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951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芳园实验中学中考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2年河北省初中综合复习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1C-12N-14O-16Na-23Mg-24Cl-35.5Fe-56

卷I(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保健品广告语“钙、铁、锌、硒—黄金搭档”中的四种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若缺少会引起佝偻病的是

A.钙B.铁C.锌D.硒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钙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胳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铁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故选项错误;

C、锌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D、硒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缺乏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滴加液体

C.

闻气味D.

吸取液体

【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正确;

C、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方,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而腐蚀橡胶头,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正常雨水一般显中性

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一般显酸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而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即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4.如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硒的原子序数为34B.硒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4

C.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硒的原子序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

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8.96-34≈35,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选项B分析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如果长期过量吸入笑气,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笑气的化学式是

A.N2B.N2OC.N2O3D.NO2

【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则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其化学式为

,则a+b×(-2)=0,a:

b=2:

1,则笑气的化学式为N2O。

故选:

B。

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B

验证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加入稀盐酸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该气体中

A.AB.BC.CD.D

【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置换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置换生成氢气,说明锌的化学活动性在氢前面,而铜的在氢后面,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该气体中都熄灭,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7.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食物腐败C.湿衣晒干D.酒精燃烧

【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粮食酿酒,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败,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湿衣晒干,只是水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8.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B.Z、Y、XC.Y、X、ZD.X、Z、Y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X的活动性最强,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说明Y的活动性大于银,而银的活动性大于Z。

故选A。

9.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

D.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详解】由分析得: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错误;

B、该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一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正确;

D、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C。

10.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N——2个氮元素B.H2——2个氢原子

C.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D.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

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旨在强调:

关注地球健康,保护生态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的桔杆就地焚烧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

【1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主题。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合理重复利用资源,符合主题。

C、将农田中的桔杆就地焚烧会排放多种空气污染物,不符合主题。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符合主题。

故选C。

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不锈钢、白酒都属于混合物B.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

C.生铁、黄铜、水银都属于合金D.液氧、干冰、水都是氧化物

【1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不锈钢中含有铁、铬、镍等物质,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它们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B、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含有两种营养元素,都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只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C、生铁、黄铜都属于合金,而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D、冰、水都是氧化物,而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故选A。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酸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故A选项错误;

B.酸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B选项正确;

C.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碳酸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选项错误;

D.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不是溶液,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4.“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夏天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间隙变大

C.分子数目变大D.分子质量变大

【1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体积、数目、质量均不变,故选项A、C、D项解释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B。

16.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A错误。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B正确。

C、将木柴架空燃烧增大了接触面积,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D正确。

故选:

A。

17.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B.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14:

9

C.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D.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28×3):

(18×4)=7:

6,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由元素组成,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8):

(14×2)=6:

2:

7,所以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8.下列有关实验或事实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红,说明CO2呈酸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1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了,是因为反应后氧气逸出,属于化学变化,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是因为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说明CO2呈酸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是因为氢分子、氯分子分别分成了氢原子和氯原子,然后氢原子、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现有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至a点时,溶液中可能只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

B.滴至b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含BaCl2

C.滴至b点时,溶液中的pH一定等于7

D.滴至c点时,溶液的pH可能等于7,也可能大于7或小于7

【1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现有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b点之后沉淀质量不变,b点表示氯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详解】A、b点表示氯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氯化钡有剩余,可能稀硫酸已完全反应,溶液中可能只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正确。

B、b点表示氯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滴至b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含BaCl2,正确。

C、滴至b点时,溶液中的pH不一定等于7,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pH大于7,错误。

D、滴至c点时,氯化钡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可能有剩余,可能稀硫酸过量,溶液的pH可能等于7,也可能大于7或小于7,正确。

故选:

C。

20.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

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

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2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20℃时,向甲溶液中加入2g硫酸铜,完全溶解得到乙溶液,溶质质量增加,故溶质质量分数:

乙>甲,该温度下,向乙溶液中,加入2g硫酸铜,得到丙溶液,有部分溶质未溶解,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也可能等于乙,加热到50℃,得到丁溶液,溶质完全溶解,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大于丙,溶剂质量相等,故溶质质量分数:

丁大于丙,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不符合题意;

B、丙中有溶质未溶解,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2g:

100g=8:

25,不符合题意;

C、丁中溶质完全溶解,丁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D、升温后,丙中未溶解的溶质完全溶解,说明升温后,溶解度增加,CuSO4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1.如图广口瓶中为固体X,滴管内为液体Y,将Y滴入瓶中时,若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X、Y可以选择表格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其原因__________,将Y滴入瓶中时,若烧杯内导管口产生气泡,请在表格中选择一组合适的物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A

B

C

X

NaHCO3

NH4NO3

NaCl

Y

HCl

H2O

H2O

【21题答案】

【答案】①.B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③.

【解析】

【详解】广口瓶中为固体X,滴管内为液体Y,将Y滴入瓶中时,若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说明广口瓶中压强减少,硝酸铵溶解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装置内的气体遇冷收缩,气压减小,导气管内上升一段水柱;将Y滴入瓶中时,若烧杯内导管口产生气泡,可能是放热或反应生成了气体,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内导管口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NaHCO3+HCl=NaCl+H2O+CO2↑。

22.实验室中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得到铁,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开始实验时,A装置中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

(2)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4)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

【22题答案】

【答案】

(1)通一氧化碳

(2)

(3)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4)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排净空气再加热,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填:

一氧化碳;

【小问2详解】

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填:

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小问4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考虑,尾气处理方法在导管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故填:

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24.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4)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是_______。

(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24题答案】

【答案】

(1)试管

(2)B

(3)b(4)O2或H2(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X的名称为试管,故填:

试管;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故填:

B;

【小问3详解】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b端导管口通入,故填:

b;

【小问4详解】

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都可以采用此发生装置,故填:

O2或H2(合理即可)。

26.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6题答案】

【答案】

(1)

(2)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3)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解析】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

【小问1详解】

白磷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能达到着火点,但没有通氧气前,白磷没有燃烧;通氧气后能燃烧,说明该实验乙是为了探究燃烧需要氧气这个条件的。

【小问3详解】

铜片上的红磷着火点高,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红磷不燃烧。

【小问4详解】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2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作用。

(2)刚装修好的房屋内含有甲醛,除通风外,还可以在室内放置__________吸附异味。

(3)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

(4)刚泡好的茶,会闻到茶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下列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填字母)

A.鸡蛋B.大米C.奶油D.黄瓜

【28题答案】

【答案】

(1)乳化

(2)活性炭(或木炭等,合理即可)

(3)压强(4)分子在不断运动(5)D

【解析】

【小问1详解】

洗涤剂能去油污,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填:

乳化;

【小问2详解】

活性炭、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故填:

活性炭(或木炭等,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故填:

压强;

【小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