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
小学科学专业发展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如谈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感受颇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以为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是科学探究技能中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科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怀疑等科学精神。
一、 数据收集及分析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的学习,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科学课强调对事物不仅有在质上的认识,更要从量上的分析得出结论。
定量分析会使学生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范围也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
学生接触到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这些数据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多。
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辨别和选择有用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自觉运用数据来进行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
通过对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统计发现,小学阶段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增强,此类课型迅速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开始的收集一些单一的数据,到后来收集对比数据或多组数据,并分类,画出统计图等等。
二、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科学数据的收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关键。
而在小学探究实验中,往往由于实验器材的选择、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观意识等,造成收集的数据不准确,学生很难从中找到科学的普遍规律。
如:
我在教学《水结冰了》一课时,由于课堂上学生采用的是酒精温度计,各组测出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为—1℃或—2℃,没有一个组测得0℃。
这样的结论是有背于科学结论的,但是,又确确实实是学生亲身所经历,这种错误的经历直接影响到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后来,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时,我把酒精温度计换成了水银温度计,避免了如此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
“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一个探究实验,教师都必须在课前进行亲自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得到比较准确可行的数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让学生明白如何控制好应变量和不变量,然后再进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如:
一位教师执教《拱形的力量》一课时,在学生研究了平桥和拱桥的承受能力实验后,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平桥
8
3
1
10
2
3
3
3
2
2
4
拱桥
11
6
10
12
14
14
10
6
6
11
14
得到的共识是:
拱形承受能力大。
但在数据中,发现同样一张平桥,各组实验中获得的承受力的能力却有很大的悬殊,一些承重能力强的甚至是超越了个别组的拱桥的承载能力。
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教师活动前的指导有重要的关系。
教师对活动的要求不明确,如:
这个实验主要是研究平桥和拱桥的承载能力,作为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很重要,但教师却没有重点要求。
而是演示实验方法。
这样的效果就很差了,之后就导致的情况有:
部分学生在做平桥的时候,将平桥两端在书本上的地方用手拉住按住,不让其变形;部分做拱桥的时候,将拱桥的拱足两端放入书本中间(即用书本抵住了拱足)。
如此,这样实验的学生活动得到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有了很大的差距。
同时也影响与后来拱形承载更大力的探究活动,有些小组利用了1、2个螺母去抵住拱足的时候,拱承载能力却没有之前实验的能力强。
另外,有些错误的数据是由于学生的主观意识造成的,特别是一些通过感官观察描述的探究数据。
这样的无效数据让学生反思是觉察不出来的,如果讨论又会进入诡辩和争论。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果断出击,消除干扰主观意识的因素。
通过改进实验、重做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所在。
我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上《测量摆的快慢》一课时,做“改变摆的幅度”的实验,学生推测:
摆的幅度越大摆的速度越快。
有1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是:
小于150
150
大于150
第一次
22
23
24
第二次
23
24
25
第三次
21
22
23
学生得出了符合主观推测的错误数据。
在讨论中该组同学坚持认为自己的数据很准确,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争持不下。
很显然,并不是因为误差,是由于学生主观意识的影响。
我并没有否认他们的数据,而是要求他们演示给同学们看,并让他们把摆动幅度的调节更为精确,改为50、100、150、200、250、300。
由于增加摆幅的改变,有效地消除了主观意识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地发现了自己数据的错误。
那些由于学生主观意识造成的错误数据,是最难发现的,需要教师敏锐的眼光和高超的课堂调控技巧。
三、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分析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科学教学中,倡导让学生亲历探究,提出问题只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收集证据,让学生对收集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以利于学生最终获得正确的科学认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花了大量时间在实验准备和实验操作阶段,而真正用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上的时间很少,只是看见数据的一些表面现象,而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东西往往被我们忽视。
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首先,强调解释要从探究数据出发。
在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很难分清探究数据与解释。
他们常常在探究的同时进行直觉思维,又把自己的直觉思维所得当作了观察到的现象。
如“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中,有些学生在记录表的“观察到的现象”和“我们的结论”两栏里,都填上了“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
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混淆了数据与解释。
忽视了解释是需要依据的,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任意得出了结论。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分清证据和解释。
在让学生作解释时,教师应强调解释应从探究数据出发,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直觉,也不是依据自己的某种想法。
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证据和解释记录下来,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整理,三思而后言。
对学生的解释,应经常运用“你的解释依据的是什么?
