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103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docx

非常有用的学习合并报表方法

合并报表学习方法

在本篇文章是挑重点叙述了合并报表的原理、编制步骤及整理总结出抵销分录。

(学习前,需要熟悉并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以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学习的方法:

搞懂原理,理清主线,逐点学习。

通俗的说,合并报表就是一个企业集团,有母公司和一个或几个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年末都各自有自己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各自的报表叫个别报表,但是,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说,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企业集团中的一分子,整个企业集团,对外只能有一份财务报表,用来反映这个集团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等,这份财务报表里,就囊括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财产、经营成果。

在整个集团的一年的经营当中,可能会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出售商品、固定资产、互负债务等等情况,而且,他们各自的财务也是单独核算的,因此,在互相出售东西的时候,大多会按市场价出售,会产生利润。

因为集团对外只有一份财务报表,对于外面的人来说,你们集团内部互相交易,独立核算赚了多少钱这没问题,但是整个集团对外来说可是没赚到一分钱,对外是不能产生利润的。

这也是准则当中不允许的,想一想,如果允许产生利润,那么,这个集团不用做生意了,成立几个子公司,每天就搞内部交易,一年下来,也能搞上几个亿的利润,这事,能行吗?

所以,在编制对外的集团合并报表的时候,就产生了抵销内部交易利润的办法,这在会计上就叫编制抵销分录,抵销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注:

1、以下所有内容皆是针对控股51%以上的企业控股合并以及虽然控股51%以下但实质上控制了企业这两种情况来说,对于50%以下的其他合并方式,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内容。

2、企业合并有三种:

吸收合并、控股合并、新设合并。

以下所述的是控股合并的分录,并没有说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这两种方式。

3、以下所述的均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编制没那么多步骤(“同一控制”是指二者企业有共同的母公司或他们都受另一家公司控制。

例如:

甲合并方,乙被合并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指的是甲和乙是兄弟单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公司或他们都受另一家公司控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的是二者在合并之前不受相同的关联方控制,即二者不属于同一个集团内部。

合并报表的主线:

1、判断合并类型(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

2、编制合并日的合并报表

3、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报表

主线很简单,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

在什么时候需要编合并报表。

首先,大家看到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判断合并的类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这一点很关键,因为两种情况下的入账价值不同,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也不同。

其次,判断合并的类型是很容易的,一般题目中就会告诉。

然后,大家就要进入主线的第2点,编制合并日的合并报表了,注意,在合并的当日,是一定要编合并报表的,但是,具体题目中大家也要看清楚题目有没有要求做合并日的报表。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

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第二步:

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第三步:

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第四步:

编制合并报表

注:

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资产,指的是子公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时,要按公允价值调整。

(前已述及,是非同一司资产的账面价控制下的合并,所以要按公允价值)

2、账面价值就是购买价或进价,公允价值就是买方卖方所共同达成的价格,也就是俗称的市价。

3、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在工作底稿中写出用权益法调整的分录(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这是典型的调表不调账,意思就是说不会调整账本,只写在报表中)。

4、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结论:

权益法的范围——掐头去尾

下面开始详细叙述这四步的分录:

第一步:

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借: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存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贷:

资本公积

(注:

这个分录每年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时候,在工作底稿当中都是一模一样的)

借:

营业成本(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

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折旧、摊销)

贷: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存货

(注:

第一个分录是按公允价值在合并报表当中增加了这些资产的价值,自然第二个分录就按公允价值的金额来补记折旧、摊销,这是属于少记的)

注意:

如果是编制第二年的抵销分录,则先做第一个分录,一模一样,我说了,要年年做嘛。

上面第二个分录要做两遍:

第一遍稍有不同,是总体记录以前年度补提折旧、摊销的合计额: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以前年度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的合计数)

贷: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存货

(注:

实际上就是调整阶段的第二个分录,只不过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来代替了“管理费用、营业成本”,且这个金额是以前所有年度的总和)

第二遍则一模一样,是本年度应补计的折旧、摊销。

借:

营业成本(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

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折旧、摊销)

贷: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存货

(一模一样)

补充说明:

为什么分录中的科目与我们做账的科目不一样?

