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074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翠鸟的教学设计.docx

翠鸟的教学设计

翠鸟的教学设计

翠鸟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翠鸟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

读课文;二画:

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

查字典认识生字、新词;四找:

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1)读准字音。

“翠”、“饲”是平舌音;“赤”、“衬”是翘舌音;“艳”、“衬”是前鼻音;“灵”是后鼻音。

]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下结构,上面的“羽”字应去掉钩,下面的“卒”一竖不能超过“从”。

“赤”上下结构,下面的“”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希”是上下结构,上面的“”的第二笔为一大点。

“逮”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隶”最后一笔是反捺。

“褐”、“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最后的两笔是撇、点。

“腹”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是“日”。

3、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褐(   ) 衬(   )  疾(   )  待(   )

喝(   ) 衫(   )  急(   )  持(   )

锐(   ) 饲(   )  希(   )  泡(   )

说(   ) 词(   )  稀(   )  饱(   )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疾”字为例。

“疾”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疾飞”。

教师引导学生从查字典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种解释:

(1)病,身体不舒适;

(2)恨;(3)快,迅速;(4)疼痛。

本着根据词义选取字义的方法,“疾”字在“疾飞”一词中应选取“快,迅速”的字义。

“疾飞”的意思是很快地飞。

联系课文内容,“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学生便可悟出“疾飞”一词是指翠鸟飞得很快。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锐利——“锐”是尖刻的意思。

锐利即尖锐、锋利。

课文中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

鲜艳——又鲜明又美丽。

课文中指翠鸟的羽毛色彩非常美丽、好看。

清脆——“脆”指声音响亮、清爽。

课文中指翠鸟的鸣叫声清亮好听。

(四)介绍翠鸟。

1、翠鸟:

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

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六)作业:

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

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

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

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层次十分清楚。

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

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6)教师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边说一边依次贴出,使图片还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

主要写的是什么?

第2自然段有两句话,主要介绍翠鸟的两个活动特点:

(1)爱贴着水面疾飞;

(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翠鸟的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正确读准“苇秆、腹部”等词语。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一起叫出它的名字。

出示课题。

二、交流预习

1、指导写字

课题中的“翠”也是本课要求会写的一个字,通过看预习单,我发现这个字出错较多,谁来提醒大家,写这个字要特别注意哪里?

学生说,教师示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2、词语认读

通过预习,本课词语都会读了吗?

出示第一组:

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清脆、疾飞、逃脱、饲养、渔翁、陡峭、石壁

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二组:

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

这几个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课文中出现的有规律的词可以进行摘抄积累。

3、围绕翠鸟,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并板书:

外形动作住所

三、构建话题,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

(很漂亮、捉鱼时动作很快、很让人喜欢?

2、想不想看看这只翠鸟?

出示翠鸟图。

透亮灵活的眼睛,又尖又长的嘴以

及鲜艳的颜色,多漂亮啊!

除了漂亮,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动作快、敏捷、机灵?

3、课文的哪几个自段段讲了翠鸟的敏捷?

(2、3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能体会出翠鸟的敏捷,画一画并且在一边做标记。

预设: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3)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评价、点拨。

四、品读感悟,抓点提升

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句子。

出示: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去掉“像箭一样”,再来读。

有什么不同?

小结:

运用修辞这种形象的写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齐读这一段,读出“箭”一般的速度。

2、“蹬开”“叼起”“贴着”改成:

“离开”“抓起”“挨着”

对比阅读,哪组词用得更精确?

小结:

精确用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关注着这些关键词读这一段。

3、去掉“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作者写翠鸟的速度快,这一句里没有表示快的词,把它去掉,语言不更简洁吗?

可以吗?

学生谈理解

小结:

运用侧面衬托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这一段还有一句也是侧面衬托,找一找。

(小鱼?

眼睛)

再读这一段,感受侧面衬托的好处。

4、看“翠鸟捉鱼”的视频

什么感觉?

学生谈。

用朗读来表达出你的惊叹。

5、出示翠鸟的一段文字介绍。

翠鸟又名鱼狗,大翠鸟、叼鱼郎。

嗜食鱼类,所以也被人们称以“鱼虎”、“水狗”、“鱼狗”等名称。

翠鸟平时以直挺姿势,栖息在水旁,长时间一动不动,一旦发现目标,就会飞到水面上,急促扇动的翅膀会在小鱼群的上方“悬停”,然后收起翅膀圈起腿,屁股一撅头朝下,一个“猛子”扎下去,那动作真是漂亮极了;就像一颗鱼雷,“啪”的一下就把小鱼给叼住了,然后又冲出水面,飞回原来它蹲过的地方,两三口就把小鱼吞到肚子里了。

吃完小鱼,翠鸟会抖抖身上的水,满足地用嘴巴细心地整理好身上的羽毛,又开始专心地注意下一个目标了。

这还仅仅是一种漂亮的鸟吗?

