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978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docx

八角栽培技术1汇总

八角栽培技术

来源:

东兴信息村作者:

佚名日期:

2008年06月27日访问次数:

5539

 

 

一、概况

广西是我国八角生产的中心产区,栽培面积最大,2003年八角面积为366.6万亩,常年产量为11.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其中桂西南是八角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主要产地有防城、德保、宁明、藤县、苍梧、玉林、容县、北流、龙州、凭祥、岑溪、浦北、百色、上林、平南、上思、凌云、那坡、金秀、东兰、靖西等市县,年产八角500吨以上的八角商品生产基地县有12个。

现已引种到广西北部,如三江县、龙胜县。

来宾市和柳州市的部分县已扩大引种种植。

云南八角栽培面积与产量仅次于广西,全国排名第二,至2003年止,八角种植面积近49.5万亩,年产八角经336万公斤,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海拔600~1600米,垂直分布比广西高,主产区是自治州和玉溪地区,以文山自治州最多,该州主要以富宁和广南最多。

广东主产区是东昌、高州、信宜、潮州、罗定及西江一带。

二、生物学特性

(一)根系

有主根,水平根发达,须根多且分布较浅,多分布在50厘米的土层内,根的再生能力强。

(二)茎

树体高大,主干通直,树高可达10多米,中心主枝顶端优势明显,当其顶端被折断后,可由新萌发的最上的一至两条新梢继续延长生长,形成单一中心主枝树形或平行的多中心主枝树形,栽培上应培养单一中心主枝的主干形或主干疏层形的树形。

(三)枝、芽、叶

幼树分枝部位较低,成年树分枝部位较高,分枝部位受到植株间距离的影响。

当株行距适宜时,分枝部位则较低,树冠生长发育正常,产量较高。

当间距太小时,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少,结果少。

主枝生长一般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主枝分枝角度较小,生长绿叶强盛,侧枝平展或较直立,树冠内膛少着生枝条,节间较长,生产上称为硬枝品种类型,此类型品种不利于密植,产量较低;第二种是主枝分枝角度大,侧枝细密柔软下垂,节间短,叶密,生产上称为柔枝品种类型,此类型品种有利于密植,产量较高。

八角在一年内,幼树可抽3~4次新梢,成年树只抽1~2次新梢。

芽为单芽。

叶为单叶互生,在枝条顶端呈簇生或螺旋状排列,寿命为1.5~2.5年,老叶于冬季至翌年1月脱落,嫩叶为浅绿色或红色,嫩叶颜色与花色无关联。

嫩枝和新鲜叶片有浓郁的茴香味。

(四)开花结果

两性花,单花腋生;花萼3枚,分离;花瓣8~15枚,深红色、淡红色、白色或淡黄色,覆瓦状排列,排成3~4轮,一般情况下,同一植株只有一种花色;雄蕊10~15,下位;雌蕊8~10个心皮,轮状排列;花柄常弯曲向下而使花蕾下垂。

花量大,花多着生于1~4年生的枝条上,但以当年的春梢为多,上一年的枝条次之,阴枝也可开花结果,开花部位和花量因品种而异。

由此可见,八角结果母枝多,在栽培上只要科学管理,均可年年结果

一年开一次花,开花期及长短因地区而异。

在广西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花蕾期为6月底至7月上旬,盛花期为7月底至9月中旬;而偏北的地方如金秀县的八角开花期则往后延迟,7月中旬开始蕾,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盛花期。

同一地区同一林分,八角的开花期也不很整齐,一般情况下主花期为7~9月,少数植株在11月份至翌年1月份开花,也有极少数植株至3~4月才现蕾开花。

同一株树上,不同枝条的花期也很不一致,形成陆续开花且花期长的现象。

谢花后,多数花的花瓣未脱落,覆于幼果上保护幼果越冬。

开花期遇上多雨时节易引起落花,严重时落花率可达70%左右。

果实为聚全果,呈八角状,鲜果是绿色,成熟果为黄褐色或褐色,干果为红褐色、棕红色,每0.5公斤鲜果有100~350个鲜果出干率为25%~28%,每0.5公斤气干果有350~650个。

谢花后,少部分幼果继续生长发育,至第二年4月~5月成熟,此时成熟的果实称为春果(又称小造果),百果数量少,占全年产量的1%~10%,果实大小不均匀,色暗质差;大部分幼果停止生长发育,至第二年春季才开始迅速生长发育,10月份成熟,此时成熟的果实称为秋果(又称为大造果),秋果产量最多,占全年产量的90%以上果实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鲜艳,质量佳。

