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337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docx

完整版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

 

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

 

 

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管理制度

一、深化设计意义及作用

在业主确定中标单位后,由该单位根据所投标系统品牌设备配置,再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明确具体设备的规格、尺寸、定位、标高以及管线的规格、路由等,施工图才能达到真正可以施工的程度。

二、深化设计周期

起止时间:

中标单位确定后立刻进行,正式进场前结束。

在完善技术方案、深化施工图纸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周期。

三、深化设计的依据

设计院的施工图纸

关于本项目的招投标文件

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法规、规范、规定、条例等

四、深化设计原则

以设计院的施工图为基础

以招投标文件为约束条件

应与业主及项目管理布进行及时、充分的沟通

深化设计方案应有针对性,并详细而准确

五、深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5.1.详细、准确的技术方案

各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性论述应详细而准确。

同时应包括主要设备功能、电气性能、电气参数等内容。

5.2.深化、细化的施工图纸

深化施工图设计是在原施工图和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选型设备的技术特性、招标人认可的优化方案所绘制的施工图纸,在经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业主、项目管理部确认后成为施工时的技术性依据文件。

施工图纸应完整、详细、并达到一定深度。

5.3.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投标人要根据深化图纸编制商务文件(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为主,措施费、规费等暂不做核算),以保证技术性依据文件和经济性文件的一致性。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至少应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数量、综合单价、合价、人工费单价、人工费合价等内容。

六、深化设计深度总体要求

6.1.技术深度要求!

根据设计院图纸、招投标文件、设备技术特性编写详细的技术方案

明确有哪写弱电系统,各系统要实现哪些功能,以设计说明及系统图体现

明确各系统设备厂家、技术指标、技术类型,以设备材料表及系统图体现

明确各子系统的点位数量、布置和弱电井、控制室位置,以平面图体现

明确公共区域线槽规格路由,以平面图体现。

预留孔洞,暗埋管路部分与给定图纸一致

6.2.功能深度要求

能够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能够据以安排材料、设计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能够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能够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能够使其商务报价具有可比性

七、技术方案深度要求

根据设计院图纸及招投标文件,应对各系统进行详细、准确的技术性论述,至少应包括各子系统的功能、设备性能等。

并附录主要设备的电气性能、参数。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应能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针对性方案。

八、系统主要设备材料表要求

根据技术方案及深化设计的图纸制定系统主要设备材料表,分系统罗列。

系统主要设备材料表至少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产地品牌、数量、安装位置等内容。

可参照下表进行:

(XX)系统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设备

名称

设备

型号

产地

品牌

单位

数量

金额

人工费

备注

综合单价

合价

单价

合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九、图纸深度要求

9.1.图纸内容规定

9.1.1.图纸内容

深化设计图纸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说明(总说明、各子系统说明)、系统点位表、图纸目录、图例、各子系统系统图、各楼层平面图、、控制室布置平面图、弱电井剖面图、安装大样图、配线接线图。

9.1.2.首页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总说明

图纸目录

图例(延用原设计院图例不变、应包括管线敷设方式的标注图例)

各系统点位汇总表

9.1.3.图框及标题栏

设计院施工的图框及标题栏暂不做变化调整。

9.1.4.图纸目录

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

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目录格式:

应至少包括序号、图别、图号、图名、图幅、备注等内容。

排列顺序:

首页;系统图;园区综合管线平面图(本项目无);分部平面图;系统接线图;设备接线图;主控室、管线竖井、配线间接线图;主控室、管线竖井、配线间布置图;设备安装图;设备箱制作图。

9.1.5.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

应说明设计的依据(原设计院的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和规定)、遵循的标准、工程概貌及任务范围、本设计方案构成及特点、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采用设备及管线敷设方式说明、各子系统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电源及接地要求、其它未尽事宜(与各专业配合条件、各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等)。

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准设备的订货说明。

各子系统设计说明。

各子系统设计说明应分别叙述(在子系统图中体现)。

应简要介绍各子系统的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

9.1.6.子系统系统图

系统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简要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主控设备电气性能。

此外系统图上应体现系统点位数量、安装位置、本系统主材设备表汇总表等内容。

A.综合布线系统图:

系统图应使看图者对设计方案有个完整概念,包括系统结构、主要设备选型、线缆材料、最大距离、点位分布等一目了然,而不应是通用似的原理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图应有:

a)进线间、主配线间、楼层配线间的主要设备型号、参数;

b)进线、垂直干线、水平干线、工作间配线规格型号及长度;

c)楼层点位分布编号标志及数量;

