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467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23课后作业答案.docx

1123课后作业答案

1、历史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题。

【参考答案】

示例1:

信息:

工商业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说明: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

   

示例2:

信息:

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明朝向中东部沿海集中。

说明:

经济重心由内陆向中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示例3:

信息:

明朝工商业市镇比唐朝明显增多。

说明:

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示例4:

信息:

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北方,明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说明:

唐朝时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在北方,明朝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示例五:

信息:

明朝时出现较多海港城市。

说明:

明朝社会经济发展,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海外贸易发达。

2、历史图片的历史信息说明题。

 

3、文字材料的信息说明题。

4、表格材料的信息说明题。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3西方漫画“百年中国形象之比较”

17世纪《神圣中国》《瓜分中国》《惊讶!

新兴世界的力量》

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实力变化的角度予以解读。

5.(12分)

要求1:

提取信息准确,解读合理,符合史实。

(9分)

《神圣中国》中的中国人圣洁、聪慧,(1分)显示了当时中华文明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属于世界强国。

(2分)

《瓜分中国》描绘了一个被摧毁的、僵化的中国巨人形象,(1分)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的衰落,遭受着外来国家的侵略与瓜分。

(2分)

《惊讶!

新兴世界的力量》展示了中国的崛起震惊美国、欧洲,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1分)体现了当今中国实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分)

要求2:

还能从国家实力与国家关系角度综合概括。

(3分,若只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

国家实力是国家形象的基础,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

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12分)

示例一信息:

政治上,“共和”使用的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少;1918年底共和使用次数处于最低:

“民主”的使用次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

说明:

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倒行逆施造成了人们对民主的向往。

民国初,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共和政治受挫。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

示例二信息:

思想上,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

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输增多。

说明:

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受挫,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便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既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样讲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

材料三1947年6月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

另一方面,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

(12分)

7.【答案】

(1)政策:

提出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关贸总协定。

(2)原因:

二战后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3)结果:

马歇尔计划:

促进欧洲经济复兴,促成冷战格局形成,削弱贸易壁垒,促成关贸总协定建立,有利于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形成。

关贸总协定:

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4)评价:

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主要随葬品

人殉情况

新石器时代

各种石器和陶器;中、晚期墓葬中还广泛发现猪、羊、狗等家畜

秦汉以前

平民墓葬中随葬品多为陶器,而王公贵族墓葬中则多见各种青铜礼器

殉葬奴隶竞有数百人之多

秦汉时期

随葬品中的青铜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精美漆器和各种丝织品

有所收敛,代之以木俑、陶俑

魏晋南北朝

瓷器与陶俑平分秋色

很少有人殉

唐朝

瓷器与陶俑,三彩陶器尤为突出

宋朝

玉器、铜器、乐器、礼器、生活用品、陶器、瓷器、金器、银器、兵器等各种工艺,种类日益丰富

宋无人殉;辽,金,元,有人殉

明朝

同宋朝

明初,有人殉;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

清朝

同宋朝

殉葬制度再次重现,康熙时结束殉葬制度。

据表格信息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随葬品特点变化的认识。

8.(12分)

随葬品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古人有灵魂不死和孝的观念,具有迷信色彩。

(3分)

随葬品因主人的地位不同而有差异,说明古代贫富差距明显。

(3分)

随葬品伴随时代发展特点有变化,种类更加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提高,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不断变化。

(3分)

人殉的逐渐消失,反映出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逐渐接受了中原先进的文明)(3分)

 

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图2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图3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

(4分)

9.(12分)

(1)变化:

分布地区由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和沿海地区发展;(2分)商业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2分)

原因: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起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唐、宋、元海外贸易兴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给4分)

(2)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城市的政治、军事职能;(2分)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明清又实行锁国政策,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古代城市难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

(2分)

 

1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4年,孙中山在日本神户发表了一次演说,用“王道”和“霸道”来概括东西方的国际观念。

孙中山指出,西方国家“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专是一种武力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话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就是霸道的文化”。

这种霸道文化是东方人“向来轻视”的,因为在东方,“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

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不是要人畏威。

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中国的古话就是‘行王道’。

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

——吴义雄《传统文化与孙中山的国际观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

(12分)

 

10.(12分)

①含义:

西方的“霸道”文化是指重视物质文明,用武力和强权推进文明发展的文化;东方的“王道”文化则重视道德精神力量,强调用仁义道德教化来推进文明发展。

(4分)

②不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追逐利润,开放、扩张的本质特征,以及科技进步使西方形成了“霸道”文化;中国自然经济封闭、落后、保守,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中国形成“王道”文化。

(4分)

③不向文化的影响:

西方“霸道”文化推动西方用武力和强权征服世界,促进西方快速发展;“霸道”文化不利于构建和平和谐的国际关系;东方的“王道”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的构建,但导致近代中国保守落后,物质文明和科技进步缓慢,进一步拉大了与两方的差距。

(4分)

 

1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

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

问题: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11.(12分)

评卷说明:

在下列提供的示例中,任选其中之一示例参考,但评分必须分两个层次给分,一是信息部分4分,二是说明部分8分。

示例一(12分):

信息(4分):

(姓与名顺序的差异)。

汉民族先姓后名,“重姓轻名”(2分);英语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2分)。

说明(8分):

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4分);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4分)。

示例二(12分):

信息(4分):

(家族内部不同代际之间名字的差异)。

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2分);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2分)。

说明(8分):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影响,名字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贱有序,等级分明”观念(4分)。

西方国家深受受西方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名字只是一种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自由、平等的观念。

(4分)。

 

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表达历史事实,其中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材料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近代工业

湖北枪炮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

农学、林学等

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科

医学、药学

——

 

_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从以上图表中提取相关信息,指出清政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分)从历史潮流看这种思想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

(2分)

12.(12分)

中体:

清政府设置经学科,如:

论语、周易、理学、春秋等专业;各科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人伦道德等课程(5分)

西用:

依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

(5分)

局限性:

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变封建体制,是不能实现富国强兵的。

(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

收入

支出

田赋25088000

漕粮6562000

盐税(包括盐厘金税)13659000

商品厘金税12952000

关税(1893年)21989000

地方关卡收入1000000

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2229000

杂税、捐纳和“贡献”等5500000

 

合计88979000

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19478000

海关行政费用2478000

公共工程1500000

现代化军队、沿海防8000000

满洲防务1848000

甘肃和中亚的民政和军务支出4800000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10000000

铁路建设500000

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1655000

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36220000

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2500000

合计88979000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注:

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

厘全,一种商业税。

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

(要求:

提炼材料中的三条信息,并做简要说明。

13.(12分)

评分标准:

分项分层赋分。

提炼基本信息,能任意提炼出三条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分别进行说明得12分。

示例:

信息一:

收人中田赋所占数量最大,说明中国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国家。

信息二:

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说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信息三:

支出费用集中在军事领域,说明了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国家安全形势严峻。

信息四:

支出费用集中在政治领域,说明传统的中央集权政府庞大,没有实现政治转型。

信息五:

现代化军队和北洋水师等的支出说明洋务运动的推广,现代工业文明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

信息六:

铁路等经济社会建设支出最少,一定程度上说明近代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

总结:

清政府财政困难,需依靠借外债实现财政平衡,反映出当时中国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既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也开始了努力摆脱危机的尝试;既保存着传统的农耕经济,也出现了新的工业经济。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