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15篇.docx
《最美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1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美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15篇
最美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15篇
(篇一)
** 感动乡亲的“最美儿媳”
尽管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早晨的**河畔还是清风习习,趁火红的太阳还没有发出太耀眼的热光,**推着轮椅往家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看得出她对眼前这个儿媳充满了爱意。
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无微不至地侍候瘫痪的婆婆**。
在**县金山社区移民新村,村民们都说**老人是不幸的,因为她饱尝了人间太多的辛酸,但是她又是非常有福气的,
因为她有一位至孝至善的好儿媳——粱红娣。
**老人是不幸的
今年八十岁高龄的**是一位勤劳淳朴的农村妇女,从**县**镇同康村嫁到相邻的珊瑚乡彩坑村。
她的丈夫张泰光是一位担任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老党员,因为丈夫长期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农活都落在**的身上,她生养了三个儿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可想有多么艰难,但是她都挺过来了。
后来儿子相继成家,两位老人和小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年,因为**建设,**和村里的人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土,被安排移民到**县金山社区移民新村,开始了新的生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移民后的第二年,**的丈夫,也就是这位老支书张泰光,因突发脑溢血一夜之间猝然离世。
丧夫之痛让**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可是不幸仍频频降临在她身上,**年她突发脑血栓而瘫痪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就在这一年,她的大儿子被检查出胃癌,她的二儿子被检查出肠癌,而且都已经到了晚期,后来相继离开了人世。
命运降临在**身上的不幸令人叹惋,但是我们也为她感到庆幸,因为她有一位——
好儿媳**。
喂饭、穿衣、洗澡,十年来,从未间断地照顾瘫痪婆婆孝敬婆婆,那是自己责任。
**自1986年嫁到张家以来对婚后生活很满意,丈夫张民福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乡政府上班,她带着孩子在家耕种。
那时候,虽然家庭收入一般,但是公婆身体硬朗,一家人和谐美满。
移民到县城后,没有农田了,她就骑三轮车,打打小工,后来在工厂给工人做饭。
“一家三代人那时候生活是很幸福的,没想到后来一连串的变故,改变了我家的情况。
”**说。
现在照顾老人的任务全部落在**一个人身上。
“两个哥哥都不幸离世,我应该照顾好老人,可是我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有时候周末要加班也不能回家。
”张民福说,他老母亲那次发病住院两个多月,出院后,原本是在工厂上班的**可以拿到**多元工资。
看到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主动提出“外面钱再多也不挣了,自己留在家里侍候婆婆。
”就这样,**十年来始终没有走出这个家门,常年厮守在婆婆的身边。
“儿媳和女儿是一样的,既然嫁到了张家,丈夫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侍候好老人是自己的责任。
”
不离不弃,那是心中有爱一个人常年侍候瘫痪婆婆,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别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喂饭、洗澡、穿衣这些都是每日必须要做的。
老人吞咽困难每餐要特意熬粥;随着病情加重,老人对稀饭也难以下咽,只好每餐变着花样给人蒸米糊、煮馄沌、煮烂面条给婆婆吃。
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去理发店理发,**就自己给她剪,刚开始剪不好,现在已经很熟练了;更难办的是老人大小便失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尿湿弄脏了,多的时候一天要换7、8条裤子,就是在冬天用了纸尿裤,也经常会弄脏。
老人不仅行动不能自理,也丧失了语言能力。
需要什么只能通过咿咿呀呀的发音和比划,只有**能很快明白老人的意思,并满足老人需要。
问及这几年来侍候婆婆的经历,即使**丝毫没有怨言,只是很自豪地说,她算是尽心了,老人这些年来全部是她喂饭的,每次大小便都是她打理,几年来从没因尿炕而睡湿被褥。
“老人这辈子不容易,老来遭受病痛折磨瘫痪了,当晚辈的没有理由不好好照顾,谁都有老的时候。
”**说,婆婆瘫痪后,每天夜里她都会帮她翻身,由于遭受病痛的折磨,老人晚上经常无法入睡,**就陪着她说话,给她按摩身体,有时就打开电视陪老人看到凌晨三、四点。
只要不下雨,她都会推着老人出去走走,就像我们开头所见到的那样。
**年冬天,老人又一次发病昏迷了,周围的人都说这次救不过来了,花了钱还让老人遭罪,但是**立即拨打了120,把老人送去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老人总算醒过来了,从那以后,**更是寸步不离婆婆。
她说以前婆婆对她很好,即使还有一线希望,她绝不会放弃,万一婆婆有个三长两短,她会很伤心的。
