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418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08-01-20_精品文档.doc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初稿)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二零零八年元月

目录

1总则 4

2一般规定 4

2.1施工工法 4

2.2评估阶段 4

2.3评估时间、评估程序和评估方式 5

2.4风险事件和安全风险因素 5

2.5安全风险监控 6

2.6风险预警 6

3明挖法 6

3.1一般规定 6

3.2施工准备期 6

3.3施工期 6

4暗挖法 6

4.1一般规定 6

4.2施工准备期 6

4.3施工期 6

5盾构法 6

5.1一般规定 6

5.2施工准备期 7

5.2.1设计安全性评估 7

5.2.2盾构区间隧道组段划分 8

5.2.3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的适应性评价 10

5.2.4施工组织设计评价 11

5.3施工期 11

5.3.1盾构始发/到达施工评价 11

5.3.2盾构施工参数的监控与预警 12

5.3.3施工现场评估 16

5.3.4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评估 16

5.3.5现场作业队伍的作业水平和盾构操作能力的评估 17

附表5.1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设计评价表 18

附表5.2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适应性评价表 19

附表5.3施工组织设计评价表 20

附表5.4盾构始发/到达施工评价表 21

附表5.5施工现场巡视评估表 22

附表5.6施工单位管理水平评价表 23

附表5.7作业队伍和盾构操作水平的评价 24

1总则

1.0.1为有效预防和预控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规范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特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持性文件,旨在强化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1.0.3本指南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的方法、原则、内容、程序和标准,并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估表格及管理流程。

1.0.4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工作除应遵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1.0.5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明挖、暗挖及盾构工法的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也可作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施工现场风险评估参考。

2一般规定

2.1施工工法

2.1.1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常用方法有桩(墙)加内支撑支护开挖、桩(墙)加锚杆(索)支护开挖、土钉墙支护开挖及自然放坡开挖等。

2.1.2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暗挖法施工常见的典型工法有正台阶法、单侧壁导坑超前正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正台阶法、中隔墙法、柱洞法、侧洞法、洞桩法等。

2.1.3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盾构法施工常见的典型工法有土压盾构法、泥水盾构法和敞开式盾构法等。

2.2评估阶段

2.2.1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施工准备期、施工期两个阶段进行。

2.2.2施工准备期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设计安全性评估

(2)地质、环境、施工工艺及设备适应性、影响性评估

(3)施工组织管理评估

2.2.3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工作面安全状态评估与预警

(2)施工工艺、设备施工参数的控制与预警

(3)环境影响性控制与预警

(4)项目组织管理评估与预警

(5)作业队伍作业水平及施工能力的评价

2.3评估时间、评估程序和评估方式

2.4风险事件和安全风险因素

2.4.1风险事件指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可能影响到工程自身及环境安全、带来工程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甚至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的事件。

2.4.2按照风险事件发生的部位或原因,分为作业面、环境、施工参数三方面的风险事件。

2.4.3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及严重程度,将风险事件分为一、二、三类。

(1)一类风险事件:

安全风险程度特别严重,马上会转化成大的风险事故,此类风险事件需要严重关注;

(2)二类风险事件:

安全风险事件严重程度为严重,是一类风险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可能会转变成大的风险事故,此类风险事件需要特别关注;

(3)三类风险事件:

安全风险事件严重程度为一般,不会立即转变成大的风险事故,是二类风险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多个三类风险事件同时出现时可能会导致一类风险事件发生,此类风险事件需要关注。

2.4.4风险因素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发展的潜在原因,包括致险因素、孕险环境等。

2.4.5风险因素分为设计安全性风险因素、地质与环境风险因素、设备适应性及施工工艺风险因素、施工组织管理风险因素四大类。

(1)设计安全性风险因素主要指设计在技术上存在不合理性或实施性不强或安全性较低,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安全风险;

(2)地质与环境风险因素主要指或不良(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施工给周边环境造成的安全风险;

(3)设备适应性及施工工艺风险因素主要指设备和施工工艺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应带来的安全风险;

(4)施工组织管理风险因数指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不高、作业队伍作业水平和施工能力较低和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不周全带来的安全风险

2.4.6明挖法、暗挖法及盾构法施工各类主要风险事件及风险因素参见附表2-1。

5盾构法

5.1一般规定

5.1.1按照2.2.2节施工准备期评估的内容,结合北京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的特点,盾构法施工准备期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设计安全性评估,主要是对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设计的合理性及可实施性进行评估。

(2)盾构区间隧道组段划分,主要是对地质、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对隧道穿越的地层进行综合风险组段划分。

(3)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的适应性评价,主要是根据隧道穿越的地层情况对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进行评价。

(4)施工组织设计评价,主要是对盾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估,包括施工组织、专项方案、应急预案、人员队伍和环境等方面。

5.1.2按照2.2.3节施工期评估的内容,结合北京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的特点,盾构法施工期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1)盾构始发/到达施工评价,对盾构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事故工序--始发和到达的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价;

