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700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

最新体育心理学知识点

 

体育心理学-知识点

体育心理学

一、小知识点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众多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中,获胜因素(30%)归于技战术训练,(70%)归于心理因素。

3、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问题。

4、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5、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1898年完成的,他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社会促进”的现象。

20世纪50年代前发生的另一个心理学的重大事件,是(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6、建构主义理论繁多,主要包括(简·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和以(列夫·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

7、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8、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

9、运动动机的功能:

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

10、大多数的合作学习都是按小组形式进行的。

每个小组4—6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

许多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将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在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11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动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12、追求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能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因而力求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则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力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研究通常认为学习目标是适应性的,它与一系列积极的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中介变量以及积极地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成绩目标则是非适应性的,它与一些(消极)的结果相联系。

13、具体、明确、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和(用文字加以记录)的目标。

14、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最理想的是使用(阶梯型)目标设置。

15、(名)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16、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

17、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是:

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18、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的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的不一致时,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这是进行归因的逻辑模式。

19、常用的再归因训练方法有三种:

(1)团体发展法

(2)强化矫正法(3)观察学习法

20、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

一对一干预、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1、应激被认为是(运动员对潜在的应急环境的认知),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是在自身能力资源与情境的实际要求之间(不平衡)时产生的。

22、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23、Nideffer的四种注意方式:

广阔—外部注意、广阔—内部注意、狭窄—外部注意、狭窄—内部注意。

(要知道例子)

24、唤醒有三种表现,即(脑电唤醒)、(行为唤醒)、(植物性唤醒)

25、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

当认知焦虑增加时,运动表现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当积极地成功期望增加时,自信心增强,而且积极的成功期望对运动表现有显著影响,故随着自信心的增强,运动水平提高,两者也呈(线性)关系。

多维焦虑理论指出,以胜利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式(倒U形)的。

26、心理技能的实施程序:

(以运动员掌握某种心理技能开始),按以下步骤——教育、实践、实施计划、坚持、评价、收获。

27、模拟训练类型:

根据被模拟的实现方式,可分为(言语图像模拟)和(实战情境模拟)两类;根据被模拟的系统不同,可分为(比赛对手的模拟训练)、(比赛状态的模拟训练)和(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

28、团体凝聚力可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

任务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为达到特定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它是与完成团体目标和成绩指标相联系的。

社交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地交往的程度,它涉及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

29、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

(1)团体任务吸引力:

每一个团体成员就其自身对团体任务和目标的投入程度的感知。

(2)团体社交吸引力:

每一个团体成员就团体对其接受程度及社交关系感知。

(3)团体任务一致性:

每一个团体成员对运动队作为一个整体围绕团体任务的相似性、亲近感的感知。

(4)团体社交一致性:

每一个团体成员对运动队作为一个团体围绕团体社交的相似性、亲近感的感知。

30、当团体规模不断扩大,队员的动机逐渐下降,就会产生社会性懈怠,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所谓社会性懈怠是指在一个团体内的个体由于动机水平的下降,在集体工作时不像独自工作时那样付出100%的努力。

31、根据有关领导理论,通常把教练员的领导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32、根据攻击时是否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可以将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根据个体的人格特点的不同,可以讲攻击性行为分为(特质性攻击和状态性攻击)。

33、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2)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3)练习的进步先后比较一致(4)高原现象(5)练习成绩的欺负现象

34、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1)启发思维

(2)言语暗示刺激(3)正误对比强化要求学生将错误的动作与纠正了的正确动作交替进行练习,使正确的动作从错误的动作中迅速分化出来(4)单独与减速练习:

这是一种纠正已经建立动力定型的顽固性错误动作的方法。

二、名词解释

1、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2、成就动机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3、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4、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得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5、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6、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7、运动心理学家Carron将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定义为团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三、简答

1、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学习活动:

(1)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

(2)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而“自上而下”学习策略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

(3)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2、运动兴趣的特性

(1)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运动兴趣总是指向一定得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件。

(2)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大小。

(3)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运动兴趣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

(4)运动兴趣的效能。

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运动兴趣对推动体育活动所产生的效果。

3、运动动机的种类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主要是由身体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将运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4、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

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可通过教育得到提高。

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使他们对与体育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体验化”;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即多强调学生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增加其实现个人目标的自信心。

成功促进了学生对更高成功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促进了进一步的成功。

5、目标设置的作用。

(1)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到体育活动任务上。

(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动员其能量,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

(3)能够让学生长时间的坚持参与体育活动。

(4)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目标而主动地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

6、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选择性。

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职能优先于选取需要加工的对象,而忽略了其余的信息。

(2)注意的强度。

注意的强度包括警觉性和集中性。

(3)注意资源的有限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认知资源。

注意资源决定着执行任务的量与质,决定着可执行任务的种类的多少及其之间的差异度与协同性。

7、什么是交互作用模式?

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虽然人格特质和情境因素确实都能影响运行行为,但情境论与特质论不能真正地预测行为,在预测运动行为时需要将人格特质因素与情境因素一并考虑,不仅需要考虑人格特质和情境因素可以单独决定行为,同时它们还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互相作用或结合起来一起影响运动行为。

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8、心理机能训练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2)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3)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4)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

9、学校体育团体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

(2)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4)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三、论述

1、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好动、好玩与好胜是儿童少年的天性,它们驱动学生尝试各种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学生参与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还会丰富与发展。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经常设法了解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育活动的需要,并将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与学生的需要满足联系在一起,以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可通过教育得到提高。

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使他们对与体育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体验化”;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即多强调学生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增加其实现个人目标的自信心。

成功促进了学生对更高成功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促进了进一步的成功。

(三)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反馈、制定成功标准等,可以制造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气氛。

(四)及时反馈,肯定评价。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技术水平、体能和健康状况的提高情况,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激发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动机。

(五)端正体育态度。

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体育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等社会学习方法获得体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社会化过程。

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方向和强度两个方面。

2、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

在进行设置目标时,应从学生现实的体能水平、运动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设置出合理的目标。

(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更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明确而有效的追求成功的行为,而且有助于对目标进行评价,有助于定量化的检验是否达到了目标,特别是对于运动动机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尤为重要。

(3)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既有一定得难度,又是可实现的。

目标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

(4)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最理想的是使用“阶梯型”目标设置。

(5)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

对设置的目标提供反馈,有助于学生了解在向目标前进道路上的活动情况,并作出即使的调整和改进。

(6)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

(7)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目标不仅可以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体育训练中的归因训练

(1)进行积极的反馈

(2)增加成功的体验

(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

(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

(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

(6)强调个人努力

(7)谨慎地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

(8)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