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19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世纪70年代,中国新疆被阿古柏占领,收复新疆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邓世昌

3.小明在“暑假旅游照片展”中展出下列一组照片。

据此可推断他去旅游的地方是。

A.西北边塞

B.四川盆地

C.东北地区

D.东南沿海

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A.内河航运权

B.领土完整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沿海疆域主权

5.近代从我国割占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哪国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6.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支持改良。

②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立合众政府”。

③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④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19世纪的上海,随着近代化的探索发展,开始跟上世界潮流,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其中不包括()

A.洋务派创建大型军事企业

B.中国人在这里有了自己创办的中文报纸、文化出版机构

C.无线电话在这里较早地使用

D.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诞生

8.一百年前的某一天,《申报》记者老费前去采访大生沙场的创办人﹣﹣一个主张实业救国的晚清状元,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林则徐

B.张謇

C.曾国藩

D.李鸿章

9.这一事件对中国民众是一次很好的教育,不仅认识到鸦片的危害,也让一部分人看到了侵略者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这一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义和团运动

10.近代中国的危机多从海上而来,这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

洋务派针对这种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兴建军事、民用工业

B.创建近代海军

C.兴建近代学堂

D.派遣留学生

11.1947—1948年解放区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实行

B.北平的和平解放

C.农村经济的发展

D.敌后战场的开辟

12.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对此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傅作义

C.李宗仁

D.张自忠

13.“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华夏民族,这一口号的提出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成立密切相关。

你能判断这一口号的最早提出者是

A.康有为

B.洪秀全

C.孙中山

D.毛泽东

14.《沙俄侵华史》中写道:

“沙俄就是用自己的血手,写下了侵华的罪恶史……沙俄确实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沙俄掠取的侵略权益最广。

”材料中的“权益最广”是指

A.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

B.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得最多的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5.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创办的军事学校是()

A.陆军军官学校

B.广东海军学校

C.云南讲武堂

D.保定士官学校

16.准确表述历史史事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以下对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描述,明显有误的是()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资金规模大,地区分布均衡,发展一帆风顺

B.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

C.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开始剪发辫、免跪拜、叫先生、穿旗袍,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深刻变化

D.洋务运动以后,随着新式学校的陆续开办,人们开始接受近代新式教育,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17.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其中一个浮雕就是以金田起义为题材的。

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革命领袖是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杨秀清

D.洪仁玕

1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变法诏书的颁布

19.如图是20世纪初西方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中国的漫画,漫画中站在中国长城上的美国,英国,俄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

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西方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D.使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改变

20.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8年风雨兼程,党的数次重要会议见证了我们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

以下会议与影响关联正确的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共七大

B.国共联合,国民革命——八七会议

C.生死攸关,挽救红军——遵义会议

D.统一思想,赢取胜利——中共一大

21.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应是()

A.以武力为侵略手段

B.首先进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强迫中国开放市场

D.威胁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带

22.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

“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

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

”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民党公然撕毁“双十协定”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23.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小岗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井冈山精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②③

C.①⑤④③②

D.⑤①④②③

24.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开平煤矿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⑤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5.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郴州市烈士公园东塔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市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纪念馆展厅内展示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绩闪耀功勋榜”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

湘南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刘少奇、肖克

C.朱德、陈毅

D.朱德、黄克诚

二、判断题

26.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张作霖、吴佩孚、袁世凯。

错误______正确:

______

三、综合题

27.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

五四运动是由于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起的,1919年5月4日最现在北京爆发,是中国人民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图二: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获得那些信息点?

信息点一:

() 信息点二:

()

信息点三:

()  信息点四:

() 

(2)请写出两名新文化运动主将的姓名  

(3)根据图片和文字分析,指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8.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中国人一直在追逐“中国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怀的“中国梦”更加多样,也更富有强国愿望……康有为怀的是“大同梦”,孙中山怀的是“共和梦”,梁启超怀的是“启蒙梦”……         

——摘自《中国人的“中国梦”》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呢?

就因为过去很长时期之内,我们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一些教条化的倾向,僵化的东西比较多。

所以实际生活当中,就受到很多束缚,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掀起的变法运动是什么?

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领导革命斗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

⑶材料三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重新确立的?

⑷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

请举出一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创业,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

29.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成果?

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4)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5)孙中山在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又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五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6)材料中的“皇帝”是谁?

是在那次运动中被打倒的?

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7)假如你是一位中国近代的爱国人士,请你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