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383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docx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精编版

 

一、编制依据

序号

类别

文件名称

1

施工图纸

宁丰2-1#地块(二标段)地块图纸

2

国家行业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6-201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

地方标准

《预制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G/TJ08-2069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G/TJ08-2071-2010

4

标准图集

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图集

5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部署

2.1施工准备

1、工程开工前,预制构件要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结合本工程特点,做好以下施工准备:

(1)加强建筑图、结构图和构件图及水电安装图纸的结合,比较各图纸的相符性,确保工厂制作和设计、现场施工的吻合,深化后的图纸应经设计院确认;

(2)对构件现场吊装方案进行施工模拟,确保设计意图与现场实施相符合;

(3)运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现场堆放进行施工模拟,确保构件场内堆放合理有序;

(4)做好多专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选择和培训熟练技术工人,按照各工种的特点和要点,特别是预制构件吊装工人和安装工人的培训,加强安排和落实;

(5)落实施工前期工作,包括材料、预制构件制作、养护、模板、成品保护、起吊、运输、储存、临时支撑、接缝防水处理等。

2、交底和沟通

(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2)根据构件的受力特征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培训,确保构件吊装状态符合构件设计状态受力情况,防止构件吊装过程中发生损坏;

(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构件分包单位的联系;

(4)施工前,坚持样板引路制度,组织参观实体样板,让施工人员了解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正式施工时能有个参照和实样的概念;

(5)根据构件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钢筋定位、灌浆套筒连接,安装工艺培训,规范操作顺序,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及操作技能水平。

2.2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采用外附着式塔吊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施工。

13#楼按楼层组织流水施工,将每一楼层划分为1区、2区两个流水段,流水段间按照结构、机电、装饰展开专业流水施工。

3#楼根据抗震缝将每一楼层划分为1区、2区两个施工段。

施工吊装由远及近,现浇节点具备钢筋安装及绑扎条件时,即刻进行钢筋绑扎及安装。

PC构件吊装以层为单位编制检验批资料,检验批资料应包含竖向构件及水平构件进场验收及吊装验收检验批、混凝土浇筑前的隐蔽验收等。

2.3施工流程

图3.3PC结构施工流程图

2.4施工进度安排

标准层施工节点进度:

8天一层

三、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1预制构件的运输量大,对内外交通组织要求高

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需解决大型构件的运输及其他各类施工材料的运输问题。

场内外交通组织要求高。

对策:

1、根据施工现场的吊装计划,提前一天将次日所需型号和规格的预制构件发运至施工现场。

在运输前应按清单仔细核对墙板的型号、规格、数量及是否配套。

2、提前制定构件运输方案,尽量避开市内拥挤路段和高峰时段,主要通过高速公路运输。

并设置多条运输方案,意备不时之需,同时深入了解运输车辆将要经过的主要桥梁、隧道等。

看是否能满足车辆通过。

3、运输车辆可采用大吨位卡车或平板拖车。

装车时先在车厢底板上铺两根

100mmx100mm的通长木方,木方上垫15mm以上的硬橡胶垫或其它柔性垫,根据外墙板尺寸用槽钢制作人字形支撑架,人字形架的支撑角度控制在70°-75°。

然后将外墙板带外墙一面朝外斜放在木方上。

墙板在人字形架两侧对称放置,每摞可叠放2-4块,板与板之间需在L/5处加垫100mmx100mmx100mm的木方和橡胶垫,以防墙板在运输途中因震动而受损。

4、装好车后,用两道带紧线器的钢丝带将外墙板捆牢。

在构件的边角部位加防护角垫。

以防磨损墙板的表面和边角。

3.2预制构件进场后的堆放要求高

重难点分析:

预制构件进场后占用场地面积大,堆放不符合要求会产生场内二次运输,耽误工期,产生额外费用,且容易损坏构件,故本工程对预制构件进场后的堆放要求高。

对策:

1、预制构件进场后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堆放构件,按计划码放在临时堆场上。

临时堆放场地应设在塔吊吊重的作业半径内。

预制墙体堆放在堆放架上,预制墙板堆放架底部垫2根100X100mm通长木方,中间隔板垫木要均匀对称排放8块小方木,做到上下对齐,垫平垫实。

2、预制构件进场后必须按照单元堆放,堆放时核对本单元预制构件数量、型号,保证单元预制构件就近堆放。

3、预制构件堆放时,保证较重构件放在靠近塔吊一侧。

3.3预制构件节点施工

重难点分析:

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板与结构之间存在诸多接缝,若接缝部位处理不到位,可能出现漏水、渗水等隐患,因此必须保证预制构件的节点施工质量。

对策:

1、仔细阅读图纸,优化节点做法,保证节点科学有效。

2、施工前编制专项质量计划,对每一个节点进行交底,保证施工质量。

3、严格执行重要部位、重要节点施工旁站制度,保证重要节点部位的施工质量。

凝土的浇灌也应在养护1d后进行。

四、施工平面布置

4.1塔吊选型

按照平面总布置图,3#楼因综合考虑一标和二标的施工进度,现场布设两台TCT7030塔吊。

4.2施工道路

现场施工道路尽可能环通为原则,设置现场施工临设便道(见图5.2-1施工道路布置图),主干道路宽在8m左右。

按照市文明工地的要求,对于重载车道,道路采用C30混凝土浇灌,铺设Φ12@200单层双向钢筋网,道路混凝土厚200mm,下铺200mm道渣。

4.3堆场设置

构件堆场设置在地库顶板上,顶板配筋进行加固,并在堆放场下方设置立杆支撑,立杆支撑与模板支撑架同时施工,待PC吊装施工完毕后拆除。

PC构件的堆放有水平放置与竖向放置两种形式。

原则上竖向构件竖向堆放,水平构件水平堆放,尽量在卸车、堆放及吊装过程中不进行翻转,防止因翻转而造成构件的损伤、破坏。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构件进场验收

构件进场时项目栋号长组织材料部、质量部、安装部共同对构件的外观、质量、尺寸等项目进行联合验收,土建验收14项,水电验收项目2项,不合格构件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图6.1-1构件进场验收

5.2场内构件运输

沿临时道路行驶。

5.3定位测量

5.3.1定位测量控制

预制装配式结构,定位测量与标高控制,是一项施工重要内容,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物定位、安装、标高的控制,针对本工程特点,采取先控制提供的坐标系统,逐渐引进、逐渐控制。

平面控制采用网状控制法,施工方格控制网,垂直控制每楼层设置四个引测点。

图6.4.1-113#楼控制点示意图

5.3.2轴线引测

根据本工程主楼建筑的平面形状特点,通过地面上设置的控制网,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顶板面上设置垂直控制点,形成十字相交,组成十字平面控制网,具体位置详见测量网络布置图,并避开每层的柱、梁、墙,并且点与点之间不被核心筒、柱子等预留钢筋挡住视线。

浇捣顶板砼时,在相交点各设置固定引测点(留设孔),浇砼完毕放线后,依据固定引测点测量放线。

引测时,操作者将经纬仪架在中间控制点上,对中调平,楼层上一个操作者将一个十字丝操作控制点放在预留孔上,通过上、下人员用对讲机联络,调整精度,经纬仪十字丝和接收靶十字丝重合,即在预留孔边做好标记,在混凝土上弹十字黑线,该点即引测完毕。

其次,将其他控制点分别引测到同一个楼面上,然后测量员到楼面上用经纬仪将引测好的点分别引出直线,并转角校核,拉尺量距离,准确无误后即可形成轴线控制网。

每个独立楼面设立四个控制点,在相对应控制点的部位设置四个250×250mm的预留孔作为通视孔。

5.3.3构件定位

每块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通过后,统一按照板下口往上1000mm弹出水平控制墨线;按照板左右两边往内200mm各弹出两条竖向控制墨线。