苦守孝道,那是做人标准常言说:
床头百日无孝子,而**冬去春来十个年头,照顾瘫痪的婆婆无怨无悔,在当地村民中被誉为“天下难找”的“最美媳妇”。
**说,这些年来,她在侍候婆婆时,也流了很多泪,不是因为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打工挣钱,而是老人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她就会躲在一边抹眼泪,而转过脸来,还得对婆婆满脸赔笑,以防止老人不安心养病。
“这些年来,**从没走过娘家,她的母亲也是年事已高了,但是她分不开身去照顾,这让她感到很内疚。
有一次,张民福单位组织家属去旅游,他想让从未出过远门的**出去玩一次,**虽然很想去见识下外面的世界,去坐坐火车,但是,最后她还是放心不下婆婆,放弃了出去旅游的机会。
**今年已经53岁了,由于长期操劳,犯有严重的腰椎病,经常疼得直不起腰来,但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表现出难受的样子。
村干部说,基于她家的情况,给予**老人残疾补助,逢年过节,村里也会力所能及地对她家给予帮扶。
“老人活着一天,我就得好好地照顾一天,我不能因为自己没去做而留下任何遗憾。
”**说,作为张家的儿媳,不离不弃照顾老人是应该的,孝敬老人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篇二)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
爱人、我、一个活泼懂事的儿子、还有公公、婆婆。
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具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十多年来,我和老公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老公创业,儿子懂事好学,公公婆婆勤劳善良,受到了邻居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关心体贴老公,为了让老公能安心工作,平日里我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同时协助老公管理业务。
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我倍感欣慰。
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和谐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里的老人长辈都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我就是如同吃了蜜糠一样和甜。
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说起儿子,是我和老公的最好的骄傲,儿子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
特别是在前四年,公公得了结肠癌,那时候花了十多万才挽回公公的生命,就在那时候儿子把所有的压岁钱都拿出来了,他用红包还包了很好,总共有三千多元,儿子找我说,妈妈这钱拿去给爷爷治病,爷爷的病重要,就在那时我的眼泪都出来了,看到孩子如此孝顺,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邻居们一致称赞和好评孩子。
想要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离不开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相处上,我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我们家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篇三)
在苦难中追求“幸福梦”的坚强女人
**,女,现年58岁,**县**镇**村**村民,一家七口幸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婆婆已**岁高寿,丈夫在家务农,大儿在外务工,儿媳和孙子在家,小儿现已大学毕业在外打工,虽说清淡平常,倒也温馨和美。
本应儿孙绕身、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时,不料一连串的不幸却降临到这位干练、贤惠、坚强的农村妇女头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对于**来说突然远去。
1988年冬的一天,婆婆因年事已高,加之严冬路滑,不幸滑倒,摔坏了骨盆,大腿也骨折。
她不怕脏、不怕累、喂吃喂喝,在她的细心侍候下,婆婆身体虽然恢复很快,但终因年龄大、医疗设施有限而落下后遗症,常年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她偏要争口气,天天为婆婆端吃端喝、擦洗身体、翻身、按摩,几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现已能被搀扶着出门晒太阳了。
这样的苦日子没过多久,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
大儿媳结婚没两年得了红斑狼疮病,整天靠药物维持,自顾自都难,还生个孙子要哺育。
大儿子看到家里负担重,开销又大,无奈在外拼命打工赚钱养家。
家里**是厦房照顾婆婆,上房照顾儿媳、孙子,整天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跑。
每天除了干家务、农活外,就是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给家人洗衣做饭、抚养孙子,晚上睡前必到老人炕前看看、问问:
“炕热不热、冷不冷,还想吃点什么,还要不要啥”。
多年来从不叫苦叫累,但凡到过她家,老人见人就说:
“我前辈子积下福,碰着个好媳妇,像我这把年纪的还有几个,不都死了,老的做不了啥还拖累娃们,要不是我媳妇好,我早见他大去了,坟上的草都长成树啦!