”“从哪些数据中得出来的?
”这样的问句追问;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解释时,出示探究数据,运用“根据这些数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语句表述。
这些问题和语句可以促进学生在做出解释时重视探究数据,知道自己的解释所依据的是什么。
经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解释需要依据探究数据,结论与数据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
其次,引导学生辨别探究数据的有效性。
科学分析需要以探究数据为依据。
只有探究数据的真实有效,才能保证解释的科学合理。
因此,在对探究数据进行分析之前,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数据进行辨别。
一个人、一个小组的探究往往是有限的,通过交流,就可以彼此分享探究过程和探究数据。
在交流中,可以增加发现那些无效探究数据的可能性。
如果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强调探究过程的可重复性。
当学生面对数据时,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谨慎审视探究数据的好习惯。
如:
“蚯蚓喜欢潮湿的泥土吗”的实验中,有个小组进行了5次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潮湿
0
1
0
0
1
中间
0
0
1
2
1
干燥
5
4
4
3
3
结论
不喜欢潮湿的泥土
该组同学通过自己的反思,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数据有问题,就根据自己的数据得出了“蚯蚓不喜欢潮湿的泥土”结论。
然而,通过交流,与其他组的泥土比较,就发现了问题。
原来他们把潮湿的泥土弄成了糊状,蚯蚓当然不喜欢生活在糊泥里。
因此,讨论和交流是获得正确的探究结果的重要步骤,也是发现无效探究数据的好方法。
再次,运用多种方法呈现探究数据。
数据真实有效,就会使解释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很强的说服力。
但科学探究数据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探究数据简单,分析起来轻松自如,解释结果也能使人一目了然;如果数据复杂,呈现时又杂乱无章,不仅分析它会感到困难,还会降低解释的说服力。
所以,应该考虑整理这些数据,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探究数据。
这样,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对探究数据作出正确的分析,使解释结果更令人信服。
科学教材中,就有许多呈现探究数据的方式,如:
表格、柱状图、饼形图、形象表达等。
在引导学生科学分析数据时,应根据不同的数据来选择运用。
对于一些说明事实中的绝对数量的,力求统计数字准确的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的方式呈现,如:
《我们的大丰收了》一课中,对凤仙花种子数量的统计,使用柱状图的话,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可视化,极大地方便了对数据的解释。
对于一些需要比较的数据,就可以采用表格方式呈现,如:
《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单摆实验”获得的数据较多,用表格展示,“影响单摆速度的因素”显而易见。
还有些是反映某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的数据,可采用饼形图,它的特点是中心事物突出,直观感强。
各种呈现数据的形式要灵活运用,教师应适时点拨,随时渗透,善于把其它学科中学过的方法引入科学课。
有时,探究数据的规律和信息是多方面的,很难用一种方式完全展示。
这时,不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数据。
如:
四上《天气》单元,《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对降雨量的统计就是采用了表格和柱形图相结合的方式。
用表格使学生对每一周的降雨量有清晰地了解,通过柱形图可以清楚地知道降雨的分布情况,以及每天的降雨量对比。
通过这种方式整理和展示数据,学生对降雨量的分析就容易得多了。
为了充分利用好探究数据,进行合理的科学解释,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探究数据展示的方式,使学生的解释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
数据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重要的实证依据之一,它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进行实证的重要事实依据。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正确收集数据,作出合理分析与解释。
利用不同的数据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形成新的科学认识,提高学生探究水平
剖析实验数据,为教学把脉问诊
——《热起来了》两组实验数据引发的思考
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摘要]实验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使科学课堂变得严谨、简练、高效。
遗憾的是,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数据的处理很不到位,忽略了数据中蕴含着的科学教育内涵。
有鉴于此,本文以某课的原始实验数据为例,对“如何面对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如何面对数据和结论的不一致”、“如何面对缺失的数据和结论”、“如何面对小组综合能力不强”和“如何优化实验设计”等方面展开思考,按实例呈现、原因推测、教学启示的形式进行剖析,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反思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让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实验数据结论剖析原因启示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第17条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及时地把有关的数据收集起来,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目前,大家对此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定量研究,让学生运用测量、调查、统计等实验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概念和实验结论。
