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945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docx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单元复习兼小专题整理

华士国际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从1924年的国共合作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历时4年。

1、总体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2、具体特征:

政治:

①国共实现合作,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年幼的中共在探索中遇到了重大挫折,即犯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经济:

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进程被打断,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

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革命的两大指导思想。

军事:

一战后,军阀混战,战祸波及全国;北伐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外交:

①一战后,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共和国民党先后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

②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二、重要历史概念

1、国民革命的内涵:

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

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即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成为其主要目标。

2、右倾机会主义:

工人运动中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正确路

线的思潮。

其表现形式是思想落后于实践,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把革命推向前进。

他们

或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

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

其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右倾机会主义是阻碍革命的绊脚石,对革命危害极大。

三、重要历史知识

1.革命统一战线

习题1: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在斗争方式上有何突出特点?

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及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种抗争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⑴.特点:

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⑵.历史必然性:

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中国人民要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必须联合起来;

 ②.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革命的共同对象,这就为他们之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③.以前各革命阶级单独进行的斗争都相继失败,这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经验教训;

 ④.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⑤.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积极支持和帮助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国人民实现联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⑶.影响:

 ①.使国民革命取得重大成就,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中共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统一战线,调动各阶级、阶层共同斗争,成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2、新三民主义

习题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难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

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

(1)改良工人待遇

(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女工、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二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2)新三民主义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有什么重大发展?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有何原则区别?

答案:

(1)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

因为当时革命主要对象为清政府。

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2)明确提出与《人权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内容不同。

旧的三民主义民权只为少数资产阶级所有,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新三民主义内容抽象,缺乏具体内容;中共“二大”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福利待遇、保护女工、童工等项内容。

习题3:

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并存的原因

这一局面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中国革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继续肩负着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

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事实上为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④由于反动势力强大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领导中国革命。

习题4:

为什么新三民主义在国民革命运动中占主导地位?

①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着工人、农民阶级利益,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各阶层人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和旗帜。

②中国共产党初建,处于幼年时期,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③国民党在社会上的影响比较大,力量也比较强大。

3、大革命的失败

习题5:

如何正确认识中共在国民大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①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

领导权问题主要是政治领导,大革命的发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②在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③在群众运动方面,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上在我党的领导下发动起来的。

④在军事上,在中共推动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

北伐战争中,中共发挥了重大作用。

⑤由于中共还处在幼年时期,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中共在这一时期的领导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

习题6:

比较辛亥革命失败与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内外因素的异同,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相同点:

①客观上都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镇压和破坏革命,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②主观上都是革命领导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造成的。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不敢发动群众摧毁封建势力,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1927年大革命中,以陈独秀为首的一部分人,坚持右倾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对蒋介石反动派妥协退让,并压制工农运动。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年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领导阶级不同:

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1927年大革命是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③革命成果不同: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1927年大革命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④群众基础不同:

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人的力量;1927年大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3)启示:

两次革命的失败可以看出,要想革命成功,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人民武装力量与反动势力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四、单元相关专题

1、有关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问题

   

(1)革命统一战线。

原因:

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组织形式:

党内合作。

后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大革命失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

组织形式:

党外合作。

后果:

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和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

(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原因:

打倒蒋介石,解放和建设新中国的需要。

组织形式:

逐步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基础的政治协商制度。

后果:

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4)爱国统一战线。

原因:

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统一祖国的需要。

组织形式:

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基础,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三者的结合。

前途:

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而奋斗。

2、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

(1)演变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度合作——再度对抗的曲折演变。

①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之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他认为国民党内成分复杂,需要改组,欢迎中共与之合作。

当时中共及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都很弱小,“二七惨案”的教训充分说明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于是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旗帜的,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基础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首次合作破裂。

此后十年中,中国共产党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两党进入对峙时期。

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逐渐加剧,“华北事变”则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以大局为重,力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在抗日民主运动的推动下,特别是西安事变的促使下,国共两党为了抗日大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其间尽管出现了一些摩擦,但这种合作关系一直维护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

抗日战争的结束,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国共两党的不同的阶级利益,决定了两党关系的最终破裂。

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1946年夏,蒋介石挑起内战,国共再度对抗,中国历史又进入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解放战争时期。

(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①两党的性质不同。

国民党代表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共产党则是代表工农群众利益的。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为了完成某一共同任务(如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抗击日寇侵略),两党走向合作,但随着时局的变化,两党又走向对抗。

③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两次国共合作都受到共产国际的推动;而二战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则加速了国共关系的破裂。

3、孙中山精神

2005年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逝世80周年。

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

个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100周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时,他嘱咐国民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三大政策,将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我们要学习孙中山: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的爱国精神;②学习他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③勇于开拓、创新、拼搏、与时俱进;④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

