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804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docx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案

第1-2课时

主题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

第二节建设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体系

第三节现代急救体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防护与急救的基本概念、安全防护与急救的基本内容

2掌握使用呼救电话时应清晰说明的要点

2掌握现场急救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

急救电话、紧急救护的生存链

难点:

安全防护与急救需掌握的知识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节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

提问:

什么叫安全防护?

什么叫急救?

在现代社会中?

主要哪些情况下涉及到防护与急救?

导出本次课内容

两个概念:

1安全防护:

对事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采取可能的一切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破坏性。

举例:

1烟花炮竹的燃放;2交通事故防范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

减少事故的发生;系好安全带,可减轻交通事故对人员的伤害)

3饮食起居安全防护

晚上熬夜等于慢性自杀:

1、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2、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3、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4、凌晨3-5点,肺的排毒。

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  废积物的排除。

5、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6、早上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7、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WTO三大健康原则:

平衡饮食、精神调摄、合理运动

饮食科学:

一日三餐有规律,按时进餐,底盐,忌暴饮暴食,否则将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后果不堪;

现代生活危机:

就业情感压力增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文明病(肥胖发生增加)电脑手机辐射带来的隐形危害

2急救:

对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紧急和临时的处理。

广义急救:

抢救生命和财产(注意孰轻孰重问题);狭义的急救:

特指抢救生命。

本书是阐述人生伤害的急救问题。

举例:

1灾害与事故现场的避险逃生(地震避险知识;讨论范跑跑事件);2毒蛇咬伤的急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意外伤害的急救与防护

2体育运动中常见意外病症的现场急救

3急性中毒的急救

4灾害与事故现场的避险逃生

5情绪危机急救

一、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的发展阶段

(一)婴儿期(出生后28天—1周岁)和幼儿期(2-3岁)、学前期(3-6岁或7岁)

特征:

语言和理解能力较差,对事物的认识和预见性很差。

举例:

好奇性特别强,主动伤害事故多

(二)学龄期(6-7岁—11-12岁)

特征:

思维能力有一定发展,主动或被动参加一些活动。

缺乏安全防护与急救知识。

举例:

过马路危险性;夏天游泳

(三)少年期

(女童为11~12岁到15~16岁)

特征:

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能对某些事物进行评价,但思想不成熟,社会责任感意思较差。

举例:

易发生伤害事故。

(四)青年期(16-28岁)

特征:

心智比较成熟,。

社会责感、道德感和个性特征基本形成。

这个时期是安全自救教育的发展阶段。

二、影响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的因素

(一)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

解剖位置;心肺复苏;生命体征的掌握;骨折脱位的固定等。

(二)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急救知识

1防火知识,灭火技术知识;2家用电器的知识;3野外生存知识(方向判断和水源判断等);4防电知识;5避雷雨知识;6动植物的毒性和食用性判断;7抗高低温知识。

等等其它知识

(三)个人体力情况

(四)家庭环境条件

(五)心理素质情况

第二节建设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体系

一、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现状

国内与国外比较:

民众和110急救知识欠缺(举例),

二、思想道德教育导向

提倡和褒奖见义勇为,同时也要尊重事实,实事求事,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正面例子:

1当有人溺水时候,你采取什么措施救人?

1直接跳水救人;②根据自己的能力救人;③寻找能救人的工具;④呼喊他人协助救人。

2当有人落入溢满的粪池,你采取什么措施救人

①直接跳水救人;②根据自己的能力救人;③寻找能救人的工具;④呼喊他人协助救人。

3面对持刀的歹徒,你又身带巨款赤手空拳,你怎么办?

①与之搏斗;②妥协;③想办法摆脱;④记住特征马上报案。

反面例子:

成都女村官之死;南京法官案;

第三节现代急救体系

急救过程:

一、“第一目击者”与急救

概念:

第一目击者原指是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中的“志愿者”成员。

他们受过一定培训,掌握心肺复苏和创伤意外的自救互救技能,能在危急情况下救进行现场急救,这就需要普及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

你我都有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

现场急救措施:

①作出初步诊断:

有没有心跳骤停、大失血、骨折和脱位等,是什么病急性发作,是否中毒,是否是烫伤。

②作出初步处理:

有心跳脉搏骤停的要实施心肺复苏术‘出血的要止血,骨折、脱位要做固定。

急救要点:

一轻、二重、三要点

☐一轻:

轻症,对症处理

☐二重:

要点处置,迅速转移

☐三要点:

“气”、“血”、“神”,

即呼吸、出血、神智。

中医常见的急救穴位:

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急救穴。

二、急救通讯

急救通讯是呼救系统的重要环节,呼救系统的畅通对保证危重病人获得及时救治、急救质量至关重要:

120,是有邮电局和卫生部规定的。

在我国,电话是最重要的呼救手段。

☐美国:

急救911,医院咨询939

☐德国:

112

☐澳大利亚:

000

☐法国:

15

☐比利时:

900-1964

☐瑞典:

900

☐英国:

900-1937

☐意大利:

118

☐日本:

119

☐香港:

999

120急救电话:

是指由中国邮电局和卫生部门联合规定的医务急救电话,是指整个城市呼救网络系统的“通讯指挥中心”。

当地所有的医疗急救电话都打“120”,

“120”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指定就近的急救站去救护病人,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利病人救治和转运。

急救站离急救现场大概3—5公里,到达现场大概5—10分钟。

使用急救电话的语言要求:

简练,清楚。

一般应该清晰的说明以下几点(书本上的):

①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②现在最危急的情况,如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描述;

③病人家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

④受伤原因,如因塌方、爆炸、地震而受伤等,或车祸、电击、溺水伤等。

⑤如果是特大灾害事故,应报告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的的伤情。

提问:

问问学生有没有不同观点,模拟急救电话的拨打。

三、现场救护运送

“救护车”:

是医疗救护运输中应用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相当于急诊室和ICU病房。

救护车上的急救相当重要。

补充知识:

急救生存链:

急救生存链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四个环节,即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前三个环节都是在医院以外完成的,医生在医院里只是完成最后一个环节的急救。

高级心肺复苏是以院外的初级急救为基础的,它并不是空中楼阁。

想让生命之链不断裂,就需要在全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去进行培训工作,让急救生存链的理念在更多的人心中扎根。

课后小结

1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育不是很理想,要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力度,提高民众的急救知识和能力。

2现场急救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致残率至关重要,单现场急救代替不了医院救治,急救同时要拨打急救电话。

第3-4课时

主题

第二章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第二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消毒方法

2掌握RICE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开放性损伤的消毒、RICE原则

难点:

各种消毒液的理化特性及在人体各部位消毒时的运用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配合示范操作

教学过程

 

一:

概要(软组织意外损伤的分类)

(一)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如皮肤损伤;关节囊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等;肌肉与肌腱损伤;筋膜损伤。

(二)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性分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三)按受伤时间分

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四)按受伤后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来分

⏹轻度损伤

⏹中度损伤

⏹重度损伤

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一、擦伤

1概念:

体机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

2、征象:

伤口浅,面积大,边缘不整。

v表皮脱落,点状出血,组织液渗出。

v无感染时,伤口易干燥结痂而愈合。

v伤口感染后易化脓,有较稠的渗出液。

3.处理

⏹小伤口清洗后直接外涂2%的红汞或2%的碘酊或2%龙胆紫.

⏹面部损伤宜使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外涂。

⏹大伤口清洗后用凡士林纱条或0.1%的雷佛奴尔湿敷包扎。

4.注意

⏹面部/关节部位不宜使用龙胆紫。

⏹大面积伤口不宜使用碘酊

⏹红汞与碘酊不宜同时使用

⏹感染伤口每日或隔日换药。

二、裂伤

指身体受钝性暴力打击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撕裂。

三、刺伤:

尖锐细物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器官的损伤

四、切伤:

指锐器切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致的损伤。

裂伤刺伤切伤

暴力

钝性暴力

尖锐物

锐器割伤

伤口

伤口边缘不整/组织损伤广泛/出血多

伤口小而深

伤口边缘整齐,伤口深,出血多

并发症

易合并深部组织感染破伤风

易伤及深部组织

处理:

注意检查伤口,观察污染情况,判断有否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的损伤

⏹较浅、小、干净伤口,可用碘酒、酒精消毒,面部损伤宜使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外涂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覆盖。

⏹较大、深、不洁伤口,应现场加压包扎后送医院进行清创、止血、缝合。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思考

1:

一学生左手腕被刀割伤后,检查发现左手指不能动,你认为应考虑哪些情况?

