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688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1_精品文档.doc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解

步骤

图解

1、安放三角架:

调节三脚架腿至适当高度,尽量保持三脚架顶面水平。

如果地面松软,应将架腿踩入土中。

2、连接螺旋:

旋紧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和三脚架连接在一起。

3、脚螺旋:

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制动螺旋:

旋紧制动螺旋,望远镜被固定。

5、水平微动螺旋:

在制动螺旋旋紧后,调节水平微动螺旋,望远镜在水平方向内微小转动。

6、目镜调焦螺旋:

调节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成像。

7、物镜调焦螺旋:

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远处物体清晰成像。

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

发布:

2009-10-1514:

15 |  作者:

admin |  查看:

18次

第一节 钢尺量距

一、量距的工具

1.钢尺

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

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

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

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

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

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

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

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

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二、直线定线

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

如图4-5所示,A、B两点为地面上互相通视的两点,欲在A、B两点间的直线上定出C、D等分段点。

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点测杆后面约1~2m处,用眼睛自A点测杆后面瞄准B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方向走到离B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点处,同法在AB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D点,依此类推。

这种从直线远端B走向近端A的定线方法,称为走近定线。

直线定线一般应采用“走近定线”。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此方法为量距的基本方法。

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用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标志出来,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一般由两人在两点间边定线边丈量,具体作法如下:

(1)如图4-6所示,量距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或测钎),标定直线方向,然后,后尺手持钢尺的零端位于A点,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束测钎,沿AB方向前进,至一尺段长处停下,两人都蹲下。

(2)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A点,两人同时将钢尺拉紧、拉平、拉稳后,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准确对准A点,并喊“好”,前尺手随即将测钎对准钢尺末端刻划竖直插入地面(在坚硬地面处,可用铅笔在地面划线作标记),得1点。

这样便完成了第一尺段A1的丈量工作。

(3)接着后尺手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后尺手走到1点时,即喊“停”。

同法丈量第二尺段,然后后尺手拔起1点上的测钎。

如此继续丈量下去,直至最后量出不足一整尺的余长q。

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4-1)

式中   —整尺段数(即在A、B两点之间所拔测钎数);

—钢尺长度(m);

q—不足一整尺的余长(m)。

为了防止丈量错误和提高精度,一般还应由B点量至A点进行返测,返测时应重新进行定线。

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AB最终的水平距离。

                                               (4-2)

式中 Dav——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m);

Df——往测的距离(m);

Db——返测的距离(m)。

 

量距精度通常用相对误差K来衡量,相对误差K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

                                         (4-3)

例4-1 用30m长的钢尺往返丈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丈量结果分别为:

往测4个整尺段,余长为9.98m;返测4个整尺段,余长为10.02m。

计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及其相对误差K。

解                   

相对误差分母愈大,则K值愈小,精度愈高;反之,精度愈低。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一般方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000;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000。

2.倾斜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1)平量法 在倾斜地面上量距时,如果地面起伏不大时,可将钢尺拉平进行丈量。

如图4-7所示,欲丈量,丈量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地面A点,并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直线方向上,同时前尺手抬高尺子的一端,并目估使尺水平,将锤球绳紧靠钢尺上某一分划,用锤球尖投影于地面上,再插以插钎,得1点。

此时钢尺上分划读数即为A、1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同法继续丈量其余各尺段。

当丈量至B点时,应注意锤球尖必须对准B点。

各测段丈量结果的总和就是A、B两点间的往测水平距离。

为了方便起见,返测也应由高向低丈量。

若精度符合要求,则取往返测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2)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如图4-8所示,可以沿倾斜地面丈量出A、B两点间的斜距L,用经纬仪测出直线AB的倾斜角α,或测量出A、B两点的高差hAB,然后计算AB的水平距离DAB,即

            (4-4)

或                                            (4-5)

 

四、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前面介绍的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精度不高,相对误差一般只能达到1/2000~1/5000。

但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时量距精度要求很高,如有时量距精度要求在1/10000以上。

这时应采用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1.钢尺检定

钢尺由于材料原因、刻划误差、长期使用的变形以及丈量时温度和拉力不同的影响,其实际长度往往不等于尺上所标注的长度即名义长度,因此,量距前应对钢尺进行检定。

(1)尺长方程式 经过检定的钢尺,其长度可用尺长方程式表示。

                                              (4-6)

