例,乳腺癌10例。

201X年-201X年为2500余名贫困白内障病人实行复明手术。

(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从201X年6月28日起,通过“一减一调一补”(“一减”是指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一调”是指增设一般诊疗费项目,调整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收费标准;“一补”是指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合理安排对公立医院投入),在8家市级公立医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X年8家市级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43

5.62万人次,比201X年增加

4.89%;住院床日7

4.51万床,比201X年增加1

1.87%;收入1

5.55亿元,比201X年增加2

3.99%;支出1

6.00亿元,比201X年增加2

7.69%;收支结余-451

3.30万元,增加亏损454

8.49万元。

201X年12月份全市8家公立医院门诊均次药费比上半年下降

7.79%,住院均次药费下降2

40%,门诊均次收费和住院均次费用略有上升,分别为

63%和

64%,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

同时通过大力提升市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市级医院的龙头和纽带作用、切实加强市级公立医院的综合管理、不断深化市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改善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等五项综合改革,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更趋科学,医德医风建设有效推进,医院诊疗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反响平稳。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市深化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亟需研究解决相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偏低。

201X年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为510元,201X年筹资标准仍为510元,但因动用了前几年基金结余,计划列支人均635元。

与宁波大市内其他县区相比,我市筹资水平低于宁波大市平均水平(201X年宁波平均565元人,201X年宁波平均640元人)。

由于筹资水平偏低,我市的有关补偿比例设定也相对偏低。

(二)公立医疗机构普遍出现亏损。

据统计,201X年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结余3

4.22万元,其中有9家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到127

4.3万元。

8家市级公立医院实施综合改革后除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外,其余6家医疗机构均出现亏损,亏损总金额达到501

5.35万元,其中市第六人民医院(原红十字医院)亏损总额达到198

68余万元。

市级医院亏损的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随着床位的增加工作人员有所增加,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223人,新增支出约2000万元;二是退休人员生活费等有关补助发放,增加支出2400万元;三是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导致新增计提627万元。

四是医疗机构房屋设备维护费用和物业费用增加1710万元,基本建设贷款利息支出476万元。

五是由于实施药品零差价,而医疗服务收费调价不足以弥补药品收入的减少。

六是水电等运行成本过高。

一方面新建和改扩建医疗机构水电费等消费增加,另一方面目前医疗机构水费结算价格大多为

6.55元吨,电费0.908元度,与公立学校收费标准计价两项相差一年多支出1080万元。

(三)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药物制度尚未全面推开。

目前我市共有33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20家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均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仅为

5.9%,明显低于今年省卫生厅提出的60%以上的要求,在宁波大市内处于最低水平。

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绝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所在村(社区、居委)举办,属村集体所有,不属于政府办医疗机构,实行“村所有、中心指导”的工作模式;二是按照上级编委办有关规定,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暂未核编;三是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低下、硬件配备不符合标准,要全面推广基本药物制度条件尚不成熟;四是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压力过大。

据测算,如果按崇寿镇试点方案(每站每年补助2

3.5万元),在全市321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推广,财政每年需安排经费7450万元,压力较大。

(四)基本药物目录与绩效工资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市基本药品目录包括307种卫生部确定的基本药物目录、150种省增补目录及100种由本市确定的过渡期药品目录共557种,但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一些儿科和慢性病常用药品,未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给群众造成不便。

同时,绩效工资制度设计与医疗行业绩效考核不甚相符,影响了绩效工资的实施效果。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额为74827元,市级医疗机构视其性质及业务开展情况,核定为74827至91298元不等,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额比例规定为50%,不能有效拉开医务人员收入距离。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到201X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要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

201X年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统筹区域内有效费用住院补偿率达到75%。

进一步完善21类大病保障和救助试点工作,救治定点医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达到80%,并试行大病保险。

全面开展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综合支付方式改革。

同时,根据《XX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行动计划及201X年主要工作任务》(慈党〔201X〕23号),201X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1000元。

(二)深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做好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的县域药品目录遴选工作,开展市级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指导和督查工作。

重点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跟踪调研工作,完善相关补偿政策。

有序推进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争取在“十二五”期末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达到全覆盖。

(三)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标,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等为手段,调整医疗业务结构,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努力缩短住院床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效益。

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积极稳妥地实施市级医疗单位绩效工资,探索绩效工资的总量增长和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建立分层分级考核和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等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调研,合理确定编制总量,推进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和基层卫生机构编制核定工作。

通过实施智慧健康工程,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指导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市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积极推进XX市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

二是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健全以工作成果为导向、服务数量为基础、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是提升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的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

深化大医院牵手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市公共卫生指导员团队作用,增强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全市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