据调查,八角果实异熟现象与开花先后无关,春果和秋果在花期难以区分,都是盛花期开的花,有的发育成春果。

而有的发育成秋果,有些植株春果和秋果各占一半。

果实的成熟期因地区而异,越往北部八角果实成熟期越往后推迟。

八角有“抱子怀胎”的现象,即在7~9月,八角幼果迅速生长,但此时又是开花期。

这个时期同时出现幼果迅速生长、开花及抽生晚夏梢或秋梢,是八角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突出时期,常常由于花量大新梢多而导致大量落花落果、落叶,或树势变弱,易受病虫害的危害。

因此,在生产上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花芽的分化,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每蓇内含有种子1粒,种子扁椭员形,棕褐色,有光泽,千粒重为110~165克,鲜果出种率为9%~12%,鲜种发芽率为65%~80%。

种子安全含水量高,一旦失去水分易丧生命力。

八角寿命长一般为60~80年,也有少数植株高达200多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可分为幼龄期、结果始期、盛果期和衰老期。

幼龄期的长短与苗木种类和管理有关,一般情况下,实生苗需要6~10年才开始开花,但近年来的在八角主产区发现,在科学管理条件下,用两年生的实生苗种植3~4年后即有30%~40%植株开花结果,嫁接苗在种植2~3年后普遍开花。

因此,在栽培上应科学管理,缩短营养生长期,延长结果盛期,以提高产量。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光照

八角属于阴性偏中树种,喜生于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阳光直谢时间短、光照强度较弱的山谷、山脚。

幼苗期需要遮荫,光照过强易引起日灼和落叶。

新植幼苗适当遮荫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种植后至开始开花结果前合理间种可促进幼林的生长。

但成年树则需要较充足的阳光密度大或过度荫郁时结果少,枝叶及果实含油量低。

(二)温度

八角喜温暖,主要产区年平均温度为19~23℃,1月份平均温度8~15℃,绝对最低温度在-2.6℃以上.温度对八角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年平均温度低于15℃时,八角虽然能成活生长,但开花结果不理想。

当气温下降至0℃时,越冬春果果柄受害,形成缺角果,落果;气温下降至-2℃时,春果被冻死,小造果无收,休眠越冬的秋果局部受害,形成缺角果多;当气温下降至-3℃时,除了果实受害外,幼苗和幼树和秋梢受害,严重时整株冻死。

但成年树未受冻害;当气温下降至-4℃时,秋果大部分被冻死,大造果减产,严重时颗粒无收,

成年树开始受害;气温下降至-6℃时,成年树枝受害,部分植株被冻死。

,因此,发展种植八角时应考虑温度是否适宜。

(三)水分

八角不但需要温暖的气候,而且还要求有丰富的雨量均在12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78%以上,如防城年降雨量为2904.2毫米,该市有些地方降雨量几乎等于蒸发量。

有些八角中心产区虽然雨量相对较少(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但大多数八角分布在海拔600~1100米处,云雾多,相对湿度大,如广西的德保县、凌云县,云南的文山自治州的八角主产区。

(四)土壤

八角主要分布在以砂岩、页岩、砂页岩、花岗岩等母岩发育成的土壤为多。

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偏酸性(pH值4.0~5.0)的壤土或砂土壤上生长最好。

不宜在干燥瘠薄的地方、粘性土或碱性土上栽培。

(五)风

八角要求避风,在山岭起伏的避风山谷、山脚生长最好。

八角枝条纤细脆弱,易被折断。

八角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要的时间长,历时15个月左右,遭受强风吹袭的机会增多,花和果实在强风吹袭下易落花落果,造成减产。

因此,在风口处,特别是受强风严重影响的范围内不宜种植。

(六)地形地貌

地形主要因子有海拔、坡位、坡向,地形地貌的变化常常导致光照、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层厚度等变化,从而影响八角的生产能力。

八角有喜湿热和喜阴的特点,光照强和湿度小都使八角生长不良,产量低。

北坡、东北坡、西北坡日照时间短,相对湿度大,有利于八角生长发育,产量较高。

在年降雨量和年蒸发量大的地区,在低海拔处空气相对湿度大,能满足八角生长发育的需要,八角可种植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方;年降雨量和蒸发量较小的地区的低海拔地带,光照强,湿度小,环境不能满足八角生长发育的需要,八角生长差,树势弱,产量较低。