(2)盾构施工参数的监控与预警,对盾构施工参数进行实施的监控和预警,并确定主要施工参数的控制准则,控制范围和预警范围;

(3)盾构施工现场评估,对不能实时监控的盾构施工情况,通过现场巡视方法对这些安全风险事件进行评估;

(4)施工管理水平评估,对施工单位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盾构施工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管理人员和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与素质、对盾构作业队伍的掌控水平和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5)现场作业队伍的作业水平和盾构操作能力的评估,对隧道内作业队伍及盾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5.1.3盾构隧道施工期的地面环境风险评估(包括巡视等)工作,参见环境工程风险评估指南的相关部分。

5.1.4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的预警,各种预警都是单项预警或者施工参数预警,预警级别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详细预警规定见2.6节。

5.2施工准备期

5.2.1设计安全性评估

5.2.1.1设计安全性评估主要是对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设计的合理性及可实施性进行评估。

5.2.1.2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的目的:

(1)防止拆除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或维护桩等)时扰动的影响:

盾构始发和到达前拆除维护结构时会对地层有较大的扰动,对地层稳定极为不利。

地层加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增加土层的自稳性,防止拆除维护结构时扰动对土体稳定的影响;

(2)盾构进入洞门前地层能够长时间稳定:

盾构始发前拆除维护结构会使开挖面处于暴露状态且持续时间较长,维护结构拆除后盾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进入洞门至开挖面,地层加固一定要确保地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3)减小土体的渗透系数,防止发生突水、涌水和涌沙事故:

土体的渗透性是影响地层稳定的重要因素,地层加固既提高地层土体的强度,也减小该土体的渗透性;单纯提高土体强度而不减小土体的渗透性,地下水的作用可能诱发生突水、涌水、涌沙和塌方等事故,严重影响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的安全;

(4)防止土压建立困难引起的过大地面沉降或坍塌:

盾构进入洞门后在一定的掘进距离长度内土舱压力较小,不足以维持开挖面压力的稳定,地层加固必须确保盾构在土压建立前开挖面不会因为压力不足而引起地面过大沉降或坍塌。

5.2.1.3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设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下列四个方面:

(1)加固后土体强度,如考虑加固土体的C、Φ值、单轴抗压强度等;

(2)加固范围,主要考虑纵向加固长度L、加固宽度B、上方加固高度H1和下方加固高度H2;

(3)加固后土体的渗透性,主要评价指标为土体的渗透系数K;

(4)设计采用的加固方法。

5.2.1.4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设计评价的方式采用填表法,所填表格见附表5.1。

附表5.1中列出了盾构始发/到达端头设计评价的评价因素,咨询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各个评价因素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采取的处理措施。

5.2.2盾构区间隧道组段划分

5.2.2.1盾构施工参数的合理选取和控制是有效减少和避免盾构施工风险的必要措施,因此建立适应不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环境条件和其它特殊条件下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标准和(/或)控制范围,实现盾构施工的规范化和施工管理的标准化,从而有效控制盾构施工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5.2.2.2盾构施工参数必须根据项目环境条件(包括地面和地下建(构)筑物等)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来确定。

盾构施工过程中穿越的地层及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项目环境条件或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盾构施工参数也必须相应调整,因此必须根据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和地下环境条件以及隧道埋深等因素对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进行组段划分,确定适应各个组段的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标准和/(或)控制范围。

组段划分是建立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重要工作和首要内容。

5.2.2.3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组段划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盾构隧道穿越的土层性质:

盾构施工参数确定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依据盾构开挖的地层情况。

(2)盾构施工环境条件的组合影响:

除考虑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情况外,还须充分考虑盾构施工环境条件的组合效应,亦即盾构隧道上方地层情况及是否有重要管线,区间盾构隧道上方地面和地下建(构)筑物存在与否,区间盾构隧道下方地下建(构)筑物存在与否,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盾构隧道穿越特殊地层条件,如巨型漂石、水体下穿越等,都会影响到盾构区间组段的划分。

5.2.2.4综合考虑项目初勘资料、详勘资料和补勘资料中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特性,对盾构施工区间隧道进行组段划分如下:

(1)A段:

盾构穿越的地层为粘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和粉土以及这四种土层组成的复合地层;

(2)B段:

盾构穿越的地层为沙层,包括粉沙、细沙、中沙和粗沙;

(3)C段:

盾构穿越的地层为砾石(卵石)层;

(4)D段:

盾构穿越的地层为土与沙的复合土层;

(4)E段:

盾构穿越的地层为土、沙、砾石(卵石)的复合地层;

(6)F段:

盾构穿越的地层为土岩混合地层。

5.2.2.5进行盾构施工环境的组合风险因素划分时主要考虑以下四点因素:

(1)隧道的埋深;

(2)地面和地下环境条件(建筑基础、管线、既有轨道线路);

(3)特殊地质情况(漂石、隧道上方有河流等水体);

(4)盾构穿越地层的上覆土层性质。

5.2.2.6盾构施工环境组合风险因素分为以下三级:

I级:

盾构下穿或上穿既有轨道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