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194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以及其它实例_.doc

用西门子PLC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编程

生产设备常常要求具有上下、左右、前后等正反方向的运动,这就要求电动机能正反向工作,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一般借助接触器改变定子绕组相序来实现。

常规继电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

在该控制线路中,KM1为正转交流接触器,KM2为反转交流接触器,SB1为停止按钮、SB2为正转控制按钮,SB3为反转控制按钮。

KM1、KM2常闭触点相互闭锁,当按下SB2正转按钮时,KM1得电,电机正转;KM1的常闭触点断开反转控制回路,此时当按下反转按钮,电机运行方式不变;若要电机反转,必须按下SB1停止按钮,正转交流接触器失电,电机停止,然后再按下反转按钮,电机反转。

若要电机正转,也必须先停下来,再来改变运行方式。

这样的控制线路的好处在于避免误操作等引起的电源短路故障。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I/O分配及硬件接线

1、接线:

按照控制线路的要求,将正转按纽、反转按纽和停止按纽接入PLC的输入端,将正转继电器和反转继电器接入PLC的输出端。

注意正转、反转控制继电器必须有互锁。

2、编程和下载:

在个人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4.0,首先对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I/O及存储器进行分配和符号表的编辑,然后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编制,并通过编程电缆传送到PLC中。

在STEP7Micro-WIN4.0中,单击“查看”视图中的“符号表”,弹出图所示窗口,在符号栏中输入符号名称,中英文都可以,在地址栏中输入寄存器地址。

3、图符号表定义完符号地址后,在程序块中的主程序内输入如下图程序。

注意当菜单“察看”中“√符号寻址”选项选中时,输入地址,程序中自动出现的是符号编址。

若选中“查看”菜单的“符号信息表”选项,每一个网络中都有程序中相关符号信息。

4、程序监控与调试:

通过个人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4.0,在软件中应用程序监控功能和状态监视功能,监测PLC中的各按纽的输入状态和继电器的输出状态。

5、电机的正反转控制项目结果分析表:

注意在硬件接线中必须实现互锁!

在PLC的梯形图中也应实现互锁。

试分析仅在梯形图中实现的互锁能否真正避免电源的短路?

有电机的正反转控制项目的基础,可以进一步用西门子S7-200实现小车往返的自动控制。

控制过程为:

按下启动按钮,小车从左边往右边(右边往左边运动)当运动到右边(左边)碰到右边(左边)的行程开关后小车自动做返回运动,当碰到另一边的行程开关后又做返回运动。

如此的往返运动,直到当按下停车按钮后小车停止运动。

设计思路:

可以按照电气接线图中的思路来进行编写程序。

即可以利用下一个状态来封闭前一个状态。

使其两个线圈不会同时动作。

同时把行程开关作为一个状态的转换条件。

电气接线图如下:

接下来进行程序的编写,首先要进行I/O口的分配。

根据要求,I/O口的分配如下表所示。

I/O口分配好后可以根据上面的电气接线图进行程序的编写。

参考程序如下:

PLC输入输出设备正确连接方法

发布日期:

2009-6-2111:

03:

37查看次数:

2068

PLC常见的输入设备有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转换开关、拨码器、各种传感器等,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

正确地连接输入和输出电路,是保证PLC安全可靠工作的前提。

一、 PLC与主令电器类设备的连接

如图1所示是与按钮、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等主令电器类输入设备的接线示意图。

图中的PLC为直流汇点式输入,即所有输入点共用一个公共端COM,同时COM端内带有DC24V电源。

若是分组式输入,也可参照图1的方法进行分组连接。

图1PLC与两位七段LED的连接

2.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光电式旋转测量装置,它将被测的角位移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高速脉冲信号)。

因些可将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结果。

不同型号的旋转编码器,其输出脉冲的相数也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最简单的只有A相。

如图2所示是输出两相脉冲的旋转编码器与FX系列PLC的连接示意图。

编码器有4条引线,其中2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

编码器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DC24V电源。

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

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连接时要注意PLC输入的响应时间。

有的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

图2旋转编码器与PLCr连接

3.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其输出方式也各不相同。

当采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两线式传感器时,由于传感器的漏电流较大,可能出现错误的输入信号而导致PLC的误动作,此时可在PLC输入端并联旁路电阻R,如图3所示。