”只要是熟悉她的人,一提到**,人人都竖大拇指,直夸她是个好媳妇、好婆婆。
但命运总是捉弄人,屋漏偏遇连阴雨。
由于家里常年躺着两位病人要靠药物维持,同时又要为小儿子娶媳妇积攒费用,夫妻俩身心长期超负荷运行,丈夫高余粮终于支撑不住,于**年患脑梗,经过治疗后仍行动不便、口齿不清,只能做一些轻活,她自己也劳累病倒,对这家人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人人都替她伤心、担心,但她一次次坚毅地站起,顽强地与命运抗衡。
她常自言自语说:
“我不能倒,我不能倒,倒了这家就真的塌了。
”当人们与她聊起家常时,好多人说:
“像你家这情况,放在我早就受不了了。
”可她说:
“再怎么样,人总是要活呀,日子总该要过的,看它还再能苦个啥样!
现在虽苦些,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说着脸上洋溢着甜蜜和幸福的笑容,她对生话充满了信心和向往,梦想着一家人的生活会幸福起来。
在照料婆婆和儿媳孙子之外,一个妇道人还要养猪、养牛、养鸡,整天忙里忙外,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着这个家。
她家状况虽然艰苦,整天都操劳不完的,但她还挤用时间帮助邻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生活有困难,帮忙的人群里总少不了她的身影。
**孝敬老人、关爱儿女、团结邻里、勤劳致富、自强自立,以浓郁的家庭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诠释了“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精神。
她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坚强的女人,面对种种生活的不幸,她以一颗坚强的心,依然在追求着普通农村妇女的家庭“幸福梦”。
(篇四)
**一家是**镇**村**农宿文化示范点创办经营人。
**年,在**镇党委、政府提出以农宿文化带动生态旅游发展农宿经济前提下,因所在**村一直未有一个像样的农家乐,于是**和丈夫首当其发在**村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名为“**”。
经过一年多磨合,**村迎来的旅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致富不忘众乡亲,**叫来了村里的几位留守妇女与她一起忙活操办农家乐,厨房里姐妹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一家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对自己的娘家尽心尽力,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
有人说:
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辩解。
日常生活中她对婆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婆婆红过脸。
近日,**婆婆由于脑梗塞住院,现在南昌附属医院重症病房,**丈夫由于工作在身无法脱身,**毅然关起了生意兴隆的农家乐,只身一人在南昌全天伺候婆婆,擦背洗身,吃喝拉撒,毫无怨言。
为了时刻关注婆婆的恢复状况,时常通宵熬夜,生怕有任何闪失,医生、护士们都说,亲闺女也不换。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家庭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他们一家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人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两人的谦和热心一被提起,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
这一家没得说。
除了关心邻里,他们一家还能够积极号召、参与**村落的各项活动。
带头参与雅安地震捐款、与村民一同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庆生祝寿,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篇五)
她用孝爱之心撑起家的蓝天
明孝道,知感恩
**村是模范苏区、将军之乡——**镇的一个偏远小村,在这里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文化不高,识字不多,多年来却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公公、婆婆、兄弟、侄子,她用善良、孝顺、勤劳和坚韧诠释了中华儿女孝老爱亲的传统品德,她,就是**。
**,1974年8月14日出生,**年从**镇**村嫁到**村梨子岭,丈夫**。
结婚时夫家条件不好,家徒四壁,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只有一间破败的泥瓦房子。
丈夫**有三兄弟,在家中排行最小,由于家庭贫困没念多少书,文化也不高,没有固定工作,只是做做泥水匠,靠辛勤劳动赚钱,收入不高。
由于兄弟多,**夫妇和兄弟们早年分家,各自带着子女过自己的生活。
作为儿媳,**常常对人说:
“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大家都会慢慢变老,都要做老人,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这样做是为后辈做个榜样,我们老了,儿女们才能跟着孝敬我们”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的公公婆婆长期患病,需要家人服侍,长期以来,哪怕是外出劳作再晚回来,再累感觉,也要为老人换洗衣物,擦洗身子,让老人干净舒服。
公公范顺华年纪大,是一个肢体残疾人,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连上个台阶也力不从心,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完全靠**和丈夫照料起居,**煮饭、喂饭,帮忙换洗衣物,直至公公去世前一天还帮他擦洗身体。
**年9月,老人面带微笑安祥地离世而去,临终前老人感慨地说:
“有这样的好儿媳,是前世修来的福”。
婆婆詹来金今年86岁,长期患高血压和支气管炎病,身体不好,年老多病,而且脾气又不好,动不动就和家人生气、骂人,不吃不喝,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婆婆,顺着她,陪着她,让她能吃、能喝、能乐,有时被婆婆无缘无故的数落而受委屈,但她都是笑脸相迎,没说过婆婆半句闲话。
**说,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让老人心情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都说媳妇难做,可**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对待老人和和气气,对待家人从无怨言,使家庭和和睦睦,她的所作所为是平凡普通的,但在平凡普通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百善之首、以孝为先的美德。
明孝道,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孝道为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儿女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和兄弟,而家康
**是家里最小的儿媳妇,原本打算和丈夫踏踏实实打工赚钱,盖房子,过好日子,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两个兄弟的家庭连续不断发生变故,一大家子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身上。
**年,大哥范富禄智力有些障碍,因夫妻感情不和与妻子离婚,留下一个年小的侄儿范福贵,范富禄做点零散小工,根本不够维持自身的生活,更谈不上抚养儿子,**二话不说和丈夫把大哥和侄儿带在身边,二家合并一家一起生活,一直帮扶侄儿读书,侄儿没有考取高中就送去学手艺,能自食其力,如今已长大成人,已成家立业,生有一儿一女。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二哥又不幸发生车祸离世,二嫂改嫁他乡,又留下一个年幼的侄儿范国翔无人照看,她还是二话不说带在身边和自己的一对儿女一起生活,读书,把小侄子从幼儿园一直扶持到莆田湄洲湾大学毕业,每年都承担着近两万余元的学杂费、生活费,三个家庭的重担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全部压在**夫妻身上,但**从不说半句怨言,只是更加勤劳,更加节省,默默无闻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把两个侄子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女一样教育为人和扶持读书,再苦再累也要让他们接受文化知识。
在70年代初期,**嫁到**父辈建有泥瓦房一栋,兄弟众多,多年失修,以至倒塌无处居住,只好借住在村部小学旧房,一住就是7年,从**年到**年,**始终坦然面对生活,没有怨天尤人,没对丈夫发过脾气,而尽自己的责任和善良,尽力维持好家庭,给邻里乡亲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如今已把两个侄儿扶养成人,但自己的一对儿女又正接受教育知识的黄金年龄,大女儿就读**县二中高三,二儿子就读**中学初二,每年姐弟俩就生活费用将近两万余元,但**和丈夫从不谈起生活的压力和经济的拮据,尽父母之责,全力抚养子女。
在夜深人静之际,夫妻俩每每谈起生活,丈夫常常感叹命运的多舛,**倒过来细言轻语和丈夫说,我们不放弃,我们要努力,只要我们身体好,家庭和和气气就一定能熬过去,儿女渐渐长大,乖巧懂事,我们的明天充满希望,此时丈夫笑了笑说:
老婆你真好,谢谢你,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
生活的压力并没有压垮他们,经过夫妻不断努力,省吃俭用,勤勤恳恳,和亲朋好友的支持终于在**年盖起了二层砖混房,告别了借居生活,迎来了春天,一家人在搬进新家的当天晚上,激动的整夜未眠,说:
真不相信自己也能住上新房。
睦邻里,乐助人
**自从嫁进夫家,从未与邻里乡亲红过脸,吵过架,更不用说闹过矛盾,就是心受委屈也要面带微笑与邻里和睦相处,尽自己最大的宽容和能力帮助别人,只要邻里乡村需要帮忙,不问什么,随叫随到,有村民农忙时节忙不过来,**会前去帮忙,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叫上她,她都会热心地去帮忙,乡亲们都说:
“**真是个好人”。
