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873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docx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汇总

 

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七大取向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近期各部委相继召开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作出了明确安排,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也浮出水面。

  改革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在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改革的方向、路径做出新的表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一是深入研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改革开放前30年,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总量;今后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

这就需要在经济深度转型调整、利益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从而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二是鼓励基层创新与局部突破。

我国是转型发展的大国,全局和局部的情况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对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统筹考虑,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才能增强改革的有效性。

基于此,2013年,相关改革探索将得到鼓励,即在顶层设计的前提下,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三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

2013年,仍会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的原则,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重质重效

  政策目标指向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民生(生活质量),如果说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追求人们的温饱和社会经济的积累,那么新的经济增长目标就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过去的中央经济会议中,“快”一向是经济增长固定的前缀,无论是“又好又快”还是“平稳较快”,“快”的基调总是不变的。

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快”字消失,“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目标。

“质量”和“效益”在会议中也是首次被置于醒目的位置。

这说明,决策层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的意图更加明显,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重视人民实际收入的增加,重视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追求产业附加值的不断提高,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

  新型城镇化

  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据测算,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

有统计显示,若未来城镇化率提高速度保持现有水平(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则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至城市。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其实也是消费观念更新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这必将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

  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但拥有城镇户籍的市民不足35%。

也就是说,还有近17%的城市常住人口不能享受到市民待遇。

因此,加快城镇化并非简单的城市建设扩张,首要的是实现人口城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智能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方向是建设美丽、环保的城市。

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量”的扩大,更重视“质”的提高,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到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建设“幸福城市”、“智慧城市”、“和谐城市”。

  鉴于城镇化的巨大潜力,预计将它成为2013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抓手。

可以预期,2013年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总结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导和规范新城、新区健康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供水、排水和供暖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等。

  结构性减税

  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

  要持续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力,就必须加快政策转型。

政策的着力点也将作相应的转变,最主要的是从扩大支出转向强调结构性减税,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2013年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抓紧研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全国试点的方案,适时将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

同时,落实好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对消费税税率结构、征收范围和征收环节进行合理调整。

完善稳定出口政策,降低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对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关税。

完善和落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流通业等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税收政策,制定促进农业科技应用等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手段支持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继续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2013年,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的支持力度。

具体来看,将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业水利的投入;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重点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建立研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

  防风险稳增长

  稳健货币政策的两面

  2013年货币政策取向中性,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稳定货币供给为重点。

一是通过外汇占款、央票余额变化及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基础货币必要的增长,保持市场必要的流动性。

二是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波动中的相对稳定。

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

三是更加注重优化信贷结构。

适度增加信贷投放总量,把握好投放力度、节奏和投向,优化信贷结构。

四是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不过,国内银行业仍面临短期风险暴露和中长期战略转型的双重压力。

特别是以委托和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民间借贷等构成的“影子银行”体系日渐壮大,意味着2013年的监管复杂性和压力不小。

2013年1月1日,巴塞尔协议III在国内正式实施。

因此,2013年将扩大金融监管范围,逐步把“影子银行”体系所暗藏的系统性风险纳入监管视野,同时更加强调操作风险,推动金融机构内控管理体制等改革。

这在监管要求上将更加细化,着重防控金融系统间的风险传递。

  促进城镇健康发展

  土地政策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等,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预计2013年的土地政策将延续2012年的方向,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等方面着力。

  首先,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其次,允许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的开发,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办法,合理确定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比例;第三,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存量土地的盘活、再开发利用。

  新增长点流通体系

  促进消费的着力点

  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55%左右,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引擎。

2013年,在促进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等方面将有更大的举措和动作。

具体会有两方面体现:

一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加强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新的消费增长点包括:

一是引导热点消费,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重点带动家电、家居、汽车等耐用品消费;二是倡导绿色循环消费,加快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三是提升便利消费,加快建立“一刻钟便民消费圈”,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网络,建设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社区连锁菜店和标准化菜市场;四是保障安全消费,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力度。

同时,创新流通方式,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发展格局,优化流通企业结构,加强市场调控。

比如,进一步加强城市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商圈和商业街的布局,加强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

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发展格局,优化流通企业结构,加强市场调控。

(执笔:

胡少维)

 

