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276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精品文档.doc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规范

JGJ128-2000

1 总   则

1.0.1 为了在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采用的落地(底撑)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和使用。

其他用途(烟囱、水塔等一般构筑物)的门式钢管脚手架可按照本规范的原则进行。

1.0.3 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本规范表1.0.3的规定。

表1.0.3 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

施工荷载标准

值∑Qk(kN/m2)

搭设高度(m)

3.0~5.0

≤45

≤3.0

≤60

注:

施工荷载系指一个跨距内爷施工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总和。

1.0.4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门式钢管脚手架

以门架、交叉支撑、连接棒、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架、锁臂等组成基本结构,再设置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扫地杆、封口杆、托座与底座,并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的一种标准化钢管脚手架。

2.1.2 门架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构件,由立杆、横杆及加强杆焊接组成(图2.1.2)。

   

 图2.1.2门架

   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4—横杆加强杆;5—锁销

2.1.3 配件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其他构件(图2.1.3),包括连接棒、锁臂、交叉支撑、水平架、挂扣式脚手板、底座与托座。

 图2.1.3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

  1—门架;2—交叉支撑;3—脚手板;4—连接棒;5—锁臂;6—水平架;7—水平加固杆;8—剪刀撑;9—扫地杆;10—封口杆;11—底座;12—连墙件;13—栏杆;14—扶手

2.1.4 连接棒

  用于门架立杆竖向组装的连接件。

2.1.5 锁臂

  门架立杆组装接头处的拉接件。

2.1.6 交叉支撑

  连接每两榀门架的交叉拉杆。

2.1.7 水平架

  挂扣在门架横杆上的水平构件。

2.1.8 挂扣式脚手板

  挂扣在门架横杆上的脚手板。

2.1.9 可调底座

  门架下端插放其中,传力给基础,并可调整高度的构件。

2.1.10 固定底座 

  门架下端插放其中,传力给基础,不能调整高度的构件。

2.1.11 可调托座

   插放在门架立杆上端,承接上部荷载,并可调整高度的构件。

2.1.12 固定托座

  插放在门架立杆上端,承接上部荷载,不能调整高度的构件。

2.1.13 力口固件

  用于增强脚手架刚度而设置的杆件(图2.1.3),包括剪刀撑、水平加固件、封口杆与扫地杆。

2.1.14 剪刀撑

  位于脚手架外侧,与墙面平行的交叉杆件。

2.1.15 水平加固件

  与墙面平行的纵向水平杆件。

2.1.16 封口杆

  连接底步门架立杆下端的横向水平杆件。

2.1.17 扫地杆

  连接底步门架立杆下端的纵向水平杆件。

2.1.18 连墙件

  将脚手架连接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构件(图2.1.3)。

2.1.19 步距

  沿脚手架竖向,门架两横杆间的距离,其值为门架高度与连接棒套环高度之和。

2.1.20 门架跨距

  相邻两门架立杆在门架平面外的轴线距离。

2.1.21 门架间距

  相邻两门架立杆在门架平面内的轴线距离。

2.1.22 脚手架高度

  从底座下皮至脚手架顶层门架立杆上端的距离。

2.1.23 脚手架长度

  沿脚手架纵向的两端门架立杆外皮之间的距离。

2.2 符号

2.2.1 荷载、荷载效应

 Qk—施工荷载标准值;

 wk—风荷载标准值;

 w0—基本风压;

 qk—风线荷载标准值;

 NGk1—每米高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k2—每米高脚手架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Qik—各施工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

 N——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

 Mk—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Nt(Nc)—风荷载及其他作用对连墙件产生的拉(压)力设计值;

 Nw—风荷载作用于连墙件的拉或压力设计值。

2.2.2 材料、构件设计指标

 f—钢材强度设计值;

 Nv—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

2.2.3 几何参数

 A1—门架立杆毛截面积;

 A—一榀门架立杆或连墙件的毛截面积;

 I0—门架立杆毛截面惯性矩;

 I1—门架加强杆毛截面惯性矩;

 I—门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

 h1—门架立杆加强杆(简称门架加强杆)高度;

 h0—门架高度;

 i—门架立杆换算截面回转半径;

