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821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docx

中考语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二讲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概念阐释】

  记叙文是初中阶段作文重点训练的文体。

一篇好的记叙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成功刻画。

成功的人物刻画不仅能使人物具体可感,更能透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同学们要想让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生动感人,就要学会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个性特征?

人物的个性特征就是一个人物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表现在思想、行为、品质、习惯等方面,区别于其他人物的、可以作为标志的显著特点。

  人物的个性特征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它往往存在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之中。

因此,融入了以上各种细节的人物描写,是我们突显人物个性特征的有效方法。

  【妙语导入】

  1.我爸爸有一双骇人的大眼,还有黑压压杂乱的浓眉压在眼皮上。

每当他想传授给我什么的时候,他就会突然猝不及防地靠近,提高音量,舞动他的浓眉,圆睁着眼睛,提醒我,我已经进入了他的怒气领域和力气范围。

  当然,技术上,我爸从未正式打过我,但是他发明了一种恶作剧的施暴方法,就是高高扬起他的巴掌,低头瞪着我,做出要掌掴的姿势,刹那间蒲扇式的手掌扇下来,结果只是和自己的另一只手掌拍击,在我耳边制造出巨大的声响来。

我吓得一抖,我爸大笑不已。

  ——蒋方舟《审判童年文字稿》

  2.终于,当她再一次准备将她的零用钱给那个“打一枪换个地方”的骗子乞丐时,我忍不住制止了她,赤裸裸地告诉她这里有很多乞丐都是骗人、骗钱的。

女儿听后愣怔了半天,但过后竟然说出了一句让我惊讶不已的话来:

“那万一有一个是真的呢?

”在女儿看来,她的那些施舍,只要有一次,仅此一次是真的,就值得了,那一次的温暖便胜过十次的哀凉。

  ——朱成玉《顺从一颗怜悯的心》

  3.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烈,红得悲壮。

他眯缝着眼睛,没有说话,默默地牵着马向山下走去。

他觉出寻找一块界碑,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敏捷、轻松了。

他担心,自己一旦猝然倒下,界碑会不会从此埋在积雪里,再不见阳光?

  ——王晓廉《界碑》

  【阅读心得】

  片段1是作家蒋方舟对自己儿时的父亲的回忆。

这段话正是运用了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把一个外表强悍内心慈爱的父亲活脱脱地推到我们面前。

“骇人的大眼”“黑压压杂乱的浓眉”,年轻的父亲首先从外貌上给儿时的“我”一种威慑感;“猝不及防”的动作情态,“舞动浓眉”“圆睁眼睛”的夸张神态,让父亲不怒自威。

这让读者看到父亲年轻时强悍的一面。

之后的恶作剧,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人紧张后又哑然失笑,原来父亲不过是纸老虎,想吓唬孩子罢了,并不是真的动手,动作描写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特征。

  片段2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女儿的那句天真的话语给了我们温暖的感动。

“那万一有一个是真的呢?

”简单的一句话如同一泓清泉洗涤着我们功利的心灵,让人感动感叹。

  片段3运用了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塑造出了边防站长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英雄形象。

值得一说的是,前面的景物描写“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烈,红得悲壮”,有力地烘托出了边防站长热烈悲壮的人生。

  通过这几段文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运用人物描写这一方法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魅力。

  【技法点睛】

  同学们对人物描写并不陌生,但对于一篇记叙文来说,特别是对于一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来,如何巧妙地运用人物描写,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下面这些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一、在人物要浮出文面时,如第一次出场,或有表示“看”的动作引导时,可以抓住机会,寥寥几笔,勾勒肖像重点轮廓。

如《故乡》一文中,作者对杨二嫂外貌的精妙描写,就顺着“见”这个动词不着痕迹地带了出来,极好地刻画了杨二嫂的这种小市民毫无教养、倚老卖老、仪态丑陋的形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往往最能抓住肖像传神之处。

