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565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docx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1.(3分)厨房中有下列物质:

①食盐②面粉③豆油④白糖⑤料酒,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②③⑤

B.

②⑤

C.

①④⑤

D.

②③

2.(3分)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食盐

C.

硝酸铵

D.

浓硫酸

3.(3分)下列试剂中,可用来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

酚酞试液

B.

石蕊试液

C.

稀盐酸

D.

二氧化碳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

解:

A、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4.(3分)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H2+O2

2H2O

B.

3CO+Fe2O3

2Fe+2CO2

 

C.

BaCl2+CuSO4═BaSO4↓+CuCl2

D.

Mg+2HCl2═MgCl2+H2↑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2H2+O2

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3CO+Fe2O3

2Fe+2CO2,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铁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BaCl2+CuSO4═BaSO4↓+CuCl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Mg+2HCl2═Mg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2011•威海)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结晶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A、根据不溶性杂质不会透过滤纸,溶液会通过滤纸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成比例进行分析,

C、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结晶的原理判断,

解答:

解:

A、过滤只能将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和溶液进行分离,而饱和溶液中溶质是均匀的分布在溶剂中的,不能够分离,故A错误,

B、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随着溶剂的蒸发,固体会逐渐的析出,故B正确,

C、蒸馏是将水提纯的一个过程,将水分离出来,氯化钠就随之析出了,故C正确,

D、结晶是将水分蒸发使晶体析出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体主要考查了在利用过滤、蒸发、蒸馏、结晶等提纯物质时的适用范围.

 

6.(3分)(2012•泸州)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

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解答:

解: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则溶液呈酸性,不是碱性,故A错误;

B、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则溶液一定呈碱性,故B正确;

C、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故C错误;

D、酚酞在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则溶液一定不是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液的pH以及指示剂的变色进行.

 

7.(3分)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下列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11:

10

 

B.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10:

1

 

C.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1:

1

 

D.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1:

9:

10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分析解答.

解答:

解:

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即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是10克,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10克;

A、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110g:

100g=11:

10,正确;

B、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110g:

10g=11:

1,故错误;

C、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100g:

10g=10:

1,故错误;

D、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10g:

100g:

110g=1:

10:

11,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结合题意细心分析才能正确解答,难度不大.

 

8.(3分)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分类

不同类物质

A

蒸馏水、白酒、稀硫酸、食醋

混合物

蒸馏水

B

CaO、H2O、CuO、NaCl

氧化物

NaCl

C

苛性钠、熟石灰、KOH、生石灰

生石灰

D

食盐、石灰水、硝酸铵、氯化亚铁

硝酸铵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蒸馏水、白酒、稀硫酸、食醋中,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其它属于混合物;CaO、H2O、CuO、NaCl中,其它三种都属于氧化物,氯化钠不是氧化物;苛性钠、熟石灰、KOH都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食盐、石灰水、硝酸铵、氯化亚铁,石灰水属于碱,食盐、硝酸铵、氯化亚铁都属于盐.

解答:

解:

A、蒸馏水、白酒、稀硫酸、食醋中,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其它属于混合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CaO、H2O、CuO、NaCl中,其它三种都属于氧化物,氯化钠不是氧化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苛性钠、熟石灰、KOH都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食盐、石灰水、硝酸铵、氯化亚铁,石灰水属于碱,食盐、硝酸铵、氯化亚铁都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3分)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溶液pH

C.

过滤

D.

量取液体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进行分解答;

B、根据溶液pH的测定方法分析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分析解答;

D、根据滴加液体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错误;

B、测定溶液pH的方法正确;

C、过滤时应该使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D、胶头滴管不能伸进量筒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力不同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考虑.

B、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C、根据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D、粒子是不停运动的.

解答:

解:

A、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A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

C、植物油和水构成的分子不同,性质不同.由于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故C正确.

D、根据微观粒子的性质可知,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不停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看当温度、溶剂的量一定的情况下,溶质是否能再溶解;而浓溶液、稀溶液判断的依据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质量分数大的是浓溶液,质量分数小的是稀溶液.

 

11.(3分)(2013•朝阳模拟)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某学生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CaCO3和Ca(OH)2

B.

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C.

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

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因此,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掉下的白色固体,可能为碳酸钙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可使用无色酚酞进行检验;

解答:

解:

根据实验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不能得出一定含碳酸钙,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根据实验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该白色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注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要检验碳酸钙需用盐酸,不能根据固体溶于水有不溶物来判断.

 

12.(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c中的水倒吸进入b中

B.

