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594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煤井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_精品文档.doc

磨盘沟煤矿采煤工作面

安全作业规程

施工单位:

阜康市磨盘沟煤矿

工作面名称:

1122—1采煤工作面

编制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批准时间:

2009年8月31日

执行时间:

2009年9月1日

审批单位及人员鉴字

总工:

矿长:

生产:

通风:

机电:

技术:

施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目录

矿审批意见 4

第一章概况 5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范围 5

第二节工作面参数 6

第三节煤层附存情况 8

第四节水文特征及地质 8

第五节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性 9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12

第一节采高确定 12

第二节采煤方法 16

第三节巷道配置 22

第三章生产系统 26

第一节运输系统 26

第二节运料系统 27

第三节通风系统及供电系统图见后附图 29

第四节排水系统 33

第四章回采工艺 34

第一节落煤 34

第二节装煤 35

第三节运煤 45

第四节采空区处理 46

第五节排水系统 51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6

第一节劳动组织 56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8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61

第一节一般规定有 61

第二节端头工安全技术措施 63

第三节防治水 68

第四节一通三防 69

第五节起吊、辅助运输管理 69

第六节机电设备管理 80

第七节验收员、防尘工、清理工 90

第八节拉移148#架安全技术措施 91

第九节煤质管理 91

第十节其它 93

井田概况

阜康市磨盘沟煤矿位于阜康市正南10km,从阜康市区有可通行汽车的简易公路直达井田。

井田西侧有阜康市至水磨河旅游区沥青公路,从公路的9km处正东侧有可通行汽车的3km简易公路直达井田。

井田距乌鲁木齐市76km,交通较便利,该矿行政区伐隶属阜康市管辖。

井田西起65线西0.4km,向东1000km为井田东界,北起F1阜康逆掩断裂北0。

12km,向南1km为南界。

井田东西长1。

404km,南北宽0。

712km。

该区属山区,无常年流水河流。

根据国土资采伐[2005]第069号“伐定矿区范围批复”,批准该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897m至420标高,矿区面积约1。

0km2。

表1—1—1

拐点

X

Y

S1

4884312。

00

29579800。

00

S2

4884312。

00

29581254。

00

S3

4883600。

00

29581254。

00

S4

4883600。

00

29579800。

00

井田属博格达多山北麓低山地带,地势具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之趋势。

一般海拔在830~1000m左右,“V”字形沟谷在井田发育。

根据自治区批准的阜康市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将该矿改扩建为年生产能力为9万t/a的阜康市磨盘沟煤矿。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一、工作面位置及范围:

磨盘沟煤矿1122-1综采工作面位于740水平西翼14-15号煤层,东以750回风下山口为界;西以矿边界为界,1122运输巷水平标高m---+1768.9m,1122回风巷开口水平标高+1823m。

本工作面地表为荒山,无河流及公路通过,设计停采线距回风巷下山口50米。

二、工作面参数

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为450米;煤层平均倾角:

45。

~55。

;属急倾斜煤层:

煤层总厚度:

平均16米;,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

三、煤层赋存情况

该煤层赋存主要受褶曲影响较大,煤层走向近东西。

煤层中部走向起伏变化较大,其煤种牌号为QM煤,其工业储量44。

46万吨,回采储量为26。

67万吨。

四、煤层柱状图

五、水文特征及地质

根据本矿综采工作面1122-1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施工情况来看,本工作的涌水量主要受第14~15煤层含水层及上部烧变岩积水的影响,回采期间加强排水工作。

该工作面范围内地层属单斜构造,工作面上部倾角变大,两巷及切眼煤层裂隙较发育,局部地段十分破碎,可能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六、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性

(1)瓦斯:

含量较低,绝对瓦斯涌出量2。

32m³/min;

(2)煤尘:

有爆炸危险性,在生产工作中做好降尘工作,定期冲洗巷道。

(3)煤的自燃性:

根据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4~15号煤层有自燃倾向性。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一、采高的确定

根据采煤机截割滚筒直径、液压支架有效支撑高度、煤层煤质变化,确定最大采高不超过3.5米(上下端头各15米范围内采高控制在2.8~3.2米),见顶留底采煤。

二、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

深孔超前预爆破全部垮落法处理顶板。

正常回采时保证超前爆破已放过的炮孔距煤壁不少于50米。

三、巷道布置方法

1122-1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在14~15煤层中向西沿顶板掘进,全长450米,其回风巷全长480米。

工作面开切眼为伪仰斜(4º~6º)布置,整个巷道见顶留底。

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该工作面回风巷采用斜梯形断面,锚网支护,下帮净高2.2m,净宽3.2m,净断面S=7。

