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582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docx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23推断题

 

19(2017·天水中考)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

 Ca(OH)2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Fe3O4+4CO

3Fe+4CO2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 .

【解答】解: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C是碳酸钙,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则A、B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C能生成B,则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D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E,则此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由于D和E均是黑色固体,故D可能是四氧化三铁,E可能是铁;二氧化碳和F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和G,且G能生成F,故F可能是氢氧化钙,G是水,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F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

Ca(OH)2;

(2)G是水,F是氢氧化钙,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化合反应;

(3)A是一氧化碳,D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将四氧化三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Fe3O4+4CO

3Fe+4CO2;

(4)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填:

CaCO3

CaO+CO2↑.

 

22(2017·兰州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不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

A.O2、CuO、H2OB.Na2CO3、Na2SO4、NaOH

C.FeSO4、FeCl2、FeD.CaCO3、CaCl2、CO2

【解答】解: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选项错误.

C、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氯化钙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4(2017·庆阳中考)(7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1)A的化学式为______;A与C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

__________,D转化为E: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

(1)Fe置换

(2)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Ca(OH)2+CO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3)作食品干燥剂(合理答案均可)

点拨:

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D为氢氧化钙,B为红棕色固体,所以B为氧化铁或铜,由题意得F与B属于同类物质,且F可以生成氢氧化钙,所以F和B应该属于氧化物,即B为氧化铁,F为氧化钙,B可以生成单质A,所以A为铁,C能和B、A、D反应,所以推出C为酸(盐酸或硫酸),D可以转化成E,E可以转化成F,所以推出E为碳酸钙,将推出的物质带入框图,验证符合题意。

 

4(2017·湖州中考)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Y、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Y、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Y

A

CO2

Na2CO3

CaCO3

B

CuO

Cu(NO3)2

Cu(OH)2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A.AB.BC.CD.D

【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Y、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B、氧化铜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Cu(N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铜,故、Y、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C、HCl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Y、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D、M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Y、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故选:

B.

 

13(2017·东营中考)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B H2SO4 ;E CuSO4 .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氧化物 ,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 (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金属除锈 ,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解答】解: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A是铁,C是氧化钙,E是硫酸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B是硫酸;故答案为:

H2SO4;CuSO4;

(2)C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选择C氧化钙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等;故答案为:

氧化物;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答案合理即可)

(3)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4)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金属除锈、制氢气等;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

金属除锈;分解反应;

 

 

33(2017·哈尔滨中考)(4分)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E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

(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请回答:

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E_________;

②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___;

②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17·山西中考)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写一个),

D和E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2)B的化学式是(写一个),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答案与解析】

(1)HCl;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产生;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在氢之前。

(2)NaOH;2NaOH+CuSO4=Cu(OH)2↓+Na2SO4

 

13(2017·六盘水中考)(4分)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

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l)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_________。

(2)写出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13.

(1)Fe2O3;

(2)①3CO+Fe2O3

2Fe+3CO2;②Fe+CuCl2=FeCl2+Cu/Fe+Cu(NO3)2=Fe(NO3)2+Cu;

(3)复分解反应。

 

27(2017·玉林中考)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

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B→G____________。

 

19(2017·贵港中考)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E、F、G含有同一种元素,A、B、C、E、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F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两者分别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相反。

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与D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D+E+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

 

20(2017·广东中考)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则B是 C ,F的化学式为 H2CO3 .

(2)若B常沮下为气态,则A是 Ca .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此反应属 复分解 反应(填反应类型).

【解答】解:

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又是非金属单质,所以B是碳,碳转化成的氧化物又会生成酸,所以D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F是H2CO3;

(2)若B常温下为气态,又是非金属单质,所以B是氢气,A是金属单质,生成的氧化物会转化成碱,所以A是钠或钙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a;

(3)G+H的反应是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a(NO3)2+Na2CO3=CaCO3↓+2NaNO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C,H2CO3;

(2)Ca;

(3)Ca(NO3)2+Na2CO3=CaCO3↓+2NaNO3,复分解.

 

11(2017·深圳中考)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 CaO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③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则丙为Fe;若丙为Cu,则乙为 CuO (填化学式).

(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将铁片浸入 CuSO4等 (填化学式)溶液中

铁片表明析出 红色 固体

 

12(2017·遂宁中考)下图A~F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C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和Y能发生中和反应.F是厨房常见的调昧品之一。

(图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若反应(参是化合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0(2017·德阳中考)A、B、C、D、E、F、、Y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是一种混合物,A、B、Y是单质;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7的气体,D、E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的名称是 空气 .

(2)B与Y反应的条件是 点燃 .

(3)E+氧化铁→D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 .

(4)C+D+饱和食盐水→F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NH3+H2O+NaCl=NaHCO3+NH4Cl .

 

14(2017·达州中考)(6分)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常温下是液体,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B生成D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⑵D与另一物质反应生成E,另一物质的类别是(填:

酸、碱、盐或氧化物)。

⑶A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⑷E与F反应的。

14、(6分)⑴化合⑵酸⑶2H2O2MnO2===2H2O+O2↑

⑷CuCl2+Ca(OH)2=Cu(OH)2↓+CaCl2答案合理即可

 

26(2017·株洲中考)(5分)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省略)。

其中A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粉末,C为单质,H为蓝色沉淀,E、F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和H的化学式:

E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如果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及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也都看作复分解反应,图示6个转化关系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

 

21(2017·长沙中考)现有H2SO4、NaOH、Na2CO3、Ca(OH)2、BaCl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用A、B、C、D、E、F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诸分析后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H2SO4 .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解答】解: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C有四条连线,能与其它四种物质发生反应,因此C是硫酸,F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H2SO4;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20(2017·湘潭中考)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

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

【解答】解: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n>Cu>Ag,由3.2g铜、13g锌和2g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①n+2AgNO3=2Ag+n(NO3)2;②Cu+2AgNO3=2Ag+Cu(NO3)2

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

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

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y

n+2AgNO3=2Ag+n(NO3)2

65216

13g

解得:

=43.2g

Cu+2AgNO3=2Ag+Cu(NO3)2

64216

3.2gy

解得:

y=10.8g

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

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

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

C、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正确;

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故D正确.

故选B.

 

32(2017·邵阳中考)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乙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CO2 ;

(2)B的一种用途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CuO

2Cu+CO2↑ .

 

27(2017·郴州中考)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F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Fe D FeSO4 E H2 ;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②③ (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

2Fe+3CO2 ;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 干冰 ,其用途是 人工降雨 (任写一条).

故答案为:

(1)Fe,FeSO4,H2;

(2)②③;

(3)3CO+Fe2O3

2Fe+3CO2;

(4)干冰,人工降雨.

 

14(2017·孝感中考)(5分)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则B为______;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2)若A为人体胃酸的士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

则C物质的类别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氧化物;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4.

(1)O2;复分解反应;

(2)不一定;NaOH+NH4Cl=NaCl+NH3↑+H2O[或Ca(OH)2+NH4Cl=CaCl2+2NH3↑+2H2O]

 

16(2017·襄阳中考)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

 CaCO3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8(2017·武汉中考)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工业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7(2017·武汉中考)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2017·黄冈中考)

 

13(2017·随州中考)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有如下关系:

甲+乙→丙+丁.

(1)若甲、丙是单质,乙、丁是化合物,且甲乙均为黑色粉末,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 减少 (填“增加”“减少”“不变”或“无法确定”).

(2)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且丙是蓝色沉淀,则丁属于 盐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写出一个符合这一条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SO4+2NaOH=Na2SO4+Cu(OH)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