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606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docx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2013年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历史组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

在主任指导下,我根据今年高考历史学科形势及本年级学生在高一、高二期末统考成绩情况,拟定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2013年高考历史学科形势

2013年湖北高考文综使用的是全国Ⅰ卷,下面仅就其中的历史部分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各部分考点及其分值的分布状况

1、中国古代史:

45分(必修30分,选修15分)

24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必修1政治史)4分;25题,宋明理学(必修3思想史)4分;40题

(1),古代海洋利用(主要是必修2经济史)10分;41题,汉唐历史变迁·行政区划演变和经济重心南移(必修1政治史和必修2经济史)12分;48题,韩愈·宋明理学(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中国近现代史:

55分(必修25分,选修30分)

①中国近代史部分(53分,必修23分,选修30分):

29题,近代晚清的现代化(主要是必修1政治史)4分;28题,革命道路的探索(必修1政治史)4分;40题

(2),晚晴海洋利用(必修2经济史)15分;45题,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46题,洋务派与维新派(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②中国现代史部分(2分):

35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必修2经济史)2分。

3、世界史部分:

45分(必修30分,选修15分)

①世界古代史(4分):

26题,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必修1政治史)4分。

②世界近现代史(41分,近代史9分,现代史32分,必修26分,选修15分):

27题,光荣革命(必修1政治史)4分;28题,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哥白尼日心说(必修3科技史)4分;31题,罗斯福新政(必修2经济史)4分;32题,欧洲联合(必修1政治史)4分;33题,斯大林模式(必修2经济史)4分;34题,近现代不同时期德国疆域的变迁(必修1政治史)4分;35题,新经济政策(必修2经济史)2分;47题,越南战争与海湾战争(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总之,在全部历史试题所有分数的145分当中,中国史部分100分(古代45分、近代53分、现代2分),其中必修部分古代史30分,近现代史必25分;世界史部分45分(古代4分、近代9分、现代32分)其中必修30分。

从三本教材看,政治文明史66分(必修36分,选修30分),经济社会生活史41分(必修41分,选修0分),思想文化科技史38分(必修8分,选修30分)。

第二、试题的变与不变及其启示

(一)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三个明显变化

1、选择题的排列又重新回到考纲规定的顺序

今年的选择题基本上是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必考内容的顺序排列: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

而去年(仅此一年)则是:

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现代世界。

这说明命题者是倾向于将中国近现代史置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之下去理解把握,要有宽广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也正是我们平时有效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重要途径。

2、12分的41题由观点评析题改为说明题

今年的开放型探究题即41题,从形式到内容均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地图,二是设问由评析改为说明。

41题评析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该题型已失去了考查的意义。

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除2012年该题均分超过6分外,其它年份均为4、5分左右,况且该题已基本形成固定的答题套路,很难再考查出什么新意。

今年的41题,无需评析,只需说明,难度相对降低,同时又考查出了新的角度和思路,这也是高考题不断创新、稳中求“变”的一贯表现,对此我们应有所准备。

同时也启示广大考生,高考命题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善于因时而变。

3、回归知识本位,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的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历史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体难度略有降低。

首先是选择题,文字的阅读量明显减少,字数由去年的1691减为1403,其中三道选择题(26、28、29)的题干材料不超过一行,这在近几年高考题当中是从未有过的。

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大部分都能通过材料主旨和关键词,联系所学教材知识,敲定正确选项,如第24题、25题、27题、30题、33题等。

今年的选择题还给人一种似曾做过的感觉,如29题、30题、35题,甚至回归教材死扣课本的表象和趋势,如28题、31题。

选择题虽延续了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考查考生基础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并通过贴近课本和考生实际,难度略有降低,但在高考环境下要想获得高分,也并非易事,何况有些题目有超纲的嫌疑,不是单纯抓考点就能解决的,如第28题,若只根据现行教材,很容易错选B项,而正确答案却是A项。

该题考查的是欧洲近代科学,A项哥白尼“日心说”在考纲中并无规定(考纲只规定了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人民版教材对此也无表述,只有人教版老教材有所叙述。

第34题关于不同时期德国历史的发展,考纲和教材必修部分均无明确规定和完整表述,只有靠老教材和选修部分才有可能解决。

此类题目启示我们,高考过后不应一味责备命题者超纲,其实在命题者眼里无所谓超纲,平时复习备考也不应拘泥于考纲知识范围的简单规定和教材的相关表述,而应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重在提升学生的历史基本素养,以弥补现行教材模块专题式编排体系的弊端,这恐怕也是命题人的弦外之音,更是我们的教训和收获。

第32题虽然课本也提到欧洲联合有助于欧洲稳定与发展,但其原因并不完整,需要授课时讲透,类似问题在以后历史学习中也应注意。

此外,今年的选做题首次出现考纲和教材内的话题,多少都能找到课本的影子。

如第45和46题的戊戌变法、46题的洋务派与维新派、47题的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48题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等。

戊戌变法、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在选修教材都有专门的讲解,韩愈作为理学创立的背景必修也有叙述,这在以往新课标全国卷中从未有过。

另外第29题选项中的戊戌政变、戊戌变法,34题不同时期德国历史的发展也涉及到选修教材。

这些都启示我们,要重视选修的复习,根本不是无所谓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与必修有密切联系,能构建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三个明显不变

1、偏重于对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考查不变,并偏重于必修一和必修二内容

通过前面“各部分考点及其分值分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85分的历史必修部分,中国史55分(去年52分)占64.7%(去年61.2%),其中中国古代史30分(去年24分),中国近代史23分(去年20分),中国现代史2分(去年8分);世界史30分(去年33分)占35.3%(去年38.8%),其中世界古代史4分(去年也是4分),世界近代史9分(去年约14分),世界现代史17分(去年约15分)。

