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577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_精品文档.doc

围歼“八大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一、隧道防水板施工质量问题

(一)、防水板材质差

(1)、验标及规范要求

防水板、土工复合材料的材质、性能何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进场批次每10000m2检验一次,不足10000m2也按一次计;塑料防水板厚度≥1.2mm,幅宽≥2m。

(2)、防治措施

1、防水板的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材料进场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具体检验指标要求:

拉伸强度≥14MPa,断裂延伸率≥400%,热处理尺寸变化率<2%,低温弯折形-35℃,1h无裂纹,不透水性0.2MPa、24h不透水。

2、防水板进场前,采购员必须首选防水板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出具由厂家提供相应的原材料质保单,并由试验人员依据检测频率,检测防水板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验标要求,对试验检测合格的防水板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同以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二)、搭接宽度不足

(1)、验标及规范要求

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cm,允许偏差-10mm。

(2)、防止措施

1、防水板铺设宜采用配备提升系统的专用台架,以方便防水板铺设,铺设前应进行放样,以确保相邻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满足验标要求,铺设时自下而上,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并确保防水板全部面积均能抵到围岩。

2、防水板铺设前,施工人员应根据验标要求的搭接宽度进行放样,然后再采用自动爬行热合机进行防水板焊接,最后由班组质检员检查搭接宽度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三)、焊接不规范

(1)、验标及规范要求

防水板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进行双焊缝焊接,焊接应牢固,不得有渗漏,每一单焊缝宽度不应小于15mm;检验数量:

每一浇筑段环向检查1条焊缝,纵向检查2条焊缝;防水板焊缝无渗漏、假焊、焊焦、焊穿等现象。

(2)、防止措施

1、防水板焊接采用自动爬行热合机进行施工,开始焊接前,应用小块防水板试焊,以掌握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正式焊接时应在确保搭接宽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三人同时进行:

第一人在最前方,将要焊接的防水板整平并将边缘擦洗干净,第二人在中间,将两块防水板边缘按不小于15cm的搭接宽度重叠好,第三人在最后,手持爬焊机调整好温度匀速焊接。

防水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应再覆盖一层同类材料的放水板材,用热焊焊接。

三层以上塑料防水板的搭接接头形式必须是T形接头,焊缝应我漏焊、假焊烤焦、焊穿、外露的固定点等现象,若有应予补焊,且用塑料板覆盖焊接。

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做充气试验,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防水板焊接人员必须经过客专培训理论考试合格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的有责任心的施工人员胜任。

防水板焊接完毕后,应由焊接人员会同班组质检人员进行质检,检查焊缝宽度是否满足验标要求,检查焊缝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焊穿等现象,检查焊接接头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并作充气试验,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四)、背后基面不平整

(1)、验标及规范要求

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无尖锐物体。

基层平整度应符合D/L≤1/6的规定。

检验数量:

沿隧道长度每10m检查10处。

D——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之间的距离,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园顺、无漏水现象;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2)、防止措施

1、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处理。

对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割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对锚杆由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套住,内用砂浆填实。

对基面平整度不满足验标要求的,进行补喷混凝土找平。

2、基面处理完成后,应由施工人员会同班组质检员进行自检,检查是否有外露的突出物,外露的突出物是否按规范处理,检查基面平整度是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五)、盲管不稳固

(1)、验标及规范要求

盲管接头的连接,纵、环向盲管之间的连接,纵向盲管与排水沟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防止措施

1、盲管铺设时应按设计要求布管。

盲管固定采用冲击钻钻孔,钻孔间距不宜大于50cm,并将膨胀螺栓打入孔内,再用卡子卡住盲管,然后固定在膨胀螺栓上。

纵向盲管和环向盲管接头按设计要求弯制成束,并用土工布包裹,浇筑混凝土前用钢筋等固定好,防止盲管上浮和移位。

2、盲管安装固定好后,由班组质检员进行自检盲管及纵横向盲管接头是否固定牢固,出水口是否满足固定在设计位置且是否牢固。

然后报专职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土工布和防水板的铺设。

(六)、盲管不畅通

(1)、验标及规范要求

衬砌背后设置的排水盲管应结合衬砌一次施工,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或压浆浆液侵入盲管堵塞水路。

盲管的成型尺寸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防止措施

1、排水盲管应紧贴基面低凹处或渗水岩壁安设,以减小地下水由围岩进入盲管的阻力,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环向排水盲管。

盲管布置应园顺,不得起伏不平。

盲管应采用无纺土工布等渗水材料包裹,防止漏浆、混凝土进入堵塞管道。

盲管的接头宜采用同径PVC管连接,并用扎丝捆好;出水口应按设计要求弯制,并用土工布包扎成束。

纵向盲管的铺设必须按照设计的纵坡进行,防止管道淤积堵塞。

2、盲管安装后,由班组自检盲管的安装位置和纵向盲管的安装坡度,检查接头是否用同径PVC管直接安装并固定好,检查盲管外包裹的土工布是否完好,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衬砌问题

