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465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docx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分析的探讨

 

    

        小学科学专业发展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如谈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感受颇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以为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是科学探究技能中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科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怀疑等科学精神。

一、       数据收集及分析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的学习,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科学课强调对事物不仅有在质上的认识,更要从量上的分析得出结论。

定量分析会使学生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范围也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

学生接触到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这些数据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多。

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辨别和选择有用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自觉运用数据来进行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

通过对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统计发现,小学阶段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增强,此类课型迅速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开始的收集一些单一的数据,到后来收集对比数据或多组数据,并分类,画出统计图等等。

二、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收集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科学数据的收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关键。

而在小学探究实验中,往往由于实验器材的选择、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观意识等,造成收集的数据不准确,学生很难从中找到科学的普遍规律。

如:

我在教学《水结冰了》一课时,由于课堂上学生采用的是酒精温度计,各组测出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为—1℃或—2℃,没有一个组测得0℃。

这样的结论是有背于科学结论的,但是,又确确实实是学生亲身所经历,这种错误的经历直接影响到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后来,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时,我把酒精温度计换成了水银温度计,避免了如此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

“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一个探究实验,教师都必须在课前进行亲自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得到比较准确可行的数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让学生明白如何控制好应变量和不变量,然后再进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如:

一位教师执教《拱形的力量》一课时,在学生研究了平桥和拱桥的承受能力实验后,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平桥

8

3

1

10

2

3

3

3

2

2

4

拱桥

11

6

10

12

14

14

10

6

6

11

14

得到的共识是:

拱形承受能力大。

但在数据中,发现同样一张平桥,各组实验中获得的承受力的能力却有很大的悬殊,一些承重能力强的甚至是超越了个别组的拱桥的承载能力。

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教师活动前的指导有重要的关系。

教师对活动的要求不明确,如:

这个实验主要是研究平桥和拱桥的承载能力,作为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很重要,但教师却没有重点要求。

而是演示实验方法。

这样的效果就很差了,之后就导致的情况有:

部分学生在做平桥的时候,将平桥两端在书本上的地方用手拉住按住,不让其变形;部分做拱桥的时候,将拱桥的拱足两端放入书本中间(即用书本抵住了拱足)。

如此,这样实验的学生活动得到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有了很大的差距。

同时也影响与后来拱形承载更大力的探究活动,有些小组利用了1、2个螺母去抵住拱足的时候,拱承载能力却没有之前实验的能力强。

另外,有些错误的数据是由于学生的主观意识造成的,特别是一些通过感官观察描述的探究数据。

这样的无效数据让学生反思是觉察不出来的,如果讨论又会进入诡辩和争论。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果断出击,消除干扰主观意识的因素。

通过改进实验、重做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所在。

我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上《测量摆的快慢》一课时,做“改变摆的幅度”的实验,学生推测:

摆的幅度越大摆的速度越快。

有1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是:

 

小于150

150

大于150

第一次

22

23

24

第二次

23

24

25

第三次

21

22

23

学生得出了符合主观推测的错误数据。

在讨论中该组同学坚持认为自己的数据很准确,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争持不下。

很显然,并不是因为误差,是由于学生主观意识的影响。

我并没有否认他们的数据,而是要求他们演示给同学们看,并让他们把摆动幅度的调节更为精确,改为50、100、150、200、250、300。

由于增加摆幅的改变,有效地消除了主观意识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地发现了自己数据的错误。

那些由于学生主观意识造成的错误数据,是最难发现的,需要教师敏锐的眼光和高超的课堂调控技巧。

三、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分析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科学教学中,倡导让学生亲历探究,提出问题只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收集证据,让学生对收集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以利于学生最终获得正确的科学认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花了大量时间在实验准备和实验操作阶段,而真正用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上的时间很少,只是看见数据的一些表面现象,而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东西往往被我们忽视。

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首先,强调解释要从探究数据出发。

在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很难分清探究数据与解释。

他们常常在探究的同时进行直觉思维,又把自己的直觉思维所得当作了观察到的现象。

如“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中,有些学生在记录表的“观察到的现象”和“我们的结论”两栏里,都填上了“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

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混淆了数据与解释。

忽视了解释是需要依据的,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任意得出了结论。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分清证据和解释。

在让学生作解释时,教师应强调解释应从探究数据出发,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直觉,也不是依据自己的某种想法。

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证据和解释记录下来,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整理,三思而后言。

对学生的解释,应经常运用“你的解释依据的是什么?