明年区域经济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2年12月24日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影响,各区域经济增幅普遍回落,同时西快东慢格局继续强化。

2013年,预计外部环境变化不大,国内经济政策保持基本平稳,影响2012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在政策外力推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区域经济新格局雏形逐步形成,中西部地区成增长热点,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加快,区域经济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建立和完善超越地方利益的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完善区域协调的市场机制。

一、东部地区“一马当先”增长格局渐被打破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大积极变化,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

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

2008-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2010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00-2010年期间,中国四大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

2001-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地区次之。

2012年,我国经济增幅普遍出现下降,各地经济增速维持东慢西快格局,上半年GDP增长东部最慢,东北、中西部分别比东部高0.86、2.10和3.58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东部地区经济增幅出现回升,但GDP增长依然最慢,前三季度,东北、中西部分别比东部高0.87、1.68和3.3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

东部一些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遭遇土地、劳动力等瓶颈制约,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新的接替产业尚未发展起来,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市场份额的损失。

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振影响。

东部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下降,2012年1-10月,东部地区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仅增加137亿美元,这主要是近两个月的大幅增加所致,今年1-8月东部地区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减少60亿美元,外需的变化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是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主动调控的影响,东部地区消费增幅也受到一定影响。

近些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悄然升级,由住房引致的消费是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大项,但东部作为房地产市场主动调控的重点区域,受影响比较大。

从前三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据看,东部除福建增长15.8%(增幅并列第1位)、天津增长15.2(增幅列第19位)外,其余8省市增幅排名均在20以外,排名最后的4位均属东部地区,分别为:

浙江(13.2%)、北京(11.7%)、广东(11.5%)和上海(9.1%)。

四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受益于国家投资项目带动,投资增幅相对较高,而东部地区在企业效益下滑、信心不足的大环境下,投资增幅相对比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较弱。

五是经济规模、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产生的政策效果不一。

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明显小于东部地区,政策影响存在基数效应。

同时,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西部地区惯性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对政策的敏感度更高。

二、2013年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基本不变

1、总体形势判断

由于过度重复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释放,成为过剩产能,由此构成了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钢铁业是产能过剩的大户。

短期看,产能过剩已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

据汇丰PMI的分项数据,企业产成品库存继续增加,统计局发布的PMI数据也表明,9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尽管比8月份的45.1%有所提升,但仍处于50%的荣枯线之下。

显示我国经济去库存效果不彰,对未来经济增幅的回升会构成一定的压抑。

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巨大,资源禀赋也各不相同,形成了沿海与内地二元经济,进而形成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二元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区域发展“位势”,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有“接替”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

由此判断,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尽管大幅回升的市场内生动力不足,但保持平稳的概率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不变。

2、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中西部将接替东部地区成为加工基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决定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长期性,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还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近些年来我国东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和地区水、电、煤、地及劳动力成本都在快速上升,多数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生存发展的压力日益增大,不得不向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由此,中西部地区将有望成为我国新的加工制造基地,而东部发达地区将承担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任务。

其次,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总体上看,未来,我国在积极推进“住、行、学”短缺格局改变的过程中,将更多地通过城镇化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将根据城镇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展开。

中国幅员广大,各地区差异甚大,对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而言,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将以工业化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它们来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但对东部地区的主要中心城市而言,城市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诸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将教育经济、文化(包括影视、娱乐等)经济、医疗保健经济、养老经济、旅游经济、总部经济、设计研发经济、房地产经济、物流航运经济、金融经济、商业经济和会展经济等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经济结构也将依此而调整,在转向以城市经济为重心的过程中,随着新增工业项目(尤其是大型工业项目)的减少和工业的区域转移,东部地区GDP增长率平稳甚至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

依据国外的经验:

城镇化率一般在30%-50%范围,是经济高速发展期;50%-70%范围为平稳发展期,目前东部城镇化率刚刚超过60%,而中西部正处在30%-50%之间的最佳增长期。

因此,从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看,中西部地区增速将快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

3、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对高。

2013年,“十八大”确定的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将进一步激发全国上下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热情,同时2013年还是“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年份,国家层面将对各级地方政府规划执行情况全面检查评估,各级地方政府为努力上交满意的答卷,将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从2012年各地公布的投资计划看,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很强,各地都想上大项目。

分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幅,原因:

一是政策支持。

吴邦国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上强调,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投入力度。

二是产业转移带动投资扩张。

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加上产业转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在扩大投资方面有更大的空间,如在2012年举办的西部国际博览会上,西部签约项目400个,投资额达到5067.66亿元,较上一届增长28.43%。

三是企业效益不佳,投资比较谨慎,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影响更大些。

第二,影响消费需求的有利因素西部更多。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坚实的收入基础。

受节能产品补贴政策、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等影响,消费正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中一股相对稳定的力量。

分区域看,影响2012年消费增长的因素在2013年变化不大,住房调控政策将保持稳定,环保政策会进一步完善,同时,社会保障将取得更大进展,温家宝指出,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要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这几方面,中西部相对有利,一是收入增幅相对较高;二是受调控影响相对较小;三是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及水平存在差距,国家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中西部受益更大。

第三,对外贸易的影响依然存在。

总体看,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区域经济环境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对外贸易改善的难度比较大。

这对依赖外需更强的东部地区影响更大,而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依据上述分析,如果世界经济不出现严重恶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延续目前的态势,对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增长的预测如下:

2012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9%左右;中部地区增长11%左右;西部地区增长12.5%左右;东北地区增长10%左右。

2013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9.5%左右;中部地区增长11.5%左右;西部地区增长12.8%左右;东北地区增长10.4%左右。

三、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

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使地区利益协调困难,基础建设重复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导致商品和生产要素区域之间难以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区域比较优势难以体现,区域经济未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等。

第一,区域竞争激烈,宏观调控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缩小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分享大国崛起的成果,后发地区的发展热情极大地增强,各地在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追赶战略。

这种如饥似渴的发展热情和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相结合,使地区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既要适当抑制各地的盲目冲动和过度投资行为,又要努力保护地方发展的积极性,要在现有地方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中使这两方面保持平衡,的确存在较大的难度。

第二,区域政策差别化不够。

目前我国区域政策制定的基本空间单元过大,在制定政策时,不少都是在重复或强调全国的普惠政策,真正有差别的政策种类少、力度小。

比如,财政转移支付这样的关键性政策,往往都是定性描述,实际可操作的细则并不多,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有限。

只有不同区域间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才能有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体现各区域的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做得很不够。

第三,中西部地区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

中西部近几年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很大部分来自国家对交通、通讯、文化、科技、能源、矿业的投资拉动,还有中央大企业对中西部若干产业项目的投资拉动。

真正意义上东部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向中部、西部产业规模性转移还远远不够,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有别于东部发达地区的独特的发展路径。

四、多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建立和完善超越地方利益的区域协调机制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种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制度框架,实施跨区域协调操作。

在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有调控能力的协调机构和组织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约束;推进各区域协调互动,建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信息沟通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系统;打破市场分割,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在各区域之间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

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模糊各区域的行政区划界限,培育密切的区域空间协同关系,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各区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发挥全国经济的整体优势最大化。

2、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首要目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广袤、发展差异巨大的国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在短期内难以缩小,但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则是有可能、有条件实现的,通过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为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创造条件,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有效手段。

当前要重点提高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人口管理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在确保义务教育数量的同时,大幅度提升质量。

应继续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差距,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增加服务内容,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3、引导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产业转移是企业的自发行为,受市场规律的支配,但政府可以科学地运用产业转移的规律,吸取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避免产业无序转移所造成的弊端,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东部发达区域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已经初步形成。

建议加强协调,做好组织对接。

鼓励东西部省区之间设立产业转移及对接协调机构,建立稳定和高效的操作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加强协调与沟通,促进东西部省区间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接,使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成本更小、代价更低、周期更短、效果更好。

二是深化改革,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环境。

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同时要制订促进本区域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提供良好硬件环境。

四是限制污染企业的转移,强调在转移过程中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对转入地的环境污染,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4、完善区域协调的市场机制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在于区域规划的多少以及区域特殊政策的博弈,更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工夫。

实际上,不少经济转型成功的国家,并没有推出太具体的区域发展规划,只是提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和非歧视性的人口流动保障,从而达到经济集聚、地区协调发展,如德国汉堡的人均GDP超出东北部落后地区两倍,但两个地区的福利却没有差异,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差无几。

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须以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