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896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docx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

课题负责人:

国家统计局 鲜祖德

一、研究背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为引导和转变发展观念,激励发展思路创新,本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要求构建了一套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ComprehensiveDevelopmentIndex,简称CDI)进行测算。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常常将“地区发展”简单地等同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造成诸多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改善不一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等等。

虽然上述问题都有各自背后的深刻原因和具体环境,但对地区发展的认识及评价体系的不合理、不全面、不科学,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关对发展测评的研究,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联合国于1996年建立的一套包括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旨在帮助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英国于1996年发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首家公布全套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国家;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8项“千年发展目标”及相关的18项具体目标和48项指标,内容涉及社会公平(反贫困、教育平等、性别平等)、生命健康、环境保护及全球合作等方面,成为衡量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准。

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部门对地区发展也提出了诸多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外研究主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需求出发,确定具有自身特点的指标体系;国内研究则较多地侧重于理论方面,指标选取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可操作性。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突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主要指标的重要性,制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对各地综合发展情况进行测评。

需要指出的是,本课题报告是初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统计角度反映了我国各区域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综合发展方面的进程情况。

课题研究在指标选取、测算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的选取,课题整体的指标分类和权重等等,仍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及问题,课题组将持续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设计

综合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看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综合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充分发挥导向、引领作用,激励各地区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有效地加快科学发展进程。

——前瞻性原则。

建立综合发展评价体系,视野要开阔,着眼要长远,不仅要考虑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要考虑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力争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重点应放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

——开放性原则。

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应保持指标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根据地区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及中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

——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同时兼顾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使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

指标设置要与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等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标衔接一致,以增强指标体系的政策导向与实践意义。

——公认性原则。

评价指标不仅要以客观指标反映地区发展的数量特征,更要把群众认可、满意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做到量化考评和定性考评相结合。

因此,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引入公众评价指标,以充分考察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提高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主观性指标的引入强化了“既看数字又不唯数字”的理念。

按照以上指导原则,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45项指标,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民意等领域,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科技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图1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经济发展类。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按照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力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因此,经济发展模块设置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发展质量3项二级指标及8项三级指标(见表1)。

表1经济发展类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备注

经济增长

人均GDP、GDP指数

这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没有选用总量,而是选用人均,既体现发展第一要义,又体现以人为本,同时选用增长速度,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的动态变化,以衡量经济发展绩效。

结构优化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这是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

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未来方向,对于发展方式转变及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产出比重已成为衡量产业结构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准。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

这是反映优化经济增长需求结构的指标,提高消费需求贡献率,可以促进三大需求拉动的平衡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这是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现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提高产业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率

该指标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衡量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状况,也是反映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指标。

发展质量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这是反映经济发展综合效益的指标,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民生改善类。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因此,民生改善模块设置了收入分配、生活质量、劳动就业3项二级指标及12项三级指标(见表2)。

表2民生改善类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备注

收入分配

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这是反映居民在居民、企业、政府三者之间收入分配关系的指标。

基尼系数

这是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指标。

城乡居民收入比

这是反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指标。

生活质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这是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体现了切实的民生改善。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这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这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居民居住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住房供求差距的重要依据。

城镇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占住宅开发面积比重

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限价房开发面积占住宅开发面积的比重是衡量城镇低收入居民等社会弱势群体是否“居者有其屋”的重要指标。

由于目前各地还缺少城镇廉租房以及限价房的统计,因此暂用经济适用房代替。

互联网普及率

这是反映信息化程度的指标。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

这是衡量公共交通便利程度和城市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平均预期寿命

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

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均寿命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劳动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

这是反映就业水平的指标,体现了就业是民生之本。

社会发展类。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因此,社会发展模块设置了公共服务支出、区域协调、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社会安全6项二级指标及10项三级指标(见表3)。

表3社会发展类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备注

公共服务支出

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

这是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指标,既反映城市又反映农村,体现公共财政的发展方向、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城乡统筹的思想。

区域协调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这是反映区域之间差别的指标。

文化教育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该指标反映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该指标可以衡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平均受教育年限

这是反映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总体指标,旨在体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果。

卫生健康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这是反映社会公共医疗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保障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这是反映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包括现行的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同时增加了农村有关保险的内容,体现了城乡统筹的思想。

