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869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docx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资料

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         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3、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4、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6、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         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         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         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10、     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1、     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2、     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13、     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4、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5、     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16、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7、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8、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9、     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20、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1、     他呀!

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22、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3、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24、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25、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6、     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一、改变句子说法。

例:

董存瑞坚决地说:

“我去炸掉它。

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

1、小红对妈妈说:

“我要去上学了。

                                                         

2、列宁说:

“我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3、李强认真地说:

“星期天,我和我的哥哥去了广州。

                                                         

4、凡卡在信中写道:

“我没爹没娘,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二、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老班长说:

“我决不能丢下你们不管。

                                                         

2、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3、这么感人的故事,使我流下了热泪。

                                                         

4、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5、这件坏事肯定不是他做的。

                                                         

三、变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诸葛亮借了十万支箭回来。

“把”:

                         “被”:

                         

2、叶老先生修改好我的作文。

“把”:

                         “被”:

                         

3、西蒙抱回了两个孩子。

“把”:

                         “被”:

                         

4、游击队消灭了敌人。

“把”:

                         “被”:

                         

5、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把”:

                         “被”:

                         

6、小夜莺带德国鬼子进了埋伏圈。

“把”:

                         “被”:

                         

四、陈述句变成夸张句。

1、广场上人十分多。

      改:

                                 

2、小李跑得真快。

        改: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十分深厚。

改:

                             

五、陈述句变拟人句。

1、小树在风中摆动。

      改:

                                 

2、金鱼在游泳。

          改:

                                 

3、蜜蜂在采蜜。

          改:

                                 

4、蟋蟀在筑巢。

          改:

                                 

六、陈述句变成比喻句。

1、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改:

                                 

2、天空飘着白云。

        改:

                                 

3、月光照进屋子里。

      改:

                                 

4、调皮的弟弟跳上跳下。

  改:

                                 

七、反问句变陈述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您担心我们回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4、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6、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

                          

7、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8、学习能够放松吗?

                                        

9、这道题这样做不对吗?

                                     

10、去就去,你不怕,我还能怕?

                             

1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一条道?

                      

1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不正是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吗?

                                                           

1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

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

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

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1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11.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12.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13.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14.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5.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16.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

  17.这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呢?

  18.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旦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12.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真不应该。

1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扩句是指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上用来表示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词语,使原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本上,更加准确、生动、鲜明。

例如:

(1)春天盛开花朵。

          扩句:

生机勃勃的春天到处盛开鲜艳的花朵。

     

(2)星星布满天空。

扩句:

亮晶晶的星星密密麻麻地布满天空。

         (3)爷爷散步。

              扩句:

胡子花白的爷爷悠闲地散步。

缩句是与扩句相反,把比较复杂的句子中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的词语去掉,只保留句子最基本的成分,使句子更让人容易理解。

例如:

(1)五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观看年组足球比赛。

           缩句:

同学观看比赛。

     

(2)一棵棵白杨树在刺骨的寒风中挺立着。

           缩句:

白杨树挺立着。

     (3)长长的列车飞快地通过了长江大桥。

        缩句:

列车通过大桥。

(五)变化句式

    句子的变化是多样的,一种句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一个意思又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句式的变化,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增强表达力。

1、“把”字句变“被”字句: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往往能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改变意思。

    例如:

(1)、他把门关上了。

               门被他关上了。

(2)、山川、田野被朝霞镀成了一层金色。

朝霞把山川、田野镀成了一层金色。

2、反问句变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例如: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或: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3、第一人称直接叙述改为第三人称的间接转述:

两者的句式不同,标点不同,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但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例如:

(1)、小明对我说:

“我星期天要去北京旅游。

          小明对我说,他星期天要去北京旅游。

     

(2)、张朋说,他在给爷爷写信。

        张朋说:

“我在给爷爷写信”。

(六)正确使用关系词语

为了使语句在表达上更加简洁,常常会用上关联词语。

用好关系词语会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的精彩。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

1、表示并列关系:

指句子前后相关的几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是同等位置,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又……又……       既……又……            不是……而是……

例如:

(1)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材。

  

(2)这里的西瓜既大又甜。

  (3)星期天,小红不是去学习书法,而是学习声乐。

2、表示假设关系:

句子中前面内容提出一种假设,后面的内容表示结果,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如果……就……   要是……就……   即使……也……  尽管……也……

例如:

(1)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能克服。

(2)尽管风沙很大,白杨树也坚强地挺立着。

3、表示条件关系:

指句子中后面的意思是在满足前面的意思提出的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例如:

(1)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2)不管刮风下雨,战士们都坚持训练。

4、表示转折关系:

指句子后面的意思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下来的,而是转了一个弯,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可是……     然而……

例如:

(1)虽然我离开故乡多年,但是对故乡的感情一直很深。

(2)尽管天气寒冷,冬泳爱好者还是坚持下水游泳。

5、表示递进关系:

指句子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等,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例如:

(1)昙花开放不但美丽而且香味浓。

(2)草塘不仅风景优美,物产还很丰富。

6、表示因果关系:

一般是指句子前面的内容说出原因,后面的内容说出结果,也有特殊情况,前面内容表示结果,后面的内容表示原因。

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因此……  ……由于……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

(1)因为平时小强学习刻苦,所以这次数学竞赛得了第一名。

(2)由于天下起了雨,今天的长跑比赛取消了。

7、表示选择关系:

指句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是……还是……

例如:

(1)暑假里,我或者去旅游,或者去参加学习班。

(2)每天上学,不是李立来找我,就是我找他。

有的是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舍弃另一种情况,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例如:

(1)我宁可在家看书,也不出去玩。

(2)你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去春游。

(七)、修改病句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或意思表达不清楚、不明确甚至错误的句子。

而我们小学生在习作时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

如何进行修改呢?