预制剪力墙定位控制线

5.4吊装顺序

5.4.1竖向构件吊装顺序

3#楼竖向构件按照抗震缝分为1、2两个施工段进行吊装,13#楼以对称中心为界,分为1、2两个流水段进行吊装。

5.4.2水平构件吊装顺序

由于本工程3#、13#楼水平构件只有PC阳台板及PC楼梯,且数量较少,吊装阶段均安排在竖向构件吊装流向过程中进行。

其中PC阳台板吊装前需搭设好底部搁架,PC楼梯待本层楼板浇筑完毕,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吊装。

5.5阳台板安装

5.5.1施工工艺

5.5.2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检查阳台板构件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并对阳台板吊装顺序进行编号。

5.5.3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弹出阳台板的水平及标高控制线同时对进行复核。

5.5.4盘扣式支撑体系

(1)阳台板支撑体系采用组装方便的盘扣式支撑体系,小横杆选用1200mm,900mm,600mm进行组装,安装阳台板前用U托将支撑龙骨调至标高位置处。

(2)阳台板与现浇板交界处贴海绵条,保证阳台板与现浇板交界处观感质量。

5.5.5阳台板吊装

(1)阳台板起吊时,采用模数化吊装梁吊装,要求吊装时四个吊点均匀受力,起吊缓慢保证阳台板平稳吊装。

阳台板模数化吊装示意图见6.8.5-1。

(2)阳台板吊装过程中,在作业层上空3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阳台板位置调整阳台板方向进行定位。

吊装过程中注意避免阳台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的竖向钢筋碰撞,阳台板停稳慢放,以免吊装放置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板面损坏;

(3)阳台板就位校正时,采用锲形小木块嵌入调整,不得直接使用撬棍调整,以免出现板边损坏。

(4)现浇板板面按深化设计图要求布设机电管线,确保与PC阳台板预留管线接口位置一一对应。

(5)阳台板吊装完毕后,板的下边缘不应该与现浇板底面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也不应出现空隙,局部无法调整避免的支座处出现的空隙做封堵处理;支撑可调U型撑托作适当调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无缝隙。

5.6楼梯安装

本工程预制楼梯与现浇楼梯梁之间通过预留筋+灌浆进行连接。

图6.6预制楼梯剖面节点图

5.6.1施工工艺

图6.6.1预制楼梯施工流程图

5.6.2楼梯吊装

预制楼梯板采用水平吊装,用螺栓将通用吊耳与楼梯板预埋吊装内螺母连接,起吊前检查卸扣卡环,确认牢固后方可继续缓慢起吊。

预制楼梯板模数化吊装示意图如图6.6.2-1所示。

图6.6.2-1预制楼梯板吊装示意图

5.6.3施工要点

(1)待楼梯板吊装至作业面上5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楼梯板方向调整,就位时要求缓慢操作,不应快速猛放,以免造成楼梯板震折损坏。

(2)楼梯板基本就位后,根据控制线,利用撬棍微调,校正。

(3)楼梯段校正完毕后,将梯段预埋件与结构预埋件焊接固定。

(4)楼梯板焊接固定后,在预制楼梯板与休息平台连接部位采用砂浆料进行灌浆,灌浆要求从楼梯板的一侧向另外一侧灌注,待灌浆料从另一侧溢出后表示灌满。

5.7灌浆施工

项目采用半灌浆套筒,套筒及灌浆料均采用北京思达建茂产品,构件生产前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半灌浆连接通常是上端钢筋采用直螺纹、下端钢筋通过灌浆料与灌浆套筒进行连接。

一般用于预制剪力墙、框架柱主筋连接,所用套筒为GT/CT系列灌浆直螺纹连接套筒,简称灌浆套筒。

半灌浆连接示意图GT/CT型套筒

本工程材使用高强型(CGMJM-VI型)通用型(泵送型)灌浆料,常温下可操作时间通用型(泵送型)灌浆料,常温下可操作时间60分钟,适用于正常施工场合,可采用机械泵灌浆,也可手动灌浆。