”“从哪些数据中得出来的?

”这样的问句追问;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解释时,出示探究数据,运用“根据这些数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语句表述。

这些问题和语句可以促进学生在做出解释时重视探究数据,知道自己的解释所依据的是什么。

经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解释需要依据探究数据,结论与数据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

其次,引导学生辨别探究数据的有效性。

科学分析需要以探究数据为依据。

只有探究数据的真实有效,才能保证解释的科学合理。

因此,在对探究数据进行分析之前,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数据进行辨别。

一个人、一个小组的探究往往是有限的,通过交流,就可以彼此分享探究过程和探究数据。

在交流中,可以增加发现那些无效探究数据的可能性。

如果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强调探究过程的可重复性。

当学生面对数据时,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谨慎审视探究数据的好习惯。

如:

“蚯蚓喜欢潮湿的泥土吗”的实验中,有个小组进行了5次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次数

潮湿

0

1

0

0

1

中间

0

0

1

2

1

干燥

5

4

4

3

3

结论

不喜欢潮湿的泥土

该组同学通过自己的反思,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数据有问题,就根据自己的数据得出了“蚯蚓不喜欢潮湿的泥土”结论。

然而,通过交流,与其他组的泥土比较,就发现了问题。

原来他们把潮湿的泥土弄成了糊状,蚯蚓当然不喜欢生活在糊泥里。

因此,讨论和交流是获得正确的探究结果的重要步骤,也是发现无效探究数据的好方法。

再次,运用多种方法呈现探究数据。

数据真实有效,就会使解释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很强的说服力。

但科学探究数据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探究数据简单,分析起来轻松自如,解释结果也能使人一目了然;如果数据复杂,呈现时又杂乱无章,不仅分析它会感到困难,还会降低解释的说服力。

所以,应该考虑整理这些数据,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探究数据。

这样,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对探究数据作出正确的分析,使解释结果更令人信服。

科学教材中,就有许多呈现探究数据的方式,如:

表格、柱状图、饼形图、形象表达等。

在引导学生科学分析数据时,应根据不同的数据来选择运用。

对于一些说明事实中的绝对数量的,力求统计数字准确的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的方式呈现,如:

《我们的大丰收了》一课中,对凤仙花种子数量的统计,使用柱状图的话,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可视化,极大地方便了对数据的解释。

对于一些需要比较的数据,就可以采用表格方式呈现,如:

《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单摆实验”获得的数据较多,用表格展示,“影响单摆速度的因素”显而易见。

还有些是反映某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的数据,可采用饼形图,它的特点是中心事物突出,直观感强。

各种呈现数据的形式要灵活运用,教师应适时点拨,随时渗透,善于把其它学科中学过的方法引入科学课。

有时,探究数据的规律和信息是多方面的,很难用一种方式完全展示。

这时,不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数据。

如:

四上《天气》单元,《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对降雨量的统计就是采用了表格和柱形图相结合的方式。

用表格使学生对每一周的降雨量有清晰地了解,通过柱形图可以清楚地知道降雨的分布情况,以及每天的降雨量对比。

通过这种方式整理和展示数据,学生对降雨量的分析就容易得多了。

为了充分利用好探究数据,进行合理的科学解释,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探究数据展示的方式,使学生的解释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

数据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重要的实证依据之一,它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进行实证的重要事实依据。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正确收集数据,作出合理分析与解释。

利用不同的数据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形成新的科学认识,提高学生探究水平

 剖析实验数据,为教学把脉问诊

——《热起来了》两组实验数据引发的思考

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摘要]实验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使科学课堂变得严谨、简练、高效。

遗憾的是,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数据的处理很不到位,忽略了数据中蕴含着的科学教育内涵。

有鉴于此,本文以某课的原始实验数据为例,对“如何面对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如何面对数据和结论的不一致”、“如何面对缺失的数据和结论”、“如何面对小组综合能力不强”和“如何优化实验设计”等方面展开思考,按实例呈现、原因推测、教学启示的形式进行剖析,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反思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让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实验数据结论剖析原因启示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第17条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及时地把有关的数据收集起来,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目前,大家对此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定量研究,让学生运用测量、调查、统计等实验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概念和实验结论。

遗憾的是,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数据的处理很不到位。

学生辛辛苦苦收集的实验数据,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分析,往往是从中挑选一两个数据轻易地推导出结论,对那些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肆意否决,忽略了数据中蕴含着的科学教育内涵。

