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977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docx

道路升级改造技术部分不全需修改

一、人行道改造

一、施工总体部署 

科学合理的施工部署是统筹项目生产的要素、组织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总体安排等因素。

根据本工程规模、结构特点、招标文件要求工期、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全盘规划本工程的工期及衔接流水的关系,达到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挥要求,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工程施工测量 

我公司若能有幸中标,在要求时间内与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派有关人员  进驻施工现场,重点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具体测量设想如下 

1、首先利用全站仪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

 

2、建立现场一级测量控制网:

以提供的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为依据,分别在各施工段设置一个通视良好的测量一级控制桩,把全场的坐标值和高程值分别引测到各测量一级控制桩上。

 

3、通过测设好的测量一级控制桩,用全站仪按照设计提供的平面定位图,把设计提供的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测设好,并把高程引测到各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上。

  

4、复核各个测量一级控制桩和各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的坐标和高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高程和位置正确。

在测量记录上标注点号、高程,并绘制有关点号的平面示意图,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5、用全站仪通过测量一级控制桩,结合总图和各区块平面图中定位的尺寸数据,测出各区块之间和高差变化处节点、交接线的准确位置和高程。

  

6、用经纬仪通过各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利用“直角坐标法”,验证各施工段之间和高差变化处节点、交接线的位置和高程定位的准确性,并进行各自施工段内的最终定位及各条轴线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指导现场更详细的定位及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

7、水准仪采用常规的往返“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控制各施工段内的所有高程。

 

三、拆除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 

(一)拆除及基础施工流程 

(二)施工组织 

1、工程施工前,对原土地坪组织测量并与设计标高比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不考虑土方外运而就地回填消化。

降低成本的同时根据现场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基坑外侧设置控制桩,桩附近不能堆土。

 

2、原有人行道拆除,采用挖掘机拆除,直接由自卸车拉出工程施工现场,自卸车开往指定地点倾倒。

 

3、土方的灰线一般为上口线,土方灰线放出后应经监理部门和其它相关的部门复核后方准开挖。

 

4、如有土方外运应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办理证明手续。

 

5、开挖拆除顺序一般按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开挖。

开挖时,测量工作应跟踪进行,在开挖中,对挖出的边坡由人工清理。

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6、开挖前,应考虑土方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开挖前应明确地下管线的布置,便于其它工种配合施工; 

(2)明确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及时做好施工准备; 

7、开挖及清理结束后及时验收隐蔽,避免地基土裸露时间过长,严禁扰动地基土。

 

8、土方开挖质量管理  

(1)开挖施工采用机械、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堆场应选择对下道工序周边施工影响较小处。

  

(2)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光照度,特别在挖土场地和主要通道上要设置大功率照明灯具; 

(3)如开挖后发现局部地段土质情况与地质资料严重不符时,必须立即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人员到现场研究后,按新的设计方案处理。

开挖时遇不明物体,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同时采取有效手段保护好现场,做好纪录和签证工作。

 

(4)基础挖好后,应及时通知质监、业主、监理地基验槽,符合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做好地基验槽记录,质监、业主、监理签字后,交由项目部资料员保管。

 

9、土方开挖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挖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中的各项规定,并组织现场人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2)遵守"建筑工地六大纪律",进出基坑人员一律戴好安全帽。

 

(3)本工程开挖前,须请业主主持召开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审核开挖方案。

挖土前,须将挖土时间、行走路线等情况通报业主,使其做好充分准备。

 

(三)成品保护  

(1)施工时,对测量控制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3)雨期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基土遭到破坏。

基坑(槽)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四、砂石垫层施工 

1、施工准备 

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基底情况,以及有无其他施工单位的预埋管线等。

如有,应在垫层施工前办理隐检手续。

施工前由测量小组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每隔 10m 设置一个标高控制桩。

  

2、 工艺流程 

3、砂石垫层施工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本工程单层厚度为10cm,视松散方根据压实系数计算出虚铺厚度,进行砂石填筑。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机械压实的方法。

 

本工程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适当加厚,采用 6~10t 的压路机碾压。

边、角及小面积采用人工敷填,基本就位后利用小型机械进行震动压实,以确保基层的密实性。

 

砂石垫层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错开 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 8%~l2%。

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 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 3 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 4 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 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 200cm3 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拉线找平,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5、成品保护  

回填砂石垫层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和测量控制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五、素砼垫层施工 

1、施工准备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

在槽帮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广场大面积浇筑的素砼垫层每隔 3m左右钉上水平桩。

埋在垫层中的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

组织商品混凝土供应。

如零星部位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后台磅秤,进行技术交底。

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工艺流程

3、素砼垫层浇筑  

清理:

在地基或砂石垫层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堵塞板缝和孔洞。

 

