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650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docx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潜在产量充分就业均衡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简答题

1.说明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解释总需求曲线可能移动的原因。

3.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4.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例是一条水平线,请解释它的含义。

5.简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并作图表示。

三、计算题

1.假定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2,劳动需求函数Nd=175-12.5(

),劳动供给函数Ns=70+5(

),试求当价格水平为1和1.25时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并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2.利用上两题的结论解释为何货币、产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点恰好在一个价格水平上?

3.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4.经济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为800,在P=l.25时,AD=AS。

已知C=120+0.75Yd,I=140-10r,T=80,C=100,名义货币供给M=150,P=1.25,货币需求L=0.25Y-8r,试求:

(1)政府购买增加25、价格水平上升至1.5前后的IS、LM方程。

(2)P=1.25和P=1.5时的利率水平r,消费C和投资I。

(3)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5.已知短期总供给函数为Y=15N-0.05N2,劳动需求函数Nd=155-11(

)。

劳动供给函数Ns=75+5(

),劳动者预期P=l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

如此时的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l000,价格水平为1,名义工资W=5,就业量N=100,试求:

(l)当政府支出增加导致AD曲线右移,且价格水平上升10%时,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出水平有何变化?

(2)因价格水平上升10%,工人要求相应增加10%的名义工资由此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价格水平上升15%时,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出水平有何变化?

四、论述题

1.说明在不同情况AS曲线形状的差异。

2.说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差异,并分别解释两者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

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就称为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

就是表示整个市场均衡时物价水平P与总需求AD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的曲线。

总供给:

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总供给函数:

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总供给曲线:

就是表示整个市场均衡时物价水平P与总供给AS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的曲线。

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

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潜在产量:

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充分就业均衡:

指短期均衡产量下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

此时失业率等于自然率。

长期总供给曲线:

指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总供给曲线,也就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

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

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二、简答题

1.说明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答: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

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

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

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

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2.解释总需求曲线可能移动的原因。

答:

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3.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答:

在长期中,无论是工资还是其他投入品的价格,都不具有粘性,而是具有完全的伸缩性。

因为在长期中,伴随价格的上升,所有成本要素的价格都是可以调整的,并最终会使成本上升的幅度赶上价格水平上升的幅度,从而恢复到以前的成本-价格比率。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厂商就不会因为价格水平的上升盈利。

这就意味着价格的上升不再能刺激企业部门增加产量,因而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不再相关。

于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

4.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例是一条水平线,请解释它的含义。

答: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

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

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5.简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并作图表示。

 答: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均衡的物价水平,此时,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衡。

如果用公式来表示,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就是:

    AD=f(P)………………………………(a)

    SAS=f(P)………………………………(b)

    AD=SAS………………………………(c)

    (a)式是总需求函数,即总需求取于物价水平P;

    (b)式是短期总供给函数,即短期总供给取决于物价水平P;

    (c)式是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为总需求(AD)与短期总供给(SAS)相等。

    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都为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a)式与(b)式中的价格(P)也都相等,是使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相等的均衡价格。

 

图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三、计算题

1.假定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2,劳动需求函数Nd=175-12.5(

),劳动供给函数Ns=70+5(

),试求当价格水平为1和1.25时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并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解:

当价格水平为1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Nd=175-12.5W

Ns=70+5W

均衡时:

N=100;W=6

因为短期生产函数的一阶条件:

=14-0.08N,由此解得产出为最大时的就业量N=175,因为均衡时的就业量100小于产出为最大时的就业量175,因此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当价格水平为1.25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Nd=175-10W

Ns=70+4W

均衡时:

N=100;W=7.5

同理,因为均衡时的就业量100小于产出为最大时的就业量175,因此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2.利用上两题的结论解释为何货币、产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点恰好在一个价格水平上?

解:

从第2题可看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在P=1和P=1.25的水平下,均衡就业都为100单位。

这时,短期产出就为Y=14N—0.04N2=1400-400=1000

这样,在P=1的价格水平下,由第1题知均衡国民收入y=1000;r=10。

根据第2题的结果,经济在此价格水平上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均衡的就业量N=100;名义工资=6;对应的短期产出为Y=14N—0.04N2=1400-400=1000。

因此,货币、产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点恰好在一个价格水平上。

3.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解:

(1)已知:

AS=250 AD=300-25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

AD=AS

  250=300-25P

  解得:

P=2;Y=300-25×2=250

(2)总需求上升10%的曲线:

