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929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docx

龙源期刊网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

作者:

曾凡金殷洁梁乔李锦宏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ꞏ中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

管理伴随人类活动始终,其兼具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

本文通过查阅和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简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产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通过探讨,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管理思想;历程;特点;启示

1概述

美国管理学大师戴维ꞏBꞏ赫尔茨认为:

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

[1]。

管理是一个合成词,其中:

管,是一个多义词,可释义为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组成的词有管道、管线等;也可释义为负责、经理,如管家、管企业等。

理,也是一个多义词,可理解为物质本身的规律,如生理等;也可理解为是非得失的标准,如道理等。

所以,就本质而

言,管理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管理伴随人类活动始终,管理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形影不离,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可是,从中国现行管理学的内容来看,却显现了太多的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子。

可以想象,如果仅用西方的管理学思想和技能在我国进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必将会导致“舶来之物”的水土不服或是“药效”不佳,甚至会出现“东施效颦”等适得其反的情况[2,4]。

为此,研究和讨论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并总结归纳出其显著的特点,不论是对中国的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对管理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伴随中国思想史一起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粗略的分为三个阶段,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隋唐时代[3]。

2.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萌芽期

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主义国家,自从其建立起就标志着在中国这古老国度上,炎黄子孙原有的民主议事制踏步挺进褒贬各异的独裁集权制。

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使其王朝得以巩固、发展和壮大,组织的管理模式从远古时期的“人治”一步一步踏入

“国治”[5]。

例如,在《大禹赋》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命禹敷土,随ft浚川。

乃奉执征,降民鉴德。

乃自作配飨,民成父母。

这段话揭示夏朝就有了“德治”这个非常重要的“国治”思想和理念。

为此,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早在夏商时代就已经萌芽,特点是从远古时期的“人治”逐步走向较为规范的“国治”。

2.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助推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陈旧和反动的的统治理念、法制和秩序等被相继破坏,新的统治理念、法制和秩序等逐渐确立,新的阶级阶层力量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变革也导致管理思想文化的蜕变和繁荣。

其中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思想学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些思想学派的发展和丰富,催生我国古代各种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6]。

如战国时期秦国在经历了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后,秦孝公决心图强改革,以

“法治”思想为主导,下令招贤进行变法改革运动。

总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等的变革,促使中国古代各种管理思想的形成。

2.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期

当我们把视野投向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隋唐朝,由于当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政治制度的完善和进步,这个时代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7]。

例如:

盛唐时期朝廷特别注重吏治、重视推行切实的经济措施等[8]。

不难看出,在我国隋唐朝前后,中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丰富和发展。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由于经济、政治、地域、人口及传统文化等原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谓门派林立,表现出重人文轻数理和重宏观轻微观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百家争鸣,自成体系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百花齐放,自成一家之说,缺少相互交流和融会贯通。

从古代管理思想的学派来分析,依照西汉末年刘向提出的“十家九流”观点,分别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大学派。

如:

儒家管理思想的仁、德和礼,“仁”是儒家思想理论的纲领和核心,“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中最提倡的国家管理理念,“礼”是儒家思想中构建的对外沟通和管理的原则[9]。

3.2重宏观把握,轻微观深入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显著特点之二就是重视宏观系统的整体把握,轻视和欠缺微观深入的剖析探讨[10]。

比如虽有清代“桐城派”大家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的名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的宏观的管理思想,却缺少《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中: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这种微观层面的、操作性强的务实精神[11]。

3.3重人文探讨,轻数理量化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显著特点之三就是重视人文思想的定性探讨,轻视数理方法的定量研究。

从管理发展看,无论是夏商两朝盛行的朴素“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的教化管理思想,

还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都是过度的打上了人文哲学思辨思想的烙印,没有详细的定量研究和讨论[12]。

这种重人文探讨轻数理量化的特点,显然没有西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4结语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优点是把管理的社会属性历练成“精”,在宏观理论上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其缺点是在管理的自然属性上研究不够,缺乏深入细致的定量探讨。

这些优缺点,不管是对现代管理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同时,由于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兼具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所以,管理学要想在中国发展和壮大,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有效处理好“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二者的关系,吸收二者的长处和优点,创新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第五版.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2]余洪.浅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J].三峡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张辛.浅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管理世界,2013(4).

[4]姚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时代价值[J].干部工作,2013(6).

[5]陆进,孙晔.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概论[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6]张刚.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呼和浩特:

科学管理研究,1998

(1).

[7]路宁.近20年来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述评[J].南宁:

学术论坛,2006(6).

[8]陈志红,陈志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

2007(10).

[9]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10]王平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的现代借鉴[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

[1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5.

[12]周桂钿,邓习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曾凡金(1979­),男,贵州锦屏人,安顺学院讲师(理论物理),教育学硕士,MBA在读,研究方向:

企业战略管理、教育社会心理和原子分子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