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3364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docx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可研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南通镇昔称“南港”,隶属闽侯县管辖,地处闽侯县东南部,乌龙江南岸,东邻祥谦镇,西隔大樟溪与南屿镇相望,南接永泰县、福清市,北临乌龙江与福州仓山区盖山乡一水相隔,直距省会2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203省道穿境而过。

南通镇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6平方公里。

辖17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是福州地区着名的侨乡之一。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远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宋朝理学家陈襄、清朝首任邮巡部尚书陈璧等英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文山书院攻读诗书,现代在中央至地方各级任职的近百人,现有两位将军。

这里山川秀美,土地肥沃。

名闻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坐落其中,盛产荔枝、龙眼、花卉等名花佳果,特产银鱼久负盛名。

这里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直距省会2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203省道穿境而过。

根据《福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总规》)及《福州市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中的规划,整个南通片区发展分为两个片区,其中:

北片区发展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具体用地范围:

北至现状京福高速公路,东南至大樟溪支流文山河,西至陈厝河和现状防洪堤,规划用地范围面积约302公顷。

目标建成国内一流全省规模最大,信息化水平最高,服务功能最全,集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配送、交易、信息、电子商务、质量检测检疫、产品展示为一体的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批发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区。

南片区与南屿镇一起建设科学城,科学城组团,与大学城联动发展,结合大漳溪优越的环境资源,重点发展软件研发、生物医药等科技研发产业。

建设成为福州重要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基地,总规划面积为45平方公里。

目前南通镇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镇内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雨水都排入污水暗沟或附近的小河,为保护文山河、陈厝河等水源,满足工农业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的投资环境,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建南通镇污水处理厂十分必要。

因此,受闽侯县建设局的委托,2008年12月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闽候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称《可研》)的编制任务,并于2009年3月10日进行了《可研》的评审。

根据评审会专家及部门的意见及建议,我院对《可研》进行调整,具体内容详见各章节。

本《可研》在调查研究、掌握现状和相关规划及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以及工程的规模、标准、工艺、投资等进行综合研究和论证,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以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参考,以及项目环境评价、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通过污水厂收水量的分析,最终确定南通镇污水厂各规划年限的处理规模为:

近期(2015年)万m3/d,远期(2020年)万m3/d。

通过工艺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CarrouselA2/C工艺,污水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的尾水就近排入当地的文山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域。

工程计划于2011年初投入使用。

污水厂位于南通镇北部的文山村,大漳溪支流文山河与316-324国道连接线交界处西侧,规划用地面积4.84ha(亩),近期厂区征地面积1.17ha(亩)。

本工程总投资为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厂区(BOT部分)项目总投资万元,污水处理厂厂区(政府配套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

污水处理厂经济技术指标: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年;

平均单位处理成本:

元/m3;

年均经营成本费用:

万元/年;

平均单位经营成本:

元/m3;

单位电耗:

m3。

评价结果表明,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设定基准收益率6%,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设定基准收益率%,偿债分析指标较好,偿债能力较强,易于取得贷款机构的贷款支持。

偿清偿清借款后项目生产能力利用率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计算期内各年均不需借用短期借款,具备财务生存能力。

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本《可研》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闽候县及南通镇各有关单位、领导、专家以及各兄弟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因编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1.概述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

闽侯县建设局

1.2.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及内容

1.2.1.编制目的

在城市总体及相关规划指导下,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如下目的:

(1)论证建设闽侯县南通污水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2)对本工程有关的主要因素,如水质、水量进行论证,对厂址选择、

尾水排放、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及投资估算等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等多方案综合性研究、比较和论证;

(3)在以上论证的基础上,推荐建设方案、工程设计及分期实施方案;

(4)提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效益分析、环境评价、管理机构等建议;

(5)符合国内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要求,满足污水厂建设的前期技术要求。

通过以上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工程初步设计确定原则。

1.2.2.编制依据

(1)编制本《可研》的合同书,;

(2)《福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福州市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福州市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防洪排涝规划》,福州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5)业主提供的1:

500厂区地形图。

(6)业主提供的厂区选址红线图。

(7)福建东辰综合勘察院提供的厂区钻探地质报告。

1.2.3.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2)在总体及相关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3)采用高效节能、节省用地、便于运行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4)妥善处理、处置污水收集、输送、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栅渣,避免二次污染;

(5)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

(6)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科学自动化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1.2.4.编制内容

本报告编制内容为闽侯南通污水处理工程服务范围内的:

(1)污水水量及水质预测;

(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3)污水厂区的工程设计;

(4)污水方案的工程内容;

(5)环境评价及环境保护;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

1.2.5.规范标准

(1)《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版);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

(3)《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年版);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5)《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16)《农用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17)《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97:

97;

(18)《城市污水生物脱N除P处理设计规程》CECS149:

2003;

(19)《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2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

(21)《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CJ/T51-1999~CJ/T79-1999;

(2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2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4)《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25)《工业企业总平面图设计规范》GB50187-93;

(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28)《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31)《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3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4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4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4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44)《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45)《电动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4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47)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文件、手册及文献资料。

1.3.项目背景

1.3.1.城镇概况

1)地理位置

闽侯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北部,闽江下游。

东与长乐市、罗源县及福州市区的晋安区、鼓楼区、仓山区相连,西与闽清县接壤,南与福清市、永泰县毗邻,北与古田交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25°47′~26°37′,东经118°51′~119°25′,总面积2133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着名侨乡和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之一。

南通镇昔称“南港”,地处闽侯县东南部,乌龙江南岸,东邻祥谦镇,西隔大樟溪与南屿镇相望,南接永泰县、福清市,北临乌龙江与福州仓山区盖山乡一水相隔,直距省会2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203省道穿境而过。

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6平方公里。

全镇林业用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

2)行政区划及人口

南通镇隶属闽侯县管辖,辖17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3900多人,是福州地区着名的侨乡之一。

镇政府驻南通村。

南通镇所辖村委会名称及人口表(表)

村委会

人口(人)

村民小组(个)

村委会

人口(人)

村民小组(个)

南通

3466

17

银安

3524

17

陈厝

4459

26

洲头

1597

12

罗洲

2407

23

上洲

1292

6

瓜山

3337

30

泽苗

1957

10

古城

3038

15

廷宅

1789

10

建南

1457

12

泽洋

4993

29

文山

3453

14

桥街

598

5

马腾

1600

4

方庄

1398

8

新歧

3064

4

3)历史沿革

南通镇宋时分别为侯官县五芝乡的新兴里和怀安县积德乡的恭顺、胜平、高阳、孝廉、待宾里。

元、明时分属侯官五芝乡的八都,怀安积德乡的十一都、十二都。

清属侯官县五芝乡的八都和积德乡的四十七都。

清末属仙坂区。

民国29年分为文泽乡、南灵镇、瀛芹乡,均属第三区,民国34年为南港镇,民国37年属南屿区。

1949年9月属第五区,1951年单独成立第十二区,1956年属南屿区。

1958年5月撤区改乡,因乡政府驻地南通村而名南通乡,9月成立南通人民公社,1962年10月恢复区建制,1964年9月再撤区并社,仍为南通公社。

1984年再改为乡,1992年8月改为镇建制。

5)社会经济

南通镇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旅游资源丰富。

名闻遐迩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坐落其中。

南通盛产荔枝、龙眼、花卉等名花佳果,特产银鱼久负盛名。

这里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直距省会2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203省道穿境而过,湾边大桥的建成直通福州,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小灵通直通世界各地。

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南通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先后荣获2002年全县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全县经济工作“六赛六比”第二组第一名、2004年全市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文明单位、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全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农业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蔬菜、名优果、花卉等三大特色产业。

全镇已建成市级蔬菜基地2850亩、名优果基地2000亩、花卉基地2000多亩。

工业及招商引资方面。

初步形成了以联福家具为龙头的家具工艺品产业链。

全镇家具工艺企业有65家,年产值亿元。

2002年以来,共发展136家企业(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有22家),总投资亿元。

