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复习重点教育学.docx
《招教考试复习重点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考试复习重点教育学.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教考试复习重点教育学
2011年考情分析:
鄢陵:
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论述、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
魏都区: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概论、教育法律法规)
许昌县:
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学技能、教育法规、教育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等)
《教育学》在教育理论考试中所占比重最大。
题型包括:
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名词解释(主要涉及心理学)、简答(必考题型)、论述、案例分析。
考查要求:
识记、理解、运用。
备考攻略:
理解、记忆、“营养学习”。
《教育学》考点结构分析:
①外观教育学理论: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
②内看教育系统:
班级管理、德育、教学、课程、教师与学生、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目的。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前三章:
客观题“集中营”)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新课改”理念)
第五章课程★★
第六章教学★★★★(简答、论述,少量案例分析)
第七章德育★★★(简答)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简答)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分值较小,与第十章结合低于5分)
第一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多以单选、判断题出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三个核心词):
有目的、培养人、社会活动。
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也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二字作了解释: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多选),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就是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定义“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多选)
1、永恒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2、历史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3、继承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前后相继;
4、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5、生产性。
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
6、民族性。
在各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特征;
7、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四、教育的起源说(单选、判断)
名称
代表人物
核心观点
神话起源说
最古老的学说
教育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沛西·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否定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孟禄
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否定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
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五、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学习的主体,主动地接受学习)、教育媒介(又称“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
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六、教育的功能
(一)按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二)按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三)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预期)和隐性功能(非预期)。
七、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其中,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核心特征:
1、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
2、生产资料公有;
3、教育在生产劳动中进行,为生产劳动服务。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中国的教育:
“四五六”
(1)奴隶社会:
①学校的产生,在奴隶社会的初期;②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为“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2)封建社会:
①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为“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②“二馆”:
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国学”和“乡学”。
2、古代外国的教育
(1)古代印度:
教(僧侣)
(2)古代埃及:
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3)古代欧洲: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西欧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古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②教育具有等级性和阶级性;③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古典文学和祖训;④从对象上来说侧重于个别教学。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16世纪以后)
1、教育的国家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脱离出来。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教育的法制化。
(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1、终身教育
(1)提出者:
法国的保罗·朗格朗,代表作是《终身教育引论》。
(2)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
2、民主化:
否定专制,包含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方式的民主化、教育内容的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等。
3、多元化:
否定单一性和统一性。
(简答题问法1:
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问法2:
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有哪些?
)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一)宏观角度: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微观角度(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③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④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⑤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一个人”(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一本书”(《学记》)
【孔子及其主要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
①论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②论教育作用:
学而知之;③论教育目的:
学而优则仕;④:
论教育内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⑤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a.因材施教: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àn);b.巩固性原则:
温故而知新;c.启发性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d.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1论教育的功能: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③论教育教学原则:
a.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b.尊师重道:
“师严而后道尊。
”c.藏息相辅: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强调课内外相结合);④豫时孙摩:
a.预防原则;b.及时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d.学习观摩原则;⑤启发原则:
开而弗达;⑥长善救失。
【墨家和道家】
1、墨家的教育思想:
“兼爱、非攻”,知识来源于亲知、闻知和说知。
2、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法自然”。
(二)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产婆术”,揭示了启发性原则。
2、柏拉图《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三)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名称
作品
核心点
培根
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教育学独立的标志;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
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康德
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
卢梭
《爱弥儿》
自然教育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手里都变坏了”
洛克
教育漫话
“白板说”“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奇
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传统教育理论VS现代教育理论】
旧三中心(赫尔巴特)
新三中心(杜威)
传统教育理论代表;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之上;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民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的思想代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儿童中心
(四)20世纪的多元化阶段(代表人物)
1、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拉伊。
2、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3、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两个第一”:
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布鲁纳:
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3、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4、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5、苏霍姆林斯基:
和谐教育思想。
本章主要考点:
1、教育的概念、属性、功能、构成要素;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价值;
3、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概况(人物、作品、标志)。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权利)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权利)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维护、巩固、加强。
(简答,三句话)
1、人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舆论: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民主: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多选)
两个“再生产”:
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具体表现为“一改变,三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
1、概念: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2、组成部分:
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3、核心:
校园精神文化。
(单选)
4、特征:
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5、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多选)
6、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和重点突破策略。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发展的动因→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简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
一、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动因: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孟子:
万物皆有备于我
高尔顿:
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格塞尔:
成熟机智决定人的发展
荀子:
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
白板说
华生:
婴儿→各种类型的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就是一个例子。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会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逐渐发生变化。
“遗传决定论”夸大了遗传的作用,把遗传看作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是不正确的。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智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制约作用
1、社会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迁”)
(三)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出淤泥而不染”)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即社会实践活动。
(单选)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一)顺序性
1、关键词:
从……到……;由……到……;先……后……。
(身体发展、思维、记忆、注意、感知)
2、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不能“拔苗助长”。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二)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三)不平衡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
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关键期”,即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互补性:
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五)个别差异性:
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少年得志”和“大器晚成”);另外,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论述题答题方法(“三句话答法”):
①阐释要点;②表明态度;③写出策略。
【补充】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其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用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2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主要考点再现:
1、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2、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4、校园文化、学生文化;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7、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8、最近发展区。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名词解释)
狭义的教育目的:
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命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教育方针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
2010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全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教育目的的三大作用(功能)(多选)
1、前:
导向作用;2、中:
激励作用;3、后:
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答)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①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②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
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
代表人物:
孟子、卢梭、马斯洛、裴斯泰洛齐。
卢梭:
“人生下来是好的,可是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变坏了。
”
(二)社会本位论:
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
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荀子、涂尔干、孔德、巴格莱。
孔德: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
涂尔干:
“人实际上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
(三)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杜威曾经指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并非真正主张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1957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四有两爱两精神”。
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两全、一个性、一重点”(简答)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
①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②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③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第三节教育制度
一、概念
(一)广义的教育制度:
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二)狭义的教育制度:
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建立学制的依据(多选)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人口发展状况
(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1、1902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2、1903年的“癸卯学制”:
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规定男女不准同校。
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承袭日本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第一个将拥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1922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