选修部分四道题60分,其中中国古代史15分,中国近代史30分,世界现代史15分(与去年一致)。

从三本必修书85分角度看,必修一加必修二共77分,占比90%。

这启示我们,历史学习要有的放矢,今后高考复习的重点仍是中国古代和近代部分,其次是世界现代史和近代史,这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趋势。

此外,就三本必修而言,必修一和二为重中之重,必须多花时间重点把握。

2、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不变

纵观今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历史必修部分主要考查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24题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儒学发展演变(25题程朱理学)、古希腊雅典政治文明(26题雅典的民主政治)、西方代议制民主(27题英国1688年政变)、近代自然科学(28题哥白尼日心说)、近代中国独立富强道路探索(29题晚清近代化探索和30题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罗斯福新政(31题胡佛反危机措施)、近现代欧洲格局演变(32题二战后欧洲联合和34题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版图变迁)、中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33题斯大林模式与35题邓小平改革和列宁新经济政策)。

选修部分主要考查了:

清末新政(45题)、戊戌变法(45和46题)、洋务运动(46题)、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47题)、儒学发展(48题)。

这些几乎都是历史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由此可见,对历史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的把握,仍是今后文综历史复习备考的重点。

此外今年高考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凸显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27、29、32、33、35、41、45、47等题,突出了各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而40、46、48题则主要体现了对史料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尤其34、41题通过历史地图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对学生的知识再现、知识迁移和史实论证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考查要求,这在以往极为罕见。

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梳理和解读上,应重视对知识的深挖和拓展,通过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注重对历史社会热点知识的考查不变

不回避社会热点,历史跟着现实走,已成为当今高考不争的秘密。

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国梦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

这些社会热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明显反映,比如第40题从考查中国古代利用海洋的特点,到中国近代利用海洋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利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影响,从而将历史知识考查与现实海洋问题巧妙结合在一起。

再如第29题考查学生对晚清现代化的理解、30题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35题落脚点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三道选择题形成了一条主线,即从近代以来直到今天,先进中国人是如何探求民族复兴的,这恰好将历史话题与社会热点“中国梦”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

当然,历史周年问题也有所体现,例如第28题考查哥白尼的日心说,今年正好是哥白尼(1473-1543)诞辰540周年或逝世、日心说发表470周年;第30题以中国革命模式的探索为切入口,今年恰好是毛泽东(1893-1976)诞辰120周年,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的创建者就是毛泽东。

此外,第31题通过胡佛反危机措施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32题以二战后的欧洲联合为切入点、33题以1952年粮食问题为主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47题以越战的影响与回顾为话题,分别体现了罗斯福新政80周年、欧盟成立20周年、赫鲁晓夫改革60周年、《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签字即越战结束40周年等历史热点问题。

这充分说明了高考并不回避热点,甚至是很热的热点,但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刻意追求,往往以隐性方式介入。

(三)关注历史材料的出处,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此外,还有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40题材料一(10分)、新课标全国Ⅱ卷45题(15分)和48题材料一(6分)均出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这使笔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以往全国统考卷,2012年新课标全国统考卷第45题材料(15分)、2011年大纲版全国统考卷第39题材料一(8分)和2010年新课标全国统考卷第44题材料(15分),也均出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连续四年,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它显然在启示我们,要注意研究高考试题材料的出处,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启示总结

2013年高考启示我们:

1、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不拘泥于考纲和教材,适当拓展,切不可太功利,应稳扎稳打,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素养。

2、在注重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侧重吃透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特别是那些与现实热点或周年问题有密切联系的内容。

如果考纲范围是“面”,主干知识体系是“线”,高频考点是“点”的话,那么当今高考已不再追求覆盖“面”的宽广,而是侧重“点”和“线”的热效应。

文综练习要注意精选,注重试题的高质量,必须符合当今高考命题的思路、特点和发展趋向,否则宁缺毋滥。

二、高一、高二期末统考成绩情况

高一、高二我校历史学科期末统考成绩与致远相比一直保持优势,但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尤其是我带的几个班与康主任的7班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还要向康主任多加学习,将工作做的更细致,加大培优补差力度。

根据往届备考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课堂时间安排。

课堂时间是学生能把握的主要时间,练、讲、背的时间必须安排好,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效用。

根据实践经验,学生练习题目的质量如何对考试成绩影响最大,所以康主任和我都认为在这三个环节上,练是最重要的,要花费总时间的一半左右。

就每节课而言,平时一般讲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要么练要么读,讲试卷例外。

讲,要针对学生错题,重点知识多回顾、多联系,强化理解并记忆。

2、练习题目选择。

一轮复习,主要用全品和试吧,其中有两本试题,两本小练习。

这些还不够,就学生掌握的薄弱章节,还要从网上找一些好题目补充练习,务必将基础知识练到位、掌握牢,将做题基本方法练熟练、练扎实。

二轮复习,利用学校发的资料做好提高练习,就知识体系中的重点环节做好拓展深化。

将不同类型的题目归类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做题技巧。

对于热点问题充分利用资料拓展联系,挖掘隐性知识,

3、讲,要针对学生错题,重点知识多回顾、多联系,强化理解并记忆。

讲的过程中要贯穿多种历史观进行分析,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以拓展学生思维。

4、背,根据做题及讲课情况,一般当堂讲,当堂背。

以上就是今年高三历史复习大致计划,有不当之处,请多批评指正。

2013-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