B.有线电视系统图

a)按楼层和单元绘制,从进线处的有线电视放大器、分配器到单元或楼层二级放大器、分配器,再到分支器直到用户点,给出设备型号及参数;

b)标示出每段管线规格型号及长度;

c)满足68+4dbd的要求;

d)TV点位的编号及数量与平面图相对应;

C.公共广播及电子会议系统图

a)按信号传输方向绘制方框系统图,按信号源、前置放大器、均衡器、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到扬声器,给出设备型号及主要参数;

b)分布和数量标注;

c)标示出每段线路的管线规格型号及主要路径的长度;

d)标出扬声器的平面图编号;

D.卫星通信系统

a)卫星天线型号、参数,收视频段、仰角设置等标注;

b)自制节目设备、调制解调器、频率转换器、前置放大器、视频放大器等设备型号、参数标注;

c)分级、分区的延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型号、参数标注;

d)各段视频电缆规格型号及长度的标注;

e)各主要结点衰减控制值标注;

f)用户点平面图编号及所在位置的标注;

E.微小蜂窝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图

a)蜂窝站设备型号、参数、安装位置标注;

b)使用频段标注;

c)用户点分布、设备型号、参数标注;

F.办公楼自动化系统图

a)按空调机组、水冷却系统、给排水系统、新风机组、排风系统、供配电系统及公用照明系统等,分别绘制系统框图,并按系统流程进行标注,同图给出AI、AO、DI、DO点的DDC输出、输入表格;

b)图中标示出各采样点设备规格型号,如:

电压、电流、温度、压差、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等模拟量传感器或探测器等;

c)标示出采样点和输出点的具体位置;

d)公用照明分区控制的明确标示;

联网控制系统图,包括主机控制器、分区控制器到各系统的就地控制器DDC,绘制综合系统框图,并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标示出信号传输干线的规格型号和距离;

G.智能卡管理系统图

即“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主机、分区门禁控制器、门禁点读卡器、门磁、电磁锁的联网系统图。

a)标示出管理主机、分区门禁控制器、门禁点读卡器、门磁等设备规格型号及平面图编号,以及设备安装位置;

b)标示出各段管线规格型号及主要管线距离;

H.电视监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图

a)电视监视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可以画在一起,主要设备应包括:

矩阵主机、硬盘录像、视频分配器、多画面控制器、监视器、解码器、摄像机等,以及报警控制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等,应标示出所选设备规格型号、平面图编号及安装位置;

b)标示出图中连接管线的规格型号和主要路径的距离;

c)出入口控制系统图包括:

验卡机、发卡机、读卡器、闸门控制器、地感线圈、汽车防砸设备等,以及小门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等,要求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平面图编号,标示出连接管线规格型号;

I.车库管理系统图

a)车库管理系统图包括验卡机、发卡机、读卡器、闸门控制器、地感线圈、汽车防砸设备、车位指示器等,要求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平面图编号,标示出连接管线规格型号;

b)标示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车库大门编号;

J.巡更系统图

a)联系图,标注所选设备的规格型号和编号;

b)巡更棒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c)有线巡更系统应标示出管线的规格型号和距离;

K.可视对讲系统图:

除可视对讲外,还包括家庭报警、家电管理和三表远传。

a)由本楼可视对讲主机-楼层隔离器、分配器-单元门可视对讲主机-室内分机-家庭报警探测器、煤气表、水表探测器等,分单元、楼层、住户的相对位置,绘制可视对讲系统图;

b)联网系统,由管理主机-分区中继器-楼号主机-单元门主机,由管理主机-围墙主机,绘制可视对讲联网系统图;

c)标示出包括供电电源在内的所有设备规格型号、安装位置与平面图编号;

d)标示出各段管线规格型号;

e)对讲层间箱安装设备较多,系统图中绘出方框即可,如果有的层间箱内安装视频放大或供电电源等,则须明确画出;

f)系统配置完全相同的单元或楼层,不必多次重复绘制,可以用“同左”或“同下”表示即可。

这样,可减小图幅、图面清晰、便于修改、不易出错;

g)应有系统图附注:

详见可视对讲系统接线图或设备接线图。

便于看图者按照正确思路读懂全图;