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村的群众,她在逆境中默默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好评,在村民眼里她是有口皆碑的好人,在丈夫心中她是勤俭持家的好妻子,在公公婆婆眼里她是孝顺的好儿媳。
**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多年来,她任劳任怨地孝敬老人、抚养孩子,勤勤恳恳地重建家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微笑面对,无怨无悔,永不言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孝老爱亲在平凡而又平淡的点点滴滴生活中最大限度的传承下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去照亮更多的家庭。
(篇六)
今年**岁的**,是**县**镇上坪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提起她三十一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热心伺候婆婆、精心照顾丈夫的感人事迹,金钱河畔十里八乡的乡亲无不交口称赞。
19**年**与丈夫**结婚,婚后育有4个女儿。
**年10月,祸从天降,丈夫**在生产队农田基建时,不慎被石头打砸伤脊梁骨。
从此,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借钱,求医问药,丈夫的病虽有好转,但一直干不了农活,千斤重担一下子全落在**的肩上,她不仅要下地干活解决一家人温饱问题,而且还要照顾有病的丈夫和70多岁的婆婆日常起居、求医问药,更要想法设法供应四个女儿读书。
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柔弱的农村女人承受的艰难可想而知!
然而为了维持生计,**却没倒下,她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打草垫攒钱,看到妻子如此幸苦,丈夫多次劝她放弃为他治病,而倔强的**却说:
“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治好你的病;我一生不识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读书。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渐渐好转。
受母亲影响,三个女儿都很乖巧懂事、学习很努力,相继考上了中专、大学,这无疑给**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可天有不测风云,20**年,93岁的婆婆却因病瘫痪在床、丈夫又患上了胃溃疡、胆结石和糖尿病,一生饱受艰难、60余岁的**又一次陷入了艰难之中,既要为他们穿衣、喂药、做饭、洗衣,还要抽空下地干活。
特别是在婆婆瘫痪在床3年里,一直都是由她一人端屎端尿、擦洗翻身,为了不使卧床的婆婆皮肤溃烂,她天天更换床单,保持床上干净整洁,晚上还一直坚持陪着婆婆睡,直到将老人养老送终。
婆婆走后,**依旧忙着为丈夫四处求医问药,精心照顾日常生活起居,家里的农活也从未落下。
起初,看到她那样辛苦,也曾有“好心”人劝她改嫁,然而善良的**总这样说:
“看到婆婆、丈夫那么可怜,一走了之,自己于心不忍,也良心不安,只要他们的病能治好,我苦点累点没什么。
”**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年**先后被**镇党委、镇政府,中共**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好媳妇”、“**县第二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受到隆重表彰奖励,面对荣誉,她却淡然地说,她只是尽到了一个媳妇和妻子应尽的义务,她希望丈夫的病能早日康复,女儿们多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
(篇七)
“**家的儿媳妇啊,可厉害了,对自己老人好,对邻里街坊也好。
”在**市石龙镇福平村,大家说起**家的儿媳妇**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
**是湖南娄底人,陈胜锦是**市石龙镇福平村人,20**年,两人因工作关系于苏州相识相恋,**年回到**登记结婚,**跟着丈夫回到福平村生活。
**年,**的两个儿子接连出生,她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组织亲朋好友资助周边有困难的群众,在她的带动下,陈家幸福和睦,邻里和谐互助。
近日,**一家被评为我市“最美家庭”。
“遇到这样的儿媳妇,是我家的福气”
远离家乡到**生活,**并未花太多时间去适应,因为她有一位好婆婆——杨阿姨。
**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不通。
她刚到福平村时因不熟悉环境,交流不畅,只能呆在家中,**的不适应引起了杨阿姨的注意。
观察一段时间后,杨阿姨主动担起了“牵线搭桥”的重任,她经常带着**串门到邻居家做客。
“主任,又带你的儿媳妇出来啦!