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的活动及其贡献有

(1)发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①1894年,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决心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895年,与陆皓东等准备发动广州起义;领导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③1905年,成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其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

④1910--1911年,筹划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

⑤1912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①1913年,发动和领导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②1915—1916年,两次发表<讨袁宣言>,组织护国运动。

③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讨伐张勋复辟。

④1917—1918年,倡导进行了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

(3)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

①1914年,组建中华革命党,1919年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②1920—1922年,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

③1924年,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④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发表"北上宣言",倡导国民会议运动,努力推动和平统一中国。

4、中国国民党的演变历程

兴中会(1894)----中国同盟会(1905)-----宋教仁改组国民党(1912)-----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1914)----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19)——国民党一大后成为四大阶级的革命联盟(1924)-----国民党分化(1927)

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

1、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共产党发动工农运动

B、这种方式最有可能更有力地影响国民党

C、这是孙中山和国民党当时可以接受的唯一的合作方式

D、这是共产国际和党中央一致通过的决议

3、孙中山说:

“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

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朋友是苏俄……我确信,苏俄甚至在危难之中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此话表现孙中山()

A、确定了联俄思想B、对苏俄政府是试探态度

C、决定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D、决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4、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出()

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5、孙中山说:

“……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

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

”这段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①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在加入国民党的同时又保持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对其评价最确切的是()

A、这是中共政治上有威望的表现

B、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C、这是共产国际的错误的策略

D、认识到国共两党的根本阶级对立

7、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1923年《中国国民党宣言》

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8、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张国焘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马林和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这两种观点的实质是()

A、反对国共合作B、主张实行国共两党合作

C、主张国民革命由国民党领导

D、否定中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10、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明确提出()

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满洲贵族

11、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12、毛泽东说: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三大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这表明新三民主义()

A、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原则一致

B、代表了工农阶级的根本利益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D、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13、1924年7月国民党中央发表声明:

“本党既负有中国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国革命分子之必要。

故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其平日属何派别,惟以其言论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章为断。

”文中核心思想是()

A、谴责军阀政客B、维护国共合作

C、弹劾国民党右派D、对中国共产党表示不满

14、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的表现为()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C、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15、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广东国民政府北代战争的显著特点是()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16、下列革命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③北伐战争④国民革命军东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相似点?

()

A、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

B、发生了罢工、罢课、罢市三罢斗争

C、中共起了领导组织作用

D、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18、北代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①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骨干作用②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③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④冯玉祥率国民革命联军积极配合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的一些被侵略的权益是指()

A、海关主权B、司法主权C、租界主权D、贸易主权

20、1924-1927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之所以被称为“大革命”,是因为它具有()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B、领导力量的先进性

C、道路选择的正确性D、斗争的革命彻底性

21、“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

A、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B、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C、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2、下列对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B、各阶级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C、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斗争纲领

23、国民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二、非选择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在船竖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

……唯深望于(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也。

——摘自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事决分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

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

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摘自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

材料三“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1918年孙中山致列宁电

材料四“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

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不可能。

——摘自1924年11月孙中山答记者问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是否同意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分析,为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当时持什么政治主张?

试略作评析。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政治立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三中的“中俄两党”具体指哪两党?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四中的孙中山对“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的背景分析是否正确?

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何在?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摘自孙中山《国民党成立大会上演说》

材料2.我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

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

今民族民权已达到,惟民生尚待解决。

……民生主义即以富人虽富,不使以富害贫,……吾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摘自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演说》

材料3.吾党自第一次革命,团体与政体变更后即以巩固和实行民生两主义为己任。

——摘自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宣言)

材料4.有人说:

“清廷推翻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

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把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的恶因。

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迫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摘自1920年11月4日孙中山《修改章程之说明》

请回答:

(1)材料1中孙中山认为“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完美的国家”是否正确?

简述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孙中山认为已完成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材料2中所谓“吾国资本家尚无”是否正确?

为什么?

(4)材料4和前三则材料相比,孙中山在认识上有何进步?

孙中山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26、(32分)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4月26日率

领中国国民党大陆方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为期8天

7夜的“和平之旅”。

右图为连战访问大陆的路线示

意图。

 

(1)孙中山是国共两党共同敬仰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连战访问大陆的第一站就是去南京拜谒中山陵,胡锦涛在与连战的会谈中也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

(2)西安是连战访问大陆的重要一站,它见证了70年前国共关系的风云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是什么?

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连战在祭奠祖母时说:

我是祖母埋葬在这里,60年来连家没有一个人能够来祭拜,我们当子孙的人感到非常愧疚。

这是大时代里的小历史,但对我家族、个人来讲是很辛酸的历史。

两岸分离,导致了连战家族、个人的辛酸历史,同时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心中的伤痛。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岸分离的原因。

(4)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7、辛亥老人吴玉章在护法运动失败后,觉悟到“从前的一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