导管处有气泡冒出

 

C.

气球胀大

D.

无明显现象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气体被消耗,压强减小,锥形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水倒吸;

解答:

解:

CO2与挤入的NaOH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产生压强差,使试管里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故选:

A

点评:

本题利用化学反应中反应生成气体或消耗气体而产生的压强差问题,是一道理化结合题,考查了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13.(3分)做完实验后,试管壁上往往附着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需要先用某种试剂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请选择溶解残留物的试剂,把相应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制备乳浊液后的植物油 D ;

(2)紫色的固体碘 A ;

(3)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 

A.酒精B.稀盐酸C.食盐水D.洗洁精.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应考虑加一种乳化剂使之发生乳化作用,再用水冲洗.

(2)碘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3)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时,可先用酸(如稀盐酸、稀硝酸)液与之反应,再用水冲洗;

解答:

解:

(1)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应考虑加一种乳化剂使之发生乳化作用,再用水冲洗,故选洗洁精;

故选D.

(2)碘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故选A.

(3)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时,可先用酸(如稀盐酸、稀硝酸)液与之反应,再用水冲洗;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为碳酸盐可用稀盐酸来洗;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化学反应和发生乳化作用来清洗玻璃仪器,引导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具体方法.

 

14.(7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解度/g

物质

0

20

40

60

8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Ca(OH)2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A是 硝酸钾或KNO3 的溶解度曲线.

(2)8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当80℃的该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88.4 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法或冷却饱和溶液 .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氯化钠或NaCl 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 CE (填字母序号).

A.升温B.加入该溶质C.加入适量水D.降温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的比B大;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g,因此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80℃的该溶液降温到20℃时,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120g﹣31.6g=88.4g;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或NaCl,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

加入适量水,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解答:

解:

(1)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的比B大,因此A是硝酸钾,故答案为:

硝酸钾或KNO3

(2)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g,因此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80℃的该溶液降温到20℃时,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120g﹣31.6g=88.4g;故答案为:

不饱和;88.4;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或冷却饱和溶液,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的比B大,故答案为:

降温结晶法或冷却饱和溶液

(4)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或NaCl,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

加入适量水,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

氯化钠或NaCl;CE;

(5)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故答案为: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12分)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 红 色;

(2)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碱 ;

(3)图1中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Cl+Fe2O3═2FeCl3+3H2O ;

(4)图1中选用合适的物质验证性质⑤,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5)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OH﹣、H+、H2O ;

(6)镁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是 有气泡冒出,触摸容器壁感到发烫 ,图3是二者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Mg、H+ (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H2、Mg2+ ;

(7)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原因是 稀硫酸和稀盐酸解离出的阴离子不同,或稀盐酸溶液中有氯离子,而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的是硫酸根离子 .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1)利用石蕊遇酸的变色情况分析即可;

(2)综合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可对A的类别进行判断;

(3)根据铁锈的成分结合与盐酸反应的产物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即可;

(4)酸与盐的反应一定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5)根据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进行解答.

(6)根据图3中的信息结合镁和盐酸反应的原理及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7)运用稀硫酸和稀盐酸都含有氢离子,不同的酸根离子具有不同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

解:

(1)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色,所以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红,故填:

红;

(2)综合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可知:

除去盐酸能与指示剂、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反应外还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填:

碱;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Cl+Fe2O3═2FeCl3+3H2O;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5)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所以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OH﹣、H+、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6)镁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是产生气泡,图3是二者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Mg、H+,产生的新微粒是H2、Mg2+;

(7)盐酸和硫酸都是酸,但前者不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而后者却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原因是:

二者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氯离子与钡离子不能形成沉淀,而硫酸根能与钡离子形成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

(1)红;

(2)碱;(3)6HCl+Fe2O3═2FeCl3+3H2O;(4)CaCO3+2HCl═CaCl2+H2O+CO2↑等;(5)复分解反应;OH﹣、H+、H2O;(6)有气泡冒出,触摸容器壁感到发烫;Mg、H+,H2、Mg2+;(7)稀硫酸和稀盐酸解离出的阴离子不同,或稀盐酸溶液中有氯离子,而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的是硫酸根离子.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与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7分)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某同学将其编号为A、B、C,且各取少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实验

A+B

A+C

B+C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1)A是 Na2CO3 ,B是 Ca(OH)2 ,C是 HCl ;(填物质化学式)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题意,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A+B反应产生沉淀,A+C反应产生气泡,B+C反应物明显变化,A分别能与B、C反应生成沉淀、气泡;据此结合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由题意,三瓶失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