2003年新建的南港工业集中区规划占地600亩,前来洽谈投资并经县政府会审的项目有10多个,总投资1亿多元。

旅游业方面。

十八重溪2004年初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项目建设方面。

组织专门力量协助施工队顺利完成了京福高速公路南通段建设;投资800多万元建成南通电信大楼和103座小灵通机站、7座移动电话机站;投资250多万元完成了新岐、马腾两村饮水工程和良田仔水库维修加固工程、新马通村公路;投资500多万元建成闽侯八中学生公寓、南通中学教学楼;并投资200多万元陆续完成了南通街、通洲路路面改造、镇门口道路建设、南通后街道路建设和新停车场建设、搬迁工作。

2003年,南通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亿元,外资实际到资300万美元,内资实际到资100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5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2005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7047万元,占年计划100%,比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001万元,占年计划100%,比增%;出口交货总值29000万元,占年计划%,比增%;国税收入242万元,占年计划%,比减%;地税收入248万元,占年计划80%,比减%;固定资产投资额4243万元,占年计划%,比增%;用电量2801万度,占年计划%,比增%。

6)自然条件

(1)气候

本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mm之间,年平均蒸发量1400mm;年平均气温19.5℃,最高日气温39℃,最低日气温为-1℃。

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风力2-3级,台风平均每年2-3次,多发生在7-9月份,风力7-11级。

(2)地形地貌

南通镇区内地势平坦,镇区被南部及东部的山体包围。

区内以农田为主,河网水系发达,纵横交错,大樟溪支流—祠堂江在中部贯穿南北;大漳溪和乌龙江交汇处,有大片的生态良好湿地;316-324国道联接线及京福高速公路在北部东西穿过。

(3)水系

南通河网水系发达,纵横交错,大樟溪支流—祠堂江在中部贯穿南北。

大漳溪发源于戴云山脉德化境内,经永泰县城关至闽侯县江口,注入闽江下游南港,全长237km,流域面积4573km2。

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年径流深975mm,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从4月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5%。

年平均径流量达亿m3,多年平均水位27.79m。

(3)工程地质

本工程污水厂所在地地形平坦开阔,拟建场地原为菜地,局部存在鱼塘,现经人工堆填整平。

根据福建东辰综合勘察院提供的厂区地质勘探资料,描述如下:

场地内未见有对本工程不利的其他埋藏物,如沟浜、墓穴、防空洞等。

场地内未见构造活动痕迹及空洞、临空面、活动性断裂,未见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野外钻探取芯肉眼鉴别,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场地岩土层按其成因及力学强度不同可主要分为10层,现将各岩土层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ml):

灰黄色、土黄色、灰色,稍湿~饱和,松散,以细砂及粘性土为主,局部底部以耕土或泥质充填为主。

为人工堆填,新近堆填,呈欠固结,该层CK3孔分布,层厚在0.60m。

②粉质粘土(Q4al-m):

灰黑色、灰白色,饱和,可塑,质较纯,无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刀切面较光滑,局部相变为粘土。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分布层厚在~3.20m,平均厚度为2.83m。

③淤泥(Q4al-m):

灰黑色、深灰色,饱和,流塑,质较纯,含少量腐植质,稍具臭味,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慢,干强度低,韧性低,刀切面光滑,部分地段相变为淤泥质土,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厚度~2cm。

该层全场地分布,分布层厚在~14.80m,平均厚度为9.23m。

④粉质粘土(Q4al-m):

灰黄色、褐黄色,很湿,可塑,无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刀切面较光滑。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分布层厚在~9.50m,平均厚度为5.65m

⑤淤泥质土(Q4al-m):

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质较纯,含少量腐植质,稍具臭味,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慢,干强度低,韧性低,刀切面光滑。

局部夹薄层粉细砂。

该层全场地大部分揭示分布,分布层厚在~9.40m,平均厚度为6.40m。

⑥细砂(Q4al-m):

灰黄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为中密,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粉粒、粘粒含量约占%,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多呈棱角状,级配较好。

该层局部中粗砂或砾砂富集,相变为中砂;该层在场地中普遍分布,层厚在~,平均厚度为10.58m。

⑦卵石:

灰色、灰黄色,饱和,上部稍密~中密,下部中密~密实,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成份以岩浆岩主,粒径一般在2~8cm,最大粒径可达11cm以上,呈次棱角状至次圆状,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

充填物以砂砾为主,含量约占19。

25%,次为粘粒,含量约占%,少量的粉细砂,级配较差。

该层场地普遍分布,揭示层厚在~19.4m,平均揭示厚度为14.51m。

⑧残积粘性土:

残积成因(Q4el),灰黄色、黄褐色、灰白色,饱和,可~硬塑,原岩结构可见,母岩为花岗岩,长石已风化呈土状,含大于2mm的石英颗粒约占%,粘性较差,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低,无摇震反应,浸水易软化。

该层场地中普遍分布,厚度为~6.25m,平均厚度4.22m。

⑨全风化花岗岩:

燕山晚期侵入岩(γπ53

(2)),浅黄、褐黄、灰白色,风化强烈,岩芯呈砂土状,风化程度不均,局部夹土状强风化残留,浸水易软化,手捏易散。

岩芯采取率为75%,为散体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场地中普遍分布,厚度为~6.85m,平均厚度4.79m。

⑩强风化花岗岩:

燕山晚期侵入岩(γπ53

(2)),灰黄色、灰绿色、褐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风化强烈,岩芯多呈紧密砂土状,少数呈碎块状,大部分手易搓散,节理与裂隙发育,呈散体状~碎裂状结构,岩芯采取率为65%,岩石破碎程度为极破碎~较破碎,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软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浸水易软化。

该层场地普遍有揭示,揭示厚度在~8.00m,平均厚度为6.39m。

1.3.2.供排水现状及规划

(1)供水现状及规划

南通镇现有水厂一座,现状供水规模7000t/d,供水涉及11个村,水源取自山上水库水,无扩容能力。

另现状文山河排涝闸外侧有一文山村临时取水点。

根据规划,南通用水近期主要靠现状南通水厂供水,远期由福州地区大学城区域南通片区水厂统一供水。

远期南通片区规划水厂规模10万m3/d,由大漳溪取水。

(2)排水现状及规划

南通镇现状无统一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南通镇现在基本无雨污水管,镇内生活污水、企业经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及雨水都排入城镇的污水暗沟,或附近的小河。

镇中心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其它各村落主要为分散排放雨污水。

根据《控规》及《总规》,规划在南通镇北部的文山村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远景规划规模8万m3/d,尾水排入闽江南港,主要服务范围为南通片区。

该片区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由污水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工业生产废水需自行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1.3.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城镇发展的需要

根据《总规》及《控规》中的规划,南通发展为重点拓展区。

整个南通片区发展分为两个片区,其中:

北片区发展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具体用地范围:

北至现状京福高速公路,东、南至大樟溪支流,西至规划河道和规划道路,规划用地范围面积约302公顷。

目标建成国内一流全省规模最大,信息化水平最高,服务功能最全,集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配送、交易、信息、电子商务、质量检测检疫、产品展示为一体的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批发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区。

南片区以发展与南屿镇一起建设科学城,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区和科技研发产业基地,总规划用地规模为45平方公里,其中南通片用地范围面积约17平方公里。

由于目前南通镇没有污水处理厂,镇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都排入污水暗沟或附近的小河,为保护文山河水源,满足工农业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的投资环境,吸引招商引资,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建南通镇污水处理厂是十分必要的。

(2)水源水质保护及保障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随着南通镇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也将增加,如果市政环保设施的建设不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将致使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区内内河,最终排入闽江南港,造成水体水质污染。

因此,为保护开发区内河及闽江南港的水资源,提高区内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污水处理工程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另外,南通镇各村现有居民排水主要通过明渠和暗沟直接排放到受纳水域中,由于未经过处理,含有大量病原菌的污水溢流入海或进入周边的小河小溪,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被散排到门前屋后,孳养蚊蝇,影响了城镇的环境卫生。

本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将较大程度上改善该片区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南通镇的发展以及促进招商引资的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南通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3.4.法律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对繁荣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

中央人民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