Yd=Y×(1+10%)=(300-25P)×(1+10%)=330-27.5P

则新的均衡点为Y=250;P=2.9

(3)如供给上升10%,则AS=250×(1+10%)=275

新的均衡点位Y=275;P=1

4.经济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为800,在P=l.25时,AD=AS。

已知C=120+0.75Yd,I=140-10r,T=80,C=100,名义货币供给M=150,P=1.25,货币需求L=0.25Y-8r,试求:

(1)政府购买增加25、价格水平上升至1.5前后的IS、LM方程。

(2)P=1.25和P=1.5时的利率水平r,消费C和投资I。

(3)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解:

(1)由Y=C+I+G=120+0.75(Y-80)+140-10r+100

得IS曲线方程:

Y=1200-40r

LM曲线方程:

M/P=150/1.25=0.25Y-8r

即Y=480+32r

当政府购买增加25、价格水平上升至1.5后的IS、LM方程:

由Y=C+I+G=120+0.75(Y-80)+140-10r+125

得新的IS方程为:

Y=1300-40r

LM曲线方程:

M/P=150/1.5=0.25Y-8r

即新的LM方程为:

Y=400+32r

(2)当P=1.25时,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满足:

Y=1200-40r

Y=480+32r

解得:

Y=800;r=10

C=120+0.75(Y-80)=120+0.75(800-80)=660

I=140-10r=140-10×10=40

当P=1.5时,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满足:

Y=1300-40r

Y=400+32r

解得:

Y=800;r=12.5

C=120+0.75(Y-80)=120+0.75(800-80)=660

I=140-10r=140-10×12.5=15

(3)政府购买增加25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25的即挤出效应。

总支出和总产出不受影响,没有改变。

5.已知短期总供给函数为Y=15N-0.05N2,劳动需求函数Nd=155-11(

)。

劳动供给函数Ns=75+5(

),劳动者预期P=l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

如此时的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l000,价格水平为1,名义工资W=5,就业量N=100,试求:

(l)当政府支出增加导致AD曲线右移,且价格水平上升10%时,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出水平有何变化?

(2)因价格水平上升10%,工人要求相应增加10%的名义工资由此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价格水平上升15%时,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出水平有何变化?

解:

(1)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Nd=155-11(

Ns=75+5W

均衡时:

Nd=Ns,由此解得名义工资W=5.33,就业量=101.67,实际工资=4.85

产出水平=1008.21

这就是说,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均衡就业量从100增加到102单位,名义工资从5增加到5.33;实际工资从5下降到4.85;总产出水平由1000增加到1008.21。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Nd:

N=15511(W/1.15)

NS:

N=75+5(W/1.10)

均衡时:

W=5.67;N=100.77

这样,均衡就业量就从108单位下降到101单位;名义工资从5.33上升到5.67;实际工资从4.85上升到4.93元;产出水平从1008.21下降到1003.82。

四、论述题

1.说明在不同情况AS曲线形状的差异。

答:

(1)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增加总供给——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给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总供给曲线显示价格与数量之间正相关——短期总供给曲线。

①一般形式

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是一种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依据凯恩斯的货币工资的下降具有“刚性”的假设条件而得出的。

这一假设条件的含义是:

工人们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但却欢迎货币工资的上升;另一方面,工人们具有“货币幻觉”,即:

只看到货币的票面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格水平在不变的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

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

所以,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但在长期则转变为垂直线。

②特殊形式

在得到上述的总供给曲线后,西方学者还对该曲线加以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的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作为一条水平线,即把水平线当作为向左下方倾斜部分的近似值。

由垂直线和水平线段组成的曲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

它的意义是:

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后,不论价格水平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3)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或古典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

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

最后会时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的水平。

也就是说,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因此,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线。

2.说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差异,并分别解释两者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答: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十分相似,但是两者描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经济关系。

市场需求曲线描述的是单个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需求量之间的关,它用于说明在其他所有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市场需求的影响。

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所有产品价格的平均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它并不是单个市场需求曲线的简单加总。

同时,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曲线以纵轴表示单个商品的价格,以横轴表示该商品的产量,并假定其它商品价格及消费者的总收入保持不变。

而在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曲线上,一般价格水平沿纵轴变化,总产量和总收入沿AD曲线变化。

与此相反,在微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里,收入和产量是保持不变的。

最后,微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斜率为负,是由于消费者用其它商品来代替所讨论的商品。

如汽油价格上升导致对汽油需求量的下降,这是由于消费者用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代替乘坐私人汽车的结构。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商品来代替已变得较为昂贵的商品。

但是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则完全不同:

当总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支出数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必须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和降低总支出等手段在货币需求者之间进行分配。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的不同之处在于:

宏观需求曲线描绘的是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微观需求曲线则分析单个商品的表现。

宏观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效应,而微观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用其它商品替代涨价商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