原因是对于合并报表,这些分录都是写在工作底稿上的,又没做在账本上,而且,一张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一张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咱们是在这两张表的基础上编合并报表,我们在工作底稿中调整的,仅仅是报表上的数字,所以,当然科目就用的是报表上的科目,这可不是在做账啊,这是在调报表。

因此,大家应该理解了“调表不调账”这个说法。

第二步:

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中:

母公司控制了的企业,以及控股占51%以上的企业,是要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的,而且,对这些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是用成本法核算的。

然而,准则规定我们,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数字,是按权益法核算的数字,我们又不能改账本,只能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调整,这个就类似于追溯调整了,也就是我反复告诉大家要学好并掌握的转换的问题,用追溯调整的方法,在工作底稿中写出调整分录,这样,就计算出了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核算的价值。

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

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

这一点可不要忘记了。

我总结一下经常用到的调整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

投资收益

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

1、没有子目了,我们在调报表项目,不是做账,所以不要写子目。

2、如果做第二年的,那涉及利润的报表项目,如“投资收益”,要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来代替

第三步:

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上面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了,很简单的,实际解题当中一般就是五分钟就写完,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和转换掌握好了,头脑里再清楚的知道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那么,前面两步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就完成。

现在开始写抵销分录,抵销分录就五大模块,大家背下来,再用适当的题目练习几次就熟了,我现在把这五大模块总结给大家: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

股本(或实收资本)(子公司的)

资本公积(子公司的)

盈余公积(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的)

商誉(母公司按权益法算出来的商誉)

贷:

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那个数字)

少数股东权益

(注:

那些什么年末、年初什么的,能记就记,不能记就别记了,照我这样做,也一样会得分,但是,如果你非要写上年初数,年末数,要是弄错了,就肯定扣分)

 2、调整后子公司利润表与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

投资收益(母公司本年按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的)

贷:

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的盈余公积(子公司的)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的)

(注:

这儿可是要写上年初、年末了)

  3、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

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贷:

应收账款

借:

应收账款(提取的坏账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坏账准备涉及了递延所得税的,还要将递延所得税抵销)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是债券:

借:

应付债券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

投资收益

贷:

财务费用

借:

应付利息

贷:

应收利息

(注:

如果编制第二年的,涉及损益的项目,就用“未分配利润--年初”代替)

  4、存货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借:

营业收入(销售额)

贷:

营业成本(倒挤)

存货(未售出的存货*销售利润率)

借:

存货跌价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涉及递延所得税的: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

编制第二年的时候,也用未分配利润--年初代替涉及损益的项目)

5、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借:

营业收入(售价)

(一方为商品出售,一方购入作固资用)

贷:

固定资产--原价(利润)

营业成本(倒挤)

或:

借:

营业外收入(双方都是固定资产)

贷:

固定资产--原价

多提折旧、摊销:

借: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未实现利润/尚可使用寿命)

贷:

管理费用

注:

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用未分配利润--年初代替营业外收支

固定资产变卖或报废后: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

营业外收入

(注:

将分录中“固定资产--原价”用营业外收入代替)

同时,做本期多提折旧的抵销:

借:

营业外收入

贷:

管理费用

第四步:

编制合并报表,(参见教材例题)

例题

现在给一个例题,从这个例题当中,理解上面所说的四个步骤及分录。

甲、乙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2008年7月1日,甲以库存商品,定向发行股票取得乙公司80%股权,控制了乙公司,库存商品成本600万,已提跌价准备100万,公允价值400万。

股票面值1元,发行1200万股,股票市价2000万,股票发行费用30万,为取得股权发生费用160万。

合并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为:

股本1000万,资本公积100万,盈余公积300万,未分配利润400万,另,乙公司存货帐面价值1000万,公允价值1200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500万,公允价值1600万,无形资产5000万,公允价值5300万,其他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400万)。

其他相关资料:

1、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货售出了50%。

2、合并日时,乙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尚可使用5年。

3、2008年末,乙公司产生资本公积利得1000万,实现净利润1500万。

提取盈余公积10%,分配现金股利600万(为08年利润分配)。

4、2009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提取10%盈余公积,分配30%现金股利。

产生资本公积利得500万元。

09年末存货全部出售。

要求:

1、编写甲公司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

      2、编写合并日的抵销分录。

      3、编制08年末的抵销分录。

      4、编制09年末的抵销分录。

(大家注意:

股权的发行费用从溢价中扣除,为取得股权发生的费用是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商品是作销售处理的。