商品混凝土的组织供应应及时和连续,确保浇捣顺利进行。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

如自由倾落超过2m 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本混凝土的浇筑单层一次连续进行,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 2h,应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4、素砼垫层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养护期一般不少于 7 昼夜。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

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暗管以及预留洞口,不得碰撞。

 

雨期、台风季节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准备覆盖材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六、路牙石及树池铺设 

(一)、材料选用:

 

1、水泥: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175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P.0.32.5级;

2、黄砂:

选用中砂 

3、路牙石:

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 

(二)、施工工艺:

 

1、我们采用第一步先按上面层标高控制施工现浇垫层基础,达到设计路牙石底面标高; 

2、放线:

在基础垫层上弹出墨线,用经纬仪进行校正。

 

3、在已完的基础上正确放样,并用石灰线打出,确保石灰线线型正确、顺适、美观;

 4、依据放好的灰线进行施工。

施工中控制好拼接。

  

七、人行道板铺设 

(一)施工准备 

1、人行道板铺装是环境美化的硬质景观,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效果。

应在地下管道工程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在室外地下管网施工时,业主应向有关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相关区域的设计图纸。

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设计过大调整而产生工期延误。

  

2、定位放线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如图纸尺寸与现场尺寸有误差,按现场尺寸作相应调整。

若遇现场尺寸与设计尺寸有较大偏差时,查明原因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后协商解决,以保证工程的效果。

  

3、室外地面高程以甲方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在实际施工放样中,如遇室外地下管线、地面窨井等设施,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前提下,与设计人员和甲方确认后,可对局部设计内容作适当调整。

  

4、在选购材料时,充分考虑选货及订货的时间周期,其品种、色彩、质地、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板材需色泽均匀,无明显杂色。

  

5、所有异形板材按大样图应在工厂定制后现场拼接。

严禁以直代曲,充分考虑加工时间,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异形板材拼接时,在遇到边角拼接无法整合情况后,应根据现场尺寸进行裁切,如边角大样大于标准板 1/2 面积时则重新裁板,其他情况则加长标准板,切忌边角板材小于标准板 1/2 面积  

6、石质材料要求强度均匀抗压强度>30Mpa。

石质材料加工要求平、直、通、角棱角无损,光面标准分为四级。

一级为凿子光,要求糙、平凿痕均衡,深度 5 ㎜以内;二级为粗斩光,剁齐匀称,残凿痕浓度在 2.5 ㎜以内;三级为细斩光,剁齐匀细,清除凿痕;四级为磨光,磨光板磨光度需达到 80 度以上,必需机器磨光。

  

7、按总平面图和各施工段铺装定位图在垫层上进行放样,注意道路交叉口及不同的路面材料连接点的放线,尽量四向相交叉,面层铺设以主路优先,次路服从为主。

注意高程的铺向,防止积水。

  

(二)施工组织

1、工艺流程

2、在铺设前,应按设计要求,根据板材的颜色、花纹、图案、纹理等试拼、编号,力争少用非整块板,如必须用非整块板则应将其铺设在不显见的墙根处。

板材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

  

3、铺设石板应从基准线处开始,第一行石板必须对准基准线,以后各行紧贴前行铺设。

每块石板铺设时,基层应湿润,并刷一度水泥浆掺胶结合层。

然后在铺设处套浆,把干硬性水泥砂浆调和摊铺刮平,将石板铺贴在水泥砂浆上,必须铺平铺实,如有不平不实,应用橡胶锤进行敲打。

石板拼缝应尽量小,当设计无规定时,拼缝宽度不应大于1mm。

边角处不够整板时,应根据边角形状及尺寸,事先将石板锯割,去掉不需要部分,再铺贴上去,应紧密贴合,不得有空隙,也不得用碎块去拼凑。

 

4、在实际操作时,干硬性水泥砂浆摊铺刮平后,操作工双手对角握住板材靠身边一侧落地,然后平衡就位。

用橡胶锤或木锤在石板中央 2/3 范围中敲击,严禁敲击石板四角,击实后的石板应略高于基准标高线,双手对握同时提起石板四角移至一旁。

在已被击实的结合层上,用盛水器量1kg  的铁勺子均匀的浇一层纯水泥浆,接着将石板重新就位,再用锤轻轻 敲击石板中部,边敲边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

用钢直尺和手触摸的办法,检查石板拼缝两侧是否平整,检查石板是否与基准线对齐,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纠正。

  

5、石板铺好后第二天开始应适当湿润养护 5~7 天,严禁上人走动、货物重压。

  

6、在石板铺贴第三天后进行嵌缝。

先用干净抹布擦净板面,然后用橡皮刮板将水灰比为 0.5 的掺色(与板材同色)水泥浆刮入缝内,要填实刮满。

待收水时,再用海棉抹子添浆抹实一遍,最后用过水海棉擦净。

在磨光板材面,用干回丝擦净。

 

