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193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0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专升本财务类专业课考试知识点归纳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题、记忆部分总结

一、基础会计

1、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信息系统论:

是指在企业或其他组织范围内,旨在反映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而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由会计人员加以管理,用以处理经济数据、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的有机整体。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职能。

4、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5、会计的反映职能的特征:

a.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b.会计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c.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反映职能是核算会计工作的基础。

6、会计的监督职能的特征:

a.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B.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C.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而监督职能又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7、会计基本职能的外延(多选):

a.反映经济情况、b.监督经济活动、c。

控制经济过程、d.分析经济效果、e.预测经济前景、f.参与经济决策。

8、会计目标:

即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9、我国会计的任务具体内容:

第一,反映经济业务,提供会计信息;第二,监督经济过程,维护财经纪律;第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10、会计的作用:

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

11、从我国目前的会计实践工作来看,会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多选):

(1)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3)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4)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12、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告。

13、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4、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三个过程。

 

(1)资金投入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

(2)资金运用:

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产、销三个过程,依次从货币资金到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再到货币资金的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

资金周而复始不断的循环叫做资金的周转。

(3)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15、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16、资产: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控制: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7、流动资产:

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主要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存货。

18、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

19、负债: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由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得确认为负债。

20、流动负债:

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与预收账款、预提费用等。

21、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2、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狭义的收入)

23、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狭义的费用)

24、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5、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与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6、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静态会计等式、存量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3、第二会计等式、增量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4、扩展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者: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25、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合理设定。

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26、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7、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多选):

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2、相关性(有用性);3、可理解性(明晰性);4、可比性,纵向: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横向:

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以。

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8、与时性

28、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多选):

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

详见P35-P36。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计量。

29、历史成本计量:

又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计价。

30、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相关的。

31、资本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的。

32、收付实现制:

亦称现收现付制、现金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适用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

33、权责发生制:

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适用范围:

企业

34、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3)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凭证号数,即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5)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35、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同时也是各单位设置账户的一个重要依据。

36、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如下:

1.资产类:

 

(1)钱: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应收: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3)物:

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

 (4)其他:

待处理财产损溢、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交易性金融资产、商誉、商品进销差价

2.负债类:

 

(1)借款: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2)应付: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应付债券

3.共同类:

4.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5.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6.损益类:

  益: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损: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与附加、所得税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37、复试记账法:

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38、复试记账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第二,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第三,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

第四,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P48

39、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会计核算中采用的一种抽象标记,表示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和记账方向。

40、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计算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不包括期初余额)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41、平行登记的含义:

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分类的总分类账户中登记,又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

要点:

1同内容,登记的内容相同;2同方向,登记的方向一致;3同金额,登记的金额相等;4同期登记,对于所发生的一笔经济业务,根据有关会计凭证来进全面的分析,登记总分类账户的同时,还要在同一会计期间记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

42、实收资本:

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以与按照有关规定由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为资本的资金。

43、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44、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短期借款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账。

例:

购买材料、偿还债务等。

45、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借款。

例:

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

46、会计凭证:

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和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由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构成。

47、会计凭证的作用:

A、提供经济业务原始资料的重要载体;B、登记账簿的必要依据;C、明确经济责任的主要手段;D、实行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48、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载明经济业务具体内容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按来源的不同分成:

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和内容分成:

一次凭证、累计凭证(限额领料单)、汇总原始凭证。

49、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编制的会计分录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按用途不同分成:

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

50、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与编号;(3)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4)经济业务的数量和金额;(5)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和有关人员的签章。

51、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一)记录真实;

(二)手续完备;(三)内容齐全;(四)书写规范;(五)填制与时。

52、原始凭证的审核(判断题):

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更正、补充。

5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的编号;3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4记账符号、账户名称和金额;5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6填制单位的名称与有关人员的签章。

54、会计凭证的传递:

是指凭证从取得或填制时起,经过审核、记账、装订到归档保管时止,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办理业务手续和进行处理的过程。

55、账簿:

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全部过程的簿籍,由若干具有专门格式,又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的。

56、账簿的分类:

1.按用途分为序时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2.按形式的不同分为订本账(总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

3.按格式分为三栏式(应收、应付账款)、多栏式(损益类、成本类)、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商品)。

57、账簿的基本内容:

(1)封面,写明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

(2)扉页,填明启用的日期和截止的日期、页数、册次、经管账簿人员一览表和签章、会计主管签章、账户目录等。

(3)账页,账页的基本内容包括:

a.账户的名称(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b.记账日期;c.凭证种类和号数栏;d.摘要栏;e.金额栏;f.总页次和分户页次等。