八角宜种植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因为山地云雾多,相对湿度大,有碍八角生长发育。

但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高海拔地带(海拔大于1000米的山区),风大易出现风害,霜雪多,气候较寒冷,八角易出现霜害或冻害,轻者树冠顶部枝条枯死,落花落果严重,树体生长不良,产量低,重者整株枯死。

但也有例外,桂西南的德保、靖西,在海拔1000~1200米的地段仍有成片的八角纯林,产量也较多。

在广西的八角中部栽培区和主要栽培区,八角最适宜生长的海拔为500~1000米。

坡位不同,水热和土壤条件均有差异。

上坡土层较薄、干旱、肥力差,八角生长发育不良;下坡土层厚、湿润,八角生长好,产量较高。

但当土壤过度湿润和肥沃时,八角生长则过度旺盛而不结果。

一般情况下,以中下坡为好。

四、八角良种

(一)主要品种

我国八角栽培历史悠久,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众多的类型和农家品种,这些类型或品种在树形、分枝习性、果实、叶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按照划分依据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品种或类型:

1.按树形和分枝习性分,可分为硬枝品种群、柔枝品种群和半柔枝品种群三种。

(1)硬枝品种群:

主要的特点是主枝粗壮,分枝角度较小,斜生向上,侧枝较稀疏,树冠幅大。

(2)柔枝品种群:

主要特点是主枝较细,分枝角度大。

侧枝细长且密生,柔软下垂,冠幅窄,树形为近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树体紧凑,枝多叶茂,立体结果,产量较高,适于密植。

(3)半柔枝品种群:

主枝的生长势、分枝角度、小枝的疏密程度和冠幅的大小介于硬枝品种群和柔枝品种群之间。

2.以花色为主要依据,结合树形、果、叶等进行分类,广西目前采用此分类方法,将八角分为四个品种群共17个品种:

(1)红花八角品种群:

普通红花八角、柔枝红花八角、红萼八角、大果红花八角、小果红花八角、多角红花八角、鹰嘴红花八角、厚叶红花八角、矮型红花八角。

(2)淡红花八角品种群:

普通淡红花八角、柔枝淡红花八角、多角淡红花八角、厚叶淡红花八角。

(3)白花八角品种群:

普通白花八角、柔枝白花八角、多角白花八角。

(4)黄花八角品种群:

黄花八角

各品种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如下:

普通红花八角

乔木,树高10~16米,主干明显,花红色,萼片3~4枚,浅绿色,花瓣7~9片,覆瓦状排列,多数2轮,少有3轮;雄蕊12~22枚,花药粉红色,呈2~3轮覆瓦状排列;雌蕊8枚,蓇果8枚,作规则星状排列;果径2.3~2.5厘米,果柄长2.2~3.2厘米,每公斤鲜果约200个,每公斤气干果700~1000个,多数果实着生于一年至两年生的枝条上。

叶薄革质,浅至绿色,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长9~13厘米,叶宽3~4.5厘米,叶柄长0.8~1.5厘米,叶脉呈规则波浪状凸起;主枝平展或上起,与中心主枝夹角50°~90°,小枝粗短,与主枝夹角35°~50°,干果率25%,分布于广西八角各产区,其中以防城、宁明、龙州、德保、百色、凌云、共青林场(藤县)、六万山林场较多。

(2)柔枝红花八角

主干明显,冠幅窄,一般2.9~3.0米。

树冠近圆柱形或长圆椎形,主枝粗短,平展,侧枝多而细长,呈柳枝状柔软下垂。

叶薄革较软,长椭圆形,叶长10~13厘米,叶宽4~5厘米,长椭圆形,老叶保存期长。

花红色。

果肥大正形,柄长(3.0~4.8)厘米,果多着生在老枝与当年新梢交接处,即两年生枝条既能结果又能抽梢,新梢的枝叶正好把果覆盖,内向着生,分布均匀,大小年不显著,干果率25%.分布于广西八角主产区,其中以防城、德保、龙州、凌云、金秀等县及藤县的共青林场较多。

(3)红萼八角

与其他品种的区别是:

花柄、花萼、花瓣和果脊线均为红色,小枝平展,干果率为25%。

在凌云,本品种树型较其他品种小,枝下高亦较矮,产量低,大小年明显。

分布在防城大录、那勤、德保那甲、龙州的八角乡,凌云的城厢、下甲、逻楼。

(4)大果红花八角

叶披针形,小枝平展,果径≥4厘米,果厚≥1.1厘米,每公斤鲜果100~140个,每公斤气干果500个,雄蕊14枚,雌蕊8枚,其他特征与普通红花八角相同,干果率为23%。

分布于防城那勤、宁明那陶、德保那甲、龙州八角张及藤县共青林场。

(5)小果红花八角

花红色,雄蕊12枚,雌蕊8枚;叶椭圆形,长6.1~8.2厘米,叶宽2.1~3.0厘米,果形正八瓣,色鲜香味浓,果径<2.5厘米,每公斤鲜果400个左右,干果率为27%,小枝略下垂,分布于宁明县那陶.