7、各种地面施工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待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8、各种地面施工时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

过期的、受潮的或者安全性差的水泥严禁使用。

采用中粗砂为骨料,含泥量不大于 3%。

严格控制粘结砂浆水灰比,其稠度不大地 3.5cm,并搅拌均匀。

面层作业开始前,必须认真清理基层,对基础进行浇水湿润、不积水。

对原作为硬化地坪利用过的基础,必须彻底清除施工过程中的积淀物,尽量使面层粘结层砂浆厚薄均匀,避免由于粘结层厚度不一,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三)成品保护 

1、铺装石板、玻化砖和陶板等材料和办成品进现场后,经检验合格,在指定地点分规格码放整齐,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可以乱扔乱堆,以免损坏棱角。

 

2、铺设石板(砖)面层时,操作人员要穿软底鞋,且不得在地面上敲砸,防止损坏面层。

在铺装操作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管道管线都要加以保护。

 

3、切割石板(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面层上操作。

 

4、铺砌砂浆抗压强度达 1.2MPa 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砂浆不得存放在板块上,铁管等硬器不得碰坏面层,并对铺好的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二、沥青刷黑

(一)沥青砼的拌合及摊铺 

(1)沥青砼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机械拌制,沥青拌和时间应以砼拌合均匀,所有的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2)本工程沥青路面摊铺机作业;采用双电脑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时两侧滑靴臵于基准线上或摊铺但未碾压的沥青砼上,摊铺机由专职人员操作,导轨高程由测量人员控制。

 

(3)摊铺前提前预热,要求起步平稳、匀速前进。

同时拌和厂要提供充足的供料车辆,充分考虑到交通阻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施工中摊铺机前保证至少有3辆满载卸料车等待,确保摊铺作业持续进行,运料车辆到作业现场后由专人疏导调度。

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或提前卸料在摊铺机前,运料车卸料后,不得随意将剩料遗洒在未摊铺的作业上,保证作业面的整洁。

  

(4)沥青砼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得低于1350C,低温时不得低于1500C。

(5)沥青砼运输时必须进行苫盖,避免温度过多损失,沥青砼运至摊铺地点后,应检查拌和质量,达不到试验要求的批次,一律不得摊铺,气温低于100C时不宜摊铺沥青砼。

 

(6)机械摊铺的混合料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以保证路面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二)沥青砼路面施工温度 

(1)沥青砼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135℃及175℃要求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选择和确定,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该表部分数据如下表:

                      

(2)改性沥青砼在进行沥青砼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时,宜通过改性沥青的粘温关系,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的等粘温度和操作条件,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温度通常比宜在普通沥青砼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提高10℃~20℃。

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选择,下表为各工序温度要求参考值。

(3)摊铺的温度和碾压起始温度应以上表中列出的温度为依据,做试验段,待试铺成功后以试验值为标准实施全线摊铺。

 

(三)沥青砼生产、运输及碾压 

(1)沥青砼的生产 

1)料场的料斗、料仓的安排上要精心考虑,严格按照级配进行生产。

 

2)为提高混合料的质量,特别重视各种材料的存放,矿粉存放在室内,细集料进行苫盖,粗集料分仓堆放在已经硬化的基础上。

拌和好的混合料不得过夜,当天拌和的混合料必须当天使用完。

 

(2)沥青砼的运输 

1)混合料装车时应注意合理的装车顺序,避免混合料装车时发生离析。

  2)运输车辆选择大吨位自卸车,以能够满足摊铺机施工为宜。

为防止混合料与车厢粘连,在车厢壁涂刷隔离油,运输过程中必须进行苫盖保温。

 

(3)沥青砼的碾压 

1)初压:

初压在沥青砼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砼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

开始碾压混合料内部温度正常施工不得低于1300C,低温施工不得低于1500C,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两遍,低速行驶,速度控制在1.5~2Km/h以内;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相邻碾压带重叠30cm,碾压作业长度以插红旗为界限。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2)复压:

复压紧随初压进行,控制温度90~110℃,速度控制在2.5~4Km/h,使用振动钢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碾压按规定的线路纵向沿同一轮迹返回,并以全压路机宽度平移到对边,每次重叠1/2~1/3轮宽以防漏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且稳定和无明显轮迹,碾压作业长度以插黄旗为界限。

 

3)终压: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振动路机静压2~4遍,消除所有压路机轮迹,终压温度不低于70℃(上面层不得低于90℃),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碾压作业长度以插绿旗为界限。

4)每次碾压作业长度,由测油温的试验、质检人员控制。

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起、停车必须缓慢,严禁突然停车。

压路机按“先起动后起振、先停振后停车”的原则进行作业。

 