遗憾的是,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数据的处理很不到位。
学生辛辛苦苦收集的实验数据,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分析,往往是从中挑选一两个数据轻易地推导出结论,对那些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肆意否决,忽略了数据中蕴含着的科学教育内涵。
前些时候,我参加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热起来了》一课。
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探究活动,分别是“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和“衣服能保温吗”。
课后,我把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单都收集在一起,将所有的实验数据输入汇总表。
实验一: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1
13℃
13℃
14℃
15℃
能
2
10℃
10.5℃
11℃
10.5℃
不能
3
16℃
16℃
16℃
16℃
不能
4
13℃
13℃
15℃
15℃
不能
5
11℃
11℃
11℃
11℃
不能
6
10℃
12℃
13℃
14℃
能
7
16℃
15℃
15℃
15℃
不能
8
——
12℃
12℃
14℃
不能
9
11℃
13℃
14℃
15℃
能
10
13℃
13℃
13℃
12℃
不能
实验二:
衣服能保温吗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1
40℃
40℃
38℃
37℃
——
40℃
39℃
37℃
36℃
2
60℃
58℃
57℃
55.5℃
能
60℃
55℃
54℃
51.5℃
3
49℃
46℃
45℃
44.5℃
能
48℃
45℃
44℃
43.5℃
4
62℃
59℃
58℃
57℃
能
62℃
54℃
53℃
50℃
5
43℃
43℃
43℃
43℃
能
40℃
41℃
40℃
39℃
6
56℃
55℃
54℃
53℃
不能
56℃
55℃
54℃
53℃
7
49℃
46℃
44℃
43℃
能
48℃
47℃
45℃
44℃
8
66℃
62℃
61℃
60℃
不能
70℃
——
62℃
60℃
9
46℃
44℃
43℃
43℃
——
46℃
44℃
43℃
43℃
10
73℃
66℃
64.5℃
64℃
不能
73℃
66℃
65℃
64℃
对这两个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的问题,比如:
学生的结论和“正确结论”不一致,学生的结论和自己的实验数据不符合,学生的实验数据不能清晰地推导出科学概念……剖析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还可以反思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让教学更有实效。
思考一:
如何面对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
两个实验中,得出结论为“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和“衣服不能保温”的各有3个小组,相关组别和具体数据如下:
结论为“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3个实验小组数据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1
13℃
13℃
14℃
15℃
能
6
10℃
12℃
13℃
14℃
能
9
11℃
13℃
14℃
15℃
能
结论为“衣服不能保温”的3个实验小组数据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6
56℃
55℃
54℃
53℃
不能
56℃
55℃
54℃
53℃
8
66℃
62℃
61℃
60℃
不能
70℃
——
62℃
60℃
10
73℃
66℃
64.5℃
64℃
不能
73℃
66℃
65℃
64℃
让我们来分析这些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个实验中的1、6、9小组衣内温度确实有所增加,每次测量的温度增加值大约是1℃。
第二个实验中的6、8、10小组包毛巾和不包毛巾的烧瓶水温的降低情况基本上同步,可见有没有衣服包裹对烧瓶水温的变化影响不大。
当然,这样的结论和我们的“正确结论”是相违背的。
★原因推测:
1.实验器材的问题
说实话,我们教学中所用的温度计一般是玻棒温度计,其测量的精密程度往往很不理想。
比如,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气温,用不同的温度计测出的数值往往是不一样的。
温度变化时,不同温度计的变化数值也往往会有差别。
2.实验操作不规范
做第一个实验时,有些组的衣服是原来穿在身上的外套,虽然提前几分钟脱下,但多少残留了一些身体的热量,所以测量时衣内温度时出现了温度下降的趋势。
另外,在用衣服包裹温度计时,有些同学把手按在温度计的液泡处,虽然隔了层衣服,但还是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启示:
1.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器材是影响实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课中的温度计教师应该要进行挑选,事先把所有的温度计放在热水中观察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然后再把比较接近的温度计提供给同一小组。
学生实验用的热水,不仅要控制容器里水量的一致性,还要保持初始温度尽可能相同。
2.教师“下水”做实验
要让学生做的实验,课前教师要先去做一做,不是一遍,而是反复多遍尝试,发现实验中较难控制的无关变量,分析难以控制的原因所在,一一寻求对策。
比如,用怎样的衣服做实验效果比较明显,用衣服包温度计时采用怎样的方式比较合理,烧瓶的水量多少更有利于观察和测量……
3.引导学生寻求解决对策
当违背“正确结论”的数据出现时,我们要勇于引领孩子去思考、去发现:
重视事实根据,合理怀疑;倾听和考虑他人的不同观念或解释;避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判断;避免或将某结论不恰当地进行推广;注意考察任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重现性;多次实验,根据新的证据,怀疑、修改自己的意见。
直到找到问题的结症所在,再进行重复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有否变化。
思考二:
如何面对数据和结论的不一致
实验一有七个小组得出“衣服不能增加热量”的结论,实验二有五个小组得出“衣服能保温”的结论,但两个实验都有几例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实验一: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2
10℃
10.5℃
11℃
10.5℃
不能
4
13℃
13℃
15℃
15℃
不能
8
——
12℃
12℃
14℃
不能
实验二:
衣服能保温吗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3