前些时候,我参加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热起来了》一课。

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探究活动,分别是“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和“衣服能保温吗”。

课后,我把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单都收集在一起,将所有的实验数据输入汇总表。

实验一: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1

13℃

13℃

14℃

15℃

2

10℃

10.5℃

11℃

10.5℃

不能

3

16℃

16℃

16℃

16℃

不能

4

13℃

13℃

15℃

15℃

不能

5

11℃

11℃

11℃

11℃

不能

6

10℃

12℃

13℃

14℃

7

16℃

15℃

15℃

15℃

不能

8

——

12℃

12℃

14℃

不能

9

11℃

13℃

14℃

15℃

10

13℃

13℃

13℃

12℃

不能

实验二:

衣服能保温吗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1

40℃

40℃

38℃

37℃

——

40℃

39℃

37℃

36℃

2

60℃

58℃

57℃

55.5℃

60℃

55℃

54℃

51.5℃

3

49℃

46℃

45℃

44.5℃

48℃

45℃

44℃

43.5℃

4

62℃

59℃

58℃

57℃

62℃

54℃

53℃

50℃

5

43℃

43℃

43℃

43℃

40℃

41℃

40℃

39℃

6

56℃

55℃

54℃

53℃

不能

56℃

55℃

54℃

53℃

7

49℃

46℃

44℃

43℃

48℃

47℃

45℃

44℃

8

66℃

62℃

61℃

60℃

不能

70℃

——

62℃

60℃

9

46℃

44℃

43℃

43℃

——

46℃

44℃

43℃

43℃

10

73℃

66℃

64.5℃

64℃

不能

73℃

66℃

65℃

64℃

对这两个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的问题,比如:

学生的结论和“正确结论”不一致,学生的结论和自己的实验数据不符合,学生的实验数据不能清晰地推导出科学概念……剖析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还可以反思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让教学更有实效。

思考一:

如何面对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

两个实验中,得出结论为“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和“衣服不能保温”的各有3个小组,相关组别和具体数据如下:

结论为“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3个实验小组数据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1

13℃

13℃

14℃

15℃

6

10℃

12℃

13℃

14℃

9

11℃

13℃

14℃

15℃

结论为“衣服不能保温”的3个实验小组数据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6

56℃

55℃

54℃

53℃

不能

56℃

55℃

54℃

53℃

8

66℃

62℃

61℃

60℃

不能

70℃

——

62℃

60℃

10

73℃

66℃

64.5℃

64℃

不能

73℃

66℃

65℃

64℃

让我们来分析这些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个实验中的1、6、9小组衣内温度确实有所增加,每次测量的温度增加值大约是1℃。

第二个实验中的6、8、10小组包毛巾和不包毛巾的烧瓶水温的降低情况基本上同步,可见有没有衣服包裹对烧瓶水温的变化影响不大。

当然,这样的结论和我们的“正确结论”是相违背的。

★原因推测:

1.实验器材的问题

说实话,我们教学中所用的温度计一般是玻棒温度计,其测量的精密程度往往很不理想。

比如,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气温,用不同的温度计测出的数值往往是不一样的。

温度变化时,不同温度计的变化数值也往往会有差别。

2.实验操作不规范

做第一个实验时,有些组的衣服是原来穿在身上的外套,虽然提前几分钟脱下,但多少残留了一些身体的热量,所以测量时衣内温度时出现了温度下降的趋势。

另外,在用衣服包裹温度计时,有些同学把手按在温度计的液泡处,虽然隔了层衣服,但还是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启示:

1.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器材是影响实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课中的温度计教师应该要进行挑选,事先把所有的温度计放在热水中观察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然后再把比较接近的温度计提供给同一小组。

学生实验用的热水,不仅要控制容器里水量的一致性,还要保持初始温度尽可能相同。

2.教师“下水”做实验

要让学生做的实验,课前教师要先去做一做,不是一遍,而是反复多遍尝试,发现实验中较难控制的无关变量,分析难以控制的原因所在,一一寻求对策。

比如,用怎样的衣服做实验效果比较明显,用衣服包温度计时采用怎样的方式比较合理,烧瓶的水量多少更有利于观察和测量……

3.引导学生寻求解决对策

当违背“正确结论”的数据出现时,我们要勇于引领孩子去思考、去发现:

重视事实根据,合理怀疑;倾听和考虑他人的不同观念或解释;避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判断;避免或将某结论不恰当地进行推广;注意考察任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重现性;多次实验,根据新的证据,怀疑、修改自己的意见。

直到找到问题的结症所在,再进行重复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有否变化。

思考二:

如何面对数据和结论的不一致

实验一有七个小组得出“衣服不能增加热量”的结论,实验二有五个小组得出“衣服能保温”的结论,但两个实验都有几例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实验一: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2

10℃

10.5℃

11℃

10.5℃

不能

4

13℃

13℃

15℃

15℃

不能

8

——

12℃

12℃

14℃

不能

实验二:

衣服能保温吗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3

49℃

46℃

45℃

44.5℃

48℃

45℃

44℃

43.5℃

7

49℃

46℃

44℃

43℃

48℃

47℃

45℃

44℃

实验一中的2、4、8三个小组测量的衣服内温度是逐渐上升的,若根据这些数据应该是指向“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结论,与“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结论显然是不相符合的。

实验二的3、7两个小组也存在着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不过这些数据比较隐性,需要细心辨析才能发现。

让我们先来分析第3小组的数据,排除两个烧瓶里的初始水温存在着1℃温差这一因素,无论是在烧瓶外包裹毛巾还是不包裹毛巾,其温度下降变化出现惊人的一致,故只能说“衣服不能保温”。

而第7小组则出现更戏剧的现象,包裹毛巾的烧瓶里水温下降比不包裹毛巾的更快,也许后面的结论说“衣服能降温”可能更合适。

★原因推测:

1.用已知概念代替结论

在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在探究的同时进行直觉思维,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任意得出结论。

在本课学习中,有些学生早就有了“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但可以防止热量的流失”的前概念,故他们没有真正把实验数据当回事,填上与实验数据相违背但符合常理的结论。

2.缺乏数据分析能力

在科学记录中,有些实验的数据显得相当复杂,对于这样的数据,学生就不容易把握了。

比如第二个实验中的数据,不仅要考虑到初始温度的不同,还要考虑变量控制下的两个烧瓶水温变化,若学生不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比较,就很难发现其中隐含的内在联系,自然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启示: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科学态度是造就栋梁的重要条件,而科学态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比如,让学生作结论时,教师应强调结论应从探究数据出发,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直觉,也不是依据自己的某种想法。

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证据和结论记录下来,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整理,三思而后言。

经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结论需要依据探究数据,结论与数据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的结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结论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

实验获得充分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获得理论上的证据。

整理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数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

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同时考虑如何选择相关的证据及解释奇异数据。

思考三:

如何面对缺失的数据和结论

第一个实验中,第8小组没有记录衣外温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室温。

在第二个实验中,第8小组没有记录一分钟后的不包裹毛巾的烧瓶水温,1、9组没有写出实验结论,如下表:

实验一: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组别

衣外温度

衣内30秒

衣内1分钟

衣内2分钟

我们的发现

8

——

12℃

12℃

14℃

不能

实验二:

衣服能保温吗

(第一行:

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第二行:

不包毛巾烧瓶里的热水温度。

组别

起始温度

1分钟后温度

2分钟后温度

3分钟后温度

我们的发现

1

40℃

40℃

38℃

37℃

——

40℃

39℃

37℃

36℃

8

66℃

62℃

61℃

60℃

不能

70℃

——

62℃

60℃

9

46℃

44℃

43℃

43℃

——

46℃

44℃

43℃

43℃

★原因推测:

1.没有及时采集原始数据

在进行定量实验研究时,学生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毛病,不是没有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就是忘记了相关数据的测量,有时干脆胡乱写个数据充数。

从这点上看,该组学生还是比较诚实的,不过实验数据的缺失对实验结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缺乏概括能力或时间不够

1、9小组没有实验结论,原因就比较复杂,也许是学生无法分析数据,也许是时间不够不能及时进行概括。

若按照常理去分析,第1小组的结论是衣服能保温,第9小组的结论是衣服不能保温。

☆教学启示:

1.提高数据重要性的认识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推导得出结论,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获得了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记录每一个信息和数据,不随意修改;

(2)不在观察测量数据中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不随意丢失资料;(3)重视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以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4)明确数据越充分、样本越大,与越多的事实相一致,越令人信服;(5)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

2.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时间是保证科学探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课堂中,要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沉浸在科学活动中。

学生的猜想一定要在课堂内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归类,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按照教师的意图去验证规定的猜想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猜想,这样不仅扼杀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