简笔勾勒肖像的一个独特手法,就是通过描绘人物的眼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在人物要开口讲话时,自然地插入语气、语调、神态。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有很多同学在平常的作文中也能注意到这一点。

如果能在语言描写中努力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神态,如“他笑着回答……”“他一字一顿地说……”“他歪着脑袋问……”等,像这样以语气、语调、神态配合语言描写,常常能在点滴之间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三、动作描写中融入细节。

动作是人物的无声语言,是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生动精彩细致的动作描写,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

将细节描写融入人物的动作中,有时哪怕就是一个词,也能够很好地起到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作用。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鲁提辖、史进、李忠三人相遇,在潘家酒楼资助金氏父女时的一段动作描写中,“摸”和“取”,字眼虽然不新奇,但用得准确,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而出:

写鲁提辖的“摸”一字,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物的率性与豪爽;写史进的“取”一字,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物的冷静、大度与仗义;写李忠的同样是“摸”一字,我们看到的是李忠的小气与不好意思。

  四、在叙事中融入心理活动。

人总是有思想的,做任何事都有他的目的和原因,因此在叙事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就能把一个人写活,写真实。

  当然,人物描写只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最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如精选典型事例、对比烘托也能对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起到一定的作用。

  【仿写片段】

  1.不一会儿,她颤颤巍巍地向教学楼走来,竟然走进了我们班的教室。

同学们用鄙夷的目光齐刷刷地扫向她,可她似乎视而不见,大踏步迈进教室,直奔墙角的垃圾桶。

她满眼流露出欣喜,卸下背上胀鼓鼓的蛇皮袋,伸出赤裸的双手在脏兮兮的垃圾桶里不停地翻动着,臭气立刻弥漫在整个空气中,同学们都捂起鼻,大声说:

“好臭啦!

”刚巧,班主任进来了,老太婆见势不妙,背起蛇皮袋飞一般的逃走了。

“唉!

真讨厌,那么肮脏!

”同学们小声嘀咕着。

 ——江少杰《拾荒老人》

  2.那熟悉身影不正是我们的“牛”老师吗?

只见他身着一套黑色运动服,驰骋在篮球场上,像一匹黑马。

他投球的动作是那么娴熟!

他先把两腿一弓,身体顺势腾空跃起,两只大大的手掌将篮球使劲儿向上一托,那篮球在空中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正中篮筐。

“好——”,我们忍不住喝起彩来……

  ——柳欣《“牛”老师小传》

  3.黄新慢慢从座位上站起来,张了几次嘴巴,才一停一顿地说:

“我……我要申明:

我……我不是黄公望的后人,我是汪集人,但我不是报纸上的绿湾村的……”黄新还没有完全把话说完,就自动坐下了。

  “仓埠有徐源泉、肖耀南……”

  李老师瞪了他一眼,接着说:

“……仓埠的文化名人应该出自你们中间,好好读书吧!

下面发成绩单,领了的同学到楼下集合。

  ——林语《“他是黄公望的后人?

”》

  【练兵作品】

  记忆中最美丽的身影

  □林 语

  好一个阳光女孩!

我第一次看见她时,内心不禁蹦出这样的感慨。

那个时候,她梳着学生头,圆圆的脸上那双能笑的眉毛特别引人注意,正坐在运动会主席台上,帮宣传组的老师念稿子——“金懿锋同学,你是好样的,祝贺你在200米预赛中旗开得胜……”清脆甜美的声音在暖暖秋阳中播散,撒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同学告诉我:

“她就是彭雪!