先要找出句子中的病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

修改时,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例如:

听了老师的话,决心要改掉上课溜号的毛病。

是谁“决心要改掉上课溜号的毛病”呢?

句子中并没说出来。

因此要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表示人物的词语。

再如:

老师耐心学生。

这里“老师耐心”做什么呀?

很明显是辅导学生或帮助学生等。

2、搭配不当。

一般情况有:

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词语之间搭配不当。

例如:

春天的葫芦岛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细细读来,不难发现这个句子是说“葫芦岛是季节”,这是常识性的错误,稍加改动就可以:

葫芦岛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再如:

我们要发挥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里是词语的搭配问题,“发挥传统美德”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应该是“发扬传统美德”。

3、前后矛盾。

也就是说一句话中出现了说法不一的情况,造成了让人觉得句子的意思不清,不知到底是怎样。

例如:

我们班的同学都来了,只有张小丽一人请了假。

“都”是指班级的所有学生,那就不该再有请假的了;有请假的那就不是全来了。

出现的矛盾。

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可以改为:

我们班除了张小丽请了假没来,其他同学都来了。

4、重复罗嗦。

有些句子一个意思重复表达,甚至改变了原意。

要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去掉,使句子明白简洁。

例如:

我的老师大约40岁左右。

“大约”和“左右”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要去掉其中的一个。

5、不合事理。

例如:

菜市场里摆满了白菜、萝卜、芹菜和蔬菜。

“蔬菜”包括了白菜、萝卜、芹菜,不能处于并列关系,可改为:

菜市场里摆满了白菜、萝卜、芹菜等各种蔬菜。

6、词的顺序颠倒。

也就是说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合适。

例如:

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

“缺点”应该先发现,然后才能去改正,例子中的顺序颠倒了,将它们调换一下就比较合理。

改为:

我们要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7、用词不当。

这是说在句子中,词语的运用不合理,影响了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

王强演讲结束了,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同学们的掌声怎么会是“排山倒海”呢?

可见这里是用词不当。

可以改为:

王强演讲结束了,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8、误用关联词语。

例如:

只要多读多写,才能积累语言。

这里把关联词语的搭配弄混了,或用“只要……就”或用“只有……才”。

三、例题解析

例1  修改下面的病句

(1)演出开始了,我们的眼睛都集中在台上的李小萌身上。

(2)我肯定他大概能考第一名。

【分析】修改病句,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

要找出病因,再去修改。

一般在注意首先要读读句子,基本上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接下来,根据串讲中容易出病句的原因,进行对照,找准句子的毛病;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最后,再读一读,句子是否正确了,原意有没有被改动。

      运用上面的方法,我们就会发现

(1)句中,“眼睛”怎么会“集中在身上”,这是词语搭配不当;

(2)句中,“肯定”和“大概”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意思,只能保留一种说法。

【解】 

(1)演出开始了,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台上的李小萌身上。

(2)我肯定他能考第一名。

例2  按要求扩句或缩句。

(1)风吹拂着柳丝。

(扩句)

(2)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缩句)

【分析】扩句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何进行扩句呢?

我们可能对句子的基本成分提出问题。

(1)中,我们可这样提问:

什么样的风?

怎么样的吹拂着什么样柳丝?

一一回答后再进行扩写。

缩句要找出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一般情况下句子的主要成分是:

“谁做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

缩句时进行对照查找,也就容易解决了。

(2)句中,找出“什么怎么样”再进行缩句。

【解】

(1)微风轻轻地吹拂着细细地柳丝。

    

(2)演出获得成功。

例3  用关联词语造句。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分析】用关联词语造句,首先要弄清所选择的关联词语是表示什么关系的;然后想想出合适的内容;最后试着进行造句。

例子中的两个关联词语第一个是选择关系的,第二个是转折关系的,自己想出适合两种关系的句子内容,再进行造句。

造句后,要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在做适当调整。

【解】

(1)小丽宁可自己多动脑筋,也不要别人告诉她现成的答案。

   

(2)我们班的班长不但自己学习好,而且主动帮助别人学习。

四、专题测试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北京是(                 )。

(2)大家都积极地参加(    )。

(3)(    )真是热闹极了。

(4)(        )耐心地(              )。

(5)(         )全神贯注地(             )。

(6)(            )高高兴兴地(             )。

2、按要求进行句式变换。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雷锋精神值得赞扬。

                    ?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

做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更应该讲文明,懂礼貌。

                                       ?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地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建设祖国,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

实现祖国统一,难道不是全世界中华子孙的心愿吗?

                                            。

老师的这番话不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

(3)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被”字句。

      一群蚂蚁吃了一条大青虫。

 解放军叔叔战胜了洪水。

                      。

                      。

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睛。

                      。

                      。

(4)直接叙述与间接转述相互变换。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红说,她是少先队员,帮助别人是应该的。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

“我被评为了校三好学生。

                                           

科利亚说:

“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