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627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 38页.docx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38页

《第八师一五〇团(西古城镇)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Z2014-057)

编制单位:

新疆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石)

资质等级

CERTIFICATEDGRADE

甲级A

证书编号CERTIFICATENO.

301016-sj

地址ADDRESS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226-C号

邮政编码POSTCODE

832000

电话TEL

电子邮件E-MAIL

传真FAX

二零一四年四月

建筑专业负责人:

杨文建工程师亮化负责人:

芦晓蓓工程师

设备专业负责人:

丁玉龙工程师初设概算编制人:

常玲 造价工程师

电气专业负责人:

简生涛工程师院总工程师:

曾杰高级工程师

结构专业负责人;赵聪工程师文本编制人:

张维涛工程师

绿化负责人:

孙咏菊工程师文本校对人:

张红梅工程师

附表

附图

《第八师一五〇团(西古城镇)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第八师一五〇团(西古城镇)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

第八师一五〇团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

王建彬

项目建设负责人:

王建彬

项目建设地址:

第八师一五〇团

项目主管部门:

第八师石河子市发改委

编制单位:

新疆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石)

工程规模及投资:

本次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规模及投资:

1、规模:

镇区主干道亮化长度4762m,设计路灯数量为203组;3#、4#、9#小区亮化庭院灯数量为177个,围墙建设长度为2500.43m。

概算投资:

534.85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460.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8.82万元,预备费用为25.47万元。

2、规模:

3#、4#、9#居住小区绿化种植乔灌木14536株、草坪8000㎡,小品64个,

概算投资:

815.10万元。

3、规模:

公共厕所两座,每座面积为113㎡,两座公厕面积为226㎡。

概算投资:

96.10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为31.29*2=62.5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13.20*2=26.40万元,预备费用为3.56*2=7.12万元。

4、规模:

压缩式垃圾车一辆46万元,道路清扫车一辆37万元,洒水车一辆21万元,垃圾箱100个50万元。

概算投资:

环卫设施购置费:

154万元。

总投资合计:

1600.05万元。

项目建设期:

2014年5月—2014年7月

工程总投资:

1600.05万元。

建设资金来源:

第八师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占总投资62.50%;一五〇团自筹600.05万元,占总投资37.50%。

第八师石河子市区位简介:

第八师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

西接克拉玛依、奎屯,北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临玛纳斯县,南靠天山,地处312国道与玛纳斯河相交处西南方向。

石河子被誉为“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及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并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第八师一五〇团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五○团位属天山山前冲积湖积平原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交接地带。

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莫索湾北端风积沙漠与荒漠交错地带,属玛纳斯县境。

地理坐标在北纬44°52′54″~45°12′09″,东经85°52′33″~86°10′06″之间。

东西以场三支干渠南段,南以场一支渠与第八师一四九团场为界,西北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延伸。

团场南北长35.77公里,东西宽17.65公里,团域总面积451平方公里,拥有土地面积67.614万亩,耕地面积17.4万亩,实有造林面积3.1575万亩,团场下辖21个农业连队和15个工、交、建、商单位,9个教育、卫生单位。

团部驻镇简介:

第八师一五〇团团部驻西古城镇,位于省道石莫公路终端,南距石河子市97公里,东南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240公里,石莫公路、新西线、古新线呈放射状贯穿全团,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全镇行政管理机构、司法机构、金融机构等全部设在镇区,行政职能明显,承担着一五〇团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职能。

该镇位于第八师东北部,东临农六师新湖农场,西接第八师一四九团场,北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3)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4)《一五〇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草案》(2010年底)。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2、《第八师一五〇团城镇总体规划(2011—2030)》;

3、《第八师一五〇团城镇绿地系统规划(2012—2030)》;

4、《第八师一五〇团城镇环卫系统规划(2012—2030)》;

5、各专业设计依据。

1.2项目概况

本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一五〇团团部驻地西古城镇。

1、建设原则:

以塑造现代化生态宜居城镇为目标,重点从团域层面把握城镇发展条件、对交通体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重要条件,确定适宜的指标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原则,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提高设计布局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建设目标:

加快城镇化建设,围绕绿化、美化、亮化、和谐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镇区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本次项目依据该镇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符合规划要求。

2、项目符合国家和兵团相关政策,项目建成后,能够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生态环境,可得到镇区群众的广泛支持。

3、本次项目建设地点在镇区内,其现有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条件成熟,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均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4、石河子市区能够承担项目工程设计、招投标代理、监理、施工等任务的单位或机构有多家,他们可以对项目的实施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5、根据地勘报告,项目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可以满足项目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建设条件是具备的。

本次拟建设项目全部内容概算总投资:

1600.05万元。

内容包括:

1、镇区主干道亮化、小区亮化及围墙概算投资:

534.85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为460.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48.82万元,预备费用为25.47万元。

2、3#、4#、9#居住小区绿地、小品及健身器材建设投资:

815.10万元。

3、两处公共厕所概算投资:

96.10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为31.29*2=62.5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13.20*2=26.40万元,预备费用为3.56*2=7.12万元。

4、环卫设施购置费:

154万元。

其中:

压缩式垃圾车一辆46万元,道路清扫车一辆37万元,洒水车一辆21万元,垃圾箱100个50万元。

1.3问题与建议

1、项目的实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的质量必须按照“项目施工法”组成项目经理部。

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实施全面的控制,确保有效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做到全面对业主负责,对工程质量纵深负责。

2、项目的建设必须符合该城镇总体发展规划。

资金是项目可否实施的关键,建议项目单位应积极筹措资金或者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经过上一次的五年计划,团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团域内经济基础依然很薄弱,镇区内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抓好镇区环境建设,完善镇区交通体系,是保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根据目前镇区的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和部分镇区主干道交通条件来看,必然极大程度地制约团场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也落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团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

团域内人口现状:

根据整个团场人口统计资料,一五○团总人口20370人,非农业人口17517人,其中城镇人口7889人,占总人口的38.7%。

流动人口(包括季节性用工人数,居住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人员)3700人。

目前,从等级规模结构现状情况来看:

连、队、生产组居民点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地区差异显著。

一五○团场目前有1个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基本配套,连队居民点规模小且较为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资源共享率低,浪费大。

今后要加快居民点撤并工作,加速城镇建设的步伐,以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为了实现建设的合理、有序和滚动开发建设,顺利的实施十二五规划,在总结城镇开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逐步完善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镇区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以来,随着一五〇团的不断发展,镇区框架不断拉大,人口不断增加,镇区内基础设施缺乏以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镇场具有接受城市辐射,增强村镇田园聚集的功能,既有城市化的文明程度,又有田园化的特点。

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意见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

一五〇团是以工业、旅游、商贸、科研为主要功能的宜居城市组团,镇区现状建成区总面积230万平方米,人均建设用地292平方米。

其中居住用地94.8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41.2%;工业用地25.1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10.9%;公建用地28.0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12.2%;仓储用地4.1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1.8%;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2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1.8%;道路广场用地38.9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16.9%;对外交通用地16.3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7.1%;绿化18.6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8.1%。

随着团场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民服务的工作日趋走向城市化、规范化管理,镇区居民不断增加,团场道路、绿地、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愈发迫切需要完善。

并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镇区进程不断加快,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形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向团场集聚的状况,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便随之加大。

综上所述,围绕绿化、美化、亮化、和谐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在城镇基础设施方面,逐步改建城镇道路、生态环境,并新建活动场所等职工文化设施,完成居住区健身场地的规划建设,创建文明小康城镇、生态环保城镇、宜居城镇和循环经济发展城镇,是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首要重任。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城镇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2、项目建设对美化、亮化镇区环境,改善镇区交通、卫生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镇区打造成环境优美的和谐宜居城市,能够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镇区职工的生活质量,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和谐的生活环境。

3、本项目根据城镇的实际和特点通过对镇区主干道的亮化、绿化及健身广场的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城镇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建设形成凸显中心城区特点、现代化高标准的城镇市容环境,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面貌和城市品位,对镇区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1、项目建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需求强烈

完善镇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镇区交通体系,是建设宜居城镇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建设经济富足,环境优美镇区,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必由之路。

因此,项目建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石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