(一)、灌注耐久混凝土达不到质量要求

(1)、验标及规范要求

1、混凝土材料进场进行试验检测,水泥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抽烟试验一次;细骨料、粗骨料连续进场。

(2)、防止措施

1、排水盲管应紧贴基面低凹处或渗水岩壁安设,以减小地下水由围岩进入盲管的阻力,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环向排水盲管。

盲管布置应园顺,不得起伏不平。

盲管应采用无纺土工布等渗水材料包裹,防止漏浆、混凝土进入堵塞管道。

盲管的接头宜采用同径PVC管连接,并用扎丝捆好;出水口应按设计要求弯制,并用土工布包扎成束。

纵向盲管的铺设必须按照设计的纵坡进行,防止管道淤积堵塞。

2、盲管安装后,由班组自检盲管的安装位置和纵向盲管的安装坡度,检查接头是否用同径PVC管直接安装并固定好,检查盲管外包裹的土工布是否完好,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超前地质预报不规范

(1)、验标及规范要求

超前地质预报、预报应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中,根据地质、水文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地质复杂的长大隧道施工中,在对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质预测、预报手段。

(2)、防止措施

成立专门超前地质预报小组,由专人负责,配齐地质工程师及施工人员,紧跟开挖班工作,每循环划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该项工作,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成果指导、安排施工,严禁无地质预报成果就进行施工或不按照成果进行施工。

软弱围岩Ⅳ、Ⅲ要坚持做好超前地质钻探及地震超前预报,并每一开挖循环进行地质素描,长、短地质预报相结合。

Ⅱ级围岩做好每一开挖循环地质素描,遇突水地段应运用长超前地质钻探确定。

地质素描每开挖循环进行,Ⅳ、Ⅲ级围岩间距1.5m以内,Ⅱ级围岩间距3—5m,详尽、真实地注明岩层产状、倾角,岩体完整性,节理、划层的数量、分布,地下水情况。

(三)、衬砌厚度不足

(1)、验标及规范要求

隧道衬砌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每一浇筑段检查一个断面,衬砌完成后且回填注浆前采用无损检测法检测。

(2)、防止措施

成立爆破成形控制小组,配齐专职爆破工程师跟班,根据围岩情况做到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将超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杜绝欠挖。

制定超欠挖奖惩办法,根据超欠挖成型情况对施钻人进行适当的奖惩。

测量组加强隧道的断面测量,开挖后、初支后及防水板铺设前分别都要进行断面检测,并加密布置,断面间距不得超过3米,遇有怀疑,再在中间加测断面。

发现欠挖,准确及时地标出欠挖范围、大小,并出具书面交底书,由工班根据欠挖情况进行处理。

工班处理完后,再次报测量组进行复测,直到欠挖全部处理。

欠挖处理后,应再次将基面平顺,并不得再次出现欠挖,保证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

(四)、布筋达不到标准

(1)、验标及规范要求

钢筋布筋标准:

双排钢筋的排间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mm,同排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拱部不得超过±10mm、边墙不得超过±20mm,分布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0mm、-5mm。

(2)、防止措施

衬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安装严格按规范进行,特别是钢筋间距的控制,先在施工场地上放样,详细放出每根钢筋的位置,按照画线进行钢筋的布置。

配筋的仰拱,钢筋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加工成型,安装时布置一定数量的架立钢筋进行定位,保证钢筋网位置准确,有足够的刚度受施工荷载。

(五)、灌注耐久混凝土达不到质量要求

(1)、验标及规范要求

1、混凝土材料进场前进行试验检测,水泥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抽样试验一次;细骨料、粗骨料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材料每400m3为一批抽样试验一次;外加剂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每50t为一批抽样试验一次,矿物掺和料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抽样试验一次;不足以上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2、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控制标准为:

干燥环境下≤3.5kg/m3

潮湿环境下≤3.0kg/m3

含碱环境下必须换用非碱活性材料。

3、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试配、试件检测、调整后确定设计。

配制成的混凝土应能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指标和施工工艺等要求。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应符合规定;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与拌和用水相同,水温应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其敞露的全部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应浇水。

5、混凝土每盘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

水泥、矿物掺和料±1%,粗、细骨料±2%,外加剂、拌和用水±1%;

6、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

7、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符合理论比要求偏差大于±20mm,入模含气量≥2%;

8、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经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度不得大于15℃。

(2)、防止措施

1、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首先从原材料上控制,各项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验标标准要求。

制定并执行项目部收料制度,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发现一次不合格材料进场,将对收料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

试验室做好材料质量的验收工作,平时加强检测,按规定频率取样送检,材料不合格不得使用。

2、严格按照配合比拌料,定期检定计量系统,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拌和的混凝土经常测定,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等,按规定频率取样制作试块,龄期到后检测混凝土的各种指标,若发现有某个指标达不到标,应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结症所在,提出解决办法。

3、严格控制混凝土在拌和、运输、浇筑、养护过程的温度,冬季、夏季施工尤其重要,要采取相应措施将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严格限制混凝土拆模时间,每组混凝土的拆模与否都必须由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及温度决定,强度采取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温度条件取决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