式中 lt—钢尺在温度t时的实际长度(m);

l0—钢尺的名义长度(m);

Δl—尺长改正数,即钢尺在温度t0时的改正数(m);

α—钢尺的膨胀系数,一般取α=1.25×10-5m/1℃;

t0—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t—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式(4-6)所表示的含义是:

钢尺在施加标准拉力下,其实际长度等于名义长度与尺长改正数和温度改正数之和。

对于30m和50m的钢尺,其标准拉力为100N和150N。

(2)钢尺的检定方法 钢尺的检定方法有与标准尺比较和在测定精确长度的基线场进行比较两种方法。

下面介绍与标准尺长比较的方法。

可将被检定钢尺与已有尺长方程式的标准钢尺相比较。

两根钢尺并排放在平坦地面上,都施加标准拉力,并将两根钢尺的末端刻划对齐,在零分划附近读出两尺的差数。

这样就能够根据标准尺的尺长方程式计算出被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这里认为两根钢尺的膨胀系数相同。

检定宜选在阴天或背阴的地方进行,使气温与钢尺温度基本一致。

例4-2 已知1号标准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被检定的2号钢尺,其名义长度也是30m。

比较时的温度为24℃,当两把尺子的末端刻划对齐并施加标准拉力后,2号钢尺比1号标准尺短0.007m,试确定2号钢尺的根尺长方程式。

解 

 故2号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由于可以不考虑尺长改正数Δl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变化,那么2号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亦可这样计算:

 

    

2号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2.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1)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场地、直线定线和测桩顶间高差。

1)清理场地 在欲丈量的两点方向线上,清除影响丈量的障碍物,必要时要适当平整场地,使钢尺在每一尺段中不致因地面障碍物而产生挠曲。

2)直线定线 精密量距用经纬仪定线。

如图4-9所示,安置经纬仪于A点,照准B点,固定照准部,沿AB方向用钢尺进行概量,按稍短于一尺段长的位置,由经纬仪指挥打下木桩。

桩顶高出地面约10~20cm,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使小钉在AB直线上;或在木桩顶上划十字线,使十字线其中的一条在AB直线上,小钉或十字线交点即为丈量时的标志。

3)测桩顶间高差 利用水准仪,用双面尺法或往、返测法测出各相邻桩顶间高差。

所测相邻桩顶间高差之差,一般不超过±10mm,在限差内取其平均值作为相邻桩顶间的高差。

以便将沿桩顶丈量的倾斜距离改算成水平距离。

(2)丈量方法 人员组成:

两人拉尺,两人读数,一人测温度兼记录,共5人。

丈量时,后尺手挂弹簧秤于钢尺的零端,前尺手执尺子的末端,两人同时拉紧钢尺,把钢尺有刻划的一侧贴切于木桩顶十字线的交点,达到标准拉力时,由后尺手发出“预备”口令,两人拉稳尺子,由前尺手喊“好”。

在此瞬间,前、后读尺员同时读取读数,估读至0.5mm,记录员依次记入,并计算尺段长度。

表4-1 精密量距记录计算表

前、后移动钢尺一段距离,同法再次丈量。

每一尺段测三次,读三组读数,由三组读数算得的长度之差要求不超过2mm,否则应重测。

如在限差之内,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尺段的观测结果。

同时,每一尺段测量应记录温度一次,估读至0.5℃。

如此继续丈量至终点,即完成往测工作。

完成往测后,应立即进行返测。

(3)成果计算 将每一尺段丈量结果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改算成水平距离,并求总和,得到直线往测、返测的全长。

往、返测较差符合精度要求后,取往、返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1)尺段长度计算 根据尺长、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计算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尺长改正:

                              (4-7)

温度改正:

                          (4-8)

倾斜改正:

                              (4-9)

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4-10)

式中 ——尺段的尺长改正数(mm);

——尺段的温度改正数(mm);

——尺段的倾斜改正数(mm);

——尺段两端点的高差(m);

——尺段的观测结果(m);

D——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m)。

例4-3 如表4-1所示,已知钢尺的名义长度l0=30m,实际长度l′=30.005m,检定钢尺时温度t0=20℃,钢尺的膨胀系数α=1.25×10-5。

A~1尺段,l=29.3930m,t=25.5℃,hAB=+0.36m,计算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