5)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

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臵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在推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6)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禁止压路机急起急停,终压前,压路机应尽量减少在作业面上倒车,停机要开出当日作业面。

 

7)碾压过程中有沥青砼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加洗涤灵的水溶液。

要少喷、勤喷、匀喷。

当钢轮受热温度升高不再粘轮时应关闭喷洒。

 

8)严禁压路机在未冷却的油路面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从热油面上下来的压路机必须将钢轮进行降温,方可停放在旧油路面上。

 

9)碾压底、中面层到两端接坡处,严禁在压路机滚筒或轮胎上喷水,以免影响接坡质量。

 

10)在碾压过程中如出现弹簧现象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

去除该处弹簧沥青砼,及时填铺新料继续压实保证质量。

 

11)沥青砼的压实度当以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压实度≥96%,当以试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压实度≥98%。

 

(四)沥青砼的接缝的施工 

沥青砼在施工缝及构筑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1)纵向接茬 

因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交通不能中断,主要采取半幅施工方法,因此纵向接茬不可避免。

纵向接茬尽量设臵在交通标志线上,摊铺时应采用“热”接缝,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必须撒粘层油使之粘结良好。

上下层纵缝应错开0.15m以上,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以前应将预热的混合料铲除。

 

(2)横向接茬 

横向接茬采用“直茬热接”。

摊铺前在接茬处涂刷粘层油,摊铺时用烫平板预热。

接茬碾压时,沿道路450方向进行初压,沿垂直路的方向进行复压。

接茬作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处理好横向接茬的原则是将第一条摊铺带的尽头边缘锯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撒粘油层;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顺直。

 

当摊铺机两机间距较大而需单行碾压时,在第一板边缘留下4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机摊铺时的高程基准面,在接缝搭接后再整体碾压,减少接茬痕迹,保证接茬压实质量。

 

(五)沥青路面质量检验标准 

(1)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操作要求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要求执行。

 

(2)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随时间隙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3)本路面质量要求均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的一级公路、夏炎热冬温、潮湿区、重交通的标准。

 2.5检查井升砌方法和技术要点 

本工程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安装检查井。

一般是先破除原路面,升高检查井井筒,待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成型后,将检查井周边路面切割成六边形并凿除余料,安装检查井后,在六边形内摊铺沥青混凝土。

 

检查井升砌方法及技术要点具体如下:

 

一.检查井升砌方法:

 

(1)挖出检查井孔位,安装井圈。

当在原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时,挖除原路面检查井或井口处的石屑,使井筒顶面低于原路面或石屑基层,整理井口后用C30细石混凝土调平,将井圈安装在井孔位上,外侧与周边路面结构层用C30混凝土缝填捣实。

 

(2)整体摊铺沥青混凝土。

井圈安装完毕后即进行沥青路面摊铺,并在井孔作出标志。

由于采用摊铺机分幅一次摊铺,当料车通过位于分幅范围内的检查井孔时,因井圈是封闭的整体,混合料不会落入孔内,同时也便于压路机全路幅碾压。

 

(3)安装检查井井座。

当摊铺沥青混凝土并进行碾压后,挖出检查井井圈并破除井圈内侧混凝土,用膨胀螺栓将检查井固定在井圈上,使井座与井圈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检查井周边用高标号混凝土封填,使顶面保留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度,并使表面呈粗糙状。

 

(4)安装井座时,将检查井盖的铰接固定端布臵在车辆行驶方向的反方向。

为避免或减少噪声,安装井座时,将检查井盖的铰接端平行的安装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反方向,使车轮碾过铰接端到达开启端时不因铰接端翘起引起震动响声。

 

(5)检查井井周路面与相邻路面整体摊铺碾压。

由于检查井井座具有一定高度,安装井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使检查井盖顶面距检查井周边混凝土顶面,保证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结构厚度。

摊铺沥青混合料时在检查井位摊铺机可不受其影响,与分幅的路面整体一次摊铺,与路面整体成型,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二、技术要点:

 

(1)井盖与道路纵、横坡平顺衔接; 

(2)检查井盖四周稳固部分应坚固,是无裂纹、破损现象; 

(3)检查井井盖高程允许偏差为±5mm,井框低于实际路面10-15mm。

 

2.1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要点 

2.1.1 加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施工自检体系严格控制材料规格、用量和矿料级配组成及沥青用量; 

(2)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按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加以校验。

 

2.1.2 沥青混凝土摊铺前设备检查 

 沥青路面施工前,必须对拌和厂、摊铺、压实等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性能、计量精度等进行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机械设备,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更换,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下达开工令。

 

2.1.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1)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检查人员要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并对各种工材料抽验; 

(2)对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的拌和温度、均匀性、出厂温度进行检查,并取样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检验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