(6)多角红花八角

花红色,雄蕊21枚左右,雌蕊9~13枚,蓇果9~13枚,果瓣大小不匀,规则排列或堆积着生在果柄基上,果大,树形高大,树冠较宽,叶长10厘米以上,叶宽3.0~3.8厘米,

倒披针形,黄绿色,小枝平展稍下垂,每公斤鲜果160~180个,干果率25%。

分布于防城的那勤、扶隆、大录和宁明的好楠,龙州的上金、八角等乡。

(7)鹰嘴红花八角

树型与普通红花八角相同,不同之处:

蓇果8枚,蓇果尖渐尖向内勾曲(弯曲),形似鹰嘴,每公斤鲜果170~180个,干果率27%,分布于凌云、德保、防城等县。

(8)厚叶红花八角

叶厚,为普通红花八角叶厚度的2倍以上,革质墨绿色,稀生,卵圆形,小枝平展,结果较少,干果率24%。

分布于德保和藤县的共青林场。

(9)矮型红花八角

植株自然化,树高在8米以下,分枝低,冠幅大,小枝多,叶薄革质,披针形;小枝平展稍下垂,干果率27%。

分布于德保、藤县的共青林场。

(10)普通淡红花八角

树高10~17米,花萼3~4片,浅绿色;花瓣6~9片,淡红色或边缘呈白色而中心呈红色,呈2~3轮覆瓦状排列;雄蕊10~21枚,

花药淡红色至浅黄色,雌蕊8枚,蓇果8枚,呈规则星状排列,果柄长短不一,每公斤鲜果160~240个,嫩叶暗红色,成龄叶绿色至浓绿色,叶薄革质,叶缘呈波浪状,多为长椭圆形,叶长8.4~14.6厘米,宽2.5~5.9厘米,叶柄1.0~2.2厘米,侧枝平展或上起,小枝粗短,干果率25%,分布于广西各产区。

(11)柔枝淡红花八角

花淡红色,枝条着生性状与柔枝红花八角相同,其他性状与普通淡红花八角相同,干果率27%。

分布于防城、宁明、德保、凌云、藤县共青林场。

(12)多角淡红花八角

花淡红色,蓇果9~13枚,果径3.4~4.5厘米,星状排列或成堆积状着生在果柄基上,其他性状与淡红花八角相同,干果率25%,分布于防城、宁明等县和藤县共青林场。

(13)厚叶淡红花八角

花淡红色,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叶厚于一般八角叶的2倍以上,其他性状与淡红花八角相同,干果率24%。

分布于藤县的共青林场。

(14)普通白色八角

花白色,花萼2~4枚,浅绿色;花瓣7~10枚,白色,3~4轮覆瓦状排列;雄蕊12~17枚,浅黄色,少数粉红色。

蓇果8枚(八角形),叶薄革质,长椭圆形,嫩叶红色,成熟叶深绿色,有光泽,叶长9.2~15.3厘米,叶宽3.5~5.5厘米,叶柄长1.2~2.1厘米,主枝分枝角度45°~90°,叶集生于枝顶,干果率26%。

分布于防城、宁明、德保、龙州、凌云、金秀等县以及藤县共青林场。

(15)柔枝白花八角

花白色,枝条特征与柔枝红花八角相似,其他特征与白花八角相同,干果率26%,零星分散于德保、防城、龙州、宁明及藤县共青林场等。

(16)多角白花八角

花白色,果实特征与多角红花八角相似,其他特征与白花八角相同,干果率27%,散生于宁明、藤县的共青林场。

(17)黄花八角

花黄色,花萼3~4枚,浅绿色,花瓣10~11片,黄色,雄蕊14~16枚,雌蕊7~10枚,花柄长2.2厘米,蓇果7~10个,叶长5.0~9.8厘米,叶宽1.0~3.8厘米,狭长椭圆形,革质,嫩叶红色,成熟叶深绿色,小枝粗壮,直立或平展,散生于防城大录乡。