  再次见到她时,是在上早学的路上。

那天深秋的寒雾浓重,我起得有点晚,担心要迟到了,一路小跑。

突然,一个架着拐匆匆赶路的身影就闯进我视线。

那只拐夹在女孩的右胳膊下,发出一连串的“嗒嗒”声,随着每一次“嗒嗒”声的发出,女孩便接连蹦两步,右裤腿空荡荡的,跟随着跳跃的节奏前后甩动起来。

我跑上前去,刚要超过她的时候,惊奇地发现——那个女孩,那个架着拐的女孩,那个只有一条腿的女孩就是……就是彭雪。

她大概是发觉了我打量她的目光,不好意思地朝我笑笑,像是在说:

起晚了,再不赶几步就要迟到了。

我的内心感到震惊——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女孩居然这么阳光。

  初冬的天气一直阴沉,一连几天的阴沉,一天下午上完课后,突然下起了小雨。

我疏忽了忘带雨伞,冰凉的冬雨让我望而却步,在教学楼的楼梯口处犹豫。

“嗒嗒”,彭雪架着拐,像一只快乐鸟似的蹦了过来。

“林语!

”——她居然一口叫出我名字——“没带伞吧!

”我望着她,右手架着拐,脸上笑盈盈地,左手在斜挂在右边的挂包中找什么东西。

“嘻嘻!

我有伞,我们一起走吧,你正好帮我打伞。

到我们家楼下的时候,伞就是你的了。

嘻嘻!

”她的笑声和热情,顿时化成一股感动的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看着她快乐的身影,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钦佩和感动。

  如今彭雪同学已经毕业了,但是她却像一只蝴蝶一直在我的脑海中飞舞,成为我记忆中最美丽的身影。

我常常反复地问自己,到底是她身上的哪一点感动了我?

多次思索后我才找到答案: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乐观的精神,有了乐观的精神,便能迸发出一种让人感动的热情与活力!

  点评

  作者选取了三个生活中的小片断来表现残疾学生彭雪的乐观、上进、热情的品质。

文章选材精当,主要运用了人物的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尤其是在动作描写中融入了细节描写,如“嗒嗒”的拐杖声。

  过年了,滚龙灯!

  □叶文博

  我的家乡在鄂东北,有年年滚龙灯的风俗,况且我们叶姓玩的是子孙灯(年年办灯),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敲锣打鼓、迎旗打伞,整个山村就沉浸在一片热闹、祥和中。

  过了正月,我就十六岁了。

我可不想再迎旗打伞充当仪仗,我想滚龙灯。

在头人大伯面前软磨硬泡了一个上午,他就是不答应,横竖就是一句话——“你以为滚龙灯是儿戏。

”最后实在被磨得不行了,他勉强同意发给我一条红绸子。

有了红绸子就可以加入滚龙灯的行列了,我心里那个乐呀。

没想到临出门,大伯又抛下一句话——“只许滚后三节。

  后三节就后三节吧。

村里的龙灯是用纸扎的首尾,缎子被面缝制的龙衣,一共有十一节。

滚龙灯个个都是成年壮汉,能够加入其中就不错了。

正月初四迎灯,初六出行。

出行那天,照例全族八条龙灯是要滚起来比一比的。

我并不心虚,因为去年我就偷偷试了一把,滚后三节,我不放在眼里。

  村东头的打谷场上,大伯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们这一条龙灯,特别是我。

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要好好地表现一番,我的目标可不是滚龙灯的后三节。

敬过龙神、点过龙睛后,八条龙灯终于滚起来了,我只顾使出全身气力。

二叔叔几次冲上来要替下我,都被我拒绝了;爸爸急得将闹锣一阵乱敲……

  午饭的时候,大伯找到我说:

“二子,我看你小子行。

有机会替替你二哥吧。

”大伯的话让我知道我今天的汗没有白流,而且我已经离我的目标不远,因为二堂哥滚的就是龙灯的二三节。

  接下来几天,走村串户,我们的表现一次又一次引起围观人们的喝彩。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灯时,我已经举着龙头的灯棍了。

送灯之前当然也有一番比拼,我心里没有底,几次把灯棍塞到大堂哥的手中,他都不接。

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二堂哥在一旁打气:

“莫怕,我在后面送好了,你就轻松了!