1m2;运输巷采用斜梯形断面,锚网支护,下帮净高2.5m,净宽3。

3m,净断面S=8。

3m2;开切眼采用矩形断面,锚网支护,净高2m,净宽2。

5m,净断面S=5m2。

第三章生产系统

一、运输系统

工作面→运输巷→溜煤下山→西运输大巷→煤仓上山→井下煤仓→主井→地面

二、运料系统

副井→西翼运输大巷→材料上山→735平巷→回风巷→工作面

三、通风系统

1、根据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有关规定计算:

工作面基本风量:

Q基本=Q基本=L控顶距·H采高·0.7×1×60

=4.5×3.5×0.7×1×60=662m3/min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Q基本=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工作面有效断面70%×适宜风速(不小于1m/s)m3/min;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1,m3/min;(按最大采高计算,调整系数按1.1计算)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m3/min;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1,m3/min;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662×1.1×1×1=730m3/min

2、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Q采=60×V采×S采=60×1×15.75=945m3/min

式中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V采——采煤工作面的风速取1,m/s。

3、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

每人供风不小于4m3/min:

Q采>4×N=4×60=240,m3/min

4.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wi=100×Qgwi×Kgwi

式中:

Qgwi--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2.32m³/min.

Kgwi--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备用风量系数,一般取Kgwi=1.2-1.5,取Kgwi=1.4

Qwi=100×0.63×1.4=98m³/min

5、按风速进行验算:

15S

式中:

237

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工作面风量取Qwi=1000m³/min

6.通风系统

新鲜风:

副斜井→西翼运输巷→材料上山→735运输巷→轨道顺槽→工作面。

乏风:

工作面→顺槽运输巷→650回风上山→650平巷巷→风井→地面

7、地面防漏风:

由于1122-1工作面距地表较近,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工作面上下顺槽测风工作,若发现工作面上下顺槽风量相差较大,必须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四、通风系统及供电系统图见后附图

五、排水系统

1122-1工作面因受第14~15号煤层含水层及上部火烧区的影响,并根据现在未回采前的涌水量情况,预计工作面放顶后涌水量很可能增加,工作面排水主要靠运输巷和回风巷下帮的水沟将水排至副井水仓,使用3台D85-4-8型多级耐磨离心泵(型号MV155—67×2,流量155m³/h,扬程134m)通过两趟Ф108管路就近从副井排出地面。

加强水泵日常检修及涌水量测量工作,若工作面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超过所设水泵排水能力,必须立即停止回采,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排水路线:

1122-1工作面→运输巷水沟→轨道巷水沟→735平巷水沟→材料下山→西翼运输大巷水沟→副井水仓→地面。

六、顶板动态监控系统:

工作面上下端头每隔5个单体柱安设一台矿压仪,工作面从5#开始每隔10个支架安设矿压仪表对顶板压进行观测,及时掌握顶板动态变化。

七、通讯:

为便于采煤工作面及南北顺槽及对外联系方便,在南北顺槽距煤壁推进线50米左右各装设一部矿用井下防爆电话,另外还在南顺槽转载机、北顺槽设备列车及工作面支架安设防爆型通话机。

第四章回采工艺

回采工艺采用分段追机移架作业,两采一准。

工艺流程:

交接班(班前准备)→开机、端头斜切进刀割煤→移架→推移输送机→由机头回返斜切进刀割煤→移端头支架→割煤→移架→推移输送机→移端头支架→清理工作面。

一、落煤:

使用MG400/920QW双滚筒采煤机落煤

二、装煤:

装煤主要靠滚筒螺旋叶片,把大部分煤直接装入输送机,少量的浮煤利用铲煤板在移输送机时铲装入输送机内。

三、运煤

工作面使用SGZ—800/2*400型刮板输送机,一台SZZ—730/110型转载机和一台SSJ—1200/2*90型皮带输送机,运到溜煤下山,至西翼运输巷井下煤仓,再由主井机斗运至地面。

四、顶板管理

1、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状况

工作面由96架ZZ5800—22/43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采用及时支护,其中上、下端头各有3组过渡支架,追机移架方式,先拉架后推溜(距采煤机后滚筒5米拉架,12—15米推溜),不能大于15米,不能小于12米,支架拉到位梁端距控制在300mm。

工作面支架主要参数:

支架型号:

ZZ5800/22/43支架高度:

2.2~4.3

支护工作阻力:

5800KN采煤范围:

2.6~4.1m

支架宽度:

1.4~1.6m支护强度:

0.84mpa

支架重量:

24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