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628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D.11、12世纪时火药武器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开辟海外市场

B.学习西洋各国的先进制度

C.开辟海外殖民地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题文)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以下三幅图共同反映了()

A.中国向西方学习

B.中国文化向外传播

C.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达

D.中外友好交往

5.他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他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他是

A.苏轼

B.司马光

C.李白

D.辛弃疾

6.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相比较,共同点是()

A.反侵略性质

B.抗清性质

C.反殖民斗争

D.内部战争

7.这部书的开篇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其内容涉及诗歌、医学等各个方面,极具研究价值,无疑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8.考古发掘宋代墓葬时,在辽人的墓葬里发现了辽人备茶(汉人习俗)的壁画,在汉人的墓葬里发现了汉人火葬(辽人习俗)的琉璃棺,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B.民族之间的交融日益加深

C.民族之间的仇恨逐渐扩大

D.北宋已经收复幽云十六州

9.年号的掌握便于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历史。

下面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

①开皇五铢钱

②靖康通宝

③贞观十骥

④开元通宝

A.开皇五铢——隋文帝

B.靖康通宝——宋钦宗

C.贞观十骥——唐太宗

D.开元通宝——武则天

10.唐三彩在当时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模仿,比如,在唐朝同时期出现了“新罗三彩”,“波斯三彩”,“奈良三彩”等等。

这种现象说明唐朝()

A.中外交流频繁

B.文化易于模仿

C.民族关系和睦

D.重视农业发展

11.某班就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能够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苏湖熟,天下足”

②东京商业繁荣   

③江西景德镇兴起    

④广州外贸发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这反映了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在地方上设置

A.州县

B.行省

C.郡县

D.内阁

13.下列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增设科举考试的科目

B.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

C.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

D.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14.我国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叫

A.交子

B.会子

C.票子

D.橙子

15.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6.在元代的瓷器展销会上,最能代表当时瓷器新品种,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是()

①唐三彩 ②邢窑的白瓷 ③青花瓷 ④釉里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唐玄宗统治后期,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是()

A.节度使

B.县令

C.郡守

D.丞相

18.建水县学政考棚是科举时代士人们的应试考场,是“开科取士”之地。

科举制度创立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19.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长安

B.北京

C.开封

D.建康

2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

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有过友好交流,也有过冲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朱棣)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三: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编自统编版七下《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四 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招降书说道: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是谁请你对他东渡简介。

(2)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大型商船队能够远征的条件有哪些

(3)从材料三中反映出倭寇猖獗,为平息东南沿海倭患,作出重大贡献的明朝著名将领是谁

(4)根据材料四结合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22.研究文物,探寻丝绸之路

材料一 汉唐骆驼形象变化的轨迹,表现出中外交往的不断深入。

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而且显得有些稚拙,骆驼蹄子与马蹄无异,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似乎是对骆驼并不十分了解。

唐代胡人牵引载货骆驼如同是天经地义的造型选择,把它和对外交往、交通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骆驼形象塑造更多、制作更为生动,显然是在向住、猎奇后的创作。

骆驼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当时“丝绸之路”的兴盛,勾画出“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美妙图景

——摘编自齐东方《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阅读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

朝代

艺术中的骆驼形象(不得照照抄原文)

汉代

 

唐代

 

(2)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唐代艺术中骆驼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18世纪,茶叶成为世界贸易网络中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之一,中国的茶叶进入欧洲后,饮茶成为社会时尚,欧洲人运用来自中国的舶来品演绎出享誉至今的下午茶文化。

在逐渐接受茶叶这种新型饮科的同时,欧洲人对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的兴趣。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套乾嘉时期(1736-1820年)的纸本水粉制茶图,共12件,逼真写实的展现了茶叶从栽培、加工到装运、销售的全过程,为西方世界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图像资料。

有资料表明,正是在这类外销画作的启发之下,英国植物学家将中国茶籽带到印度和斯里兰卡,最终试种成功。

——摘编自白芳《南粤茗香飘四海——从清代销画看广州的叶出口》

(3)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18世纪茶叶贸易兴盛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4)有研究者认为,下图的场景发生在广州。

你是否同意依据所学说明理由。

23.历史遗址、文物是我们解读历史的重要元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遗址——历史的痕迹

(1)在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岳家军”的故事广为传颂,岳家军抗击的是进犯中原的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图二中遗址反映的兵变是谁发动的试列举他即位以后在地方上采取的加强中央集群的措施。

文物——历史的记忆

(2)下图的文物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什么地区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请列举一副反映宋代商业繁荣的图,并写出其作者。

地图——描绘历史

(3)上图是1820年清朝疆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台湾、南海诸岛等地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请回答清政府当时分别怎样对新疆、台湾岛进行管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