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docx
《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这是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主要包括: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
这里有几个小木棍?
(学生数,并口答。
)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
怎样列式?
每份有多少?
(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
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
(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7页1.2
第二课时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9÷3=
———————69÷3=80÷2=6÷2=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
(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
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
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
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
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第2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
124÷3≈15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124÷3≈如何估算?
生1:
124≈120120÷3=40124÷3≈40
生2:
124=120+4120÷3=404÷3≈140+1=41
分析与比较:
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
143÷4≈
生1:
143≈160160÷4=40143÷4≈40
生2:
143≈120120÷4=30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200÷3≈_____。
生1:
200≈210210÷3=70200÷3≈70最多能买70本。
生2:
200≈180180÷3=60200÷3≈60最多能买60本。
生3:
200=180+20180÷3=6020÷3≈660+6=66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200元能估成21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
185≈200200÷4=50185÷4≈50最少需要50间。
生2:
185≈160160÷4=40185÷4≈40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185能估成16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思考:
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
为什么?
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第3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二次学习除法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过表内除法(包括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理解了除法的意义。
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没有余数或有余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本课在教学中力图重点体现让学生经历从“表内除法商是一位数”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过程,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课设计时基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总体思路。
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找准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
2、借助直观理解难点。
3、讲授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教学片段实录:
一、引入
1、师生谈话
2、课件出示小朋友捐书的情境。
3、教师抛出问题:
师:
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
平均每人捐几本?
二、展开
(一)商的定位
1、独立解决问题
师:
平均每人捐几本?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请大家动笔算算。
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
生1:
42÷2=21(本)
师:
为什么用除法算呢?
生:
把42本书平均分成2份,所以用除法算。
师:
得数21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生:
40÷2=20,2÷2=1,20+1=21
师:
你是想口算的。
生2:
21
2╯42
42
师:
你用竖式算,是怎样想的?
生2:
40÷2=20,2÷2=1,20+1=21
师:
你也想口算方法。
不过,除法竖式一般不这样写。
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3、师生一起写竖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
42÷2,笔算时从十位算起,该先算什么呢?
生:
十位4÷2
师:
十位4÷2,商几,写在什么位上?
为什么?
生:
商2,2写在十位上,因为40÷2=20,20就是2个十。
师:
商写好后做什么呢?
生:
商2乘除数2,二二得四,4写在十位4的下面,4-4=0,0不用写。
师:
十位4÷2=2,就是口算中的哪一步?
生:
40÷2=20
师:
竖式中的4-4=0,其实就是几减几呢?
生:
42-40=2
师:
我们简单的说,就是4-4=0,0不写,个位2搬下来。
接下去该怎样算呢?
生:
个位2÷2,商1,1写在个位上。
一二得二,2-2=0。
师:
这又是口算中的哪一步呢?
生:
2÷2=0
4、能完整的说说刚才是怎样算得吗?
(先独立说,再同桌相互说。
)
5、指名说怎么算得?
(生说略)
师:
他说得怎样,谁来评一评?
生:
他说的不完整,相乘漏了。
师:
你听的很认真。
6、师:
看了竖式,还有问题提吗?
生问:
商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生答:
4个十÷2=2个十,2写在十位上
生问:
商1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生答:
2个一÷2=1个一,1写在个位上。
生问:
十位4下面的4表示几?
0为什么不写?
个位2为什么要搬下来?
生答:
4就是40,42-40=2,所以0不写,个位2搬下来。
7、练一练62÷2竖式计算
8、小结:
师:
42÷2、62÷2在竖式计算时,都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二)十位有余数
1、出示52÷2。
师:
62÷2,改成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也先自己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看看书,还可以找老师帮助。
2、学生独立写竖式
3、反馈
方法1:
26
2╯52
4
12
12
方法2:
21
2╯52
4
2
2
师:
你认为哪种写法是正确的?
生:
方法1是正确的。
师:
谁写的?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写的?
生:
十位5÷2,商2,2写在十位上,2×2=4,4写在十位5的下面,5-4=1,个位2搬下来,12÷2,商6,6写在个位上,2×6=12,12写在12的下面,12-12=0。
师:
有谁再来试试?
师:
从大家的表情看得出,意思知道了,说有点困难,对吧?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棒图。
4、借助小棒理解算理
师:
52÷2,先算什么?
生:
十位5÷2。
师:
就是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捆?
2捆的2写在什么位上?
为什么?
生:
每份2捆,2写在十位上,因为表示2个十。
师:
2×2=4,4表示哪里的小棒呢?
生:
分掉的4捆
师:
5-4=1,1表示什么呢?
生:
多出的1捆。
师:
5捆分掉4捆,还剩1捆,这1捆怎么办?
生:
1捆分成5和5,还有2根分成1和1。
师:
哦,你分了2次。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
把1捆拆开就是10根,再和散的2根合起来是12根。
师:
竖式中有十位1,怎么变成12?
生:
个位2搬下来。
师:
接下来怎么做?
生:
用12÷2,商6,6写在个位上,6表示6个一。
5、师:
52÷2,现在能完整的说说怎样算得吗?
(先独立说,再同桌互说)
6、改正
师:
错了的小朋友现在能改正了吗?
自己动笔改一改。
7、比较
师:
52÷2,在竖式计算时,与42÷2、62÷2,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生:
42÷2、62÷2,十位没有了,52÷2,十位还余1。
师:
十位还余1怎么办?
生:
和个位合起来再除。
三、练习
1、用竖式算一算
48÷4、91÷7、96÷6、95÷5
(1)独立完成、
(2)反馈讲评错例
2、解决问题
(1)湖州地区有56位老师要去买一些宁波特产,4人乘一辆出租车,算一算要几辆车?
(2)听课老师这么多,如果有456位老师要去呢?
师:
先估一估
生:
大概100辆,400÷4=100
生:
110辆,440÷4=110,56÷4=14
师:
用竖式算一算(生算)(反馈略)
师:
算后想说什么?
生:
方法差不多,就是数变大了。
四、总结
交流今天你最大的收获,也可以相互评价。
(略)
课后反思:
大多老师不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的认为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没上头。
要上好一节计算课确实不容易。
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十位上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不同解决办法、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十位有余数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后有以下体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习笔算。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
课堂中解决“平均每人捐几本?
”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
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
2、直观用在刀口处。
42÷2,52÷2,同样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后者要借助小棒图理解算理呢?
42÷2,十位没有余数,借助口算经验,对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不会有困难。
而52÷2,,对于要把“十位余下来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再除理解有困难时,演示课件,让学生借助更形象、更直观的手段帮助理解。
3、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
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
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4、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
”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5、困惑
在本节课中,对42÷2,52÷2笔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这算不算对计算过程的.提炼和提升?
如果不是,又该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