答案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

400*(1+17%)+2000+160=2628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628

    贷:

主营业务收入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68

      股本            1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0

      银行存款            160

借: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

    贷:

银行存款      30

借:

主营业务成本  5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

库存商品    600

2、合并日抵销分录:

(1)调整乙公司个别报表:

借:

固定资产    100

    无形资产    300

    存货      200

   贷:

资本公积    600

(2)按权益法调整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由于成本法与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核算是一样的,故不用调整)

甲公司产生商誉:

2628-2400*80%=708万元

(3)抵销分录:

借: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700  (100+600)

盈余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      400

    商誉          708 (2628-2400*8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2628

      少数股东权益  480

3、编制08年末的抵销分录:

(1)调整乙公司个别报表:

借:

固定资产  100

    无形资产  300

    存货      200

   贷:

资本公积    600 (此分录年年做)

借:

管理费用    40

    营业成本    100

   贷:

固定资产 10 (100/5*6/12)(半年折旧)

       无形资产 30 (300/5*6/12)(半年摊销)

     存货    100 (售出一半)

(2)按权益法调整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乙公司08年实现净利润1500万:

按公允价值调整净利润:

1500-140=1360万元。

甲公司享有1360*80%=1088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  1088

      贷:

投资收益    1088

    (分析:

成本法下,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不作处理,而在权益法下要按所占比例计算享有份额,故按权益法调时要增加上述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  8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分析:

成本法下不确认资本公积增加,权益法要确认,故增加此分录)

    借:

投资收益  48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480

      (分析:

成本法下,被投资企业分配现金股利,计入贷方“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不确认投资收益,而是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将这两个分录对比分析,故做上述分录。

成本法与权益法下分录我做出如下:

      成本法分录:

借:

应收股利  480    

            贷:

投资收益  480

      权益法分录:

借:

应收股利  48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80

      对比上面两个分录,因此做出的调整分录为:

借:

投资收益  48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480  )

    按权益法调整以后长期股权投资价值为:

2628+1088+800-480=4036万元。

    (3)抵销分录:

        借: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1700  (700+1000)

        盈余公积    450    (300+1500*10%)

        未分配利润  1010  (400+1500-140-1500*10%-600)

        商誉    708

        贷:

长期股权投资      4036

          少数股东权益      832  

        借:

投资收益    1088

        少数股东损益    272

        未分配利润--年初  400    

        贷:

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的盈余公积      15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1010

4、编制09年末的抵销分录:

  

(1)调整乙公司个别报表:

    借:

固定资产    100

      无形资产    300

      存货      200

      贷:

资本公积    600    (此分录年年做)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140

      贷:

固定资产  10  

        无形资产  30  

        存货    100  (此分录是上年影响,本年还得做,只不过“管理费用和营业成本”用“未分配利润”来代替了。

    借:

管理费用    80

      营业成本    100

      贷:

固定资产  20    (100/5)(09年少提折旧)

        无形资产  60    (300/5)(09年少计摊销)

        存货    100  (售出另一半)  (这是09年影响)

  

(2)按权益法调整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在第二年调整的时候,还要把上一年的调整分录再做一次,只是涉及损益的项目用未分配利润代替。

    借:

长期股权投资  1088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1088

    (分析:

成本法下,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不作处理,而在权益法下要按所占比例计算享有份额,故按权益法调时要增加上述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  8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分析:

成本法下不确认资本公积增加,权益法要确认,故增加此分录)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48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480

      然后再做09年的调整分录:

    09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按公允价值调整乙公司净利润为2000-180=1820万元。

甲公司享有份额1820*80%=1456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  1456

      贷:

投资收益    1456

      借:

投资收益  48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480  (09年分配30%现金股利,甲公司分得2000*30%*80%=480万)这个分录的调整原理同上一年。

      借:

长期股权投资  400  (500*8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按权益法调整以后长期股权投资价值为:

2628+1088+800-480+1456+400-480=5412万元。

  (3)抵销分录:

        借: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2200  (700+1000+500)

        盈余公积    650    (300+1500*10%+2000*10%)

        未分配利润  2030  

        商誉    708

        贷:

长期股权投资      5412

          少数股东权益      1176  

      借:

投资收益    1456

        少数股东损益    364

        未分配利润--年初  1010    

        贷:

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的盈余公积      2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