”鞭炮响了,我扎好马步,“哦——”一声长吼,大家都跟着应和起来;随即龙头在漫天烟雾中上下翻飞,忽左忽右,龙灯像是被注入了生命,活灵活现;十一根灯棍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扇面,龙灯上面扎的红丝带在舞动中呼呼作响……鼓声更紧了,锣声更密了,人们的欢腾到了极点。

  过了年,我又要长大一岁。

也许我滚龙灯时的表现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已经长成了大家期望的男子汉。

  点评

  这篇学生习作写得很细腻,很有生活气息,对人物语言、心理的刻画都非常成功。

尤其是在叙事中融入“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不服输的志气。

正是因为有了深刻的生活感受,才能写出这样真切的作文。

  面师傅“面一彭”

  □柳诗盈

  仓埠的油面好,这是尽人皆知的,又细又白,更重要的是劲道!

霜后的白菜煮仓子埠的油面,顶多再加个油煎的土鸡蛋,你要是说不想吃,那才怪!

  仓子埠有个“面一彭”,其实也可以写成“面一盆”,是个做面的高手。

听说他自十五岁起跟师傅学做油面以来,每天早上要和一大盆面,便得了“面一盆”的名号;只是再后来,因为老了,又姓“彭”,便被人恭敬地改作了“面一彭”。

  秋风起,天气凉,在温和、晃眼的秋阳里,有着上下两排黑窟窿的面架横七竖八地挤在仓子埠窄窄的小街两旁,左右两边都挂着刚刚上好棍的面。

彭老师傅穿行其中,头发已经花白,古铜面皮,手臂上青筋绷起,将每一挂面反复几次拉长,当那挂面拉得足够长的时候,便将下面的一根面棍插在面架下面一排的窟窿里。

这个时候的面架活像一架挂了弦的琴,好像能听到秋风在根根琴弦上吹出的乐声。

  彭老师傅的面坊不大,大概半间屋的样子。

进门就是一口搁在粗实木架上的大面缸,两个大汉都未必抱得过来,缸沿足有两寸厚,微微发青,印着四条蟠龙。

白花花的面粉倒在面缸里,木桶里的水一瓢一瓢地倒进去,彭老师傅的手慢慢地、有条不紊地,如同太极里的云手似的,在面缸中搅动。

最后一瓢水加进去,正好,不干也不湿。

白花花的面粉此刻变成了白花花的棉絮。

  彭老师傅高卷起袖口,把大抹衣的一角扎在腰间,扎稳马步,气沉丹田,全身青筋紧绷,脸色红胀,脖子像被酒烧红一样。

绷,捋,挤,按,……箩筐大的面团像是通了人性,随着彭老师傅的手忽左忽右,如同一只迷了路的绵羊在面缸里乱撞。

  “起——”随着彭老师傅一声大喊,那个白白的、圆圆的、软软的面团被他甩到面案上。

回首再看面缸,干干净净,似乎一尘不染。

随即,圆圆的面团又被彭老师傅牵出一个头,抽出一根娃娃手腕粗细的面条,一边在上面刷上黄黄的棉油,一边又细心地将它盘回刚刚揉面的面缸里。

  面缸盘满了,彭老师傅盖上厚厚的棉皮,它们一直要醒到第二天早上,再上棍、上架。

  彭老师傅待客,很简单也很隆重。

霜后的白菜,刚下架的面,鸡窝里摸出来的鸡蛋,不好吃,怎么可能!

  点评

  这篇学生习作将彭老师傅做油面的环节交代得清清楚楚,比喻句很新颖,特别是文中将彭老师傅和面的动作比做打太极拳,很有表现力。

动作描写的传神生动,塑造彭老师傅“面一彭”的形象,表现了彭老师傅高超的技艺。

  【作文升格】

  原文回放:

  我的“潮流妈妈”

  (“潮流妈妈”不如“潮妈”简洁、有时代感)

  一谈到妈妈,你也许就会想到那些整天在家里洗衣服做饭、擦桌子扫地的家庭妇女,可是我的妈妈就不同,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潮流妈妈”。

  每天早上,我的妈妈最爱做的事就是化妆。

她坐在镜子前,仔细看着(动词“看着”用得太平淡,不如改为“端详”,再加入情态的描摹,则更有表现力)自己的脸,仔细打扮,先打粉再画眉(动作描写不够细致,不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要用融入了细节的动作描写加以充实)。

这时我总爱说:

“妈妈,你画的眉毛一点也不尖!

