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230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

四年级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将把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充分运用计算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四、教法:

常言道: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

所以我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大胆地处理教材,并作了精心的安排,充分体现数学是源于实践又运用于生活。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

1、谜语开题,激趣导入。

老师利用“四四方方一座台,士兵个个台上站,只要手指按一按,答案马上就出来。

”(打一学习用品)这一条谜语进行开课。

用“缺8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

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五、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流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观察、归纳、概括、推理、探索和数字想象等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

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同时,力图让他们体验到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六、课前准备:

师:

计算器、多媒体。

生:

计算器。

七、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分四大环节进行,即:

激趣引入→合作探究→归纳反思→达标测评

(一)激趣引入

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想在心里,别说出来。

比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一连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

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大家信不信?

师:

同学们知道诀窍在哪了吗?

玩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吗?

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

(板书课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

开课激趣,利用“猜数字”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

例9.用计数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2÷11=0.1818…

3÷11=4÷11=

5÷11=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订正答案:

1÷11=0.0909…2÷11=0.1818…

3÷11=0.2727…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

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

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

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

(出示以下例题)

6÷11=7÷11=

8÷11=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

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

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设计意图:

例9的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题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写商”。

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巩固循环小数;二是熟练计算器的使用;三是探索规律。

但教学重心是规律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过程性、探索性等原则的新理念。

(三)归纳反思

⑴这节课我学会了:

⑵易错点:

⑶这节课还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谈收获,体会到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四)达标测评

1.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试着写出后3题的商。

1÷9=2÷9=

3÷9=4÷9=

5÷9=6÷9=

7÷9=8÷9=

2.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6×0.7=4.2

6.6×6.7=44.22

6.66×66.7=

(猜猜6.66×66.7的积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6.666×666.7=

(想一想6.666×666.7整数部分有几个4,小数部分又是多少?

3.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一个算式吗?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四个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规律:

第一个因数的整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不变,第一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整数部分有变化而且数位相同。

因数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小数部分就有几个1,再根据规律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

4.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54=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小组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的整数部分就有5个几,小数就有4个几。

5.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1,1.1,1.3,1.6,(),(),3.1,().

(2)0.81,0.64,0.49,0.36,(),(),().

(3)1.5,0.75,0.375,(),().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有怎样的规律,可以培养观察的能力。

从上往下观察被乘数、乘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帮助学生形成观察的方法,分析算式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学生概括表达规律,接写下一个算式,得出一个一般的规律,并进行类推。

通过这两个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中还要重视“根据规律续写算式”环节,因为,续写算式有利于学生对规律结构的把握,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八、本节课设计特色的说明:

一、有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在探索规律这一环节中,设计的探索题,激发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能力。

学生不自觉地就进入了新规律探索的状态中,发现新的规律也成为学生的主题需要,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者、参与者成为主动地创造者、主体者,而教师的角色更符合顾问,适当的时机引领学生的探索走向深入、持久、有效。

二、高效教学

适时引入计算器。

在探索规律时,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这时引入计算器省时又精确,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整节课自始自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

而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习内容在大脑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三、魅力教学

要使学生感悟小学数学中蕴涵的丰富美,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数学是美的王国”。

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从一组组有趣的算式中寻找出了一个个固定不变的规律,即美的存在,感悟到数学的“统一美”,接着根据已发现的规律,让学生写出符合规律的等式,感悟到数学的“神奇美”,数学规律被发现、被理解,这个过程本身也会令学会兴奋和满足,引起审美喜悦。

整节课上学生还能体验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