49℃
46℃
45℃
44.5℃
能
48℃
45℃
44℃
43.5℃
7
49℃
46℃
44℃
43℃
能
48℃
47℃
45℃
44℃
实验一中的2、4、8三个小组测量的衣服内温度是逐渐上升的,若根据这些数据应该是指向“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结论,与“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结论显然是不相符合的。
实验二的3、7两个小组也存在着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不过这些数据比较隐性,需要细心辨析才能发现。
让我们先来分析第3小组的数据,排除两个烧瓶里的初始水温存在着1℃温差这一因素,无论是在烧瓶外包裹毛巾还是不包裹毛巾,其温度下降变化出现惊人的一致,故只能说“衣服不能保温”。
而第7小组则出现更戏剧的现象,包裹毛巾的烧瓶里水温下降比不包裹毛巾的更快,也许后面的结论说“衣服能降温”可能更合适。
★原因推测:
1.用已知概念代替结论
在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在探究的同时进行直觉思维,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任意得出结论。
在本课学习中,有些学生早就有了“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但可以防止热量的流失”的前概念,故他们没有真正把实验数据当回事,填上与实验数据相违背但符合常理的结论。
2.缺乏数据分析能力
在科学记录中,有些实验的数据显得相当复杂,对于这样的数据,学生就不容易把握了。
比如第二个实验中的数据,不仅要考虑到初始温度的不同,还要考虑变量控制下的两个烧瓶水温变化,若学生不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比较,就很难发现其中隐含的内在联系,自然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启示: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科学态度是造就栋梁的重要条件,而科学态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比如,让学生作结论时,教师应强调结论应从探究数据出发,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直觉,也不是依据自己的某种想法。
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证据和结论记录下来,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整理,三思而后言。
经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结论需要依据探究数据,结论与数据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的结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结论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
实验获得充分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获得理论上的证据。
整理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数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
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同时考虑如何选择相关的证据及解释奇异数据。
思考三:
如何面对缺失的数据和结论
第一个实验中,第8小组没有记录衣外温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室温。
在第二个实验中,第8小组没有记录一分钟后的不包裹毛巾的烧瓶水温,1、9组没有写出实验结论,如下表:
实验一: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8
——
12℃
12℃
14℃
不能
实验二:
衣服能保温吗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1
40℃
40℃
38℃
37℃
——
40℃
39℃
37℃
36℃
8
66℃
62℃
61℃
60℃
不能
70℃
——
62℃
60℃
9
46℃
44℃
43℃
43℃
——
46℃
44℃
43℃
43℃
★原因推测:
1.没有及时采集原始数据
在进行定量实验研究时,学生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毛病,不是没有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就是忘记了相关数据的测量,有时干脆胡乱写个数据充数。
从这点上看,该组学生还是比较诚实的,不过实验数据的缺失对实验结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缺乏概括能力或时间不够
1、9小组没有实验结论,原因就比较复杂,也许是学生无法分析数据,也许是时间不够不能及时进行概括。
若按照常理去分析,第1小组的结论是衣服能保温,第9小组的结论是衣服不能保温。
☆教学启示:
1.提高数据重要性的认识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推导得出结论,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获得了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记录每一个信息和数据,不随意修改;
(2)不在观察测量数据中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不随意丢失资料;(3)重视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以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4)明确数据越充分、样本越大,与越多的事实相一致,越令人信服;(5)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
2.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时间是保证科学探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课堂中,要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沉浸在科学活动中。
学生的猜想一定要在课堂内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归类,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按照教师的意图去验证规定的猜想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猜想,这样不仅扼杀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