 λ—门架立杆长细比;

 l—门架跨距;

 b—门架宽度;

 a—门架间距;

 H1—连墙件竖向间距;

 L1—连墙件水平间距;

 H—脚手架高度;

 Hd—不组合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

 Hwd—组合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

2.2.4 计算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tw—按桁架确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φ—挡风系数;

 k—调整系数;

 ψ—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3 构配件材质性能

3.0.1 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3.0.2 周转使用的门架及配件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

3.0.3 水平加固杆、封口杆、扫地杆、剪刀撑及脚手架转角处的连接杆等宜采用φ42×2.5mm焊接钢管,也可采用φ48×3.5mm焊接钢管,其材质在保证可焊性的条件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相应的扣件规格也应分别为φ42mm、φ48mm或φ42mm/φ48mm。

3.0.4 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3.0.5 连接外径48mm钢管的扣件的性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连接外径42mm与48mm钢管的扣件应有明显标记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l58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0.6 连墙件采用钢管、角钢等型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要求。

3.0.7 典型的门架、配件及扣件的计算用表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表B.0.1、表B.0.2、表B.0.3、表B.0.4查取。

   

4 荷载

4.0.1 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载)及可变荷载(活载)。

永久荷载应包括脚手架自重及其附件重;可变荷载应包括施工荷载及风荷载。

4.0.2 脚手架自重应为组成脚手架的门架及配件等重量;脚手架的附件重应为加固件及防护材料(如挡脚板、护栏、安全网、化纤织物等)等重量。

设计脚手架时,应根据它们的实际设置进行计算。

4.0.3 施工荷载应为脚手架操作层上的操作人员、存放材料、运输工具及小型工具等重量,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均布施工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按本规范表4.0.3采用;

表4.0.3 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标准值Qk(kN/m2)

脚手架用途

结构

装修

均布施工荷载

3.0

2.0

 注:

表中均布荷载为一个操作层上相邻两门架跨距范围内的全部荷载除以跨距与门架宽度的乘积。

 2.在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和2个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一个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m2。

4.0.4 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wk=0.7μz·μs·w0   (4.0.4)

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

w0—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第6.2.1条规定采用;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宜按表4.0.4采用。

表4.0.4 脚手架风荷体型系数μs

背靠建筑物的状况

全封

闭墙

敞开、

开洞

脚手架

状况

全封闭、

半封闭

1.0φ

1.3φ

敞开

μstw

注:

1) μstw为按桁架确定的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表6.3.1中第31、32和36项计算,对于门架立杆钢管外径为42mm的敞开式脚手架,μstw可取0.25;

  2) φ为按脚手架状况确定的挡风系数,φ=挡风面积/迎风面积

4.0.5 设计脚手架时,脚手架的稳定和连墙件应按表4.0.5的荷载组合要求,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

表4.0.5 荷载组合

计算项目

荷载组合

1.脚手架

稳定

①永久荷载+

1.0施工荷载

②永久荷载+0.85

(施工荷载+风荷载)

2.连墙件

强度与稳定

1.0风荷载+3.0kN

5设计计算

5.1 施工设计

5.1.1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设计应列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1.2 施工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1.脚手架的平、立、剖面图;

 2.脚手架基础作法;

 3.连墙件的布置及构造;

 4.脚手架的转角处、通道洞口处构造;

 5.脚手架的施工荷载限值;

 6.脚手架的计算,一般包括脚手架稳定或搭设高度计算以及连墙件的计算;

 7.分段搭设或分段卸荷方案的设计计算;

 8.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等的安全措施。

5.1.3 脚手架的构造设计应遵照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进行。

5.2 脚手架稳定性及搭设高度

5.2.1 脚手架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Nd             (5.2.1-1)

式中

 N—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取式(5.2.1-2)和式(5.2.1-3)计算结果的较大者;

 Nd—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按式(5.2.1-5)计算或表B.0.5查取。

 1.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k1+NGk2)H+1.4∑NQik              (5.2.1-2)

式中

 NGk1—每米高度脚手架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k2—每米高度脚手架附件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Qik—各施工层施工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

 H—以米为单位的脚手架高度值;

 1.2、1.4—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k1+NGk2)H+0.85×

   1.4(∑NQik+2Mk/b)                     (5.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