应如何检查?

2:

一运动员踢足球时,刚好脚踢在另一名运动员的左大腿前面,你认为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第二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拉伤、扭伤。

虽然损伤种类不同,其临床症状大同小异,如肿胀、疼痛、继发性功能障碍等。

及时正确的现场处理可防止再损伤,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利于损伤早日修复。

一、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急救

RICE原则:

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

1、R是指休息、局部制动:

可减少局部组织出血和水肿,又可减轻疼痛;

2、I是指冰敷、冷疗:

可限制出血和减少渗出,同时降低局部组织代谢,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冰敷、冷疗法

●冷水或冰水浸泡伤部

●袋装冰粒按摩伤部

●有吸热效应的化学剂冷敷伤部

●冰块按摩患部

●袋装气体冷凝剂

●喷雾剂(氟甲烷、氯乙烷等)

冷敷方式、温度、时间

✓冷水:

1℃一15℃左右,水温越低,时间应缩短,一般浸泡10一30分钟。

✓冷水毛巾敷患部:

水温在1℃一15℃,每2分钟更换一次毛巾,做10-15次。

✓冰块按摩受伤部位,可根据受伤面积大小而定,时间控制在10一20分钟,面积大时间长些

✓袋装冰粒冷敷:

患部应根据受伤严重程度而定,时间为5-20分钟

✓喷雾剂应选用氟甲烷或氯乙烷。

⏹时间每次约8一12秒即可,患部有白霜为度。

⏹垂直距离伤处20一30厘米喷,20秒钟后再加喷一次。

3、C是指加压包扎:

可减少组织内出血和肿胀;

4、E是指抬高患肢:

能改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

二、损伤的处理原则

急性损伤:

是因遭受一次较大外力作用所致。

发病急,病程短,临床症状和体征都较明显。

若处理不当,可转变为陈旧性损伤。

热:

由于炎性反应;疼:

伤后淋巴管发生损伤性阻塞,渗出液不能由淋巴管及时运走。

局部肿胀又产生了压迫和牵扯性刺激,使疼痛加剧。

功能障碍:

由于组织损伤、疼痛和肌肉痉挛,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一)病理过程:

组织损伤及出血:

当人体某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后,局部组织细胞受损,发生组织撕裂或断裂,组织内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血肿。

反应性炎症及肿胀;出血停止后,由于坏死组织被蛋白溶解酶分解,其分解产物使局部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使血液中的液体、蛋白质和白血细胞透过血管壁而形成渗出液,因而局部除血肿外,还有水肿。

肉芽组织机化约在伤后4~6h,血肿和渗出液开始凝结,形成凝块。

24h左右,创口周围开始形成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逐渐伸入凝块并开始将其吸收。

同时,渗出的白细胞逐渐将坏死组织清除,邻近的健康细胞发生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以代替那些缺损的细胞和组织,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

瘢痕修复损伤组织的愈合是通过组织再生来实现的。

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生;若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则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来修复,而由肉芽组织代替,最终形成瘢痕,称为不完全再生或称瘢痕修复。

损伤组织能否完全再生,决定于损伤组织本身再生能力的强弱和损伤的轻重程度,也与伤员的全身和局部状况有关。

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改善伤员的全身和局部状况,可以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有利于损伤组织的完全再生。

(二)处理原则和处理方法

⏹1、早期:

(24-48小时内):

此期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撕裂或断裂,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创伤性炎症。

损伤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止血、制动、镇痛、防肿和减轻炎症。

处理方法是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局部休息。

24~48h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再做进一步处理。

若损伤较轻,也可外敷新伤药,能收到止痛、减轻炎症的效果。

此外,疼痛较重者,可内服镇静、止痛剂;局部红肿显著,可服跌打丸、七厘散、云南白药等。

⏹2、中期:

(24-48小时后)此期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的基本特点是肉芽组织形成,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清除,损伤组织正在修复。

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以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或减少粘连形成。

处理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贴活血膏或外敷活血、生新的中草药等都可选用。

最好能采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其中热疗、按摩在此期治疗中极为重要。

此外,随着伤情好转,在不引起或加重疼痛的原则下,尽早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愈合和功能恢复。