农村、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比例

这是反映贫困人口得到社会救助的一项重要指标。

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指数

这是反映社会治安及安全生产状况的综合指标。

生态建设类。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按照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生态建设模块设置了资源消耗、CO2排放、环境治理3项二级指标及10项三级指标(见表4)。

表4生态建设类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备注

资源消耗

单位GDP能耗

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一个约束性目标,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仍是一个约束性指标,反映节约能源情况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指标的设立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单位GDP水耗

这是反映水资源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指标,反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情况。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

这是反映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指标,符合资源节约的要求。

CO2排放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个约束性指标,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

这是反映环境治理保护投入力度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率

这是反映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情况的指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民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需要监控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情况。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城镇生活污水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为使人民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需要监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环境质量指数

这是反映环境问题治理和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空气、水和绿化,是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环境改善的指标。

科技创新类。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因此,科技创新模块设置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2项二级指标及4项三级指标(见表5)。

表5科技创新类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备注

科技投入

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强度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产出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例

这是反映出口商品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比重的提高既可以直接反映出中国外贸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也可以间接反映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万人专利授权数

这是反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指标,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公众评价类。

对综合发展的评价,必须坚持群众满意的原则。

因此,评价体系引入公众满意度指标,作为重要的辅助参考指标,其不参与定量评价(见表6)。

表6公众评价类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备注

公众满意

公众对综合发展成果的满意度

采用民意调查,用于衡量公众对于综合发展的主观感受和认可程度。

三、测评方法

综合发展指数是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个维度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每一维度都是构成具体方面的分指数,每个分指数又由若干个指标合成。

其测评方法主要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测量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即无量纲化),指数一般分布在0和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发展指数。

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数不仅横向可比,而且纵向可比;不仅可以比较各省(区、市)综合发展相对位次,而且也可以考察每个省(区、市)综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指标上、下限阈值的确定

在计算单个指标指数时,首先必须对每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而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关键是确定各指标的上、下限阈值。

指标的上、下限阈值主要是参考2000-2009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相应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值,对有些比例指标还参考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

将第

个指标的实际值记为

,权重为

,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分别为

,无量纲化后的值为

(二)指标无量纲化

无量纲化,也叫数据的标准化,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

正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

(1)

逆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

(2)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综合评估的结果,权重值的变动可能引起被评估对象优劣顺序的改变。

所以,合理地确定综合评估发展各主要因素指标的权重,是进行综合评估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本体系采取常用的专家打分法(即Delphi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四)分类指数和总指数的合成

1.分类指数的合成方法

本体系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五个分类组成。

将某一类的所有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与其权重按公式(3)计算就得到类指数。

(3)

2.综合发展指数的合成方法

将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44个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与其权重按公式(4)计算就得到综合发展指数。

(4)

四、测算结果

依据上述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及部门专业年鉴数据,对四大区域及31个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

总体上看,我国各区域及各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在2000-2009年期间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其特点如下:

(一)从四大区域看

我国四大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2000-2009年期间稳步提升,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2提升到2009年的62.35,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9.01提升到2009年的54.07,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09年的51.72,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66提升到2009年的49.36,但区域间差距变化不大(见图2),区域排序的依次顺序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要远高于其他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其评价体系的五大类分项指数排序与综合发展指数并不完全一致。

以2009年为例,其分类排序情况为:

(1)“经济发展”类指数排序分别为东部、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

(2)“民生改善”类指数排序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3)“社会发展”类指数排序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4)“生态建设”类指数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5)“科技创新”类指数排序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见图3)。

(二)从31个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看

31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自2000-2009年大都呈现向好的趋势(见附件二)。

需要关注的是,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自2004年后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见图4)。

(三)从31个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增长情况看

2001-2009年,31省(区、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增长情况见附件三。

分区域来看,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74%、3.69%、4.13%和4.35%,西部最快(见图5)。

(四)综合发展指数与人均GDP等排序的对比

若将2009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序结果,与按人均GDP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综合发展指数与按人均GDP排序的差异较大,即人均GDP位于前列的省区,综合发展状况不一定良好(见附件四)。

如内蒙古、河北、宁夏按人均GDP排序分别位于第7、12、16位,而按综合发展指数排序则分别位于第18、22、26位;如人均GDP排位靠后的省区,如江西、湖南和四川,分别排在第25、20和24位,而综合发展指数排在第13、15和16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