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193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docx

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理

(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高二历史(理科)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太守  D.御史大夫

2.下列制度其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达,商业历史悠久。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农商并重政策B.唐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被打破

C.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D.元朝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农耕文明    C.小国寡民    D.寡头政治

6.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形成庞大的商业贸易帝国,这个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德国   D.荷兰

7.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珍妮机”属于(  )

A.织布机   B.纺纱机   C.蒸汽机    D.交通工具

8.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9.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  )

A.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0.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

下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失败

变革

A

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洋务运动

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百日维新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义和团运动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

五四运动

11.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1947》一书。

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

C.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D.人民解放战争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

12.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

A.近代军事工业   B.手工工场   C.近代民族工业   D.官办企业

13.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  )

A.轮船     B.飞机     C.汽车   D.马车

14.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

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15.“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6.1954年确立并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这则报道可能出现在(  )

A.1949年   B.1958年     C.1978年    D.1992年

18.有学者认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该观点提出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9.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加强计划管理 D.发展乡镇企业

20.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  )

A.单边主义    B.另起炉灶    C.科教兴国    D.求同存异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21.(14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民主化之路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

——摘编自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

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全新的政治体制”是指什么?

(2分)并指出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途径。

(4分)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2分)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新中国建立了哪项民主政治制度?

(2分)

 

22.(14分)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 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 1946年,某地百姓家中春联:

“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分)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6分)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副春联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并说明理由。

(6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

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更事件?

(2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4分)

 

海南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理科)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DDCDC6-10DBBDC11-15CCADC16-20ABAAD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21.

(1)体制:

君主立宪制。

(2分)途径:

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立法)。

(4分)

(2)文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体制:

资产阶级共和制(三权分立)。

(2分)地位: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分)

22.

(1)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分)

(2)事件: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际意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6分)

(3)背景:

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

没有。

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6分)

23.

(1)事件:

洋务运动。

(2分)评价: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2分)成就:

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4分,若回答具体事实,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