3、晚期:

(一般在3周以后,疼痛肿胀消失,功能障碍存在)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粘连或瘢痕形成。

损伤局部肿胀和压痛已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或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功能受限等。

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功能,若有粘连或瘢痕,应尽量设法分离或软化。

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并配合中药熏洗和保护支持带的应用等。

慢性损伤

病因:

慢性损伤可由急性损伤因处理不当或运动过早转变而来,或因长期局部负荷过度,引起组织劳损,由微细损伤逐渐积累所致。

慢性损伤的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负担量。

处理方法与急性损伤中、后期基本相同,其中以按摩和痛点注射考的松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

(二)病理过程:

(三)处理原则: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合理安排负担量。

三、常见损伤:

1、挫伤:

●概念:

人体某部位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闭合性

损伤称为挫伤。

●原因:

运动中的碰撞、踢打

●易伤部位;大腿前外侧、小腿后外侧、头、躯干

分类:

单纯性挫伤;复杂性挫伤

●征象:

单纯性挫伤: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重者可见皮肤青紫、局限血肿

复杂性挫伤:

除软组织挫伤外,尚有合并症。

头部挫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胸背部挫伤--肋骨骨折、肺挫裂伤等;腰腹部挫伤--肝、肾、脾脏破裂;睾丸挫伤--休克

●处理:

1)单纯性软组织挫伤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即早期PRICE

注1:

注意包扎固定时关节位置

注2:

早期禁按摩

注3:

局部有血肿者宜去医院

2)密切注意并发症的相关征象,如有发生应根据情况判断后,边进行现场急救边送医院

2、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这种损伤以内侧损伤较常见,多发生在膝关节处,小腿突然外旋,或足部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副韧带损伤。

如旋风脚落地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内侧副韧带损伤。

另外,关节外侧受暴力撞击也可造成损伤。

症状表现为伤部疼痛,肿胀,皮下淤血,活动困难。

处置的方法是受伤后应立即RICE处理,可外敷新伤药。

24-48h后可按摩、热敷、理疗,尽早功能锻炼,一般2-3周可恢复训练。

严重的要用绷带固定包扎。

3、踝关节扭伤

运动中因场地不平或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使踝关节发生内翻或外翻,造成内侧或外侧韧带扭伤。

处理:

RICE处理,外敷新伤药。

严重扭伤可外固定。

思考:

临床上外踝扭伤多见,为什么?

4、急性腰扭伤

运动时,身体重心不稳定或肌肉收缩不协调,腰部受力过重或脊柱运动时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都易引起腰部扭伤。

病状表现为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听到“格格”的响声,有时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和运动受限。

轻微扭伤当时无明显疼痛感,第二天起床时觉得腰部疼痛,不能前屈,用不上劲,损伤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

处理:

是轻微扭伤可按摩、热敷。

较严重的应让患者平卧,一般不应立即搬动。

如果疼痛剧烈,应用担架抬送医院诊治。

5、肌肉拉伤

轻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

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院手术缝合。

课后小结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主要掌握消毒方法;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原则是RICE原则。

 

第5-6课时

主题

第二章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休克、出血的急救、绷带包扎

第三节骨折脱位的急救

第四节烧伤的急救

教学目标

1熟悉休克、出血的急救

2掌握绷带包扎技术

3掌握常见四肢骨折的急救,掌握脊柱骨折的搬运方法

4了解烧伤

重点难点

重点:

绷带的包扎、脊柱骨折的搬运

难点:

各出血点止血部位的解剖位置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配合示范操作

教学过程

休克、出血的急救

一、休克

●定义:

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全身性综合征,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

●与运动有关的休克:

1.失血性休克:

健康人急性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4(1000毫升)时,机体可代偿,血压可维持正常;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1/3时(1500毫升),血压下降,有生命危险。

2.创伤性休克:

严重的创伤多合并休克。

●症状

●早期:

兴奋不安、脉搏稍快、体温和血压正常或稍高,此期易被忽略。

●随后出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渴、四肢发冷、冷汗、脉搏快、血压下降、体温不升;

●严重者出现发绀、昏迷。

●急救:

●1.体位:

平卧位、安静休息;

●2.暖和防暑;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机能;

●4.饮水:

神志清醒又无消化道损伤者,酌给适当盐水。

●5.点穴:

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等;

●对症治疗:

止血、包扎固定、止痛等。

二、出血

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总血量在4000~5000ml左右,平均血液分配量为75ml/kg(65~85ml/kg之间)。

若急性大量出血达全身血液总量20%左右,既可出现急性贫血症状。

若出血量达全身血液总量的30%,即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对有出血的伤员,必须立即急救,及时给予止血处理。

1.出血的分类

血液从损伤的血管流出称为出血。

出血分为内出血与外出血两种。

外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内出血分为组织内出血、体腔出血与管腔出血。

2.常见的止血方法

(1)冷敷止血法 此法应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有止血、止痛、防肿作用。

也可与加压包扎和抬高伤肢同时应用。

冷敷有收缩血管、减少充血、降低温度、抑制神经感觉的作用。

可用冷水或冰袋敷于损伤部位。

(2)抬高伤肢止血法 四肢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时,可使伤肢高于心脏15º~20º,使出血部位压力降低,常在绷带加压包扎后使用,是一种辅助方法。

(3)包扎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的止血。

用消毒敷料覆盖创口后以绷带加压包扎。

(4)加垫屈肢止血法 远端肢体出血时,又无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膝、腋关节窝或腹骨沟上,屈曲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做“8”字型包扎(见图3-1-1①②③④)。

(5)手指直接指压止血法 为最有效而简单的止血方法。

即用手指腹直接压在伤口的出血点上,但不易持久,又易感染,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不采用此法。

为避免感染可用消毒的敷料做衬垫。

(6)间接指压止血法 动脉出血时,在动脉近心端,用手指把身体浅部的动脉压在相应的骨面上,用于临时阻断动脉出血。

常见的指压止血法有:

①颞浅动脉压迫法;②耳后动脉压迫法;③颌外动脉压迫法;④锁骨下动脉压迫法;⑤腋动脉压迫法;⑥肱动脉压迫法;⑦桡尺动脉压迫法;⑧掌弓动脉压迫法;⑨指动脉压迫法;⑩股动脉动脉压迫法;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法。

(7)止血带止血法 用于大动脉出血。

用特殊的止血带或软布带、橡皮管、三角巾、扎带、手绢等代用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对动脉的压力不应小于26.6kpa(200mmHg)。

种类:

充气止血带;橡皮带止血带;橡皮管止血带;宽布带或撕下一条衣服以应急需

部位:

●上臂的上1/3部;

●大腿中、下1/3交界处

●上臂中、上1/3处扎止血带易损伤桡神经,为禁区。

要求:

●压力要适中

●时间:

上肢每半小时,下肢每1小时应放松2-5分钟

●放松时应以手指在出血处近端压迫主要出血的血管,以免每放松一次丢失大量血液。

(8)充填止血法 多用于躯干的大伤口或不能用止血带的部位,运动损伤中很少使用。

主要系用消毒纱布垫充填伤口压迫止血。

绷带包扎法

●绷带的种类:

卷带和三角巾

●包扎的作用:

保护伤口,压迫止血,支持伤肢,固定敷料、夹板。

●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

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粗细均匀的部位。

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

3.转折形包扎法:

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8”字形包扎法:

适用于包扎关节部位。

●三角巾包扎法

1.大悬臂带:

用于上肢损伤,但锁骨和肱骨骨折不能用。

2.小悬臂带:

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

关节脱位的临时急救

v概念:

关节脱位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联系,也称脱臼。

v分类:

根据脱位的程度可分为半脱位和完全脱位

v原因:

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一般是由间接外力所致。

v征象:

1.受伤关节疼痛、压痛和肿胀;

2.关节功能丧失,受伤关节完全不能活动;

3.畸形;

4.X线检查:

可明确脱位的情况及有无骨折发生。

v急救

1.没有整复技术时,不可做整复手术,以免加重损伤;

2.此时应立即用夹板和绷带在脱位所形成的姿势下固定伤肢;

3.保持伤员安静,尽快送医院处理。

骨折及骨折的临时固定

v概念:

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损伤叫骨折

v种类:

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复杂性骨折;急性骨折、慢性骨折;

v原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强烈的肌肉收缩、应力性骨折

v征象:

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功能丧失、畸形、压痛和震痛、假关节活动、X线检查。

v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