”(语言不够俏皮,表意也不够明确,应该是以“柳叶眉”为美)妈妈总是接一句:

(这个位置加入神态描写,岂不更传神)“你懂什么!

”(这句话有些直白)打完了粉,画好了眉,又拿出一个刷子,在眼睛周围刷来刷去。

等到脸上每一个地方都照顾到了,她还要在镜子前,左看右看,看看还有什么不满意。

(表现力不够,可能是观察得不细,考虑插入神态、动作等人物描写,特别是要将动作描写细节化,突出妈妈不厌其烦的打扮过程,以表现妈妈爱打扮的特点。

  我家衣柜里挂满了新潮服装,随便拿一件,都有可能是我妈妈的。

每天上班前是她最忙的时候,(侧面衬托,好)她习惯在衣柜里翻天覆地地搜索一通,然后在镜子面前一件一件地试,穿上这件说:

“不行!

”(为什么“不行”,点出原因更真实更形象)又试试那件衣服说:

“不行!

  看到妈妈不厌其烦的样子,爸爸总爱奚落(怎样“奚落”?

具体写出来更生动真切)她,妈妈回答道:

“我这是想留住年轻。

”总得半个多小时以后,她才能找到自己喜欢(把“喜欢”改为“心仪”更别致)的衣服,穿在身上,还要再在镜子面前精心地整理一番,才乐呵呵地上班去。

  别以为我妈妈年过三十,就不喜欢追星,你要是和她谈明星,她能够说出的明星名字,恐怕比你还多咧!

有时电视机里放明星演唱会,她就在电视机前寸步不离,发呆一样地看(描写太粗线条,需要细致的刻画方能显出妈妈爱追星的特点)。

在她的房间里,墙上到处都贴着明星的海报,抽屉里到处是明星的歌碟(侧面衬托,好)。

唉,我的妈妈真可谓是明星的“超级粉丝”哟!

  妈妈喜欢潮流我也能够理解,我想她也是为了不从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落伍,永远留住自己的年轻漂亮。

我真心希望各位在家洗碗扫地、洗衣做饭的妈妈们赶快追求属于你们自己的潮流吧,也做一个永远年轻漂亮、美丽时尚的潮妈!

(表达不够简洁。

  升格建议

  这篇作文通过三个片断:

爱化妆、喜穿戴、乐追星来写妈妈喜欢追求潮流,视角新,选材典型。

但不足的地方也是明显的:

对人物的描写比较粗糙,特别是动作描写不够细致,不能起到体现人物精气神的作用。

建议:

  1.对人物的语言进一步润色(如第二段中的母子对话,第四段中的夫妻对话),使之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同时又符合人物的身份。

  2.在文中的语言描写前适当加入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描写,在一些表现人物动作的动词前也可以适当地加入神态描写,这样有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3.作文中,有一些动词的使用不够准确,因此影响了文意的表达,需要好好地推敲、选择最准确的动词。

(如第二段中妈妈打扮的过程,第五段中妈妈观看明星演唱会的表现),需要组织语言,细致地加以刻画。

  升格作文:

  我的“潮妈”

  □蔡晋

  一谈到妈妈,你也许就会想到那些整天在家里洗衣服做饭、擦桌子扫地的家庭妇女,可是我的妈妈就不同,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潮妈”。

  每天早上,我的妈妈最爱做的事就是化妆。

她坐在镜子前,仔细端详自己的脸,小心翼翼地打开粉底盒,轻轻拿出粉饼,细心地蘸上粉,在脸上慢慢地涂抹;然后再拿出眉笔,小心地勾出两条又弯又细又黑又尖的眉毛。

这时我爱跟妈妈开玩笑说:

“妈妈,你画的眉毛不像是柳叶,倒像是两条细细的虫子。

”妈妈总是头一偏,接一句:

“去你的,你不懂。

  眼睛上下的工夫,这还不算完。

她又打开眼影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软软的刷子,在自己的眼皮上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一直刷到她满意为止。

等到脸上每一个地方都照顾到了,她还要在镜子前仔细审视一番,左看右看,生怕脸上有半点瑕疵。

我家衣柜里挂满了新潮服装,随便拿出一件,都很有可能是我妈妈的。

我的潮妈每天都要为穿哪件衣服才能显示她的优雅气质而愁眉苦脸。

每天上班前是她最忙的时候,她习惯在衣柜里翻天覆地地搜索一通,然后在镜子面前一件一件地试,穿上这件说:

“不行,这件显得太泼辣吧!

”又试试那件衣服说:

“不行,这件衣服穿起来显得太胖了!

  看到妈妈不厌其烦的样子,爸爸忍不住了:

“别把镜子累倒了。

”妈妈很是委屈:

“我还不是想保持年轻?

”总得半个多小时以后,她才能翻到自己心仪的衣服,心满意足地穿在身上,还要再在镜子面前精心地打理一番,才乐呵呵地上班去。

  别看我妈妈年过三十,却像小女生一样喜欢追星,你要是和她谈明星,她能够说出的明星名字,恐怕比你还多咧!

有时电视机里放明星演唱会,她就在电视机前寸步不离,发呆一样地看,不是高举双手,为歌星欢呼加油,就是旁若无人,大声跟着里面的明星唱起来;再要不就是听着节拍,忘乎所以,手舞足蹈起来。

在她的房间里,墙上到处都贴着明星的海报,抽屉里到处是明星的歌碟。

唉,我的妈妈真可谓是明星的“超级粉丝”哟!

  妈妈喜欢潮流我也能够理解,我想她也是为了不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落伍,永远保持年轻漂亮。

我真心希望妈妈做一个永远年轻漂亮、快乐时尚的潮妈!

  升格小结

  对比升格前和升格后的作文,文章作了这样几处较大的改动:

  1.对第二段中妈妈打扮的过程、第五段中妈妈观看明星演唱会的表现进行了细描,从这些描绘中直接就可以看出妈妈追逐潮流时尚的热衷,突出了主题。

  2.对第二段中的母子对话、第四段中的夫妻对话进行了润色,更符合人物身份,更有生活情趣,特别能表现出妈妈对美的执著追求。

  3.更换了作文中的一些动词,如把“看着”改为“端详”,把“喜欢”改为“心仪”等等;字里行间,添加了一些神态描写,如“总是头一偏”“在镜子前审视一番”等等。

这样所叙之事更加真切,语言表现力大大增强,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总而言之,在升格作文时,作者加强了人物细节上的描写的表现力,对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误区警示】

  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必须注意:

  一要注意内容服从于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需要,忌异峰突起。

一篇作文写人也好,叙事也好,各种手法的运用都必须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细致刻画也是为了更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并不是任意为之。

忽视了这一原则,极容易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为写而写或随心所欲,洋洋洒洒,游离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之外,结果写得越多,问题越大,有碍文意的表达。

  二要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抓住特征,忌面面俱到。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无论哪一种人物描写,能够写的点都非常多。

面面俱到,想要把人物写精,往往会适得其反。

不如抓住人物特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到两点,或者是最能表现人物精气神的一点,把这一点写活,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就生动了。

  三要注意用笔简练、准确,忌苍白无力。

在叙事性文章写作过程中,能帮助我们去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内容往往只有一句话、半句话,有时甚至只是一个词、一个字。

在这一个词或一个字上,就要用真功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炼字”。

切忌用语平平淡淡、不痛不痒,没有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