目前适用于直径在12mm~25mm钢筋的灌浆连接,本工程使用机械灌浆,备用手动灌浆,应对灌浆过程中紧急停电情况。

灌浆机器灌浆料

5.7.1灌浆工艺

图6.11.1灌浆流程

5.7.2灌浆操作要点

(1)当灌浆仓大于1.5m时,对灌浆仓进行分仓,分仓使用坐浆料或者高强砂浆。

(2)测量并计算需灌注接头数量或灌浆空间的体积,计算灌浆料的用量(按2.1吨/立方米计算)。

CGMJM-Ⅵ型泵送钢筋接头灌浆料拌合水以重量计,加水量必须严格根据随产品提供的出厂检测报告计算得出(报告给出数据为水料比,如水料比为10.6%,即10Kg公斤干料加入1.06Kg水)。

拌合水必须秤量后加入,精确至0.01kg。

(3)拌合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搅拌机、灌浆泵就位后,首先将全部拌合水加入搅拌桶中,然后加入约70%的灌浆干粉料,搅拌至大致均匀(约1~2分钟),最后将剩余干料全部加入,再搅拌3~4分钟至浆体均匀。

搅拌均匀后,静置2~3分钟排气,然后注入灌浆泵(或灌浆枪)中进行灌浆作业。

(5)灌浆时,套筒的排浆孔溢出砂浆应立即封堵灌浆孔和排浆孔。

(6)多个接头连通灌浆时,依接头灌浆或排浆孔溢出砂浆的顺序,依次将溢出砂浆的排浆孔用专用堵塞塞住,待所有套筒排浆孔均有砂浆溢出时,停止灌浆,并将灌浆孔封堵。

(7)灌浆完毕,立即用水清洗搅拌机、灌浆泵(或灌浆枪)和灌浆管等器具。

5.7.3注意事项

(1)CGMJM-Ⅵ型泵送钢筋接头灌浆料可在5℃~40℃下使用。

灌浆时浆体温度应在5℃~30℃范围内。

灌浆时及灌浆后48小时内施工部位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如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要加热养护,低温施工时应单独制定低温施工方案。

(2)搅拌完的砂浆随停放时间延长,其流动性降低。

如果拌合好后没有及时使用,停放时间过长,需要再次搅拌恢复其流动性后才能使用。

正常情况自加水算起应尽可能在30分钟内灌完。

(3)一个构件连接的接头一次需要的灌浆料用量较多(超过一袋20Kg时),应计算灌浆泵工作效率,考虑分次搅拌、灌浆,否则会因搅拌、灌注时间过长,浆体流动度下降造成灌浆失败。

(4)严禁在接头灌浆料中加入任何外加剂或外掺剂。

(5)现场同期试块检验。

为指导拆模及控制扰动,可在灌浆时用三联强度模做同期试块。

制作好的试块要在接头(构件现场)实际环境温度下放置并必须密封保存(与接头内灌浆料类似条件)。

5.8成品保护

PC结构在运输、堆放和吊装的过程必须要注意成品保护措施。

(1)运输的过程中采用钢架辅助运输,运输墙板时,车启动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墙板倾覆,在PC结构与钢架结合处采用棉纱或者橡胶块等,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PC结构与钢架因为碰撞而破损。

(2)堆放的过程中采用钢扁担将PC结构在吊装过程保持平衡,保持平稳和轻放,在轻放前也要在PC结构堆放的位置放置棉纱或者橡胶块或者枕木等,将PC结构的下部保持柔性结构;叠放时用四块尺寸大小统一的木块衬垫,木块高度必须大于阳台板外露马镫筋和棱角等的高度,以免PC结构受损,同时衬垫上适度放置棉纱或者橡胶块,保持PC结构下部为柔性结构。

(3)在吊装施工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成品保护的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使PC结构轻吊轻放,同时安装前先将塑料垫片放在PC结构微调的位置,塑料垫片为柔性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PC结构的受损。

(4)施工过程中楼梯、阳台等PC结构需用用木板覆盖保护。

浇筑前套筒连接锚固钢筋采用PVC管成品保护,防止在砼浇捣过程中污染连接筋,影响后期PC吊装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