 

 

八角栽培技术

(一)苗木培育

生产上,八角常见的育苗方法有实生苗培育、嫁接苗培育和扦插培育,驳枝育苗很少在八角育苗中应用。

组培苗快速繁殖方法正在研究中,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增殖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苗木质量的好坏影响到造林成活率,也影响林分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培育良种壮苗是生产上的一个关键环节。

1.  实生苗培育

利用种子播种培育成的苗木,称实生苗或播种。

这种繁殖苗木的方法称实生苗繁殖法。

该繁殖方法简单,在短期内能培育出大量的苗木,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

但植株间变异较大,不易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结果迟,八角实生苗培育技术如下:

(1)种子采收和处理

八角有两次果实成熟期,4~5月成熟的春果数量少,种子发育不良,质量差,不宜采种留种。

10月份成熟的秋果产量最多,果实饱满,种子质量好,用于育苗的种子应在10月当果实成熟(果实由青绿色转为黄褐色或褐色)但未开裂时采收。

果实采收不能过早或过迟,采收太早时种子不够成熟,发芽率低;采收过迟时,种子质量也较差,或果实掉落于地上后果角裂开,种子失去水分而丧失生命力。

用实生苗造林时,育苗所用的种子应从优良品种类型的采种母树林或优良单株采收,用于培育砧木的种子可选20~30年生、生长健壮、果大籽大、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收。

果实采收后,筛选掉次果、小果和严重缺角的果实,将果选后的果实摊放在室内通风凉爽处,每1~2天翻动1次,以防发热。

待果角裂开种子掉落后收集种子,或用薄木片等挑出种子。

也可以直接在鲜果上剥取种子,种子不宜暴晒,否则种子易丧失生命力,发芽率低。

鲜果出种率为3%~6%,钱种千粒重为110~130克~(每公斤鲜种子有7700~9000粒),发芽率为65%~80%;种子深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扁椭圆形。

(2)种子贮藏

八角种皮薄,其种子容易失水,一旦失水后就不发芽。

因此,不随采随播时应做好种子贮藏工作。

方法是:

将4~5份湿润的细砂(以手握不滴水,松手不成团为度)与1份种子混拌均匀,然后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上面覆盖麻袋等保湿材料,经常检查细砂的湿润程度,水分不足时要及时补充水分。

在贮藏过程中,应防止过湿、积水或过干,以防种子霉烂或脱水。

在途运输时要注意种子保湿,防日晒风吹,防高温。

(3)苗圃地的选择

八角幼苗期喜阴,要求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大,强阳光直接暴晒常使幼苗易发生炭疽病或日灼,引起严重落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八角苗圃地应选在靠近水源,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壤呈酸性,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日照时间短的东坡或东北坡。

有遮荫条件的,也可在平地或水田育苗。

(4)播种时期

无霜冻地区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随采随播,也可将种子砂藏至第二年1月底至2月份再播种;有霜冻地区不能随采随播,需将种子砂藏至春季,待温度回升至10℃以上的2~3月播种较好。

(5)播种前种子处理

①催芽前选种。

优良的种子应是粒大饱满,有光泽,内外种皮紧贴,胚乳为乳白色,种胚为浅绿色。

常用的选种方法是:

将种子置于水中,去掉浮于水面的种子,只留沉于水底的种子用来播种。

②种子消毒。

种子在砂藏前或播种前应进行消毒,常用0.5%~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既方便又便宜,效果也好,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经催芽后胚根已伸长露出的种子,播种前不宜进行种子消毒,否则消毒会对胚根产生药害。

③种子催芽。

播种前种子仍未发芽时,可用50℃左右温水浸种3小时,捞起保湿,每天适当洒水保湿,保温25℃,经10~15天后种子开裂露白时即可播种。

(6)苗床育苗方法

①整地。

播种前一个月将苗圃地进行翻垦晒地,翻垦深度为30~40厘米,并每亩撒入50公斤石灰,同时每亩施入300~500公斤沤熟的厩肥,钙镁磷肥75公斤,肥料与土壤混匀。

碎土,起畦,苗床畦面宽1米左右,高25~30厘米,畦间步道35~40厘米,长度视地形而定。

实践证明,播种前施足基肥,可显著地促进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②土壤消毒。

若苗圃地选在熟地,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

可用福尔马林每平方米50毫升加水6~12公斤在播种前20天洒在圃地上,用薄膜覆盖,播种前一周揭开。

③播种方法。

采用开沟条状点播,行距20厘米,沟深3~4厘米,每隔5厘米点播一粒种子,用细土拌以草皮灰覆盖,厚度为1.5~2厘米,每亩用种量为6~7公斤。

(7)容器育苗方法

①营养土的配置。

要求营养土不板结,体积不因水分多少而变化,保水性能好,通透性好,不含草种和病虫害,含盐量低。

常用的配方:

 

配方1:

肥沃森林表土或塘泥65%,火烧土20%,农家肥12%,钙镁磷肥3%。

配方2:

黄心土55%,火烧土25%,农家肥17%,钙镁磷肥3%。

将各种成分打碎混匀,用0.5厘米×0.5厘米的网筛过筛,然后装杯。

②容器种类及规格。

多用塑料薄膜营养杯,规格为20厘米×20厘米。

③播种上杯。

将装好营养土的营养杯排成1米左右宽的畦,四边用松土堆培,以防杯倒伏。

每杯点播经催芽露白的种子1粒,深度约1厘米,覆盖茅草并淋透水。

8)播种后管理

①盖草及揭草。

播种后立即盖草,以不见土壤为度,不宜盖太厚,否则不利于幼苗生长。

盖草后淋透一次水。

待苗圃有50%种子发芽出土时,即可陆续揭除苗床上的盖草,让幼苗正常生长,以防止幼苗被压弯。

揭草时要小心,勿碰断嫩苗或将幼苗拔出。

行间的盖草可留在畦上,有利于保持苗床湿润。

②搭荫棚及摘除荫棚。

八角幼苗是属于子叶出土类型,下胚轴先出土,赭红色可黄绿色,5~6天后,子叶出土,子叶肉质稍厚;子叶出土后30~50天发生真叶,初生叶1~2片,出土约2个多月才开始半木质化,但植株叶少,茎、叶幼嫩,叶厚肉质状,茎及叶含水量高,若受到强光直照,易发生日灼,引起落叶,植株生长受阻。

为了避免幼苗被晒灼伤,防止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荫棚或插蕨,宜在幼苗出土揭去盖草后进行。

荫棚北高南低,高边1米,低边70厘米,即达到遮荫效果又方便管理。

可用铁芒箕或遮光度为80%的遮荫网作为遮荫材料,要求透胸旷工为20%~30%。

当年幼苗生长到11月时幼苗茎基部木质化,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时才能将荫棚上的遮荫物分多次疏除以炼苗,至第二年夏末秋初全部拆除。

③淋水。

根据天气和圃地情况,注意灌溉或淋水,以保持圃地湿润,容器育苗更要注意淋水。

④间苗补苗。

苗木出土50~60天后进行间苗补苗。

间苗补苗应在雨后阴天进行,原则是:

间密补稀,间弱留壮,密度全理。

即将弱苗、病苗、过密的苗间除掉,补植稀疏的苗床,一般每亩留3万株左右。

⑤施肥。

播种当年6月初,当苗高5~8厘米时第一次施肥,以后每月施肥1~2次。

强调勤施,以防发生肥害,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肥料以复合肥、人畜粪尿、饼肥为主。

人畜粪尿、饼肥需发酵沤熟,并稀释成10%~15%溶液再淋施;复合肥以0.3%溶液淋施。

第二年,每个月每亩用5~6公斤的复合肥撒施,撒施时要均匀。

每隔一个月可用碧绿素800~1500倍液加0.2%尿素溶液进行叶面施肥。

⑥松土除草。

勤除草,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松时少伤根。

2.嫁接苗培育

把植物的某一营养器官接到另一植物的营养器官上,使两者愈合形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称为嫁接繁殖(嫁接育苗)。

用作嫁接的芽或枝条称为接穗,承受枝条或芽的部分称为砧木,用嫁接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嫁接苗。

八角嫁接苗具有速生、矮化、早实、丰产稳产等优点,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实现良种化。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广西许多生产单位和科研院所就开始对八角进行嫁接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最佳的嫁接方法是切接、劈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八角嫁接技术如下:

(1)砧木选择

选用1~2年生的实生苗作为砧木,要求一年生苗地径粗0.5厘米以上,两年生苗地径粗1厘米以上,砧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2)接穗采集及贮藏

接穗采自具有果大、果角完整、丰产稳产等优良性状的优良品种类型的成年树(15年生以上)或采自选充出的优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