L.弱电、电消防系统供电电源系统图

即弱电系统所用交流220V电源的取得和分配的供电系统图。

要求:

a)必须从强电配电系统中申请各自独立的弱电供电回路,并设置不同区域的弱电供电配电箱,回路容量按弱电系统负荷计算电流值申请;

b)要求两条供电回路末端互切,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c)UPS电源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满足弱电系统所允许的最长断电时间和必保容量的要求;

d)所用开关的容量和线缆截面必须满足各级短路电流分级保护的要求;

e)按照强电配电系统图方式绘制;

M.弱电系统图补充说明

a)系统图中除标注外,所有系统连线均为粗实线(采用多段线,宽度以50为宜);

b)系统图中的设备编号,必须与平面图中相应设备编号一致;

c)系统图中标示出的管线规格型号,可在平面图中省略;标示的设备编号、安装位置及点位数量,可从系统图中了解完整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的标注尤为必要,尤其是不另外再出“设备材料表”时,必须在系统图中明确标注。

N.电消防系统图(火灾报警系统)

a)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应明确位置、数量等及联动的接口信息。

b)其它要求参见弱电系统要求。

9.1.7.平面图

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还应包括各系统点表、主要材料表等内容。

A.园区综合管线平面图

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园区安防系统、大门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可视对讲联网系统等系统设计的园区综合管线平面图;

园区综合管线平面图中应清楚显示如下内容:

a)管井的准确位置、管井的类型、平面图编号;

b)以标准图例配置智能设备点位,并标示出设备的平面图编号;

c)从设备点位开始经支线、干线管井,直到控制中心,用粗实线连接。

并标示每段管线功能代号,如:

JK、MJ、DJ等,还需标注该段管线长度;

d)凡横穿马路、水沟等干线,必须有明确标注;

e)必须清楚区分改建与新建项目的管井与管线;

f)在平面图之外空余位置,应有下列必要的放大图:

●主要干线处横断面的各类管线排列图;

●重要管井内的管线排列图;

●安装在园区内的室外分区控制箱或中继箱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横穿马路、水沟等处的施工处理放大图;

●以上放大图当设计者认为必须时绘制,如图中空余位置不够,可另外出图。

g)在平面图之外空余位置,应绘制出各智能系统的管线连接系统图,由控制中心开始按管线敷设路径,沿着所经楼号,用粗实线连接起来,并标注管线功能号及规格型号,在平面图中只须标注功能号就不必再标注管线的规格型号了;

B.弱电、电消防系统平面图

弱电、电消防系统平面图必须清楚、准确表达系统设备在平面图中的安装位置,准确表达各系统用户点位的分布和安装位置(要形成系统点表,可参见附表),准确表达管线的敷设路径和敷设方式。

弱电系统平面图深化设计要求:

在设计院图纸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落实设备选型,落实智能点位的数量和具体位置,落实所用缆线的规格型号与穿管管径,落实设备箱尺寸及安装位置。

设备安装位置和管线路径的落实必须是与强电施工或电信等其它施工部门商定后的结果。

弱电系统平面图要求:

a)为了清晰表达设计内容,不得直接在设计院给出的条件图上绘制,必须首先清理条件图,去掉不需要的土建尺寸和标注,去掉土建图上重点突出的线条或填充,清理出一幅清楚、干净的背景图来;

b)以标准图例安排设备和点位,没有适当图例的设备以方框表示,所有设备应标注平面图编号,并与系统图一一对应;

c)所有连接管线均为粗实线,并标注该段管线的功用,如:

H1、T2、S2等。

管线的功能代号和管线功用在首页中的管线敷设图例中给出;

d)干线敷设平面中,凡系统图中已经标注的干线、支干线管线规格型号,均不必再重复标注,共用线槽、桥架须给出规格尺寸标注;

e)分层平面图中,应有户型放大图,在户型放大图中给出设备和智能点位的安装尺寸;

f)标准层中户型较少时,由于干线平面图和户型平面图完全可以清楚表达设计内容,可以不必再出该层平面图;

g)在平面图中,进线间、配线间、楼梯口、弱电井等处,由于安装设备较 多、进出线密集而显示不清时,应出局部放大图;

电消防系统平面图要求:

a)各层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

b)其他要求参照上条“弱电系统平面图要求”。

9.1.8.控制室布置、弱电井平(剖)面图

表现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的操作台、显示屏、工作人员衣物柜的布置。

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

a)按土建给定的房间或位置,绘制出主控室内设备摆放的水平尺寸、安装高度;

b)绘制出电视墙、操作台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并给出制作尺寸;

