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036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案2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学习

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难点:

学会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吐蕊纳新,让我们一起做一次深呼吸。

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一样吗?

【自主探究】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

木条。

比较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出现

现象。

2、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将集气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在水槽内,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桌上

 【合作探究

一、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阅读课本P14~16。

1.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

验方案:

法和步骤。

3.实验探究:

记录现象并完成下表。

探究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二:

讨论交流

1、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含水蒸气多少的实验是否合理,你还有其它的实验设计吗?

3.以上三组实

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

必要环节吗?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小实验

获得的信息

1.向一瓶CO2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观察。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的。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CO2气体中,观察小木条的燃烧情况。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小木条。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O2气体中,观察。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燃烧越旺,说明

4.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一瓶O2气体中,观察。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练习设计】

课后P16第2题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CO)

过量的氧气

点燃

B

CO2 (HC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洗气

C

NaCl(Na2CO3)

适量的石灰水

过滤

D

O2(CO)

灼热CuO

洗气

A.AB.BC.CD.D

2.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37,n=2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g

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

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3.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如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AB.BC.CD.D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酸和碱反应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加热液体D.

闻气体的气味

5.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健康

①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②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用甲醛溶液浸泡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②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②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A.AB.BC.C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所用方法及试剂

A

CaO(CaCO3 )

高温煅烧

B

NaCl(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C

Cu(Fe)

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食盐水、空气、石油属于混合物

B.纯碱、烧碱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C.水银、金刚石和生铁都属于金属单质

D.棉花、蚕丝、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10.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

B.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完全反应

C.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1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CH4、C2H5OH、C6H12O6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药品B.

闻气体气味

C.

干燥氧气D.

测定溶液的pH

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2SO4、BaSO4两种白色粉末

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C

制备Cu(OH)2

向氧化铜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

D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A.AB.BC.CD.D

1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X+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由硫、氢、氧元素组成的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

C.X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

16

D.X属于有机化合物

1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填空题

16.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

(2)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的反应_____

(3)生成硝酸的复分解反应_____

17.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

如图是篮球比赛中篮球架的示意图。

(1)图中所标示的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钢制支架表面会刷一层油漆,这样做可以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有关,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工业上可用_____去除铁锈。

(3)玻璃钢具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材料。

请写出玻璃钢材料的优点_____。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实验。

(注:

所用金属大小形状相同、酸的体积浓度相同)

①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依据甲乙试管中产生此现象的速率甲大于乙,可知活动性Mg___Fe(填“>”、“=”或“<”);

②根据丙中现象_____________,可知活动性Cu>Ag;

③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试管中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

Mg>Fe>Cu>Ag,则补充实验中的试剂A、B分别为____________

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乙中剩余的铁加入丙溶液中回收丙溶液溶质的金属,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根据上图所示溶液中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最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⑴用化学式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②自然界最硬的物质________;

③常用的食品干燥剂________;④侯氏制碱法涉及到的“碱”________。

⑵生活中处处包含化学知识:

①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________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盖上锅盖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

④可以利用厨房中的________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⑤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衣服面料,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和天然蚕丝:

________。

20.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

(1)老师揭秘:

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

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

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3)该实验中,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比直接使用MnO2的优点是______。

(4)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集气瓶中盛放的物质b不同。

①铁丝燃烧,b为水,其作用是______。

②硫粉燃烧,b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③蜡烛燃烧,b为______,可以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五、流程题

2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1)写出NH4C1的一种用途:

_____。

(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母液是NaHCO3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六、计算题

23.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某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燃煤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原理为:

2CaCO3+2SO2+O2=2CaSO4+2CO2。

原料使用的碳酸钙粉末价格是400元/吨,处理过程中回收的硫酸钙价格是700元/吨。

(1)若该厂每天可回收2.72t硫酸钙,则可处理的二氧化硫质量是多少?

_____

(2)回收硫酸钙的价值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料碳酸钙粉末的价值。

24.氮肥NH4NO3,NH4NO3含有______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________。

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硫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B.④⑤⑥C.④⑤D.⑤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D

B

D

B

A

A

D

D

B

C

C

A

二、填空题

16.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17.钢涤纶水和氧气Fe2O3稀盐酸硬度大、密度小

18.镁和铁表面均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速率镁>铁>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无色溶液变蓝色铜、稀盐酸或铁、硫酸铜等Ag、Cu、Fe

三、简答题

19.H2OCCaONa2CO3离子吸附隔绝氧气(或空气)食醋灼烧,闻气味点燃

20.放热2K+2H2O=2KOH+H2↑加水太多致棉花未达到着火点

四、实验题

21.锥形瓶2H2O2

2H2O+O2↑向上排空气法增大接触面积防止集气瓶破裂防止污染空气澄清石灰水

五、流程题

22.作氮肥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反应过滤CO2、H2O饱和

六、计算题

23.28t大于

24.N:

H:

O=2:

4:

335%

七、探究题

25.Na2CO3氧化钙和氢氧化钠Ca(OH)2+Na2CO3═CaCO3↓+2NaOH碳酸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钡C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木炭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碳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室温下,1g红磷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五氧化二磷

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食醋、牛奶、海水均属于混合物

C.水、液氧、酒精均属于氧化物D.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B.2个镁离子:

2Mg2+

C.氨气:

NH3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显负二价: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H)3→FeCl3B.CuO→Cu(OH)2

C.H2SO4→HClD.Na2CO3→NaOH

5.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

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6.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

C.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

7.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2

26

3

0

反应中的质量/g

9

22

3

b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3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丙一定为催化剂C.a等于10D.b等于12

8.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发现

B化学与安全

①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②张青莲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

对不能食用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生活

①自行车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③钢筋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非金属材料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用肥皂水可以检验软水和硬水

A.AB.BC.CD.D

9.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

A.CaCO3B.Ca(OH)2C.Mg(OH)2D.MgCO3

10.依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反应基本类型,其中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O2+H2O==H2CO3化合反应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Mg(OH)2+H2SO4==MgSO4+2H2O复分解反应

C.焦炭能还原赤铁矿炼铁:

4C+Fe3O4

3Fe+4CO2↑置换反应

D.钟乳石的形成:

Ca(HCO3)2===CaCO3+CO2+H2O分解反应

1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4H4SB.C4H6SC.CH4D.C4H8S

12.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铝AgB.两个氯原子Cl2C.干冰CO2D.硫酸铵NH4SO4

13.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14.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15.对于“干冰升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增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二、填空题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研究二氧化碳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得到有机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将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氢氧化钾溶液制备碳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我国科学家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图:

①化合物(CH2)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②图中有机物甲是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_____;有机物CH4、C2H6、C3H8、C4H10、乙、甲等符合一个通式CnHm,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

③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50g析出,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填“X“或“Y“);t1℃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_____乙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18.目前有些人热衷于利用高压氧舱、氧吧、氧气袋等进行吸氧,以增加大脑供氧量,消除脑疲劳。

医生建议吸氧要适量。

因为高浓度的氧气往往会对人造成伤害,引起氧中毒。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_____性。

它能将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_____供生命活动所需。

(2)氧气在常温下不会与铁丝发生剧烈反应,但是在纯氧中,铁丝却能燃烧,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此类反应属于_____反应。

三、简答题

19.碳铵是农业上一种常见的氮肥,如图是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使用时,施加在农作物根部附近,盖土或用水灌溉,切忌暴晒,它在碱性土壤中会失效(放出NH3、生成水和正盐)。

据此:

(1)碳铵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良酸性土壤时,向土壤中施加了熟石灰,当向土壤中施加碳铵,造成肥分流失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