当漏电流不足lmA时可以不考虑其影响。

图3PLC与两线式传感器的连接

旁路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I为传感器的漏电流(mA),UOFF为PLC输入电压低电平的上限值(V),RC为PLC的输入阻抗(KΩ),RC的值根据输入点不同有差异。

4. 如果PLC控制系统中的某些数据需要经常修改,可使用多位拨码开关与PLC连接,在PLC外部进行数据设定。

如图5所示为一位拨码开关的示意图,一位拨码开关能输入一位十进制数的0~9,或一位十六进制数的0~F。

图4  一位拨码开关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4位拨码开关组装在一起,把各位拨码开关的COM端连在一起,接在PLC输入侧的COM端子上。

每位拨码开关的4条数据线按一定顺序接在PLC的4个输入点上。

由图可见,使用拨码开关要占用许多PLC输入点,所以不是十分必要的场合,一般不要采用这种方法。

图54位拨码开关与PLC的连接

5. PLC与输出设备连接时,不同组(不同公共端)的输出点,其对应输出设备(负载)的电压类型、等级可以不同,但同组(相同公共端)的输出点,其电压类型和等级应该相同。

要根据输出设备电压的类型和等级来决定是否分组连接。

如图6所示以FX2N为例说明PLC与输出设备的连接方法。

图中接法是输出设备具有相同电源的情况,所以各组的公共端连在一起,否则要分组连接。

图中只画出Y0-Y7输出点与输出设备的连接,其它输出点的连接方法相似。

图6PLC与输出设备的连接

6. PLC的输出端经常连接的是感性输出设备(感性负载),为了抑制感性电路断开时产生的电压使PLC内部输出元件造成损坏。

因此当PLC与感性输出设备连接时,如果是直流感性负载,应在其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如果是交流感性负载,应在其两端并联阻容吸收电路。

如图7所示。

图7PLC与感性输出设备的连接

图中,续流二极管可选用额定电流为1A、额定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的3倍;电阻值可取50~120Ω,电容值可取0.1~0.47μF,电容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电源的峰值电压。

接线时要注意续流二极管的极性。

7. PLC可直接用开关量输出与七段LED显示器的连接,但如果PLC控制的是多位LED七段显示器,所需的输出点是很多的。

如图8所示电路中,采用具有锁存、译码、驱动功能的芯片CD4513驱动共阴极LED七段显示器,两只CD4513的数据输入端A~D共用PLC的4个输出瑞,其中A为最低位,D为最高位。

LE是锁存使能输入端,在LE信号的上升沿将数据输入端输入的BCD数锁存在片内的寄存器中,并将该数译码后显示出来。

如果输入的不是十进制数,显示器熄灭。

LE为高电平时,显示的数不受数据输入信号的影响。

显然,N个显示器占用的输出点数为P=4+N。

图8PLC与两位七LED显示器的连接

如果PLC使用继电器输出模块,应在与CD4513相连的PLC各输出端接一下拉电阻,以避免在输出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时CD4513的输入端悬空。

PLC输出继电器的状态变化时,其触点可能抖动,因此应先送数据输出信号,待该信号稳定后,再用。

PLC输出回路接线示意图

发布时间:

2010-9-1316:

11:

00  来源:

PLC有三类输出:

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可控硅)输出。

如图1所示。

要注意输出负载电源要求。

输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由表1可知,晶闸管输出只可接交流负载,晶体管输出只能接直流负载,继电器输出既可接交流负载也可接直流负载。

当负载额定电流、功率等超过接口指标后要用接触器、继电器等过渡,通过它们接大功率电源。

 

 

继电器输出PLC控制设备既有直流电源又有交流电源时,可将相同性质、相同幅值电源设备接同一个COM端。

切忌将不同电源设备接在同一个COM端。

电源相同时,COM端可以连接在一起。

    响应时间0.2ms是在条件为24V、200mA时,实际所需时间为电路切断负载电流为0的时间,可用并联续流二极管的方法改善响应时间。

如果希望响应时间短于0.5ms,应保证电源为24V、60mA。

图2给出的是继电器输出时,交、直流设备混合控制时的接线示意图。

图3为晶体管输出控制交流设备或控制大功率设备时,通过继电器过渡的示意图。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