9.1.9.配线接线图

各系统外接线量复杂的设备需提供接线图,如监控系统控制室内设备间连线。

接线简单的可注明参见说明书,如摄象机、扬声器等的接线。

a)系统接线图必须遵照设备厂家推荐或允许的组网方案,按照本设计拟定的连接方案绘出,并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及平面图编号;

b)在系统接线图中不能表达设备本身的进出线端子时,须另外按厂家给定的接线绘制设备接线图;

c)要求进出线端子标注清楚准确,连接管线以粗实线表示,并注明管线规格型号;

d)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配线架接线图中,应给出分区色标指示;

9.1.10.安装大样图

应表现机房内设备及个别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a)自制的各种箱、柜必须给出相应的制作图,如:

机架、设备箱、层间箱、接线箱等,要求给出箱体、安装底板、支架等较详细的投影尺寸,必须满足加工制作要求;

b)必须给出主要设备在墙上或地面上的安装图,包括自制设备和标准设备,如:

综合设备箱、摄像机、扬声器、可视对讲机、多媒体箱、门磁以及各种探测器等,给出安装高度或相对距离;

9.1.11.主材设备表、系统点表

主材设备表应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数量、安装位置等内容。

系统点表应在各层平面图中做小计,在各子系统系统图中做汇总(见附表)。

9.2.图面质量规定

9.2.1.设计院原图的整理

a)必须是设计院的成品图,为原土建条件图或电气专业强弱电图;

b)选定应删除的部分:

门窗尺寸及编号,以及墙厚、阳台、散水、伸缩缝、楼梯间等一些土建配置的局部尺寸,按原图层分别打开删除,只留下重要柱线和各开间的尺寸即可。

c)删除土建图中以粗重线条表示的设备配置,包括厨房、卫生间里的设备图块,以及空调、沙发、床柜、吧台等,均在删除之列;

d)如果是设计院电气专业的图档,必须完全清除原图中的强弱电设备及所有电气管线,不能是仅仅关闭一部分图层,或者继续沿用设计院的图标点位;

e)修改土建填充:

包括剪力墙、柱等,达到不影响电气管线和标注线的效果。

f)楼梯间的阶梯线和上下箭头,在不影响弱电设备引出线和标注的前提下,可不动,如有影响可将其删除。

g)土建图中的文字标注,表示各房间、厅堂以及空间的使用功能,应留下,但字体应小些,并移在空角处,不能和任何图形交迭。

其字体最好和全图的字体统一。

9.2.2.关于图层

a)删除原设计院图层所有关于弱电消防的图层,其它图层不做修改,保留不变。

b)弱电系统新增图层,都用汉字并_开头。

例如:

_监控管线

c)图层的设定:

各子系统设备及管线为1个图层,还有_桥架、_弱电说明等图层。

9.2.3.关于图例

a)沿用设计院的原图例形式,不做另行调整修改。

b)图例必须用直线细线型,不得用粗线型。

c)各系统图例与各系统设备、管线必须在同一图层上。

d)原设计院图例的定义块,必须分解,重新定义块,以达到以上要求。

e)对于复杂的子系统(如监控系统),终端点位性质图例应该区别开来。

9.2.4.关于颜色

a)原设计院土建图清理后并把所有原弱电管线及设备删除后,把所有土建图所有线及文字设为252色(包括轴线)。

b)每个子系统为1个颜色。

建议布线点位及管线为青色(4)、有线电视点 位及管线绿色(3)、监控系统点位及管线为红色

(1)、桥架为紫色(5)

c)所有管线、设计说明、图例的说明文字为白色(255)。

9.2.5.关于线型

a)图中管线或线缆必须用粗实线:

CAD多段线或天正线:

宽度50(当图形比例为1:

100时,若图形为其它比例时,须按比例增减);个别之处,可做适当调整,但一定要和细实线区分开。

b)埋设管线必须点对点画到位,走直线,不能横平竖直拐硬弯。

注意:

一定要避开剪力墙和二层以上的楼梯间。

即所绘制的路线就是实际上的施工路线。

c)注:

横平竖直的管线画法,只适用于预制楼板内的敷设。

d)管线交叉处必须打断;管线接近平行时的重叠,可做适当的拐弯连接,以便让开。

e)并行的多路管线,宜做线束绘制,以相同粗细的点划线表示。

分支处用大括号再分路绘制即可。

f)在集中出线处,因比例小、线路和标注过分拥挤,无法画得清楚时,可做局部放大图处理。

g)管线上的功能标注,如:

JK、BJ、F、M等,可放在管线平行的上方即可,不必将管线打断。

短线缆处可引出细线标注。

9.2.6.关于文字和标注

a)标注线必须是缺省细实线,为在电脑中清晰显示,也可给出颜色,如:

鸭青色、天蓝色等,

b)标注线的指向必须清楚,被标注点须打短线确定;

c)多组标注线的斜线部分,尽量平行;横线部分尽量取齐对准;字串外的多余长度应剪掉。

d)标注字串要一体,不能分段;字体要统一,推荐使用工程汉字或HZTXT;字体大小在300~500之间(当图形比例为100:

1时);个别情况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250。

e)图中的说明或图例,字体要统一,字的大小:

标题用500~800;内容部分用400~600比较合适;总之,以美观、协调为准。

f)原土建条件图上的保留文字,在不影响弱电图标注的前提下,字体可不改动。

但必须不过大、不和管线重迭。

9.3.编号(点位编号、设备编号)规则 

深化设计单位设计一套编写原则,暂不在平面图上编号。

十、深化设计的其它规定

10.1.确定深化设计的必要条件

●需指定1名以上工程师为本工程进行深化设计,未完成前不得更换

●办公条件由施工方自行解决

●深化设计工程师最好能够驻现场

●图纸设计工具以设计院工具为基准(AUTOCAD,版本不得高于设计院版本)

●文件编写工具为microsoftoffcie系列办公软件(2003版)

10.2.确定深化设计的任务时间表,并严格按时间表执行。

(见附表)

10.3.其他规定

●电子文件命名规则、沟通制度、通讯制度

●深化设计完成的图纸,由施工单位完成出图(费用自筹、份数根据我方规定)并递交到项目部;项目部负责递交各方,并协调相关方的签定、审核。

●关于有线电视系统的深化设计的图纸请施工方自行到营口相关单位送审。

10.4.深化设计结果的提交

a)过程中严格按照任务时间表进行,以E-mail方式提交。

b)提交时电子文件命名规则为:

文件名称-BY作者名称-完成时间(年月日);文件名称为图纸主要内容,如:

监控系统图BY张三20080521.awg,沿海商务大厦深化设计任务时间表(弱电)BY李四20080521.doc

c)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图,见附表1

十一、附表

11.1.附表1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图

附表1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图

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图

 

11.2.附表2弱电深化设计任务时间表

附表2:

深化设计任务时间表(弱电)

序号

分类

图号

图幅

相关内容

设计人

计划完成日期

实际完成日期

备注

1

技术方案

 

 

技术性论述、主要设备电气参数

 

 

 

 

2

首页

DR(施)-01

 

首页

 

 

 

 

3

系统图

DR(施)-02

 

卫星电视系统图

 

 

 

 

4

DR(施)-03

 

综合布线系统图

 

 

 

 

5

DR(施)-04

 

计算机网络系统图

 

 

 

 

6

DR(施)-05

 

LED大屏幕系统图

 

 

 

 

7

DR(施)-06

 

公共广播系统图

 

 

 

 

8

DR(施)-07

 

安全防范系统图

 

 

 

 

9

DR(施)-08

 

电视会议系统图

 

 

 

 

10

平面图

DR(施)-09

 

地下一层弱电平面图

 

 

 

 

11

DR(施)-10

 

一层弱电平面图

 

 

 

 

12

DR(施)-11

 

夹层弱电平面图

 

 

 

 

13

DR(施)-12

 

二层弱电平面图

 

 

 

 

14

DR(施)-13

 

三层弱电平面图

 

 

 

 

15

DR(施)-14

 

四层弱电平面图

 

 

 

 

16

DR(施)-15

 

五层弱电平面图

 

 

 

 

17

DR(施)-16

 

六层弱电平面图

 

 

 

 

18

DR(施)-17

 

七层弱电平面图

 

 

 

 

19

DR(施)-18

 

八层弱电平面图

 

 

 

 

20

其它图

DR(施)-19

 

网络中心、消控中心、电井平面布置图、剖面图

 

 

 

 

21

DR(施)-20

 

系统接线图

 

 

 

 

22

DR(施)-21

 

设备安装图、设备箱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