是啊,他不再是一种漂亮的仅供观赏的鸟,还是捕鱼能手呢。

6、这样的翠鸟,我们捉一只来饲养,好吗?

学生谈看法。

引读老渔翁的话。

师:

是啊,我们也应该把翠鸟当朋友。

来,再来读这一段,读出你对动物朋友真诚的赞赏。

五、拓展阅读:

1、这篇课文正是抓住了翠鸟动作敏捷这个最主要的特点,通过精确用词,形象的写法以及侧面衬托把语言写的生动具体的。

2、推荐阅读《珍珠鸟》,进一步感受这种手法。

翠鸟的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会认“衫”等10个生字,会写“疾”等14个字,掌握“疾飞”等11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外形特点写具体的.,理解运用课文第一段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翠鸟外形特点及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及方法,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都喜欢哪些鸟?

(生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翠鸟是一种漂亮的水鸟,我们一起和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再亲切一点”。

2咱们快来欣赏翠鸟这篇课文,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安排同桌互查互助。

3、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小老师带读讲解难懂的生字词。

4全班交流难懂的词语,识记难写易错的生字,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生字。

教师提示:

“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

“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溪"和“颜”。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

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文是课文写了翠鸟的哪些方面?

2、学生默读后汇报交流。

(板书:

外形、活动、住处)

(四)品读课文,感受翠鸟外形美。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提问:

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翠鸟的哪方面?

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的哪些方面?

请画出有关词句。

2、问:

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让学生从文中画出相关词句。

(板书:

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师小结:

第一段作者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描写了翠鸟外形的美丽小巧的特点。

这是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

(板书:

按顺序抓特点)

3、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羽毛的排比句式进行品读,理解“鲜艳”的意思。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翠鸟羽毛的三句比喻句,归纳“总—分结构“写法及作者。

4、思考:

作者为什么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运用拟人写法,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5、你能在这段话里发现几种颜色?

圈出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词语,你从这些颜色你能感受到什么?

老师点拨:

我们小朋友以后要把一件东西的颜色写具体,可以用上颜色词,你积累

的颜色词越丰富,就能把这件东西写得越美丽。

学生再读这几句比喻句。

6、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

(从三方面进行引导:

①补充介绍:

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②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词句进行体会。

③观察CAI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7你最喜欢描写翠鸟的哪部分,为什么?

8、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颜色。

9、学生看课件中的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五)总结写法

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

(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写具体。

(六)片段仿写

1课件出示孔雀图片,让学生模仿第一段按一定顺序和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六、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板书设计:

爪子:

红色

外形{颜色鲜艳{头:

橄榄色翠绿色背:

浅绿色腹:

赤褐色

眼睛:

透亮灵活

嘴:

又尖又长

八、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3、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仿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4、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应更深入,更到位。

翠鸟的教学设计篇4

1、教材分析:

《翠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

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

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2、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对阅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对阅读内容也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非常贴近,少数孩子有时不自觉地捉一些虫鸟戏玩,但多数孩子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危害有益的虫鸟。

3、教法设想:

(1)读书法。

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字词、字句、朗读、背诵训练是重点,采用以读为主的方法可以做到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

(2)情境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置身当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4、学法指导:

采用合作法和体验法。

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听、想、读、说、合作交流,结合生活、情感和课件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5、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2)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7、教学过程:

导→读→悟→拓→画

7.1导: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

(多媒体课件展示翠鸟)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7.2读:

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作个记号。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师生互动,玩摘苹果的游戏。

(出示满苹果的苹果树,苹果上写上不带拼音的生字。

(5)师:

刚才大家顺利的从苹果树上摘下自己喜欢的苹果,都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我们再注意一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我们喜欢的词语,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6)把生字词送回课文,再次读课文,看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7.3悟:

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多媒体)生自读,思考:

这段写翠鸟的什么?

(外形)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5、思考:

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借助多媒体朗读,读出自己对翠鸟的喜爱。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2、学习第三自然段,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这段写了什么?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勾出捉鱼的动作:

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

(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

(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3、讨论:

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微波的水面?

(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住苇秆的爪子)

(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

(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

(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

(不易被发现)

4、训练朗读,读出翠鸟的动作轻快、迅速敏捷。

(三)学习第四、五段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

1、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这种想法可能吗?

引入学习第26句,理解陡峭。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从远远地看着对翠鸟的喜爱。

7.4拓:

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我们为什么么要捉鸟?

为什么又打消了捉鸟的念头?

2、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3、讨论:

假如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7.5画:

观画结合,陶冶情操

学生作画。

伴随着美好音乐的课件,让孩子们用绚丽的色彩画出美丽的翠鸟。

既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欢快愉悦中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8、教学反思: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贯穿于教学始终。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识字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充分体现了语文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通过展开想象激发情感,学生在心里荡漾着热爱小鸟,保护环境的情愫,因此,也做到了学在课内,做在课外,拓展时空,内外结合,真正把语文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翠鸟的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

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

指导学法:

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

(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

(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

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

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

(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

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

“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

(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

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三、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

(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