58、错账更正方法:

1.划线更正法,适用于更正记账凭证正确,只是记账时(登记账簿)发生的错账。

2.红字更正法,适用于A.更正记账凭证会计科目用错并已入账而引发的错账;B.更正记账凭证上金额写多并已入账而引发的错账。

3.补充登记法:

适用于更正记账凭证上金额写少并已入账而引发的错账(账面数额<实际数额)。

59、下列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

(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4)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账薄;

60、结账:

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出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转入下期或下年新账。

(期末余额结账下期即为下期期初余额)

61、对账: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一般是在会计期间终了时,检查和核对账证、账账、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确保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62、各账簿的保管期限分别为:

日记账一般为15年,其中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为25年,固定资产卡片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应继续保存5年;其他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辅助账簿应保存15年。

63、具体保管年限:

(1)1个3年:

月、季度财务报告

 

(2)3个5年:

固定资产卡片、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3)2个25年: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3个永久: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年度财务报告(决算)(会计移交清册保管15年)

 (5)剩余的都是15年。

64、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65、按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全面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66、全面清查的情况:

(1)年终决算前,为了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正确;

(2)单位撤销、分立、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3)中外合资、国内联营;(4)开展清产核资;(5)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

67、局部清查:

(1)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金、材料、在产品和产品、债权债务。

(2)需进行局部清查的情况a.对于现金应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点清,做到日清月结;b.对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由出纳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c.对于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除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地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的财产物资,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d.对于债权债务,应在年度内至少核对一至二次,有问题应与时核对,与时解决。

68、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上的准备,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即在主管经理和总会计师的领导下,成立由财会、设备、技术、生产与行政等部门组成的财产清查小组;*

(二)业务上的准备,业务上的准备是进行财产清查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P190

69、永续盘存制:

亦称账面盘存制,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数、发出数,并能随时计算出结存数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

70、永续盘存制的优点:

(1)有利于进行存货数量和金额的双重控制;

(2)有利于与时发现库存存货的溢余或短缺;(3)有利于与时获取存货的积压或不足信息。

永续盘存制的缺点:

明细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和财力。

71、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是在期末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存货的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

72、实地盘存制的优点:

核算工作简单,工作量小。

实地盘存制的缺点:

(1)核算不与时,不利于与时获取存货的收发存信息;

(2)手续不严密,不利于对存货进行控制与监督。

73、财产清查的内容: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1)在进行现金清查时,为了明确责任,出纳员必须在场,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白条抵库,也就是不能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等抵充库存现金。

(2)现金盘点后,应根据盘点的结果与现金日记账核对的情况,填制“现金盘点报告表”。

(3)现金盘点报告表也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4)“现金盘点报告表”应由盘点人和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到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三、存货:

实地盘点法;四、应收账款:

函证法。

74、“未达账项”的基本含义:

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导致了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即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并已经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出现上述第1.4两种情况会使“本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出现上述第2.3两种情况会使“本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75、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的构成: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报告的种类: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

76、财务报告的时间要求:

月度财务报告应当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应当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财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对外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77、资产负债表:

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一种静态报表。

格式:

账户式(我国)和报告式。

78、资产负债表列示的

(1)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2)流动负债包括: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3)非流动负债包括: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4)所有者权益:

按照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79、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数字。

  

(1)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

  A.“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B.“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C.“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D.“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为未弥补亏损,则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

E.“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账户的期末余额,扣除其中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部分后的金额填列。

(3)根据明细账户额的余额计算填列

  A.“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账户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B.“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账户和“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C.“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账户和“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D.“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账户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4)根据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账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或-“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

80、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格式:

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

根据账户的借方(费用)或贷方(收入)发生额填列。

81、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1)利润表各个项目需填列的数字分为“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

  

(2)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a.“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b.“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80、现金流量表:

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属于动态报表。

P219

81、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是反映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82、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亦称账务处理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83、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起,到登记账簿(记账),编制会计报表止的一些列处理程序。

84、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

(1)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组织工作;

(2)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3)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4)有利于降低会计核算工作成本;(5)有利于发挥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

85、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是指根据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所填制的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86、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

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它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各种账务处理程序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优点:

A账务处理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B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情况,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即来龙去脉清楚,便于查账、对账。

(2)缺点:

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3)适用范围:

这种程序只适用于一些规模小,业务量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87、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适用范围:

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小、凭证不多的会计主体。

88、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记账凭证可以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即通用记账凭证;也可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即专用记账凭证。

89、汇总记账凭证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格式。

(1)汇总收款凭证,是指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分别设置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

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的方法是:

将一定时期内全部现金和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