”杨阿姨在村委工作已有20多年,这几年担任村委妇女主任,她一直与村民相处融洽。
在杨阿姨的帮助下,活泼开朗、勤快大方的**也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十分孝顺,平日里主动承担家务活,过年过节不忘给老人买衣物,对70多岁的老爷爷更是关爱有加。
**年,杨阿姨到**市人民医院做了一次青光眼手术,**忙里忙外,无微不至地照顾杨阿姨,同病房的病友羡慕地夸赞:
“这儿媳妇跟亲闺女一样,甚至比亲闺女还亲。
”
“我儿媳妇真好,很孝顺,又能干,我非常喜欢。
”杨阿姨拉着**的手说。
“我婆婆对我也很好,第一次到家里来我还担心自己的‘爆炸头’会遭人厌,没想到她非常开明,对我这个外来的媳妇也很好。
”听到婆婆夸赞自己,**十分高兴地说起了自己初到陈家的情形。
对于远嫁过来的新媳妇,村民们总是抱以高度热情,一直到**带着儿子回湖南探亲都还能听到乡亲们调侃的声音——“小艳,带儿子回去还会来吗?
”“主任,就不怕儿媳妇把孙子抱走不带回来了啊?
”每每听到乡亲们带着笑意的调侃,**婆媳俩各自回答“这么好的婆婆,我不舍得走”、“这么好的儿媳妇,我一百个放心。
”
**与丈夫相识10年来,两人相濡以沫;嫁到福平村8年,**与婆家相处融洽,一家人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
在**的教育下,她的孩子对长辈也很孝顺,经常帮老人捶背捏腿,一家人在节假日还驱车到周边游玩,老小其乐融融。
为拉近家人之间的感情,**还多次邀请远在湖南的娘家人到**做客。
“从小我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孝顺老人,出嫁之后要孝顺公婆,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
”**说。
“遇上这样的好心人,是我们的幸运”
“他们的家庭真的很困难,想搭把手,能帮一点是一点。
”说起自己去资助过的家庭,**唏嘘不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众筹求助消息:
隔壁黄塘村一名小学生被烫伤病危住院,急需大笔治疗费。
**跟家人提了想资助的想法,家里人十分赞成。
于是,**带上亲戚朋友到黄塘村实地核查情况,经过村委确认,受伤的孩子姓戴,其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精神异常,家中条件非常艰苦。
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后,**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途径发动亲朋好友捐款捐物,丈夫陈胜锦也发动其所在的农村淘宝系统的同行们一同捐款。
**的爱心行为感染了周边的群众,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原来,早在**年,**已经和家里人开始做公益献爱心了,她从朋友处得知附近初中两名女生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与丈夫商量后,一家人齐力资助两名女生完成初中学业。
当了母亲的**把更多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她发现村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决定办一家幼儿园。
**在村委大院边租下了一栋民房,装修、招聘老师、招学生,幼儿园办起来了,村里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幼儿园,减轻家长负担也提高了安全性。
幼儿园在**的努力经营下,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是赞赏有加。
**深知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